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广泛流传,传闻其可能很快就将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DC/EP在许多方面仍然充满神秘色彩。5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改变金融生态”专题闭门研讨会。参会嘉宾围绕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研发进展和发行意义,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和认识,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央行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报告是遵循“渣达姆规则”整理的现场讨论。[1] 一、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背景 (一)Libra对主权货币的挑战 有嘉宾指出,最近一年来围绕Libra的一些发展,可能促成了各国加快研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步伐。近日,Libra2.0的发布引起各国高度关注,Libra2.0其实是Libra的一种妥协。Libra最开始的初衷是提供一种稳定币方案,比如在解决通胀和提升跨国支付结算效率方面做出贡献。但如果Libra和美元或者欧元进行1:1的绑定,其作为稳定币的意义可能就会打折扣。 自从2019年6月18日发布白皮书,Libra的计划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的抵制,也有不少国家出于和Libra竞争的目的研发CBDC。如果像Libra这样的货币真正流行起来,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将受到挑战。所以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有保留,特别是不愿意失去货币发行的主动权。当然,Libra 2.0后续还会变化,因为它的终极目标还是作为一个稳定币来替代现在各个国家发行的CBDC,以解决民众对政府的信心问题和对通胀的担忧问题。新加坡建立了数字货币的兑换交易所,瑞士也在发放和数字金融相关的银行牌照。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也都在进行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相关的创新,这都是为了日后能够在和Libra、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研发进展 2020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BIS)曾经发布了一份全球CBDC研究的工作报告。对21个发达国家和45个新兴经济体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有80%的央行都表示在积极研究CBDC的问题,同时30%的央行表示将在近期和中期发行数字货币。已经发行CBDC的国家有厄瓜多尔、塞内加尔、委内瑞拉、乌拉圭等,正在研究CBDC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韩国和美国之前一直表示不关注CBDC,但是韩国刚刚发布了研究报告,而现在美国也有议员和非官方机构提出了数字美元的概念。 在应用场景方面,选择以批发和零售形式发行CBDC的国家基本各占一半。在发行方式上,选择双层机制的国家更多一些。选择零售方式的国家基本都采取双层发行架构,但挪威为避免外国电子支付机构对本国支付市场的控制,虽然CBDC选择了零售形式,但在发行架构上对双层和单层机制都表示支持。CBDC可能以账户形式存在,也可能以价值形式存在。技术方面,可能由于区块链不能有效支持高并发交易,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都没有明确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在信息披露上,韩、法等国会以类似于白皮书的形式较详细披露CBDC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进程,中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信息披露则相对较少。 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意义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虽然我国当下把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为主要用于零售支付的数字化M0(俗称DC/EP),但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央行负债,具有法偿性,所以在零售电子支付非常便捷的背景下,DC/EP的发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应从整个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甚至更广阔的国际货币竞争、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DC/EP发行的意义。 第一,促进竞争,防止零售支付市场被民间机构垄断。我国第三方零售电子支付非常发达,这是我国数字金融在国际领先的重要表现。但由于零售支付的市场由私人企业提供,如果在极端情况下造成市场分割或者市场垄断,就容易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促进支付市场的竞争,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交易的正常进行。瑞典电子支付非常发达,但是瑞典央行仍考虑零售型数字货币,最主要的目的也是维护支付市场的竞争性,打破可能存在的垄断,维护央行的货币发行权。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是在数字时代维护央行和国家政权象征的重要形式。央行数字货币由国家来发行,是维系公众对中央银行、对国家、对政权认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各国形形色色的铸币上要么有君王、统治者的头像,要么有朝代的年号,这都是政权的象征。 第三,防止出现支付风险等金融风险。如果私人机构风控不到位,一旦出现技术等问题导致的支付风险,央行数字货币就可形成对现有支付系统的有效备份,有利于稳定公众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 第四,应对民间数字货币的竞争。虽然形形色色的民间数字货币目前并不能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媒介、储藏手段等职能,但如果得到广泛使用,就可能越来越多地发挥货币职能,从而冲击法定货币体系。现在民众最关心的就是Libra,近期出台的Libra2.0在适应金融监管、合规等方面有很多调整,增加了盯住美元、欧元的选项,预留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口等,在增加适用性等方面花了很多心思,提升了其吸引力和推出的可能性。如果Libra真能发挥货币职能,肯定会对央行的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各国政府、中央银行肯定不会坐视。Libra计划于2019年6月推出之后,国际社会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明显升温,一些国家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进展上有明显的提速。 