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加密_流形”群展现场 图片来源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加密_流形”群展现场 在聊天中得知,不了解的人对新媒体艺术有很多误解,认为仅仅是技术、智能的展示。但其实新媒体艺术最大的使命,可能是探寻未来世界的生活,它们描述的世界和方式,几乎是基于现实建立,引起观众共鸣或质疑。 !比特族媒体小组 《暗网随机购物者-机器之选》,2014 3频高清有声影像装置,9’40”,循环播放;5个橡胶模型;显示屏,播放器,电线,木板 尺寸可变 例如,!比特组媒体小组的一个艺术项目,就让大众引起思考:科技犯法,是否与人同罪? !比特组媒体小组创作了一个自动化线上购物机器人《暗网随机购物者-机器之选》,每周机器人会自主用价值100美金的比特币,去在暗网随机选择购买一件物品,并直接寄到展厅。这个过程中,人在其中并没有任何干预。 《暗网随机购物者-机器之选》 2014年-2016年,《暗网随机购物者》经历了3个不同国家的3个展览空间,一共购买了25件商品,从来自中国制造的椰子鞋、普通的衣服和包包,到英国警察局的钥匙、护照、银行卡... 《暗网随机购物者-机器之选》购买的物品(复刻) 《暗网随机购物者》首次亮相在瑞士圣加仑美术馆时,机器人购买的第6件商品是来自德国的10个黄色药丸,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任何阻碍的快递至展厅。就是这药丸,引起了警察关注,并封掉了展览、扣押了“暗网随机购物者”这件作品。随后艺术小组与律师一起准备资料,经过一周时间,最后??判“暗网随机购物者”无罪。 当时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关注。“暗网随机购物者”在选择物品时,创作它的人并没有设置任何意愿和指定,所以机器犯法,是否应该与人同罪?它自行挑选的物品顺利寄进展厅,而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追责?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加密_流形”群展现场 图片来源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这件作品于6月27日起,在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的“加密_流形”群展中展示。 而“加密_流形”整个展览其实在关注,现在互联网数据不断被第三方使用,一直试图尝试的“去中心化的网络自治主权”,在执行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事情? 展览中的作品就呈现了艺术家们对区块链技术全景化(panoptic)应用的多维度探索与感性思考。 展览也涉及到未来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问题,数据加密。1993年互联网身份问题,被彼得·施泰纳用“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漫画呈现出来,调侃了互联网匿名性对屏幕之后的用户身份,甚至物种的隐身。 也是这种不可靠的“虚拟信任”,催生了作为验证与管理职责的第三方机构与超级平台。它们或以用户的权益之名、或出于商业目的索取用户数据,直到区块链的出现。 西蒙·丹尼 《什么是区块链?》,2016 高清视频,3'00" 在“加密_流形”群展现场,进门处第一件作品就是西蒙·丹尼讲解《什么是区块链?》。理解区块链的组成,才能更好解读展览。所谓区块链其实就是区块和链的结合,每一个区块可以理解成一个账本,每一次交易都会在账本上被记录,并根据哈希值算法形成一个区块。 西蒙·丹尼委托一家广告公司一起创作,用类似企业宣传片的方式,来说明区块链是由小块的加密矩形模阵,通过去中心化,将信息和数据交换到用户手中,并介绍加密货币的概念。 视频中简化的经济、历史弧线,让观众了解到“无信任”技术中包含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假设。而这种类似商业广告宣传片的形式,也带有一点讽刺意味。 萨拉·福莱《点击挖矿》,2017 点击游戏,多媒介 尺寸可变 大众接触的未来互联网,最常认知可能是虚拟比特币。比特币挖掘被称之为“挖矿”,所有人在网络里都是“矿工”。艺术家萨拉·福莱就直观创作了《点击挖矿》网络游戏,讨论财富被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在被毁灭,以及价值不稳定的代币。 《点击挖矿》通过点击屏幕上的虚拟土地,收集clk代币,并且提供购买各种辅助道具,加速挖掘进程。用户收集的代币会通过类似交易所的交易数值,投影在屏幕上。 而艺术家用挖掘来表现,其实也是想说,现在考古学家通过挖掘文物、货币去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现象,那现在所使用的虚拟数字货币,会给未来考古学家传达当下什么信息? 