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15时,NovaClub举办了第五期的“Nova会客间”线上对话栏目,该栏目是由Nova Club机构投资人主导的投资访谈节目。本期一致资本创始合伙人Nila担任嘉宾主持与HBTC霍比特交易所创始人巨建华、ZBG总经理 Lizzie Luo、BICC早期投资人王小彬、DFUND管理合伙人杨林苑将共同探讨平台币的价值与真相。 嘉宾精彩观点包括: lHBTC 巨建华:通缩和销毁机制,本质上没有更好或者更坏 lLizzie Luo: 平台币的特色和价值来源于整个平台的特色和价值 lBICC 王小彬: BICC2.0---不止是交易所,还是生态发展平台 lDFUND杨林苑:现在就是牛市的早期阶段 以下为NovaClub整理的全部对话内容: Nila:大家认为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了我们今天说的平台币的产生? 巨建华:大家好,我是巨建华,我是霍比特HBTC的创始人。 我们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主要是在做三个事情。 第一,HBTC的公链,目前公链测试完了已经上线了。 第二,通过SaaS的方式,向行业里240多家客户提供SaaS交易所业务,我们支持了很多头部平台放弃自己的技术,使用我们的SaaS云开展业务。 第三,我们的自营交易所业务,做了全新的通证模型和平台币,欢迎大家关注。 Lizzie Luo:各位朋友好,我是ZBG交易所的,非常高兴跟各位交流平台币的事情。 ZBG其实是中币平台下创新币种的交易平台,圈内的老人都知道,币圈每年热点非常明显,2018年ZBG的特点是,从创办以来都踩准了那一年的热点,2018年是交易挖矿和平台币,2019年是热门的新币,去年我们很多新币也首发在ZBG,我们平台的属性是沉淀了一大波每一年热点带来的新流量,目前我们的流动性排名在第10名,总的注册用户突破180万,日活跃用户接近10万左右。 像今年的热点很明显,就是合约,所以我们今年初也做出了预判,今年初上了正向永续合约,因为通过前两年的沉淀,我们有了足够多的现货用户,主要的合约也是为了服务现货用户,他们当中有一部分追求更高收益,同时承担比较大的风险的资产配置需求。总的来说,ZBG平台一直在踩准每一年的热点在发展。 杨林苑:大家好,我是Dfund的管理合伙人杨林苑。 在加密货币领域,平台币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品类之一。 我们最早的时候也有幸参与了币安的平台币投资,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回报,我们一直在关注平台币投资领域的机会。交易所是数字货币的兵家必胜之地,真正有场景和用户的项目很少,交易所是典型的有场景、有用户、有钱、有影响力的品类,平台币2017年应运而生,把新锐交易所的融资功能跟交易所的基础权益融合在一起,给整个数字货币领域带来了新的范式,就是交易所2.0时代,后来Fcoin也做了一些尝试,虽然机制没设置好,但仍然给大家带来了经验表现,我觉得平台币把交易所的用户、合作伙伴、交易方整合在一起的最好的通证经济试验田。 Nila:之前我们说币安、OKEX、火币都是头部交易所,他们的平台币比较好。刚刚我也说了,有Fcoin的案例作为前车之鉴,各位交易所的老板们认为,您的交易所的平台币有哪些特色优势?现在交易所打的都是差异化,首先请巨总回答一下。 巨建华:其实我们的平台币叫BHT,Dfund也是我们比较大的投资人,坚持持有。特点有几方面,一是大多数的平台里很少没有货发布的平台币,我们通过回购机制支撑价值,去年到今年,包括目前正处于价格涨幅不错的时候,大多数的投资人都有5-8倍的法币回报,在以太坊方面更多一些。 同时,我们现在也是流通盘最大的平台币,只有20%的索偿,我们有比较不错的价值。第三,我们是百分之百通证化的平台币,我们在践行通证模式,把百分之百的收入以及80%的利润拿出来做平台币回购,在所有的平台币中没有人能做,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团队、投资人、股东包括外部的社群、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币紧密绑定在一起,避免半通证化平台币的弊端。 什么叫半通证化平台币?比如火币、币安,有70%-80%权益属于交易平台股东,这样会形成矛盾,股东的钱要拿来回购平台币,肯定希望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价格把平台币买回来,增加股东的收益。我们会看到,股东平台币不断回购,但其实币价不跌就不错了,涨是不可能的。我们通过全通证的设立,所有人都需要通过平台币价值体现,创造了全新的通证模型。 最后一点,我们的平台币本质上对平台的贡献者有更多的奖励,如果你是持币人,并且是我们的社群队长,就可以在每天的回购里获得更多的经历,可以更好地让平台价值被真正创建价值的人获得,而不是被薅羊毛。 因为我们的交易平台是基于闭合云的平台,我们的平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除了平台币的收入之外,我们可以绑定在平台币生态上,不但可以通过交易平台本身的收入支撑平台交易,另外这种云交易平台的收入也存在一定价值。