三、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和认识 (一)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 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式账本,一种是集中账户管理。如果数字货币的定位是未来整个数字社会最主要的交换媒介,一个集中式的系统就无法满足数字货币的需求和复杂度。这也决定了目前各个央行发行的集中式CBDC可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论央行数字货币是作为传统纸币的替代还是一种新型支付方式,都会对金融监管和整个IT基础架构造成挑战。 在目前的一些认识中,DC/EP还是主要体现为现金的替代性质,面对的还是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传统的零售支付需求,和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应该是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比如,企业端的空间就非常大。企业支付目前还存在很多不便,企业融资需求必然带来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这两个问题很难同时解决。但是企业数字化后,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给企业支付带来质的变化,为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个人消费端已经初步进入数字社会,尤其是个人消费信贷领域。个人消费信贷领域的问题是无法保证资金用途和贷款承诺的一致性。个人一旦获得现金后就可以用各种方法规避监管,而核实实际用途的成本则非常高,需要发票证明和多维数据分析,甚至人工核实。但如果个人消费信贷可以基于央行数字货币,那资金用途就可以被追踪。数字货币将很有可能给整个消费信贷带来质的变化。因此,可以探讨用央行数字货币发放消费信贷的可能性。同样,如果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追溯企业信贷资金的最终用途,那么企业融资的监管问题也能得到解决。相比传统货币和电子支付,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保证交易的可追溯性和资金的可追索性,进而较好地解决预付费卡问题。总之,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应当是解决传统金融领域的难点和痛点问题,重点运用在以往金融服务缺失的场景。 (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解和认识 央行数字货币是人民币的一种表现形态,而不是发行一种新的货币,也不是另外一种货币体系。货币形态是否会带来支付结算方式的调整变化不取决于其技术,而在于应用这些技术后,是否会对整个商品的交换或者经济的运行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在支付结算上的应用和第三方支付在效率、成本、方便程度上相差不大,其带来的改变就不大。如果数字货币很受民众欢迎,就有可能对第三方支付形成挤出效应,同时也确实会对人民银行的货币管理形成新的挑战。货币管理的新挑战包括流通中数字货币的管理问题,对储蓄存款的挤出效应造成的金融脱媒以及人民币数字货币和现钞的跨境管理问题。 数字货币是不是货币?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货币。支付媒介不等于货币。支票、本票、汇票是支付媒介,但不是货币,所谓的稳定币、代币也不是货币,它们都只是货币的代表。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技术,既可以作为货币本身,也可以作为货币的代表或替代品。如果作为货币的代表,就会有相应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规则。比如在什么范围内代表货币?最后如何兑换回货币?如果作为货币本身,就不存在兑换的问题。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印成货币,也可以印成银行本票。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技术,就是这样一张白纸。同样,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这个货币本身的国际化问题。人民币国际化不是通过数字货币的国际化,或者反过来,在人民币本身没有国际化的前提下,人民币的数字货币也不可能国际化。只有实现科学技术、金融技术和制度技术的融合,央行数字货币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和改变。 四、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影响 (一)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业态的影响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常被称为M0替代,但其发行初衷并非完全取代实物现金。事实上对边远地区、老年人口、不使用手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不管成本多高依然需要继续提供实物现金,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当然随着法定数字货币得到更加便捷、高效地使用,实物现金使用机会的减少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并非为了取代现有电子支付。现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已经国际领先,央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并非为了取代现有支付方式。相反,通过充分动员市场力量包括头部互联网企业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市场机构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推广使用过程中具有的场景、客户和数据优势,商业机构可以争取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作为新生的法币,央行数字货币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要求较高,也可能会带来新功能。比如支持双离线使用,外国消费者在没有中国的银行账户的情况下,通过开立数字钱包的方式就可以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在这些领域,头部互联网企业大有可为。当然,央行数字货币与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特征不完全一样,可能通过竞争促进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的正常现象,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从三个角度看。一是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导致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商业银行在实物现金投放中是一种双层运营体系,未来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双层运营架构,即从中央银行到法定数字货币兑换和运营机构,再到数字货币的最终使用者。商业银行可以凭借竞争实力,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在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和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有望提升其零售电子支付市场份额。