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币圈百科 > 视频|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最新演讲:数字货币可能重构全球货币体系

视频|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最新演讲:数字货币可能重构全球货币体系

2020-05-06 金色财经 美咲 来源:区块链网络

5月5日晚,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在人民网直播中,带来了题为“数字货币:可能重构全球货币体系”的分享,分享包括主题演讲和问答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的主题演讲中,他对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做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二部分,他就“数字货币能不能进行国际交易?央行的数字货币和通胀有什么关系?未来的证券会不会代币化?”等问题作出了回答。(点击观看演讲视频)

区块链网络整理重点观点如下:

1. 央行数字货币一是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传承间接发行模式。二是采用并行技术路线,坚持央行中心管理模式。三是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替代货币M0。

2.未来,虚拟货币依赖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如果能够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虚拟货币的运行机制更新如果能够解决价值稳定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3.2020年4月6日,脸书发布Libra2.0版白皮书,在满足政界要求,适应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前进了一大步。第一,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第二,强化金融合规的标准。

4.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一是可能冲击主权货币地位;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需权地位;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四是可能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李礼辉,今天将要讨论的课题是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大家都知道,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刚刚问世的时候,几乎都是静默无声的。 2019年6月18日,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脸书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登场,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可以惠及数十亿人的全球性货币和财务基础设施。中国央行银行的数字货币,据说在小范围内开始了试点,这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斯坦福大学教授Brian Arthur说,“经济会随着技术的进化而改变它的结构。即改变它的制度安排方式。”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数字货币到底会不会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我认为,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区分为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特别关注的是,如何传承和替代传统的法定货币。我认为,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早在2015年、2016年就宣布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 据我了解,由于数字货币可能应用的数字技术,包括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等区块链的技术,也包括加密算法、对等网络等等基础组件技术,这些技术目前还没有办法得到超大市场零售级别的高并发需求。因此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基本价格架构,各个国家还在论证和权衡,尚未最终做出抉择。这里我们先要讨论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来评价法定数字货币?关于这一点,业界的看法相对是一致的。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有一些潜在的好处,比如:

一是可以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特别是在偏远、辽阔的地区,以及在跨境零售支付的场景中,法定数字货币能够有效降低现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它可以帮助防止假币,因为法定数字货币是很难造假的。

二是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推进普惠金融、法定数字货币,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支付工具。而且它可以不再需要商业银行的账户,甚至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中介。

三是可以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对端的可靠的支付工具。在未来的数字资产的市场中,我们应用智能合约和密钥技术,就能够按照约定的商业条款和适应的法律自动执行,实现价值的转移。

四是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在经济长期衰退的这么一个阶段,法定数字货币是非常方便来实行负利率等特殊的利率政策。

刚才说到的是法定数字货币潜在的好处,专家学者也同时在评价法定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和问题,有这么几个风险和问题:

第一,可能削弱商业银行初始的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公众的存款它可能会从商业银行流向中央银行,这样的话迫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以获得资金留住客户,商业银行的成本就提高了。

第二,它可能更加容易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的存款只要满足条件,取出存款很容易,就会引起某一家银行的支付危机,而且引起连锁反应可能会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第三,在法定数字货币这种架构下,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调控有更加直接的权力。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大幅度扩张的。但是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必须向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根据央行官员披露的有关信息,对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做一些解读。

一是采用双层运营投放体系,传承间接发行模式

应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中央银行一公众”的直接发行模式。在直接发行模式中,中央银行可以拥有货币市场调控的绝对权力和能力,可以直接吸收公众存款,这就将限制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货能力。如果选择法定货币“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一公众”的间接发行模式,则将传承现行的货币市场运行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传承现行模式的好处是节约和稳健。一是不必另起炉处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二是不必除旧布新重构货币发行与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三是不必瞻前顾后衔接不同特性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

二是采用并行技术路线,坚持央行中心管理模式

有人认为,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别的高并发需求,目前宜保持技术中性,不依赖单一技术。可以采用“赛马”机制进行技术路线的竞争,指定不同机构采取不同技术路线并行研发,通过技术竞争和市场选择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系统优化。

央行应该会坚持中心化的管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防止金融机构货币超发。央行对智能合约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但可能会支持有利于货币职能实现的智能合约技术应用。

三是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替代货币M0

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化支付工具采用“账户紧耦合”方式,要绑定银行账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价值转移,在实名制的账户管理制度下,无法实现匿名支付的需求。法定数字货面可以采用“账户松耦合”+电子钱包的方式,脱离银行账户实现端对端的价值转移,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以来,并且在央行许可的范围内实现可控匿名支付。

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可能只限于替代M0,即流通中的现金,而非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这取决于对我国的M0、M1、M2实际市场需求和数字化程度的判断。

在我国,微信支付、支付宝应用数字技术,构建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支付模式,已经实现十亿级的直线链接。微信支付、支付宝占领了零售支付市场,现金、ATM的交易笔数不断缩减,银行卡成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账户卡,退守大支付市场。

