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1.0首次提出了点对点的电子支付,只知道地址,越过中间机构,全球任意两个人之间快速支付成为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技术手段让私有化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pow的本质是时钟,pow的工作量证明锚定了交易顺序。非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初步奠定了智能合约的核心思想,满足什么条件进行支付。然而,比特币的脚本引擎是非图灵完备的。由此诞生了区块链2.0,以太坊的愿景是做世界计算机,以太坊抽象了世界的状态,每一笔交易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状态,通过建立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创建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从而实现了图灵完备和价值知晓,属于智能合约的时代开始爆发。 而当前区块链实在太慢了,比特币十分钟左右挖出一个区块,一笔交易需要一个小时得到确认,远远不能满足b2b小额支付的要求。以太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阻塞,加密猫等以太坊上的dapp一次次让整个以太坊网络瘫痪。加密世界存在不可能三角,加密货币无法扩展,在交易的吞吐量和验证者的去中心化上存在矛盾,因此出现了诸多解决方案。从链上扩容、链下扩容方案,以及eos等所代表的dpos共识通过减少验证节点提高tps牺牲一定程度的冗余,tps的提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中心化和贿选问题。 围绕着"中本聪愿景",链上扩容诞生了以bchabc和bchsv大区块的解决方案,大区块增大了区块体积,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然而大区块也造成了挖矿的中心化。十倍区块体积,增大近乎十倍区块传播时间,区块链网络更容易出现分叉和孤块,并且中心化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围绕着链上扩容产生的隔离见证及schnorr签名算法等通过减小签名体积较少区块大小,但不能解决扩展性的根本问题。绝对的小体积和绝对的大体积都会使网络崩溃掉。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通过支付通道技术技术及哈希时间锁建立了闪电网络,闪电网络通过链下交易链上结算的方式以及闪电网络之间的互联,使得通过闪电网络任意两个用户之间能够高速交易,使得tps值超越vsa,大规模小额支付成为可能。那么更近一步呢?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限制在哪里? TCP/IP等互联网协议诞生使得大规模信息交换成为可能,信息的自由流转带来了互联网网的蓬勃发展,从而带来了信息化的革命。 从互联网到区块链,作为web3.0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将爆发巨大的生命力,从而引领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范式转化。而我们看到当下目前区块链间呈现出来的是孤岛效应,价值无法自由快速流通,生态无法对接,体系无法增长。这种孤岛的现状不利于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发展。想要形成一个真正的价值互联网,就必须解决链与链之间价值流通的障碍,这就需要打破链间孤岛的跨链技术。 2.从互联网到跨链的意义为了理解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以及跨链技术将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史。从1996年到如今,互联网经历了两个完整的阶段性变迁,分别是从Web1.0到Web.2.0,Web2.0至Web3.0。 2.1从web1.0到web2.0:互联网演进史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连接你我,从而在交互中产生巨大的价值。
2.2为什么需要web3.0传统的网络价值基于用户交互,比如电话、社交网络。这里引入一个衡量网络价值的公式,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用户)的平方成正比。这种关系基于所谓的「网络效应」,即网络参与的用户越多,网络价值越大。 Chris Dixon说,依赖网络效应的技术平台其增长遵循“S型曲线”。在产品发布的最初几天,平台增长取决于用户的数量。随着公司的成长和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这个平台当中,增长曲线开始变的平缓。在公司发展的后期,它只专注于创造更多的利润,追求从网络用户那里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公司达到S曲线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成了零和。平台继续增长的最简单方法是从用户那里获得数据,并且还要与竞争对手竞争用户和利润。平台跟开发者、内容创造者和商户之间,也从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垄断带来了对用户的损害,以及中心化平台的作恶,比如百度获取用户的信息,百度广泛联系各家公司,让大家把信息提交给他,方便用户搜索。