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处疫情攻坚阶段。笔者在2003年北京人民医院封闭隔离前一天,刚好去那儿看病,症状是咳嗽,发烧,浑身乏力。医院人特多,前所未有的忙乱,所幸是普通感冒,拿药回家。然鹅,第二天就惊闻医院封闭隔离。当时没有力气后怕,震惊是真。那种信息完全不对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有种鬼门关走一遭的错愕。随后17年里,这个国家天翻地覆,科技飞速提升,然而此役中我们遗憾地看到,人为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依然比比皆是,依然在夺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核心关键节点依然和当年一毛一样,重复当年的错误,穿当年的旧鞋走当年的老路? 不能承受之重,突发公共事件后果严重 我们先从突发公共事件的本质说起,突发公共事件具有这么几个特征:突发性、难测性、压迫性、后果严重、亟需紧急处置,这些特征往往将空间、时间、人、物资快速压缩到极限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尖锐而频繁的矛盾冲突,这时候靠人性之治去应对,结局往往把所有人逼入绝境。有句俗语说道:“不要轻易试探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当经不起考验的人性要去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结局我们已经多次验证过了:掩盖真相、错误决策、效率低下、责任模糊、群龙无首、恐惧畏缩、盲目从众、甚至是群体暴力。这将把公众带入结果不可预测的深渊。在历史上,因为一件不起眼的A事件诱发不可收拾的C事件,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的“蝴蝶效应”比比皆是。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灾难之后才不断反思,不断引入最新的思想、科技体系来治理公共事务。在2003年的SARS疫情之后,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渠道,得到了快速的普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电子商务,它真正重组了生产关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互联网还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端,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电子商务、电子政务、O2O生态建设,为大众的在线监督、问政、为管理者的施政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巨大进步。 然而即便如此,庚子年开年这场突发疫情,还是暴露了现代科技没有解决的诸多问题——有的依然是老问题。我们通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最能直观地看到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上,多方参与的复杂性。多达论百计的法人、论万计的自然人(甚至还得包括数千万“云监工”)参与方。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一线英雄视死如归争分夺秒,普通民众手足无措,主要信息渠道信息不透明,谣言满天飞,管理者还要分出精力来辟谣,甚至还有各种带节奏者……因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不多做延展。 有一点可以确认,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全力应对好突发公共事件,让社会回到原有的正常秩序,这个过程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全力配合。 相比2003年,今天的海、陆、空交通有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人们的流动意愿也更为强烈,比起过去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治理,现在管理难度以几何级别的数字增大。放眼全球,在人类历史上,实现对本次NCP疫情的有效治理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以系统化的手段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防止一再重复的弊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任何自然类突发事件中,例如火山爆发、公共卫生事件、火灾、地震、水危机等,第一优先的是保障人类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继而是保障与人类休戚与共的生物及环境安全,这个过程中应急物资的管理和调度是重中之重。在此次疫情中以往中心化自上而下的管理中,凸显了几个被大众诟病的焦点:不透明、不精准、不及时。 我们看到: 作为管理者,轻视生死考验,既不清楚物资的数量,也不清楚物资应该流向哪里,随性调度物资出库,允许跨权限提取物资,甚至公然任意篡改物资流向数据,在与死神赛跑的关键阶段,不称职的中心化管理产生了壅塞阻滞的反面作用;作为物资的提供者、捐助者,既无法掌握物资的精准流向,更无法定向投放,也伤害了公益事业的发展;作为一线作战的物资使用者,既无法知道去哪里向谁获取弹药,也不知道何时能到手,更不知道数量和质量,在战术安排上陷入被动,面临无保护的死亡威胁,军事领域的常识是让一线将领指挥战斗,让将军指挥战役,让军事家指挥战略,错误的中心化组织却导致了阵脚大乱;作为整个战役的指挥者,既无法掌控战斗进度,也无法掌控后勤的效率和精度,因信息不透明而造成局部物资冗余而局部稀缺,在全局上陷入被动;作为疫情的受害者,公众的救治需求与医疗资源无法得到精准匹配,救治条件不足和救治对象空耗干等。 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满盘皆输的局面,这对于分秒必争的战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杜绝猪队友,公信力决胜千里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难篡改等特点。它在应对不透明、不精准、不及时等弊病方面具有优势。 应急物资的管理如果放在区块链上,将可以实现全流程的透明化监控管理,交易数据分布记录在各个节点的账本上,物资供给者、捐赠者可以随时查询到物资流向,物资流动、接收、发放、经办人、次数、实际效果等,可以点对点进行追溯。可以杜绝任性妄为的1.6万个N95口罩数据大笔一挥改为3.6万个这种现象,这种傲慢的行为就是因为掌握了数据中心化的话语权。 透明公开的可信数据系统,将辅助决策者第一时间内建立公信力,统一共识,令公共事务处置链条顺滑,减少内耗,避免不必要的争端,为更高效的多方协同创造条件。 多方参与,效率事关生死 公共突发事件的治理,“突发”二字决定了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性质、走向难以掌控、无法预测,很容易出现处置不当、处置不及时、效率不佳的问题。