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原油宝”事件之后,中信银行又违规将客户流水出具给第三方,这些就是我们

“原油宝”事件之后,中信银行又违规将客户流水出具给第三方,这些就是我们

2020-06-04 足球我最爱 来源:区块链网络

(声明:本人所有原创文章目前均只发表在币乎内容平台,谢绝转载,若有网友在其他平台看到本人类似文章,请与我私下联系告知,谢谢!)

友情提示:亲爱的币友们,感谢您对我的支持!为了双方收益最大化,请最少阅读180s再点赞!

以下为正文!

—————————————————————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中国银行就“原油宝”穿仓事件拿出第一套和解方案:1000万元以下客户,有机会从中行拿回20%的保证金;1000万元以上的大户,需自行承担全部保证金损失,至于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承担。关于“原油宝”事件的经过,之前已经写过文章进行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而中国银行这次愿意低头,毫无疑问是“一面倒”的舆论压力所致,毕竟贵为“四大行”之一,在掌握超出普通商业银行范畴的一定特权的同时,也要相应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讲究一点“政治正确”。

根据4月底中国银行公布的信息,其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528.8亿人民币,而这套和解方案之下其估算也只需赔付约60亿人民币,也就少赚半个月的钱,面对来自上下的压力,这点让步完全在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这笔亏损还能计算到下一季度财报上。而从这套和解方案下,我们也能反向推断出中国银行在也“原油宝”事件里最理亏的几点:以1000万元为划分的差异化处理方式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将超过1000万元的用户默认为已经具备一定经验及风险认识的投资者,说明“原油宝”严重违反了投资者适当性的规定,即产品和用户的风险匹配不适当,风险揭示不到位;穿仓部分由中国银行承担,并愿意承担1000万元以下客户的20%保证金损失,则表明其试图回避“原油宝”是否期货及类似衍生品的属性问题,以及相关合同及操作是否合规问题。

虽然这套方案必然不会让所有人觉得满意,但也会有不少人就此妥协,由于“四大行”都有着类似的产品以及相应的问题,这也能有效平息波及到存在着共同问题的银行的风波。谁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池子和笑果文化的纠纷,又扯出中信银行违规将客户流水出具给第三方的骚操作。

昨天凌晨中信银行对此作出,并向当事人致歉

但这“致歉信”透露出的信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我们看看什么才是所谓“严格规定”:如果非本人要查询公民的银行存款或流水,按照规定一般需要有权机关(公检法纪委监委等)两名工作人员,携带**及公函前往**。但这个“公司联系开户支行”,就能拿到员工相关流水,仅这个“联系”一词,咱就足以推断很可能连人都不用去打个电话就行;如此轻描淡写就能拿到相关流水,更说明这基本是常规操作了。虽说中信银行在相关方面违规早就劣迹斑斑了,比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网站2018年9月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存在未经同意查询个人或者企业信贷信息的违法行为。但其实尽可能满足“大客户”要求,乃至提供各种“擦边球”甚至违规服务,对于国内银行早就是普遍存在的的潜规律了。我们不可能要求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像苹果公司声称的那样为保护用户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抗不合理(合法)的公权力,但这些现象的出现,固然是漠视用户(平等)权利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其反映出国内银行根本没有尊重并严守规定的觉悟。

当然,只要是中心化的机构,不论其主观意愿上有多么向着客户权益,其最终还是需要向公权力屈服,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银行瑞士银行,在2014年也遵从瑞士政府签署的一项有关自动交换全球信息新标准,告别了几百年来坚持保护其客户“隐私”的做法,按新标准向其他国家交出他国公民账户的相关详细信息,要知道瑞士银行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其坚守的保护****原则而成为最受富人们欢迎的资产管理机构。当然,这个协议针对的是税务欺诈及逃税、以及其他经济犯罪的打击,所以是否得当也难以一概而论。

有意思的是,这两年 Facebook 的 Libra 项目,则希望通过加密货币以及区块链来撬开金融界的大门。本来按照 Facebook 滥用用户信息落下的坏名声,其是根本没有足够的信用从事金融业务,这也是为什么其如此重视 Libra 项目,押注加密货币以及区块链。从各国政府的反映足以体现其带来的实质性的威胁,足以说明即便只是一个联盟链而非公链,就已经足以提供堪比瑞士银行坚持百年原则打下的招牌级别的信用支持。

在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因为其中心化性质时不时出现各种认为造成的信任危机时,又或者因为其中心化的形式而事实上不得不屈服于更大的中心化组织、公权力为代表的政府组织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寄望于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或者区块链技术。但是当我们一定程度上为逃避中心化而选择加密货币时,同样以此为理由而缺乏监管的以Mt.gox为起点的交易所、ICO项目爆雷,又讽刺地反过来寄望于通过公权力维权;即便选择去中心化的 DeFi 项目,最近的连番事件也反映出其相对中心化差的远的安全及管理水平。最后从“暗网”、黑客再到最近的“N号房”事件也清晰表明,最为青睐于绝对保护“隐私”加密货币的人,却往往是那些监管最为针对的犯罪分子。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暂且不说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只是程度上的描述),不论选择哪者,都有着相应必须承担的风险和代价。

本文完,谢谢阅读!

—-

编译者/作者:足球我最爱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