现在如果不交钱,公司的官网在百度上就搜不到。百度为了赚钱,把病患导流给莆田系医院,以及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数不胜数的诈骗,对用户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损害。 而去中心化区块链可以改变互联网平台垄断的局面。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靠公开透明的共识维持的经济体。网络的参与者贡献越大,相应的权利也就越大,但是没有个体能控制全局。 关于这点,Gavin Wood曾经发表一篇著名演讲,对web3.0做了以下展望。 Web 3.0将创造一个新的全球数字经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与谷歌和Facebook一起破坏平台垄断,并产生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廉价政府对我们的隐私和自由的攻击,如广泛的数据拖网,审查和宣传,将变得更加困难。 web3.0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塑互联网。
2.3跨链技术未来的地位web3.0就是跨链技术成熟之后的区块链世界,依托于跨链技术,多链之间无阻隔进行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真正的价值交换与万物互联,重塑当前互联网的形态,解决互联网2.0时代的一系列问题。 3.详解跨链跨链最基本的意义就是要实现价值的流通,解决不同链之间的价值孤岛问题。跨链技术如能落地,不仅能实现不同链之间资产的自由流通,更重要的是能够释放不同链的潜力,让更多的用户参与,使更多的链可以连通,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的大生态,一个真正的价值互联网。 在公链领域,不同的项目在安全、隐私性、高效性、灵活性、复杂度、易用性、甚至政治价值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折衷权衡。在私有链和联盟链领域,在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链,甚至同一行业内也会有多条链。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自然会出现一个问题:这些链相互之间如何互操作? 对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应用,平台之间的连接本质是信息的流通,中心化应用通过彼此开放API,实现了互联网应用之间的"跨链"。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不同,跨链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它要把价值从一个链转移到另外一个链。跨链通过连接相对独立的区块链系统,实现资产、数据等的价值互操作。 3.1跨链目前的研究
3.2跨链技术面临的难点各个公链之间的底层技术实现差异给跨链技术带来了不小的障碍,跨链需要解决几个难点问题:
原链上的交易信息对于另外一条链来说是一个外部信息,如何保证这个外部信息进入另一条链是正确的,是整个跨链机制的重要环节。例如,pow机制的区块链上没有最终性,因为pow机制整个网络始终存在分叉,只是随着确认快的增加,概率逐渐变小。由于区块链可能分叉,交易的多个部分被打包进区块,链可以进行重组,块也可以变种孤块,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跨链交易的部分成功,部分失败,也就是说不真实的交易进入了链。
区块链的可以看做事分布式共识维护的状态机,状态机通过交易执行完成状态转移。跨链的互操作应该引发双发的状态转移,也就是两个互操作的链都执行了交易,而交易执行之后的状态具有一致性。一个跨链交易要引起两条链乃至更多链的状态改变,而这些改变要么成功要么不成功,这就是原子性。 比如跨链交易的双重支付问题,当交易处理的某个环节停止了,整个交易能够撤销,而不会存在某个部分失败,部分成功。部分失败的情况,就是无法保证原子性而造成了双重支付问题。 在跨链技术中如何保证原子性的难点在于跨链双方是两条独立的链,可能具有不同的共识机制、数据结构、交易处理等逻辑,造成了交易没有被最终执行。 3.3跨链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的角度讲,链间互操作有三大类策略:
3.4 ChainX对跨链的实现BTC建立了最大范围共识,却交易效率低下;ZEC建立了隐私功能,却没有智能合约能力;ETH建立了智能合约,却无法迁移至PoS系统;ChainX通过去中心化的的方式将链间资产进行统一转化,任何链只要建立与ChainX的连接,就可以与所有链进行资产互通。 资产在原链上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由轻节点协议去中心化托管,或由单独的个人或多人中心化托管。资产跨链映射一般分为见证人、哈希锁定和轻节点中继模式。见证人系统需半中心化信任这些担保机构;哈希锁定直接转移资产所有权,无法进行跨链映射,交易可能中断。而如果原链集成不了目标链的轻节点,那原链资产只能由个人或多签托管,如果可以,则由目标链在原链上的轻节点协议托管。对于拥有高效轻节点的链,ChainX将采用轻节点协议完成往ChainX链的资产映射,但现有主流链一般无法集成ChainX链的轻节点,所以只能采用多签地址或多签合约联合托管用户的原链资产。