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发展到最高阶段就是通证经济,也就是说未来通证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必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国家政策、企业资源、地域时间、人口数量、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限制,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组织形态。通证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态圈的博弈平衡,不受国家、企业组织形态的制约,是团队协作的主体。从国家数字货币发行试点来看,整个社会数字化时代已经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已经走过了十年。POW共识,模拟了美国民主选举制,POW+POS共识,模拟了中国民主集中制。也就是说,POW+POS共识,瞄定的是人民币资产设计的,没有人民币资产数字化,任何技术只能永远存在实研室中。社会共识博弈,标志着通证价值的产生,市场经济离通证经济还有多远,我们先来分析市场经济的不足,如何接受通证价值观。 先从市场经济的资本市场说起,传统企业组织原材料加工了一批产品,产生了价值,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上市。那么股份和股票价格就代表了企业的价值。大部分上市企业破产后,很多股民才知道手中的股票是亏钱的,造成的原因,还是企业制度的信息不能及时公开。大部分企业都会半年或一年出一次审计报告,虽然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大部分企业报喜不报忧。如果企业以通证来体现,业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都能在链上时时查询到,很难作弊的,也不需要第三方审计,一旦发现了企业作弊,韭菜很快让你沦为空气币。 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已经互联网化了,企业使用互联网工具带来了方便、快捷、高效率服务。但互联网发展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严重的瓶颈:中心化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一旦光纤被挖断、机房发生不可逆天灾、黑客攻击、系统崩溃等都会使信息源阻断,无人机会从天上掉下来,无人驾驶汽车会掉下山崖;韩国阿尔法机器人用互联网技术无法战胜人类智慧,一旦使用边缘网络计算,轻易战胜围棋大师李师石;影视游戏公司没有边缘网络P2Pcdn流量加速,看电影不流畅、玩游戏卡顿;网红直播公司、快手、抖音,如果不借助边缘网络,投资成本大增、流量费用大增。5G没有边缘网络计算,无法解决下沉用户端的信息服务,无法为物联网、人工智能提供低延时、大容量数据服务。 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模式和区块链通证运营模式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的互联网企业运营模式:企业股东及合伙人组织一定的资源、资金优势,找一帮人跟互联网企业打工,为了吸引互联网流量的粘度,需要不断持续烧钱来维护平台运营,获得自营、广告、佣金收益,每一步烧钱的资金没有融到位,都有可能倒在创业的路上。 区块链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具有相同共识的边缘网络计算,区块链技术是边缘网络计算中的一种典型方式,通常在通证应用领域,区块链也就成了边缘网络计算的代名词。 区块链通证运营模式: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技术,完成各行业细分领域的顶层跨界融合设计,达到相互信任的共识,发一个代币,不烧一分钱,组织一帮人跟另一帮人博弈,以学雷锋的模式参与资源贡献,通过共识机制,获得相应的数字通证,利润来源于通证的长期升值。边缘网络计算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底层架构技术,支撑各种应用会逐步应运而生。去中心化作为共识的基础,才让各方都不会作恶,才有信任度,是制约行为的范式转移。 边缘网络计算就像商业大厦的地基,形成了大量的矿工粉丝,可以向交易所、支付类钱包流量层引流,同时也能向链商层,如旅游链、游戏链、链商层等导流。没有边缘网络作为地基,所有的链层都是空谈。 那么我们想像一下,新一代的电商平台(链商层)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旦某一种通证(Token)作为行业细分领域的技术,达到完全去中心化后,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么这种通证会瞄定法定数字货币资产(如人民币数字货币DCEP)作为标的,通过通证的价值和价格的周期变化,引进交割合约和永续合约工具,形成现货和期货24小时交易的采购和销售平台。那么现在的Token商店很多,比喻早期的比特币商店,现在使用的区块链技术电商平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化电商技术,他们相同的弊病,都是无法解决,同行业不同企业差异化商品的,从去中化定价权。 随着人们对通证经济的认识越来越广泛,相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步成熟,通证经济领域的投资会受到更多人的亲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各种生态圈通证会越来越多。人民币通过通证经济的快速发展,治理天下,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来源:长虹 —- 编译者/作者:长虹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通证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0-05-02 长虹 来源:火星财经
LOADING...
相关阅读:
- 贺超级共识第二期匹配交易正式开启2020-05-02
- Cypherium Blockchain加入Microsoft进行初创2020-05-01
- 共识论—第八期从合约到期权币安合约走上巅峰的思考2020-04-30
- 技术突破|提高区块链共识效率的自适应动态组网方法2020-04-30
- 缺位、共识与机遇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