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钉,一枚爱思考的钉子,一个币圈老韭菜。一路学习,分享,愿携手更多人一起拥抱区块链,领跑下一个十年!】 这两天老家的群里面都在讨论关于今年清明如何安排的事情。 我们村已经形成一个传统,清明节全村回老家一起扫墓,然后聚餐。有事情回不来的,就罚款。 这一习惯坚持了很多年了。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却面临了一定的难处,没有办法像往年那样执行了。 首先是政府有通知,公墓是禁止大规模的祭扫的;私墓呢,也建议不要集中搞。村里的干部,天天宣讲,做宣传工作。 其次去到外地的有些人已经上班了,如果回来一趟,回去又得重新隔离14天,这个损失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也确实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再有就是以往也没怎么参加的,喜欢缴纳罚款的,那就有了更多的理由,希望不要搞,也不要罚款。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一部分没有外出的,在镇上,县城的,都觉得疫情现在影响也不大了,还要坚持搞的,也基本理解了。 不是不孝顺,而是情况特殊; 不是不想搞,而是环境不允。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家庭甚至家族文化的根基。 对比过去的:不远游,孝三年。 现在人表达孝不那么严苛,方式也发生改变了。 时代的变迁,总是也会带来一些文化的改变,虽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民是具有强大共识的。 正如村里集体做清明一样,大家都更容易基于现实,基于各自立场,基于外部的环境,而做出适合自己的解读与决策。 而因为太大的不多意见,想要去规整同意,却是如此之难的一件事情。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关于BCH开发者捐赠计划,江老板最早发起,希望可以改变单纯的自愿捐赠,部分矿池捐赠,为全有矿池按照挖矿奖励量的一定比例统一捐赠,以保护网络安全。 出发点可能是好,但是最后经过几个轮回的拉锯战之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大矿池与大矿池的不同立场; 小矿池有小矿池的不同立场; 矿工有他们的立场。 而所有的立场,背后都还是现实的利益。 情怀?共识? 或许更多取决于是否增加或者损害其利益。 现在的币圈还是链圈,都喜欢谈共识,讲共识。甚是热闹,也甚是混乱。 赚钱了,可能就有共识; 亏钱了。那就觉得被忽悠了。 对他有好处,就相信共识; 对他有害或者是无关,就不信或者是不理。 当下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关切。 甚至也可以说,讲共识,也是为何获得利益。 难道不是吗? 从另外一种角度看: 共识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差异感甚至是优越感。 现实中所有的共识,可以赤裸的讲,就是解决方案。 能够解决越好,越持久解决的,共识就越强大,否则就容易被优化,或者是淘汰。 比如说对于国家的共识,一些国家的百姓对其国家是没有共识的,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讲某某国家的人民开始接受比特币了…… 当有一种解决方案会超越当下的时候,他总是容易撕开口; 口子的撕开,就是旧有共识被弱化的开始,也是新共识形成的起点。 本质上,就是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 比特币对比法币,可能会是一种更优解,所以历经11,多次被“打死”,却总是可以活过来,而且越来越健壮。 本质上,这种共识还在发展的道路上,并还没有爆发,更不用讲成熟,稳定…… 只有当更优解出现,比特币显得落后的时候,才会是比特币共识削弱的时候。 很多人关心短期的价格,却并不一定会从共识的生命成长逻辑去看待比特币。 从现在这个阶段看,比特币涨到多少都可能,25万刀又算什么呢? 毕竟她还只是刚刚显现出是个更优解呢,还没有成为所有人都已经习惯的最优解。 成熟才是衰退的开始; 成长则是强大的过程。 成长中,经历一些烦恼,那又算什么呢?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很优秀的自己,别人眼中很优秀的人,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完美,或者一开始就那么的优秀! 只要更优解的基础在,共识就只会越来越强! 一般来讲,早拥抱共识的人,会更容易享受到红利。 当所有人都公认比特币是更优解的时候,那认知红利也就没有了。 当然KEY也一样! 本文来源:币圈罗思钉 ![]() —- 编译者/作者:币圈罗思钉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比特币的共识来源于她是个更优解,并还没有成为所有人的最优解;还有认知红
2020-04-03 币圈罗思钉 来源:火星财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