每届信托节点的选举周期为10天,将从共识节点中根据总得票数选举产生前15人的信托节点,自动生成冷热两个多签地址或合约,每次换届后,老地址的资金会转入新地址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系统的跨链资产发行和储备量,没有任何信托节点可以单方挪用。 4.预言机跨链必然涉及链内和链外世界的数据交互,在这个交互过程中,如何验证链外数据至关重要。 4.1预言机的基础原理预言机(Oracle)的基础原理非常简单,Oracle的原理是这样,我们知道智能合约是跑在链上的,智能合约的本质是程序。举个简单例子,对于个竞猜的Dapp,我们赌明天的天气,假如明天12点天气晴,A方赢,假如明天12点下雨,B方赢。在这个场景下,合约怎么知道12点是否下雨。对于普通的程序而言,只需要调用外部数据,比如到12点的时候调用气象局的API.而对于智能合约而言,是没办法主动调用api,因此需要预言机去触发。 4.2为何预言机是必要的区块链是一个确定性的、封闭的系统环境,目前区块链只能获取到链内的数据,而不能获取到链外真实世界的数据,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是割裂的。 1.原有的智能合约主要依靠区块链的原生资产(如以太坊)作为一般等价物,数字资产波动巨大,缺乏稳定性,法律定位不清。 2.公有链本身缺乏身份认证系统,区块链本身的设计有着“只认私钥不认人”的特性,而现实世界的主体需要明确的身份,区块链系统的使用者难以与现实世界直接勾连。从法律角度看,“私钥”与持有者的“弱关联”极大的限制了智能合约的商用. 3.公有链智能合约离走向真正的商业生态存在一个难以跨越的逻辑难题即“预言机”问题。 从现实的数据上看,当前在以太坊上,绝大部分的智能合约都无法挂接现实世界,无法起到推进实际产业的“去信任化”,降低信用成本,智能合约在实际的产业生态中遭遇困境。 以上可得,所谓预言机,本质上与外界联通的通道,也就是链下数据的上链问题。预言机的功能是将外界信息写入到区块链内,完成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数据互通。当智能合约的触发条件是外部信息(链外),就必须需要预言机来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输入到区块链上,因此预言机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预言机,区块链的发展就局限在只能使用链上的那一点点资产数据的范围内,这显然不符合我们对它的期待。假如用互联网与区块链进行类比。互联网的数据来源也机会只有网外(对应链外),它同样有数据的"上网",对应链内,为何互联网没有预言机问题?原因在于,互联网的运用可以从网外读取数据,而区块链的应用基于共识需求,必须通过预言机来读入一个一致的链外的数据。 4.3预言机使用场景预言机作为区块链与现实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桥梁,应用场景非常多,可以说一切需要与链下进行数据交互的Dapp都需要预言机。 预言机的应用场景比如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借贷平台、快递追踪/IoT、稳定币、博彩游戏、保险、预测市场等,目前最主要的场景就是DeFi。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预言机使用场景:
4.4预言机的分类及是否有必要接入预言机的核心在于解决信任问题,因此,预言机的分类而言,在于信任生产机制的不同。根据信任的不同来源,可以把如今的预言机分为以下三类: 1.由可信的中心化机构提供数据,比如Oraclize,它是中心化的。 2.由分布式的节点提供数据,比如chainlink,它是去中心的。 3.由可信的联盟链提供数据,比如Maker,它是半去中心的。 假如跨链项目需要链外的数据,则需要预言机,比如预测,博彩,defi等应用,假如跨链项目是链间资产、消息的传递,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数据来源由链本身提供,则不需要预言机。预言机本身是一个非常大且复杂的应用,并且要确保数据可信,跨链项目可以在可以选择自行开发或者接入已有的预言机系统,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结语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联,区块链技术将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跨链技术使得链于链之间价值的自由流转,预言机使得现实世界于区块链世界的连接于统一,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于触发,将够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引领未来互联网网从2.0时代到3.0的变革。 —- 编译者/作者:爱因斯坦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跨链” 技术会带来哪些变化?
2019-12-22 爱因斯坦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DeFi平台Opyn智能合约漏洞详解:攻击者空手套白狼!2020-08-06
- 彭博社–与以太坊不同,比特币集会基于基本面2020-08-06
- 交易者利用Opyn ETH认沽期权,以37万美元的抵押品流失; 团队追回超过2020-08-06
- 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商大肆推出新的DeFi加密货币,并表示Solana区块2020-08-05
- SEC的长臂现在致力于智能合约和DeFi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