针对我们很多合作伙伴和B端客户来说,他们都有非常大的意愿持有并帮助我们平台创造价值。平台币同时还起到连接B端客户的作用,自营平台业务发展获得增长,其实是有帮助的。HBTC现货留存很好,甚至更好,我们的永续合约的流动性和深入管理,很多交易平台的币价一直涨,但是会发现这个平台币没有任何投资机构持有,全部都在平台手里,每天拿着几个币去拉一拉币价,其实也没有什么成本,但看起来很好看,我觉得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一句话来总结,我们是践行全通证化平台的平台币,同时我们有非常好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我们是上百家机构和数万持币人共同参与的平台,我们希望能跟所有持币机构共同打造下一个币安、下一个OKEX、下一个火币这样的平台,希望共同建设,共同获得收益。 Nila:我要补充一下,不仅是巨总的平台现在每天都在创新高。之前我们社群有的小伙伴去分享号上大概查了一下现有的平台,基本有500多家平台,我们大概统计出,有超过80家都在用巨总的云平台,他们不仅C端业务做得很好,B端业务也做得非常优秀,是非常不错的平台。 王小彬:Bicc把平台收益权分成两部分,50%给到股权投资者,50%给到币权投资者,也就是说未来收益会分成两部分。之前早期的投资机构,其中就包括Nova,他们基本都持有币权,也有一部分投资人只是投资了股权,并不持有平台币,所以我们平台币的数量确实发行得比较少,我们总的平台币数量是2亿枚,但实际发行的只有1000多万枚,还有5%-6%的空间,还有一部分机构直接持有股权并不持有我们的币权。 早期的时候,我们平台币的目的跟其他家所有平台币的目的是一样的,作为公司的股权Token、分红Token、投票奖励,类似的都有,跟一般公司的平台币思维是一样的。 但目前Bicc的做法有一些不同,Bicc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针对新用户做一个模式,因为每家都有自己的运营方向,Bicc针对私域流量的新用户,更多作为奖励,把收益权给到为平台创造价值的用户,或者是社群领导人们。 其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交易平台的思路目前跟其他交易平台有些不同。我们并不是把这个平台只当作一个交易平台,我们更多是希望把这个平台打造成汇聚用户的平台,我们这个平台币不只是交易平台的平台币,而是整个区块链交易发展的平台。因为我们发现,我们的用户和项目方,除了主流币以外,每一个想上线我们平台的项目,觉得我们平台有一定用户量,希望上线我们的平台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用户,我们也希望这些交易方上线我们平台的时候,也能给我们平台带来一些新鲜血液。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用户会参与或关注我们这样的平台。我们一旦上线一个新项目的时候,也有很多老的用户会关注这些新项目。但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应用、自己的App,或者是自己内盘的交易。这个时候,我们把这个平台扩展成除了交易以外的应用发展平台。我们前段时间刚刚升级Bicc2.0,就不只是交易所了,而是一个生态发展平台。我们把很多项目方的应用、App、内盘全部链接到我们交易所这样平台币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很多第三方和项目方,最后都会用我们的交易平台的币来做结算。 目前外面的流通量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当时并没有利用平台币来做募资,而且Bicc当时也没有太大的募资,因为我们本身也是针对自己的用户群体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所以跟其他平台币还是会有不同,毕竟目前交易所这个行业格局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想后来者居上必须要做一些不同,我们也不能说肯定会比其他家做得好,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些不同。 在私域流量这块,我们还是有一些优势,这也是很多投资人、用户看好Bicc平台的原因。 Lizzie Luo:我接着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平台币很简单,它其实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交易平台等于是现在币圈流量、用户流量的聚集地,有着非常清晰的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所以平台币是跟用户结合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多,所以平台币的产生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ZBG的平台币有什么特色和优势?