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币圈百科 > 中本聪奖,对标诺贝尔奖

中本聪奖,对标诺贝尔奖

2020-02-20 闪电 来源:区块链网络
2018和2019年,币圈有一个项目经常性霸占热点,Algorand,号称图灵奖获得者出山搞的加密数字货币方案。图灵奖,计算机世界的诺贝尔奖。Algorand所有的价值,几乎都在“图灵奖”这三个字里。可见,一个知名的奖项多有价值。
币圈,或者叫区块链行业,想成为一个正常的行业(现在应该不太正常吧),扶植一个对标诺贝尔奖的奖项,是一个捷径。
诺贝尔奖的作用诺贝尔奖是最优秀的科普节目。科学是阳春白雪,在象牙塔里的东西。下里巴人一般很难理解。和科学有接近神一般的力量相比,人们大众对科学的相信,远不如对迷信的相信。这实在是令人气愤。科学对迷信,这场战争,科学完败。科学太复杂了,理解难度太大。科学分工太细,社会分工让一个人只能熟悉自己的事,其他领域,只能用盲从和迷信取代。诺奖是将复杂的科学问题,封装起来,变成一个标签,变成一个品牌。我们不需要理解具体的科学问题,只需要知道这个科学发现获得了诺奖,我们就全盘接受。这种认知方式,让科学具有了无比强大的影响力。一年一度的诺奖被包装成了“科学春晚”,全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会关注,并推送给全世界人民的手机屏幕上。这对科普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没有诺奖,谁TMD的关心那些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没用”知识。诺奖把科学家变成了明星,科学家的身份地位,大大提高。科学家成果,和,帅哥美女明星绯闻,在热榜头条争霸赛上,科学家唯一的获胜机会就是诺奖。诺贝尔奖是最成功的科学助推器。科学研究是需要超长时间积累,才有少许机会功成名就的工作。那些少量的成功者,和海量的平庸者,一对比让从事科学工作成为“濒危职业”。历史上,科学家就是濒危物种。诺奖为科学事业树立了一个高塔,让全世界敬仰科学家。这给从事科学事业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这推动了无数人为科学献身。诺贝尔奖是最成功的节省科研经费的机制。做科学研究,那是要海量资金的。现代科研成果的产出,几乎和投入的钱成正比。没钱,啥也别想做出来。诺奖,将需要钱来激励的东西,变成了名誉激励。这种名誉激励,这不知道节省了多少科研经费。没钱咱也干,就为了获得一把诺贝尔奖。同时诺奖,也成为了最成功的科研经费募集机构。诺奖成了一个大学,一个科研机构,最高的荣誉(之一),甚至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这种荣耀,推动了民众和政府投入海量的资金搞科研。诺奖虽然会发放巨额奖金,2019年六个诺奖奖金总计高达4000万人民币以上。但诺奖的这种巨额奖励,基本上不会是用来资助科学家继续搞研究。诺奖获得者,绝大多数都是丧失了创造力的科学家。诺奖获得者平均年龄是59.14岁。而在物理学、医学奖、化学奖,这几个硬科学的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更是高达65岁,基本上都是过了花甲,甚至古稀之年。创造力的黄金年龄早过去了。所以诺奖,基本上是给科学家立碑的,而不是赞助科学家建地基的。币圈开发者普遍缺乏动力现在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从投入回报产出来对比,开发环节应该是最低的。交易最高,挖矿其次,做应用再次之,媒体再再次之,开发屈居末端。开发不仅难度高,还收入少,更可怕的是机会成本更高。为现有的币和链做开发,如BTC、ETH、BCH等,远不如自己去发个币搞条链。在2019年,我盘点了BTC、BCH和BSV的full node更新版本,查阅了开发者们为比特币生态做了哪些工作,现实是三大比特币分支,进步都不明显。除了BCH更新了如Schnorr签名这样的大特性,其他的都是小修小补,改的基本上只有写代码的人才会关心的东西,跟生产环境无关的。ETH的开发更是慢,ETH2.0喊了至少三年了,PoS死活出不来,分片连个影子都没有。LTC开发基本上停滞了,一年到头,也就李启威接受了一次采访,声称了要搞扩展区块和MimbleWimble,实际行动为零。EOS干了啥呢?40亿+美元的募资,也不知道他们做了啥。Polkadot和Cosmos这两个大跨链项目,搞了两三年了,一个连币都发不出来,一个老大和老二开发者已经把项目交给了社区,胜利完成去中心化。其他所有币,基本上都是在等头部这些币的更新,然后抄一抄。相比于在现有的链上搞开发,有能力的开发者更热衷于发一条新链。收益更大。在2019年,炒了一年的Grin,就是拿比特币早期社区提出的MimbleWimble开发的匿名币。ETH的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也弃以太坊,新搞Polkadot。开发者收入提不上去,在名誉上,看起来也是占着“开源社区贡献者”这个称号的光。行业可能需要一个办法,来提高开发者的地位。

中本聪奖

成立一个对标诺奖的币圈奖——中本聪奖,可能是一个转机。让开源开发者变成明星,获得诺贝尔奖一样的作用。可扭转开发者动力丧失,行业技术进步慢的局面。

让中本聪奖变成币圈推广大使。一年一度,币圈春晚。把广告直接登到美国超级碗,和中国春晚。

让中本聪奖变成币圈技术的科普节目。把币圈技术封装成品牌,不需要理解即接受。

让中本聪奖变成币圈技术进步激励机制,把开发者变成明星。将原本需要金钱奖励的开发,转变成名誉奖励。

让中本聪奖变成币圈开发资金募集工具,让开发者和企业为追逐中本聪奖自发投资研发。

但,这个有可行性吗?

可行吗?

我们先来看钱,币圈是否有这样的财富,足于成立一个诺奖级别的奖项。
1901年逝世的诺贝尔先生遗产是3100万瑞典克朗,考虑通胀,折合成现在约值14亿人民币。14亿人民币,相当于2万个BTC。2万BTC。在BTC持币余额财富榜上,有36个地址持有超过2万BTC。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有14位币圈人入榜。这些人的财富从34亿,到295亿不等。okex在2月初,宣布销毁7亿OKB,按销毁前的OKB/BTC价格0.00035计算,即销毁了24.5万BTC。这远远超过了诺奖基金总额。币安和火币一个季度销毁的金额都超过1000万美元,即7000万人民币以上,20个季度,即5年,的销毁量就超过了14亿人民币。这只是估算销毁量,可以猜测,头部交易所利润应该远远超过这个金额。2019年,诺奖6个奖项总额一共是4000多万人民币,共14人获奖。平均一人280万人民币。就按300万人民币算。这个级别,在币圈很容易就能达到。再考虑要想成功,这个奖项需要投入大量的钱来运营。就算每年投1000万人民币去做广告和搞活动,感觉币圈也能覆盖。可以下结论,单纯从财富总量上,币圈是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对标诺奖的中本聪奖的。再看看意愿,成立一个中本聪奖,对创始人有什么好处呢?名,是第一的。这个不用多讨论。第二是推动行业发展,可获得财富上的增值。成功设立一个奖项,甚至可以获得政治地位的提升。不过,这些收益,都是潜在的。本质上,这事应该按纯投入计算。如果创始人不敢在会计上纯将这笔钱列为成本,是不能干这事的。币圈巨富,并且对整个行业有追求的人,或者对名利用率高的人,成立一个中本聪奖,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另请阅读:主权货币将从军事背书中解脱——DCEP伟大到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上一篇:在早期就判断事件靠谱与否简单管用的方法论

—-

编译者/作者:闪电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