区块链演进阶段 区块链技术随着比特币出现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常见的分法将比特币视为Blockchain 1.0,为数位货币(Currency)应用,Blockchain 2.0开始出现如智慧资产(Smart Assets)、智慧契约(Smart Contracts)等货币以外的应用,Blockchain3.0则是指更复杂的智慧契约,将区块链用于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与艺术等领域。 区块链新创DTCO执行长李亚鑫基于现有的分法进行补充,他认为,Blockchain 2.0以彩色币(Colored Coin)为代表,在区块链上运行Open Assets Protocal,可传递货币以外的数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而从Blockchain 2.0之后,可再分出一类属于Blockchain 2.5的应用,包括代币(货币桥)应用、分散式帐本(Distributed Ledgers)、资料层区块链(Data Layers Blockchain)、结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以及无交易所的国际汇款网路,以Ripple为代表,资料层、分散式储存则以Factom、MaidSafe为代表,Blockchain3.0则以Ethereum为代表。他表示,Blockchain2.5跟Blockchain3.0最大的不同在于,3.0较强调是更复杂的智慧契约,以2.5则强调代币(货币桥)应用,如可用于金融领域联盟制区块链,如运行1:1的美元、日圆、欧元等法币数位化。由于区块链协议几乎都是开源的,因此要取得区块链协议的原始码不是问题,重点是要找到好的区块链服务供应商,协助导入现有的系统。而银行或金融机构得对区块链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知道该如何选择,并应用于适合的业务情境。去年金融科技(Fintech)才刚吹进亚洲,没想到才过几个月,一股更强劲的区块链技术也开始引爆,全球金融产业可说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也让区块链迅速成为各界切入金融科技的关键领域。 尽管现在就像是区块链的战国时代,不过银行或金融机构要从理解并接受区块链,到找出一套大家都认可的区块链,且真正应用于交易上,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次只比国外晚了半年,引爆点可从台大释出一套自行开发的开源区块链协议GCoin,并宣布将成立金融科技暨区块链中心说起,短短一周的时间,便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接着研讨会不断,不过,由于区块链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大家都知道它拥有许多特性跟好处,但却迟迟处于观望阶段,就连区块链的新创业者,也非常稀少。银行业目前也还卡在门口,除了少数金控开始分享这个议题之外,多数金融业者仍处于试图理解技术面的阶段。 技术演进:区块链是怎么来的 1982年 拜占庭将军问题 Leslie Lamport等人提出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把军中各地军队彼此取得共识、决定是否出兵的过程,延伸至运算领域,设法建立具容错性的分散式系统,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仍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可让多个基于零信任基础的节点达成共识,并确保资讯传递的一致性,而2008年出现的比特币区块链便解决了此问题。 David Chaum提出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 David Chaum提出注重隐私安全的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具有不可追踪的特性,成为之后比特币区块链在隐私安全面的雏形。 1985年 椭圆曲线密码学 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别提出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首次将椭圆曲线用于密码学,建立公开金钥加密的演算法。相较于RSA演算法,采用ECC好处在于可用较短的金钥,达到相同的安全强度。 1990年 David Chaum基于先前理论打造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就是后来的eCash,不过eCash并非去中心化系统。 Leslie Lamport提出具高容错的一致性演算法Paxos。 1991年 使用时间戳确保数位文件安全 Stuart Haber与W. Scott Stornetta提出用时间戳确保数位文件安全的协议,此概念之后被比特币区块链系统所采用。 1992年 Scott Vanstone等人提出椭圆曲线数位签章演算法(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ECDSA) 1997年 Adam Back发明Hashcash技术 Adam Back发明Hashcash(杂凑现金),为一种工作量证明演算法(Proof of Work,POW),此演算法仰赖成本函数的不可逆特性,达到容易被验证,但很难被破解的特性, 最早被应用于阻挡垃圾邮件。Hashcash之后成为比特币区块链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Adam Back于2002年正式发表Hashcash论文) 1998年 Wei Dai发表匿名的分散式电子现金系统B-money Wei Dai发表匿名的分散式电子现金系统B-money,引入工作量证明机制,强调点对点交易和不可窜改特性。不过在B-money中,并未采用Adam Back提出的Hashcash演算法。Wei Dai的许多设计之后被比特币区块链所采用。 Nick Szabo发表Bit Gold Nick Szabo发表去中心化的数位货币系统Bit Gold,参与者可贡献运算能力来解出加密谜题。 2005年 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POW) Hal Finney提出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RPOW),结合B-money与Adam Back提出的Hashcash演算法来创造密码学货币。 2008年 Blockchain 1.0:加密货币 数位货币与支付系统去中心化、比特币: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发表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描述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能在不具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 2012年 Blockchain2.0:智慧资产、智慧契约 市场去中心化,可作货币以外的数位资产转移,如股票、债券。如Colored Coin便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开源协议,可在比特币在区块链上发行多项资产 2014年 Blockchain 3.0:更复杂的智慧契约 更复杂的智慧合约,将区块链用于政府、医疗、科学、文化与艺术等领域。 2016年 Blockchain 2.5:金融领域应用、资料层 Blockchain2.5:强调代币(货币桥)应用、分散式帐本、资料层区块链,及结合人工智慧等金融应用 Blockchain 3.0:更复杂的智慧契约 —- 编译者/作者:iFish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区块链发展史:从拜占庭将军问题到智慧契约(2)
2019-10-22 iFish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瑞士国有银行将推出加密服务2020-08-04
- DeFi YFI令牌叉Asuka的首席执行官在启动2天后退出骗局; 币安调查2020-08-04
- Travala.com增加了Agoda酒店,并记录了7月份的收入,因为加密支付激增2020-08-04
- 知道比特币下跌的分析师警告:请注意以下几点2020-08-04
- 2gether将使用尚未创建的令牌补偿受黑客影响的人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