其实我觉得,平台币就是平台的凭证,所谓币的优势,都是基于本身平台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如果本身平台没有任何优势特色,没有任何流量,那平台币的回购机制和销毁机制做得再好也都是零,基于零,不管是零的几次方,也都是零。 首先说一下ZBG平台币的特色。我们是2018年发行的平台币,刚刚巨总说他们从来没有破发,我们非常惭愧,如果是法币本位的话,我们现在还保持在破发状态,差不多是当时价格的三分之一。但是从今年一季度以来,我们的价格上涨了50%以上。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用户对我们有充足信心,觉得我们有实力?我们平台币的流通量是90%以上,因为我们当时发行的机制,有大量的用户基础,所以对平台后来的流量和交易来说是很天然的。 ZBG的持数很多,比币安他们都多,这给我们平台带来了资本。再一个,我们发行总量本身是5亿,再加上通缩模型,我们的总量是非常小的状态。加上我们平台整体反应非常迅速,非常重运营。刚刚说了,平台币的特色就是平台的特色和平台的价值,我们做了这么久,看到一波一波死掉的平台也很多,关于机制的设计都基于锦上添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基于基础用户。 ZBG整个团队的响应比较迅速,运营能力非常强,根据市场实时跟上热点,吸到新流量,沉淀下来转化。二是我们技术过硬,这两年中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这两年大家看到了,用户对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强,所以我们持币用户数越来越多,今年一季度以来涨幅超过50%。 所以我的总观点是,平台币的特色和价值来源于整个平台的特色和价值,ZBG平台特色一是运营能力,二是技术安全,这都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Nila:刚才三位交易所的老板都表达了自己对平台币的看法,也都分别阐述了自己家平台的特色,我们要给Dfund杨总提一个第三方角度的问题,您如何看待平台币和交易所、交易平台关联度的问题? 杨林苑:平台币跟交易所的关联度得分两个阶段,首先得是强关联,因为平台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跟交易所的业务强绑定,比如这个交易所的收入利润,因为这是平台币的基本面,也就是它的根基,根基必须很强,不然无论是回购还是分红,都没有特别好的基础。但如果主业做得非常强之后,关联度会相对弱。不是平台币更弱,而是其他方面更强,生态起来了,平台币有更多使用场景。 美军当时在海外基地用香烟兑换物品,香烟价格当时一度暴涨,香烟本身还是那个香烟,只是它的使用场景变多了,使用场景越多就越有价值。一直以来,我们觉得在平台币的使用场景扩展上,币安都是做得非常好的,我觉得还是处于引领姿态。当然火币等等的,我觉得也在做非常多的尝试。 巨总的HBTC也非常创新,很好地平衡了股东跟持币者的利益,也是非常创新的范式。 Nila:我现在跟大家聊聊这段时间各大平台币的状况。币安币作为平台币的龙头,今年的表现并没有特别好,距离高点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暴跌之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平稳上涨的状态,是利润销毁的模式。但其实每次利润销毁之后,都没有暴涨的现象。 火币从暴跌后到今天,表现还可以,离之前的高位不太远了,现在应该在4块2左右,之前的高位不到6块的距离,表现相对来讲中规中矩,但基本每一次销毁都有明显的涨幅姿态。 OKEX币,我记得之前有句话叫你全家的奶酪都买了OKEX币,之前这句话是骂人的,现在不是这样的,OKEX币表现非常不错。从涨跌逻辑、周期、盈利模式上,我想问一下各位老板,从这些角度来分析,或者您自己有其他的角度来分析,您是否同意? 巨建华:如果说平台币是券商股,我觉得70%可以归类为券商股,但本质上跟券商股还不太一样,加密性交易平台本质上是区块链行业的基础设施,券商只是一个业务层面,面向用户提供交易服务,但其实它是流动性中心,是资产展示,很大程度上跟现在的几大交易所,像纽交所、香港证券交易所这些有相同情形。 未来,如果加密资产的数量包括规模得到很大增长的时候,那交易所本身的业务抛开券商来看,也会是非常不错的生意。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传统的交易所都在做加密交易,但并没有把火币、币安、OKEX的生意抢走,甚至连衍生品的生意都没有抢走,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些交易所在资金积累、用户积累各个层面都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现在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一年都不怎么休息,大部分都是7×24小时的,去年我们99.999%的时间都在线。