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召开的“2019年中国联通5G区块链研讨会”上,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蕴韬发表主题演讲并表示:“目前,大家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五大误解” 第一,区块链不全是分布式的,其规则执行是分布式的,但制定是集中的;第二,区块链只能对数据一致性达成共识;第三,区块链不是产生信任的机器,其只能传递信任,但无法保证源头是否造假;第四,区块链并非不可篡改,但其篡改难度极高;第五,从理论上讲,区块链什么数据都可以存,但成本很高,存储所有数据并不实际。 王蕴韬道,区块链并非万能,需要明确适用场景。区块链应用有成本(效率、维护、治理),需发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 区块链技术需要“自证清白”,安全是区块链未来的生命力保障之一,如何围绕物理、数据、应用系统、加密、风险控制等构建安全体系,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高性能、量子计算发展,所有加密算法均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各类攻击挑战大众对智能合约的信任,同时,共识机制只能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安全。区块链中分布式共享记录导致相关责任主体分散,给法律和监管带来挑战。 可信区块链,满足数字可信、工程可信、管理可信和应用可信。新型共识算法、密码学算法需要满足严谨的数字证明。 2018年,信通院、华为、腾讯、蚂蚁金服等330家单位单位成立“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推出13份技术规范。产业与标准化需紧密结合,在TBI预研的基础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行业标准9项,其中2项已经完成报批。 目前,区块链开展的测试主要分3类,产品功能测试、性能测试、BaaS测试。2017年至今,参与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测试的厂家共36家,对厂商进行了49次功能测试,14次性能测试,5次BaaS测试以及3次垂直行业(供应链金融)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 “从测试中可看出,三大类共识类别占比最多,背书+排序、类BFT、混合共识占据绝大多数,且在演进中存在部分交叉融合。”王蕴韬如是说。 国密逐渐成为联盟链标准配置,2019年受测厂商支持国密的占比显著提高,相比2018年提升35%。 最后,王蕴韬讲道:“目前,区块链技术有待突破,可信性仍需加强,可从联盟链创新、系统融合、可管可控和理论突破四大方面着手。” END 转自:通信世界 —- 编译者/作者:新闻汇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信通院王蕴韬: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五大误解
2019-12-12 新闻汇 来源:区块链网络
- 上一篇:低筹码来了!你敢不敢要?
- 下一篇:克莱因 | 用技术之魂筑造区块链文明的自由基石
LOADING...
相关阅读:
- Gate.io芝麻开门区块链新闻一分钟202008042020-08-04
- 《进展周报 | 夸克链信周报2020.7.27-2020.8.2》2020-08-04
- Electric Capital 公布 1.1 亿美元基金,关注一层协议、DeFi 与区块链社区等2020-08-04
- Forsage智能合约邀请投资者加入以太坊区块链矩阵项目2020-08-04
- 视频|豆瓣10.1影响新一代币圈人的神作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