我国设计中的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上可以脱离网络、脱离银行执行价值转移。但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和主要支付工具,将取决于4个关键因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虚拟货币

如何定义公有区块链社区的coin或 token?有的强调数字技术特征,将coin称为“加密数字货币”;有的强调金融属性,将 token称作“通证”。

我的粗浅看法是,如果认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应强调“交换权”的经济依托及其金融属性。

coin或 token不仅在虚拟社区内成为价值标记和支付工具,而且可以与法定货币交易,形成交易价格,也就具备了金融工具属性。因此,将coin或 token定义为“虚拟货币”可能更为贴切。同时应该明确,虚拟货币如果没有合格发行责任主体、没有实体资产支撑、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就区别于法定数字货币,也区别于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最近2年,虚拟货币大起大落,价格暴跌暴涨。有人挖矿,有人投机;有人发财,有人破产;极少数获准成为证券,大多数涉嫌非法集资。

2014年到2018年,虚拟货币市场出现了一些派生的花样:

一是ICO,也就是虚拟货币上市融资,2014年全球的ICO达0.26亿美元,2016年突破2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就冲高到12亿多美元,其实中国占了30%以上。ICO属于众筹融资,未经批准就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二是分叉币发行,比特币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架构和有限的区块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所需要占用的算例资源就越来越多,所以在网络里的拥堵越来越严重,交易成本越来越高,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更是出于不同的技术解决路径,所以比特币社区出现了分裂。所以201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分叉币,包括比特币现金、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等等;

三是稳定币,刚才提到虚拟货币的价格总是跌宕起伏的,所以这个时候所谓的稳定币就破土而出。市场份额比较大的稳定币是USDT,他们的公司声称,遵循1:1的准备金和美元挂钩,这是完全有美元的实体资产作为支撑。但是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账户还不是那么的透明,缺乏权威性的监管,特别是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愿意为他们做审计。所以我觉得这里还存在一些信用风险。

业界对虚拟货币有很多批评,归纳到一个字就是“虚”,这里有很多虚拟的,又没有什么真实的东西。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虚拟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得以生长,其实具有经济层面的原因,包括:

一是虚拟货币的生存土壤。“去中心化”架构的公有链本质上属于实行自规则的自组织,通行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虚拟货币是参与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

二是虚拟货币的市场需求。虚拟货币交易可匿名、可跨境、难管制,既可用于公有链社区,也可用于灰黑色交易,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动的工具和投机交易的工具。全球“暗网市场”一直存在*****、枪支,色情等非法交易,规模难以计量,需要“地下”可信任、“地上”难管控的支付工具。

三是虚拟货币的投机市场。例如,比特币大账户是在少数人手里。有人估算,40%的比特币由大约1000个账户持有。这些“关健少数”位于食物链顶端,有可能操纵市场,掌控价格,使得市场上的散户被“割韭菜”,损失巨大。

虚拟货币的技术性缺陷来自“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全网验证需要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各个节点的运行能力需要达标和均衡。因此,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至今仍然尚未解决交易效率和规模化问题。

四是虚拟货币有造币成本,比如比特币由挖矿产生,这必须依靠特定的算法来计算哈希值,经过分布式账本系统确认一致,挖矿成本包括电费、工资、折旧费、租金和维护费。有人测算,目前你要挖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大概是3000-4000美元。

虚拟货币的经济性缺陷在于,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支撑和信用背书,价值不稳定,投机性太重。2018年,比特币触底3158美元,比最高价缩水84%。全球虚拟货币总市值由年初的8350亿美元下降到1100亿美元,跌幅接近87%。2019年比特币持续震荡,9月下旬7天跌幅高达22%。

基于经济层面的因素,虚拟货币还将生存和发展,极少数可能扩张领地,大多数只能偏居一隅。未来,虚拟货币依赖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如果能够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虚拟货币的运行机制更新如果能够解决价值稳定问题,才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我把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品质:

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

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

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合;

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

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已经获得行政许可发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等跨国银行。数字货币 Libra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也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金融基础设施。这就使 Libra一开始就备受监管压力。Libra协会10月14日首次理事会之前,Visa、 Master、 Stripe、eBay和 Paypal等支付巨头宣布退出项目。那么,Libra到底具有哪些颠覆性的潜力呢?

一是行业巨霸联合创始,覆盖巨大客户群体。Libra由 Facebook牽头,现有联合创始机构还有22家,包括线上支付、电信运营商、线上旅游、线上打车、电商平台、流媒体音乐平台、线上奢侈品平台等,仍然可以为 Libra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和覆盖全球的超过20亿的客户群体。

二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应用联盟区块链的分布式对等架构,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保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应用 Calibra电子钱包,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落的点对点、端对端的交易和转账平台,不再需要银行,不再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

三是以硬资产做支撑,维护独立数字货币的价值。Libra协会成员的投资和用户购买 Libra的法定货币,都将成为储备金,用来支撑 Libra的价值。Libra用储备金进行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与低被动率实体资产捆绑,以保持价值稳定。Libra将是锚定法定货币的独立数字货币。

去年我对他们的白皮书1.0版做的一些研究,我觉得Libra要真正达到西方国家的市场准入的门槛,是必须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包括:

一是必须验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是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如果你的商业运行模式没有可行性,又没有足够的透明度,人家投资者怎么知道说我投入的资产到哪去了?