而传统的交易所,每天交易4小时就休市了,剩下的时间都在维护系统。新的交易平台,未来会成为资产交易的主流,而不仅仅是像现在一样只是交易加密货币,比如以太坊这些,未来我觉得很大可能会在目前成长起来的交易平台交易,而不是纯在交易所交易,这得益于区块链Token本身的优势。 你可以想象一下,阿里巴巴股票通证可以通过钱包直接转账,你跟一个朋友做生意,直接转阿里巴巴股票就过去了,你还是希望用现在传统的股票交易工具去做这个事情,实际上你做不到,会非常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金融资产的通证化一定是趋势,会导致大量交易平台获得非常快的增长,这些交易平台的增长不是来自传统交易机构,反倒是全新的专注于区块链资产通证交易的平台,这个平台跑不开券商概念,那这个业务占比价值会非常大。我现在没有看到哪家券商说市值比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的市值大多少,反倒是这些交易所占巨头,价格和收入非常高,我认为平台币的价值等同于券商,但未来不仅仅是券商这个业务层面的,涨跌逻辑非常关键,平台币跟其他所有加密资产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在价值。比如BTC的价值就是安全、共识,甚至包括整个加密货币产业、矿池厂商。以太坊的价值要发Token,要做智能合约,必须要花钱买,不然没法参与到这个世界里。 平台币必然也需要自己的核心价值,既然它代表的是一个平台本身的价值,意味着背后的平台要有足够价值,但是不是跟平台币有相关性?这是要打个问号的。现在的火币、OKEX、币安都超过100亿美金市值,但平台币只值十几亿美金,所以平台跟平台币并不是完全相等的,要看平台币代表什么价值,如果你代表的价值本质跟你公司的基础价值并没关系,那实际上公司再好也没用。 平台币的周期性非常大,这个跟交易市场的周期性完全正相关。举个例子,我们单日最高收入到过8万美金,五一之前单日最高收入大概有4万多美金,我们的收入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看到。最近这两天,昨天公布的应该是3万多美金。你会发现,这个不但跟行情相关,前几天行情稍微有点不确定的时候,收入自然就下跌了,这两天刚刚五一假期过后,大家又回来开始交易了,交易量上来了,收入就提高了。对于这种平台币来说,其实市场涨和市场跌都可以有价值,因为用户都会在这个层面交易。 最怕的是停盘,如果连续三个月停盘币价没有波动,基本上所有交易所的平台都没什么收入了,也就没有钱回购,也就不存在业务场景了,这是周期性非常长的资产,跟行情非常正相关。 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周期会有差别,比如即使在冬天的时候,火币、币安他们一天一两百美金的收入还是有的。如果一个早期的平台能跟火币、币安、OKEX有相同的交易和相同的安全性,但是它的业务又处于火币、币安、OKEX的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那他有潜力,所以真正意义上需要看平台增长,要看交易用户是否直观。差不多每天每个活跃交易用户带来3-4美金的收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你有10万交易用户,意味着每天至少能赚40万美金,一个月能赚1200万美金,一年有1.4亿美金左右的收入,交易用户是这样的。这几个核心指标,是用来判断平台的依据,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把这些用来判断平台价格的数据直接公开出来,每天可以看到有多少收入,多少钱拿去买币,买了多少,比较简单。 我们还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有这么多钱去回购,并不意味着回购的价格就跟平台币正相关,我们还规定了一个回购价格的定价方式,拿现价单收入10倍的PE一次性把收入挂单买出去,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买不到挂在那。这种方式避免了平台价值和币价的脱离,我们把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让一个平台币真正地跟这个平台产生关系,而且能参与的用户有机会帮助平台币产生价值,他很清楚拉来一个交易用户能给平台币带来什么价值,他可以参与到其中,共同完成平台的构建过程。 对于判断这个平台有没有价值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当你每天都在里面贡献手续费,这个手续费又跟平台产生关系,你可以很容易判断到底值不值得投入。随着增长,你周围60%-70%的人都在这里交易,你大概就可以用很少的数据判断你是否投对了一个平台。 杨林苑:其实股票市场一直有一个说法,牛市周期买券商股,我觉得这个逻辑在币圈同样适用,要判断现在是不是牛市早期。 