并且处置涉及到的问题往往需要极强的专业性,例如消防队员无法做外科手术、电焊工人无法施展直升机救援、心血管专家无法抵御核辐射泄露等。因此很容易出现多方协同漏洞百出的状况。 归纳看,多方协同大致有这些问题: 1.在跨专业领域和极限时间内,决策指挥者无法掌握每一个参与者的专业类别和专业能力,以及对应解决什么问题; 2.决策者无法掌握信息链条的边缘部分和远端部分的真实情况,紧急度未知、复杂程度未知,并在信息衰减和篡改的情况下,对边缘威胁反应迟缓,甚至毫无察觉,如此疫情中,核心城市公交司机拉着一车患者四处奔走收治无门的案例; 3.集中化的节点能力不足或动机不纯,会破坏正确的多方协同处置结果,例如此役中的物资分配节点,在正确的物资需求方和正确高效的物资供给方之间制造了巨大混乱。 4.多方协同一直是人在协同,而人本身会疲劳,精神会过载,突发事件中,信息纷至沓来,任务极其艰巨,极容易出现信息疏漏的问题。如本次疫情中,因为漏报而导致患者自缢的案例。 越是复杂艰难的多方协同,越需要系统化的智能处置,现有的科技中AI和云计算能为系统化智能处置提供巨大的帮助,如下图。 而区块链的共享账本可以围绕主链建设一个核心数据链系统,多方参与的协同方以子链的形式接入,根据开放协议,共享可公开数据、确认相关数据,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分别站位不同的节点。根据智能合约,总账系统根据应急需求者输入的状态,自动匹配恰当的多方协同者,需要的专业人员、专业物资、场所等,并实时记录完成的进度。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可实时监控进度反馈。结合云计算、5G、IoT技术的发展,公共事务处置中的多方协同,将会有巨大的效率提升,弥补超出人类生物特性的缺陷,真正造福人类。 保护隐私,更细微的人文关怀 从非典到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始终都有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故意隐瞒病史、接触史、旅居史,一旦病情发作,除了传染他人之外,还造成大规模范围内的人群隔离,劳民伤财,令人惋惜。抛开法律和道德思辨,我们再次反思,为什么这些人会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呢? 本质上,它是个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人们害怕自己的真实情况泄露后,对自己的社会关系造成撕裂,对自身利益造成伤害,影响到自己的商业、学习、就业等核心利益。过去的非典患者和今天的核心地区同胞,在事实上都遭遇过相应的驱逐和歧视。对于宏观而言,数十年一晃而过,对于微观个体来说,某个时刻的歧视和伤害,可能就痛苦一生。 另外,在全球化语境背景中,在任何大规模突发公共事件中,最常见的就是当事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涉及非常复杂的法律、文化、宗教差异,并且很可能发生地和交通载具、运营者分属不同的国家管辖,此时不仅涉及到个人隐私,还涉及到国家主权、数据主权、知识产权等敏感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公共事件的处置效率,例如伊朗被击落的民航客机、在日钻石公主号邮轮等,在日钻石公主号邮轮疫情爆发式增长,但处置效率低、应对级别低就是明证。 解决多方参与下的隐私保护的问题,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再加上诸如哈希函数、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可验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密码学算法,能在公共事件处置中灵活应用,在保障隐私安全的条件下,完成治理工作。 供图:XLS 非接触式治理,多方安全计算 隔离,是历史中常见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手段,而在其它不可抗力自然灾害中,往往造成交通、通讯、物资流通中断。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原因导致的隔离、隔断都将导致生产活动的多方协同因物理空间阻隔中断、中止。 区块链通过共享账本,打破数字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为物理空间阻隔条件下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各节点为输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采取“以大数据中心沉淀全量数据、电子证照库归档证照数据、区块链平台只共享关键审批信息”的轻记账方式,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网上申报的方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减少往来大厅现场办事频率,在隔离阶段,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眼下时髦的“云办公”,除了在场与非在场,在线与非在线的区分之外,还有“走心”与“非走心”的监督之困,如何证明工作量达标?如何证明工作质量达标?如何证明工作协同达标?考核机制人性化,是企业对人的关怀,考核机制精准化、科学可量化,则是职业人对公司愿景的一个义务,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尽职尽责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必须环节,缺一不可。 在远程多方协同中,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共享账本特性,令每一位参与者都尽可能诚实守信,数据的真实性、工作量数据的准确性都可追溯,结合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职业规则等协议约束下,为物理空间阻隔下的公共事务治理,创造了基础条件。 本质上,公共突发事件治理是一道证明题,因为在国际社会成熟的体制中,都会建立应急救灾的分级预案,预案的参与者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按照流程正确操作,证明人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只要预案是科学的,相对匹配的,结果就能证明治理是恰当的。 科技手段都是辅助,决胜之道仍在于人本身。 —- 编译者/作者:POCC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破解人性治理困局——区块链对公共事务治理的启示
2020-02-17 POCC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TAIBI首届数商研究院首届精英实战营8月8日扬帆起航2020-08-06
- 爆跌之后Link、Bnb强势领涨2020-08-06
- NodeMax(N3)——数字经济迸发驶向财富蓝海2020-08-06
- 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吗?现在如何获取比特币呢2020-08-06
- 独家专访|去中心化存储是Web3.0生态重要组成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