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一个做叫“范蠡救子”的故事,感触很深。 范蠡就是春秋时期全力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的那位范蠡。 他当年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退居乡野经营做生意,多年之后成了大富翁积攒下巨额财富。 谁知他也遇上难事——他的次子在楚国被判刑,关进了牢等待执行。 身为父亲的范蠡想救自己的儿子,但又不方便自己出面,所以就准备了千两黄金,准备派小儿子去楚国救他二哥。 这时候,大儿子知道后不乐意了,他说自己是长子,这种事如果不派他去,不等于告诉大家他这个长子不孝吗? 范蠡还是不答应,结果大儿子要以死相逼。 这时候范蠡的妻子也从旁劝说:“你如果现在不让大儿子去,就会马上失去一个儿子。派小儿子去也不一定能救出人,还不如让大儿子去。” 范蠡最后实在拗不过他们,只能让大儿子去楚国捞人了。 出发前,范蠡再三叮嘱大儿子,到了楚国找他的好友庄生,并把黄金与书信交给他就可以了。 大儿子到楚国后找到了庄生,说明了来意,递交了父亲的书信与黄金。 庄生收下黄金,让他赶紧离开楚国,不要过问任何事。 可是这位大儿子离开庄生家后,却偷偷找了个地方住了下来,并没有回家。 不久,庄生就入朝见楚王,说最近夜观天象,发现不利楚国,只有多行仁德之事才能化解国难,劝楚王大赦所有死刑犯。 楚王答应了。 第二天,范蠡的大儿子看到布告,心中又欣喜又后悔,心想:“既然楚国有此大赦,二弟肯定就没事了,那何必把那么多金子送给那个庄生呢。” 于是他立即又转回庄生家讨回金子,还因为这笔钱去而复得感到高兴。 庄生觉得被这个小辈戏弄了,于是又入朝对楚王说:“现在外面流传我们楚国人是因为贪图范蠡的钱财,所以才大赦天下。” 楚王一听大怒,连夜处斩了范蠡的二儿子。 最后,范蠡的大儿子含泪带着他二弟的尸首回家了。 到家后,范蠡对大儿子说:“ 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要让你弟弟去救人吗? 你三弟出生后,我们家已经很富裕了,他从小吃穿不愁,所以花重金托人办事他不会心疼。 反而是你,从小跟我长大,吃尽了苦头,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所以对花钱看得很重。可这最终害了你二弟啊”。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的感受是:不能做什么事都用金钱这个单一角度去衡量划不划算,否则很可能因小失大。 钱只是一种资源,你要让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才有意义,也就是说要让它在流动与交换中给我们带来价值。 一个人的金钱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格局。 正所谓烙饼大不过烙它的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直接影响到他的成败。 我们追求财富的时候要看到财富背后代表的东西,让它在流动和交换中给我们带来长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我经常在其它社区上看到有人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但留言区却总有一些人留言怪作者推荐的东西为什么找不到免费版、浪费了他大把时间。 这些人想看书又想省钱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为了省下区区的几十块,花了几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时间与精力在网上搜索,真的值得吗? 当你为了找免费资源弄得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那些花钱买书的同学早已经把书读完了,并重新去做新的事情了。 而你,什么事都还没做。 久而久之,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所以这种金钱思维要不得! 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又付得起它的价格,那就应该舍得付这笔钱。 如果钱能帮我们节省时间、帮我们节省精力、帮我们提高技能,那为什么不花这笔钱呢? 以前我也总是因能找到免费资源而沾沾自喜,但却忽略了因此付出的各种代价,比如时间与精力。 很多人都会说谁不想大大方方的花钱,还不是因为没钱? 我并不是叫大家花钱一定要大方,但对待钱的眼光一定要长远。 当我们越缺钱的时候,就越容易在意钱本身,从而忽略了其它。 比方说: 经常有读者跟我说他不喜欢现在的行业、想转行,但又担心转行后保不住现在的收入水平。所以他常年就一直这样纠结下去,一直干着自己不喜欢干的行业,而工资也不见涨。 也有一些读者,面对升迁与培训的机会都放弃了,因为她舍不得暂时失去现在的收入。结果个人技能永远没有得到提高,后期自然也没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我们要跨越缺钱的陷阱,不要把财富一时的得失看的太重,否则容易失去更多。金钱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最后建议大家要建立时间价值的观念,少做那些“费时收益又低”的事情。该花的钱就要花,把时间省下来用来学习、用来提升自己。 —- 编译者/作者:英雄本色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金钱的本质是什么?
2019-12-12 英雄本色 来源:区块链网络
- 上一篇:非洲或许才是比特币最炙热的土地
- 下一篇:监管框架
LOADING...
相关阅读: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