如果拉长一点整个数字货币的周期,我们觉得现在其实就是牛市的早期阶段,就像巨总刚才说的,把它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看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不论是用户,还是法币向数字货币迁徙的过程中,这个是不可逆的。 CME他们现在进入数字货币交易的赛道中,包括像Libra引入大量的资金量,整个进程是不可逆的,其实买平台币是对的,这个市场投资逻辑一直在变。 熊市的时候要落地,买价值,所以买平台币。但是牛市的时候,要买概念,追泡沫,可能赚得更多,因为牛市的时候是情绪起来的时候,资金和情绪导致了这个状态。有基本面反而会束缚大家的想象力,当然在熊市里,头部交易所的能力仍然很强,币安上个月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又创了新高,而且非常明显。那些新锐的交易所,我觉得要寻找一些差异化的机会,要有新玩法。在破局问题上,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就像巨老板,他们尝试引入霍比特机制,包括小彬总刚刚讲的私域流量的玩法,我觉得就是要有一些差异化打法。 王小彬:刚刚提到平台币跟券商的对比,我倒是有一些看法。假如只是把平台币当作股权Token或一家券商平台的公司股票,更像我们之前讨论的STO概念,有了平台币就可以得到平台的收益分红,大概是这样的。 这对一个币种来讲,逻辑当中是有点单一的。大家都知道,我本身是做公链出身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公链项目。首先要考虑,既然我们从事区块链这个行业,哪怕发行一个交易所的平台币,依然要把区块链的概念加入进去。区块链的概念并不只是发一个Token,更多是要把经济模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利用起来。 Bicc去年10月份才启动,整个区块链行业都在低谷期、寒冬期,募资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我出去募资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当时我的募资分成两块,我募资的基本都是法币,我们说一起去做一件事情,去做一个交易所平台。 但我们还有一些平台币在当中,实际上我们平台币发行了2亿,但现在外面的流通量只有1000多万,因为我们平台币的发行机制遵循了区块链的经济模型跟激励机制,我们把整个平台的收益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给到股权投资者,一部分给到Token投资者。我们当时并不是用Token来做私募,Token更多是一些奖励,我们希望通过区块链经济模型+激励机制,让用户自发帮我们做宣传,拉更多的用户进来,有点类似挖矿模式,所以我们平台币的发行机制有一定逻辑。现在平台币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平台币的涨幅从最初的1块钱到现在3块多,也是非常平稳,当然也有涨有跌,这跟平台币的贡献词汇有关,当然跟行业的冷/热以及牛/熊有关。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平台币当作股票来做对比。我们虽然平台现在刚起步,但因为我们本身有一定的足够私域流量,在交易上我们还是有一些收益的,目前Bicc在盈利阶段,我们会把盈利的50%分给Token的持有者,50%是内部股东的分红,股权才是券商,Token更多像数字货币项目、区块链项目的Token,我们的目标是想把平台币打造成区块链数字货币项目的币种,我们也希望把上线我们平台的项目方汇总在一起,利用我们本身有的区块链行业的支持,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想把Bicc打造成交易所,而是打造成区块链行业的Layer.2,是一个低App汇总的平台,有助于交易用户快捷进入到项目方的应用当中,项目方的用户也可以快捷到我们的交易平台。 Bicc平台币的设计跟一般交易所的思路会有一些不同。 Lizzie Luo:前面三位说到,我们经常会拿数字货币领域跟传统股票做比较。首先从功能上来说,像传统的券商跟现在数字货币领域里的交易所平台承载的功能是有不同的,传统平台的场景没有太多差异化,重要的是提供的运营能力,因为股票权利不在券商手里,而是在纳斯达克、纽交所这样的交易所手里。 在数字货币现在的交易平台中,除了承担券商这部分功能外,也承载了纽交所、港交所那边上市IPO,这边是上市的功能,很大的价值在于,对于怎样筛选核心资产,怎样上到这些核心的资产来到平台,也是这中间非常重要的部分。数字货币领域交易所承载的功能比传统券商更多一些,但从价格上来说,周期性确实像前面三位说的那样,跟整个交易的热度、市场的热度呈现了非常强的相关性,体现在牛市初期一定是涨的,比其他快。 就这个角度而言,对于普通的个人用户来说,对于他在币圈的资产配置来说,我建议一定要配制一定比例的平台币。不管你比较看好哪个平台,有什么样的标准筛选,但是在数字货币的整个资产包里,一定要看到平台币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承载着币圈非常强的价值沉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配置一定的平台币。 