萨拉·福莱创作这款游戏的背景,是受到2017年虚拟ERC-20代币恶性通货膨胀的现象影响。当时只要签了智能合约就能发虚拟币,使得整个生态环境充斥着各类代币销售和ICO(首次代币发行)现象,如无用代币、庞氏代币。不过智能合约下的所有代码都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数值起反应,当数值超越了这个范围以后,你的所有收入在里面都是归零。 于是,萨拉·福莱也在作品里预设了一个障碍,当你收集的clk代币超过一定数值,??显示账号不稳定,clk代币就会归零。 格雷森·厄尔 《纾困之团》,2017-至今 加密数字货币挖矿网页 除了购买虚拟货币,未来赚取虚拟货币的方式,艺术家格雷森·厄尔也给出了一个方案。能力越强、越不可被追踪的加密数字货币,越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去运算。格雷森·厄尔设计了一款桌面软件《纾困之团》,它会收集你电脑中多余的计算机处理能力,用来集中挖掘一款加密数字货币:门罗币。 《纾困之团》 艺术家会定期把收到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去换算成美元,帮助边缘化低收入的人交保释金。这个公益项目其实是个真实事件,目前项目正在为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移民保释基金会挖掘门罗币,而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曾为布朗克斯自由基金会挖掘门罗币。以此下去,《纾困之团》将会为成千上万移民提供帮助。 为什么需要去收集计算机处理能力? 我们现在处于中心化网络,所有人的信息被统一管理显示。而在去中心化网络的区块链中,是分布式网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节点,大家靠贡献计算机处理能力,来互相支持运作。作品积极在表达,未来技术的前途可期。 保罗·库灵、马克斯·汉普郡&保罗·赛德勒 《terra0》,2016-2020 扩展森林模型、工装及形态学模板 尺寸可变 在未来互联网世界,智能合约能约束交易双方,但约束对象也从人扩展开来。3位德国艺术家保罗·库灵、马克斯·汉普郡&保罗·赛德勒通过发布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和智能数据,探讨在多长时间内,社会物体能实现非人类干预的自主,而这个《terra0》的设想可能会改变未来劳动力。 《terra0》中,与艺术家们签署协议的对象是一个能自给自足的非人类行为者啊:森林,首先项目发起人人类,在德国买了一片土地,草拟了一份合约,在合约中做了这样的规定: 人类把森林还给了森林自己,但森林想要拥有自主资产的管理权,需要支付一定的价值,其实与现在人类房产交易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森林有树木,它的总价值是可以被精准计算,所以森林可以以销售等方式积累收入,等某天债务还完,森林也就自由了。而这种方式如果可行,在很大层面上,人类的劳动力和人类工作需要重新思考其所处位置。 同时,作品也提出疑问,编程人员对自主性系统的印象,真的会在某一刻消失吗?因为合约是人所写,总会体现出人的意识性形态和偏好、兴趣。 陈抱阳《抱堡TM系列》,2018 8频影像装置,悠波球 尺寸可变 约束力涉及到一个系统形态的稳定,就像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郁金香狂热”。当时引进的郁金香受到大众抢购,导致价格疯狂飙升。在泡沫化过后,郁金香价格仅剩下泡沫时的百分之一。而这些代表经济泡沫的元素,被陈抱阳用在了《抱堡TM系列》中。 《抱堡TM系列》是一件8频影像装置和一个类似泡沫的悠波球,8频影像装置的影像背景是真实经济交易页面,并有绿色美金、郁金花等泡沫经济的元素出现。悠波球很容易理解,艺术家通过VR生成一个场景,观众悠波球中行走,象征自己处于自己制造的泡沫之中,至于泡沫的价值,也是由自己决定。 马蒂亚·塔拉西维奇 《未来加密经济学》,2019 思辨设计/设计小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来源:腾讯 —- 编译者/作者:腾讯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艺术如何描述区块链生活:科技犯法,是否与人同罪?
2020-06-30 腾讯 来源:火星财经
- 上一篇:简单介绍义乌个体户为什么可以结汇
- 下一篇:金鑫解币-震荡僵局何时破?
LOADING...
相关阅读:
- 傲天玩币:8.4以太坊详情解析 17岁天才黑客落网2020-08-04
- 百晓生看盘笔记:8.4以太坊晚间行情短评2020-08-04
- 比特币&主流货币:比特币价格区间有边缘,预判价格震荡区间将会加2020-08-04
- 比特币的上涨会继续吗?当前数据是什么?2020-08-04
- 谈话币圈:8.4以太坊(ETH)晚盘的交易分享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