三是金融合规管控的实现的路径和可信度。

Libra在瑞士注册,能否得到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和许可,我认为关键在美国。美国这几年在数字金融方面,迈开了一些步伐,比如美国近几年陆续发数字货币牌照和电子钱包牌照。在法律上,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简单拒绝 Libra的申请。但是面对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客们的质疑,Libra怎么样才能冲破重重障碍呢?

我们看到这10个月以来,脸书是双管齐下,似乎取得了一些进展。第一,我问大家,在法规之外,到底还有什么足以打动美国的政客和美国的政府的有关部门?我觉得那应该是国家的经济金融战略。2019年10月23日,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长达6小时的听证会上,脸书CEO扎克伯格强调了四点,包括:

一是Libra并不是创建全新的主权货币,它只是一个全球支付系统,而且在储备金中美元的占比是最大的;

二是这将扩大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民主价值观;

三是如果美国不进行创新,全球的金融领导地位将没有保证;

四是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超过美国部分支付基础设施领先于美国、美国必须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支付基础设施。

这些话是很有煽动力的。我在去年10月提出,美国近几年陆续发数字货币牌照和电子钱包牌照。在法律上,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简单拒绝 Libra的申请。如果美国试图夺取数字货币全球霸权地位,就有可能对 Libra给予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行政核准,例如,要求Libra锚定的法定货币篮子中增加美元比重以符合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要求Libra循关于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的法律规范。

2020年4月6日,脸书发布Libra2.0版白皮书,在满足政界要求,适应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前进了一大步。

第一,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Libra将新增一类数字货币,也就是锚定单一法定数字货币,比如美元、欧元、英镑等,与此同时还是要发行全球性数字货币Libra。我认为,Libra事实上将会成为美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推进美元货币霸权的工具。

第二,强化金融合规的标准。Libra宣称未来将不再采用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立本来学会承诺将会制定金融合规和全网风险管理的综合框架,建立反洗钱反恐,遵守制裁和防范非法活动的严格标准,打击各类金融犯罪。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Libra在2019年还只是一张有点惊世骇俗的草稿,那么现在它应该是一个可供建设和施工的蓝图。

超主权数字货币

Libra对现有货币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越国家主权、僭越中央银行、跨越商业银行。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一是可能冲击主权货币地位。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法定”只是加强了公众信任。贝壳成为原始货币并非出于“法定”,而是公众认可的等价属性。落后国家、弱小国家如果道遇重大经济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失去国民的信任,就可能被超主权数字货币所取代。经济兴隆的国家或联盟的主权货币一般不会退出货币舞台,也可能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锚定对象,但货币地位有可能主次更替。

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需权地位。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霸权地位,将由盖范围、用户规模和实体资产规模来决定,全球有可能出现几个势均力敌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许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最为重要的是公众认可的全球性商业信用和数字信任。

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Libra这类数字货币很有可能进化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形成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全面争夺金融业的市场。

四是可能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如果未能纳入全球性的数字货币体系,就有可能削弱未来的影响力范围。

综上所述,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重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这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我们在这里应该怎么做呢?有三点:

第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的变革。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立足于数字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制度的建设,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制定数字金融市场监管、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监管、发行数字货币发行、虚拟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而且我们应该统筹规划自己的数字信任机制。

第二,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很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实现路径、包括技术架构、替代范围的选择等等。

第三,我们要看到数字金融势必进一步强化金融的全球化,所以在数字金融的建设中,我们不应该缺席,应该努力参与,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促进达成数字金融的监管共识,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我们国家的话语权。

互动环节

1.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是否会相互促进?

李礼辉:我们中国应该研究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这样的话才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如果在全球数字货币中,没有人民币的影子,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会受到影响的。

2.数字货币能不能进行国际交易?

李礼辉:肯定是可以的。跨境交易,点对点、端对端、大范围的交易,这应该是数字货币应有的能力。当然,我们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能否进行国际交易、跨境交易,现在央行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3.数字货币怎么和国外的货币进行兑换?

李礼辉:我们国家正在设计的数字货币实际是对现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替代,和外国的货币兑换,目前应该还算遵循现有的路线,可能以后会有新的技术平台来完成货币兑换。

4.央行的数字货币和通胀有什么关系?

李礼辉理论上,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是更容易控制。我认为数字货币的发行,是有助于央行实行货币调节和管控的职能,所以可以更好的防止和控制通货膨胀。

5.央行的数字货币什么时候会推出?

李礼辉:目前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已经听说在小范围的试点了,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到曙光。

6.未来的证券会不会代币化?

李礼辉:未来的证券可能会数字资产化,在未来的数字资产市场中,会有一些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采用的数字化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要进一步研究数字市场的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后有时间我们继续探讨。

—-

编译者/作者:金色财经 美咲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