Nila:说得特别好,平台币跟传统券商的股票之间,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的平台币有更多的差异化、运营、核心价值在里头。请问各位老板,您认为理想平台币的通缩模式与回购的销毁模式是什么样的? 巨建华:其实通缩和销毁机制,我觉得本质上没有更好或者更坏,其实销不销毁我个人觉得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没有看到哪家上市公司说把自己的股票全销毁掉,没有的。如果真的销毁到很厉害,比如最后销毁到只剩一个币了,那大家就不用玩了。 我认为,销毁不是真正的对代币有多大帮助的事情,BNB是例外,前半年通过销毁上涨了上百倍,但总的来说,销毁对控制是有帮助的,我们也把20%的部分拿来做了销毁。 我觉得销毁起到的最大作用是用户认可通缩模型,虽然我本人并不是特别看好销毁对平台币的帮助,但为了让用户觉得认可,我们还是把其中回购的20%改成了销毁。回购是目前比较有用的,对平台币来说可以提升流动性,也是把平台价值赋予平台币的核心手段,因为现在不能做分红,但凡做分红就是非法证券,所以现在流通的方式是回购。 回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在回购?比如我找了一个做市商,假设平台币有做市商,通过把价格拉高把币卖给用户,再把价格拉低让用户扔回来。这样你当然是回购了,连钱带币一起赚了,最后把低价买回来的币销毁掉了。但我觉得这是有很大问题的,但实际上它又符合平台币的规则定义,从二级市场买了这么多币销毁掉了。 为什么要高点去追、低点去卖,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自己面临的问题。在不规范的情况下黑盒操作,本质上对平台币没有太大的帮助,这是我们看到很多平台币价格下跌的原因。不管是销毁也好,还是回购也好,对平台币的帮助取决于你如何用它,它可能是一把刀,你可以用来砍人,也可以用来切菜。对平台币有很大价值的,很多时候是平台本身,如果你有100万用户,我们现在总共发行2100万个代理,100万用户意味着每个用户买你几个币,你整个流动性就全部打乱了,因为你的需求大于供给,币价自然就起来了,真正能让平台币有价值的,就是有足够的用户,并且有良好的运营场景,比如项目方共建生态,这对真正的流动性和通缩有巨大帮助。每个用户买你10个币,100万用户就是100万。如果每个用户买你20个币,那根本不够用。 本质上如果真的有用户来你这儿交易,按照现在的价格,得花多少钱把币买完?目前得花6000万美金,才能实现你有100万的用户,每人买你2个币的通缩成本,假如你已经有这么多用户也不用销毁币了,并且持续在发行,比如每年发0.5%或1%,对市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我觉得各种做法都有,没有一个标准模型说是最好或者不好,自是在于运用这个平台币模型的人怎样设计,怎样让它真正产生价值,怎样让它产生需求,并且这些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如果我们把合约交易的技术和流动性做到全球最高,所有人都愿意来我这儿交易。很简单,比如你想要8折优惠,持有两个相应的平台币,有100万用户,每个人买2个币就可以了,不需要搞太高的成本,这是针对通缩、流通、应用场景的个人观点,也是我们现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杨林苑:我非常同意巨总刚刚说的,其实一个正常的经济体当中,我觉得应该是通胀模型,或者是微通胀模型,因为整个经济体在增长,作为交易媒介,平台通证应该是微通胀模型,但现在的平台币普遍都是通缩甚至极致通缩,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是大家对币价上涨的预期。 目前主流交易所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分红,一种是回购和销毁。最早的时候,像OKEX、FT他们采用的是分红形式,比较常见,就像上市公司给股东或权益者发放收益的形态,比较惯常。但是在币圈,我觉得效果不是特别好,分的少了大家觉得不刺激,大家更需要币价的上涨预期。包括OKEX年初大规模的销毁,非常有意思,我觉得这是非常漂亮的一个案例,它销毁的是非流通的平台币,并不是在市场上流通的,它销毁的是没有流通市场的,但仍然带来了极大的涨幅,说明币价跟大家的预期有很大的关系。最早期的,像OKB、FT采用的是分红形式,OKB已经转向了回购和销毁形式,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大家都采用回购销毁的极致通缩的做法,但回购和销毁到底孰优孰劣? 没有标准答案。就像巨总刚刚说的,这对整个生态模型是不健康的,我们觉得市场是动态的博弈过程,可能到一定阶段,回购销毁的形态对币价没有太大的拉动效果,这种情况下整个生态弊大于利,有可能分红和回购销毁的混合机制大家会有新的选择。 