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区块链能否成为伪公益的终结者?

区块链能否成为伪公益的终结者?

2020-01-20 在下小宇 来源:区块链网络

中宏网 1月20日(记者刘一乐)2020年伊始,公益行业又爆发信任危机。

备受关注的24岁“43斤女大学生”吴花燕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随即有媒体曝出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借机夸大她的医疗所需和生活困难,大肆“敛财”。

据披露,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通过水滴筹和微公益两个互联网筹款的金额为100万元。14日,9958救助中心所归属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发表声明表示,9958救助中心曾转过两万元用于吴花燕的治疗。媒体随后向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吴花燕的家属求证,均表示未收到两万元善款。而吴花燕生前曾接受媒体视频采访时表露,自己没有捐款文案里面写的那么不堪。

吴燕花的悲情慈善,只是揭开了捐助乱象的冰山一角。随着索捐、诈捐等丑闻的出现,慈善机构公信力缺失等问题引起热议,慈善事业再次成为社会的舆情高地。毋庸置疑,“信任危机”对公益机构乃至整个行业的建设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善款的“下落不明”,必然导致慈善机构丧失资源和力量,甚至丧失存在的必要性。

有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有制度来有效保障慈善的公开透明,能通过有效渠道来监督慈善机构的运作以及善款的详细用途。

长期以来,互联网推进了慈善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领域更广泛的覆盖、动作更协调的发展,但行业的公开程度,一直是被民众所诟病和亟需解决的关键所在。

从几年前的“郭美美事件”到现今的“吴花燕事件”,需要引入技术机制支持公益行业发展,几乎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共识。涉足区块链慈善项目的奇霖传媒创始人武卿认为,在当下社会,不论是买房、买车、择校,甚至是择偶,都需要付出过高的信任成本。而区块链好像天然具备一种属性,能帮人们解决慈善事业面对的棘手问题。

相关专家指出,区块链技术重构的信任机制是针对公益行业的最好选择。区块链技术有利于解决慈善组织信息和透明度等问题,将改变慈善领域的信息披露机制、善款追踪机制、政府的信息监管机制和对慈善机构的审计机制,慈善组织在定位和业务重点,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运营模式、组织财务和信息披露方面都将发生变革。

除了透明性、不可篡改性,区块链的匿名性和可追溯性都是其对公益行业的贡献。区块链一面可以保护捐助人的隐私,一面可以确保捐助人的公益行为。武卿也表示,区块链上记账就得认账,这个账本保留着所有交易记录,所有记录都可以查询。

此外,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引入区块链技术底层做出智能合约,让善款的使用规则在捐款之前就已经被锁定,是一种反人治的机器机制,确保专款专用。

此次“吴花燕事件”不难看出,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出现的惊天漏洞是因为缺少监管,区块链的存在就是修补这个信任残缺,令每一个自然人都成为监管主体,从而提高公众对公益的信任和参与热情。

如此危机,其实并不难预测。现阶段,我国也有不少公益项目开始尝试植入区块链技术。如,蚂蚁金服公益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筹款,建立起第三方公示体系区块链资金流公示,为公益机构进行数据统计、项目执行跟踪提供便利;火堆公益联合众安技术底层,实现九寨沟地震公益募捐;腾讯公益寻人,应用联盟链的多节点部署,链接微信、404寻亲、宝贝回家等系统实现信息互通等等。

公益行业的发展,常伴随着一种“隐隐的疼痛”,时下引入区块链技术的公益产品或许还不够成熟,依旧可以乐观的认为,这种赋能是另一种新生,将为更多生命带来新的希望。

—-

编译者/作者:在下小宇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