二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导致金融脱媒,M1、M2是否会大规模转化为法定数字货币。防止金融脱媒是需要深入考虑的,可能的应对是设置一定限制,不可能随意、无限制的允许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化为数字货币。三是央行是否会凭借数字货币取代商业银行地位,成为超级央行,直接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来进行零售服务,甚至进行贷款等服务。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一种双层运营的发行体系,中央银行无意也不会直接面向千家万户发行数字货币。 (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 虽然法定数字货币运营机构要向央行缴纳100%的发行准备金,但不必担心狭义银行制度下的信贷收缩和货币收缩问题。 首先,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采取双层结构,此时运营机构向客户提供法定数字货币和提供实物现金类似,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不会太大。其次,法定数字货币不计息,不会将调整数字货币利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调节工具。再次,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定位为M0,仅在零售环节使用,它在金融体系里扮演的作用会受到很大限制。最后,由于M1、M2与法定数字货币的转换并不是完全充分自由的,它对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也会受到很大限制。当然,央行数字货币毕竟是新生事物,其运行规律、对商业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三)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货币竞争可能会增加数字货币竞争的维度。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发行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国际货币竞争就会增加这个新维度。同时,如果Libra盯住美元,且推出后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美元的国际地位就可能借助Libra这样的私营数字货币得以强化。另一方面,数字货币不会改变国际货币竞争的根本决定因素。央行数字货币的形态和运行模式等与传统货币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是信用发行,整体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一个国家凭借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就能够奇迹般地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并不大。最终还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发挥主导作用。国际货币的竞争可能会引入新的因素,包括科技实力和数字经济的发达程度,但货币地位的决定因素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运营初期对国际跨境支付的影响有限。中国研发试点法定数字货币立足于零售环节,所以它对于国际跨境支付的影响至少在初期应该是有限的。在跨境支付上,可能其顺利推出后能让中国人到境外去旅游购物或者外国人来中国消费时更方便,但对跨境大额支付的影响不大。 此外,央行数字货币还可能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配置、央行的整体运营成本、央行的技术运营能力、中小银行资金流等方面产生潜在影响。 五、央行数字货币的存款挤出效应 央行数字货币有没有可能去替代存款?这种存款的挤出效应其实是各个国家都非常关心的,也是最让人担心的一种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一些观点认为,因为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没有设置利息,所以它不会挤出存款,而主要替代现金。如果用中国的参数做一个简单的情景模拟,假设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最终需求为正,即居民愿意主动去持有、使用央行数字货币,那么它可能替代的是大概50%-60%的现金和20%左右的存款。与此同时会导致存款的利率价格弹性增加,贷款利率也会有所上升。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没有设置利息,以替代现金为目的,但是发行的初心并不必然意味着发行之后的长期均衡结果。央行数字货币对存款的挤出效应可能存在三种机制。一是危机时期的挤兑机制,即银行危机时期,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银行存款形成挤兑,人们会更方便地把存款变成央行数字货币;另外两种被称为习惯机制与绑定机制,在非金融危机时期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也可能发生。 习惯机制是指当用户一旦开始习惯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后,在后续支付中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支付习惯,造成对活期存款、现有移动支付app的替代。人们很多时候做事情不会经过前思后想,而是凭借已经形成的习惯。当用户最开始去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可以做到只替代现金,但在后续的使用中,人们能不能坚守只替代现金这一准则就不确定了。如果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很便捷,就会在用户的习惯中产生自然的溢出效应,并挤出存款类产品。 绑定机制是指央行账户可以作为身份证明与其他手机APP进行绑定,改变金融科技的架构体系。央行数字货币在我国遵循跟账户弱耦合的机制,现在人们不一定会去选择解绑自己的卡,再去绑定央行的账户,因为既有的支付习惯不那么容易改变。但是如果下一代的第一个账户就是央行的账户,他们就可能通过这个账户去绑定其他的支付工具。绑定效用在现在看起来可能是很小的,但是随着代际的推移有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占据主导地位。那时,央行数字货币冲击的就不仅仅是现有的支付格局,还有可能会改变整个金融科技的底层架构,因为支付信息的流动本身就是最基础的数据。 为应对这种潜在的存款挤出效应,各国央行曾提出几种应对方案,但均存在一些缺陷与争议,包括在今年欧央行所提出的一个比较复杂的分层利率体系,也受到了一定的批评。可是即便这些方案有缺陷,似乎可以看到其他国家在央行数字货币存款挤出效应方面的宏观金融研究,似乎走在了数字货币的实践之前。我们可能更需要针对我国国情和我国设计方案的研究。我国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方面有比较优势,很多国家发行的顾虑、失败的原因在我国似乎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照搬其他国家的方案和研究,而是需要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的研究。 