美股过去十年的长牛,很大意义上也源自于美国的税收法案,鼓励大量的跨国公司回购他们自己的股票,直接造成美股的十年长牛,但美国牛市也进入到尾声,说明回购形态对整个市场的拉动效应也有一定边界。不论是回购还是分红,任何一种模型都有周期和边界,我们非常期待有这种新的玩法和新的探索。 Lizzie Luo:前面两位说得非常系统,而且分析得非常到位。其实我们都有思索过,大家都在运营平台,都有这方面的思索。刚才杨总提的现象特别有意思,他说这种分红形式不是很受欢迎,其实我们看到,在我们自己的A股市场你也会发现,长期以来大部分散户推崇的绝对不是蓝筹高分红的绩优股,他们跟币圈现在的风格一样,对于那种有高成长预期的,他们更愿意消费预期比较强的股。 杨总刚刚提到,这种分红模式好像在币圈不那么吃香,短期会做极致通缩,一批量销毁几个亿,市场情绪就很饱满,会往这里头涌,币价也有提升,大家就开开心心的。但我觉得这个东西使用多了,肯定是有期限的,这不是可持续模式。长期看来,我很赞同巨总前面提到的说法,长期设置这个机制,当然回购是平台自己的实体和自己盈利能力的体现,可以展现这个实力。但长期来看,还是平台币跟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以及你有没有那么多的实际用户使用你的平台币去做,这才是良性且长期的。 如果总是通过极致通缩,我觉得这是短期涸泽而渔的,是没有情况下硬炒热点的动作,并不会有良性的长期发展。 王小彬:我讲一下通缩跟分红的机制。我也操盘过几个区块链数字货币项目,平台币的销毁还是分红,实际本身跟平台币的发行机制有关。 首先,大部分的平台币都是在募资阶段,本身就已经发行出去了很多,流通盘也很大。在流通盘很大的情况下,分红的话平台收益有多少,一旦流通量大了,分红才一点点,所以对这个市场不会有什么刺激。大家都选择去销毁,实际平台总的发行量是2亿,流通10亿,手上还有19亿,要销毁手上19亿当中的18亿,对整个市场还是没有区别的,整个市场价格根本就没有影响,并没有实质意义上拉伸币价,只是对有一些用户的心理预期来说,本来有2亿,销毁了18亿,现在只有2亿,只是他们的心理作用会拉伸币价,等买盘下来之后依然会回归到原价。 根据我们自己现在运营项目的经验,发行的总量跟流通量是完全两回事,我们现在只需要看流通量。我们之前总的发行量100亿,外面流通40亿,后来把手上剩余60亿全部销毁,外面只剩下40亿,币价只是一段时间稍微回升了一下,因为用户只关注流通,流通量足够大的时候,用销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特别是销毁自己手上的量,只是用户有短期的心理预期而已。不管是平台币还是项目公链也好,要确保币价上涨,肯定是流通越来越小,买盘越来越大,必然要解决买盘的问题,谁希望来持有你的平台币。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平台币都是作为募资手段,持有平台币的都是当时平台发行时的一些私募股东,他们实际是交易所的对手盘,他们心里想的就是有朝一日币价高了就卖掉,这是正常的平台币逻辑。 我们经过在这个行业几年的摸爬滚打,Bicc对平台币和BSS运作模式完全不一样。我刚刚讲了,我们目前的平台币只有5%-6%,私募投资机构有一些,但只占一部分,更多的平台币是在用户手上,他们在交易的同时,会消耗BSS,直接就变成了通缩模型,因为他持有我们的平台币,抵扣的时候直接就销毁掉,这是在销毁流通,要清楚让用户知道,你销毁的到底是自己手上的币还是流通的币。假如抵扣一部分平台币,这时候你的平台币就直接会被消化掉,就可以变成通缩模型。但同时,再去交易的时候又享有折扣,又需要买平台币,这时候平台币又迎来了买盘。 我刚刚讲了,引起买盘并不只是为了交易抵扣,可能有贡献值,或者想获得交易所得利润分红,就想持有平台币。不管是任何的币种,产生机制跟销毁模型是有关联的,这是Bicc设计初期跟别人不同的地方,我们并没有拿平台币来做私募,也并没有在外面有非常大的流通盘。一旦有买盘进来,用户增加的时候,平台币才会涨,更多的时候要看平台现在有多少用户,以及有多少用户持有平台币,那这个平台币就会涨,而不是用销毁和分红的模式。 当然我们的分红依然有,就是依然持有平台币的这些用户,每个季度的收益拿来给大家分红。Bicc的平台刚刚开始,但我们第一季度,就是去年的11月份到12月底,我们还是有大概一两百万的净利润,而且分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平台币,假如分的时候给平台币,平台币又加大了流通,平台币的价格就下降下来了,就像巨总刚刚讲的,价格下降再回购销毁掉,等于没分,我们不增加平台币流通。分红机制跟销毁机制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做别的区块链项目的经验,在平台币逻辑上我们还是有很多思考的,不管是消除也好、分红也好,孰优孰劣都跟本身的发行机制有关。 Nila:有一个问题要问今天在场的第三方,因为剩下几个人说了都不算,你们都有偏颇。我要问一下杨总,今年的平台币中可能会再出现黑马,跑出百倍币吗? 杨林苑:这个答案我觉得一定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在这儿干嘛呢?我们都是干这个的。出现百倍币,我觉得是所有投资人的期待。在过去我们投平台币,像币安,曾经达到200多倍的涨幅,我觉得非常可观。 但是在熊市里,我们没有捕捉到这样的机会,有些流通盘非常小的,可能会完成一些表演,或者有的涨上来又迅速回去了,大家也赚不到钱,容量和时间都非常有限。在新的格局下,这种大的财富机会,我们觉得来自于行业的巨大变量,“弯道超车”首先得有弯道,什么是巨大变量?比如再有一次94,我们相信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洗牌,或者诞生一些大黑马的机会。另外的大变量,我觉得DHP和Libra这样的新的超级稳定币,都是大变量。 再就是外界宏观环境下的大放水,我现在拿的钱是世界上面值最大的钱,100亿,现在的背景全球都在狂印钱,会给数字货币带来新的增量,一定会有交易所捕捉到这个机会,这个增量用户和资金。同时也期待,在这个大的变量下会有一些新物种,我们非常看好巨总的HBTC,包括我们投资孵化的人人比特这种新型平台,包括小彬总的Bicc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些新锐平台一定会带来一些新的玩法和新的范式。 Nila: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大家平台币的车还能上吗? 巨建华:如果大家去看k线,很多人都担心现在在高点,不管是看BHT过去一年多还是HBC的,都是在涨的。按照目前每天3万多的收入,一个月差不多就是100万美金,这是能够用于回购的,按照目前的收入×30天×增长率可能更高一点。(连线中断) 王小彬:Bicc的发行机制都是对社群用户和社群领导人发行的,Bicc毕竟是去年10月份才开始的,今年又经历了疫情,实际上我们平台币的持有者并不是特别多,在过去半年当中,因为毕竟是新品牌,技术上也有一些升级,前几天Bicc升级成2.0版本,功能有了优化,也上线履约。我们本身的用户群体就是针对新晋用户的,针对小白用户做一些交流和引导。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引导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平台,持有我们的平台币。 Bicc平台币的流通跟发行现在是非常清晰的,这两天的价格在三块钱左右,上个月还是五块钱,那我们平台币现在才3600万人民币,在交易所上的投入大几千万。大家都知道,做一个交易平台不容易,但我们的平台币才三千多万。因为我们平台币的发行跟别人不同,这才是平台币值得买的价值所在。经过大半年的探索、更新,现在Bicc的体量非常好,我们近期也在发力做社群引导和一些招募。 去年大炒特炒了一波平台币,也有很多项目方和小交易所在做,我去年经常开玩笑,做一家交易所好像就是在经营平台的一个项目,并不是在经营一个交易平台,而是利用线下的交易所在发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自己也有孵化这个项目,所以我们有一些经验,在平台币这个事情上非常谨慎,我们希望把平台做好,所以Bicc的平台币大家还是值得关注的。 Lizzie Luo:其实我一直坚定的想法是,要按照自己的投资逻辑思考得到结果并进行执行,这样才是可行的,这才是价值市场。我们的评判是这样的,我们是在2018年发行的,也没有直接入股。刚才也提到,一年期完全解锁,那也就是2019年7月份完全解锁完了,现在基本是90%的流通状态,今年一季度价格涨幅50%左右,这是一个现状。2019年因为热点又有一波交易所出来,到年底也就没有了,因为这些事情大家一定要谨慎,我们也因为经历这些事情认识了圈内很多伙伴。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我们合作的一些做市商、其他的商户方和团队,他们跟我们团队合作之后,因为我们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其实我们的宣传非常少,跟我们合作过的团队都持有我们的平台币,做一些这样的打法,我自己也一直是持有的状态,我觉得大家就自己去分析,自己去看,看团队能力是否能在市场上长存下来。 Nila:我代表老韭菜来说,我觉得应该要买平台币,非常感谢各位今天下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我们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本文来源:Nova —- 编译者/作者:Nova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Nova会客间第五期 | 起底平台币,真“炒作”OR 真“价值”
2020-05-07 Nova 来源:火星财经
LOADING...
相关阅读:
- 卡尔达诺区块链发布后几天就看到700多个活动池2020-08-04
- Filecoin活动周第一场AMA:2020年大热点Filecoin分布式储存究竟是什么?2020-08-04
- YouTube禁止加密货币频道“促进非法活动”2020-08-04
- YouTube禁止宣传非法活动的加密频道2020-08-03
- SENbit交易平台于7月27日上线NEST开启空投活动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