如果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什么样的时机比较合适?怎么样能够做到多替代现金,少挤出存款?需要的宏观前提就是:信贷环境要相对宽松;存款利率要能真的实现市场化;金融体系的风险要相对较低,民众对国家信用的整体信心要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可能是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比较合适的时机了。 居民会不会主动持有央行数字货币?在理论上有三个政策目标是无法同时实现的:一是居民主动持有央行数字货币,二是央行数字货币真的替代了现金,三是央行数字货币不挤出存款。所以在现实中可能面临的是一种两难选择。第一种情况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成功,没有人愿意持有,它既不替代现金,也不替代存款。第二种情况是,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成功了,但是在挤出现金的同时也会挤出存款。到底会挤出多少现金和多少存款,在理论上,这受到具体每个国家的居民偏好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的影响。 六、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与会嘉宾认为,可从五个角度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第一,渐进的角度。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一种必然,我国的DC/EP目前还没有落地,其背后的设计遵循一个渐进的逻辑。央行数字货币并不会一下子改变现在的货币体系、商业银行体系或金融结构体系。渐进的第一层意思是先从现金开始替换。央行数字货币利用密码学技术对现金加密和数字化,首先替换M0,之后可能替换其他意义上的货币。渐进的第二层意思是双重架构。中央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工农中建)或者其他商业运营机构(阿里、腾讯、移动、联通、电信),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通过现有货币的基础慢慢向未来迭代,即可观察数字货币如何通过商业银行流通和推广以及如何体现技术中性。因此,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金融生态的改变既是渐进的,也是务实的。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数据智能革命的时代大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最终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演化的角度。央行数字货币在发行初期并不致力于商业社会和人类社会的重大改变,但这种改变是会慢慢演化的。比如,暂不付息的数字货币是否会带来存款形式的变化?货币基金是否会更普及?M1和M2的形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商业机构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带来的许多变化都可以慢慢推演。演化不仅指货币的形态,金融基础设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逐步过渡到无现金时代,大部分ATM机和许多小型商业银行网点可能都不再被需要了,虽然这些金融基础设施不会完全消失,但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在边远地区设置一个银行网点的收益显然是很难覆盖其成本的,因而整个商业银行的布局也会随之演化。 除了看得见的演化,也会发生许多看不见的演化。未来的数字货币对整个数字信息产生的交易流和背后的数据流都有影响,稍微大一点的交易可能都是实时在线,之后进入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现在,许多线上交易都不会进入一个统一的数据库,而一旦进入同一个数据库,当今社会的信息结构、信用结构以及监管结构可能都将迎来分解和重构。因为数据是居民日常获取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的基础,因此数字货币不仅会带来货币形态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变化,数据结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可能都会随之发生演化。 第三,监管的视角。金融业是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基础设施部门,也一直受到强监管。数字货币不仅会带来货币政策工具和执行方式的变化,监管模式也会发生改变。除了为反洗钱和反腐败提供更多的工具选择,整个监管结构也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因为被监管的对象在不断变化,因此监管方式、监管工具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也可能发生改变。 第四,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视角。目前各国央行都在积极推动数字货币的研发,美国似乎相对要慢一些。这是因为美元是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在位者,新的数字货币正是要和在位者的美元竞争。另外,需要认识到,尽管美国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度比较慢,但只要Facebook这样的大型商业机构和美联储合作,美元就可以迅速实现数字化。Facebook在2019年6月推出的Libra白皮书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在此基础上更加务实的白皮书2.0版则更有利于Libra的落地以及和监管部门的合作。基本可以推断,像Facebook这种具有全球网络优势和用户优势的商业机构推出的类似于Libra这样的全球稳定币迟早会落地。只要Libra和美元结合,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加上Facebook的庞大用户体量和技术实力,美国可以很轻易地确立美元在数字时代的强势地位。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演化趋势是美元地位的下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基本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持续了近80年,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和在全球整体主导地位的相对下降,以及欧洲、日本、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总体来说,美元继续长期保持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的概率在降低。短期来看,美国已经实行了较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当然美国有其自身的考虑,但放松流动性容易,重新收紧则困难。当这一轮史上最大的货币宽松过去,美元地位被相对削弱的时候,就可能是其他货币地位变强的时机。但仍然需要认识到,虽然美元地位的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但全球范围内暂时还没出现可以挑战美元的货币,如果美元和Libra这样的新技术相结合,其他货币想和美元竞争的难度就更大。 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竞争也适用于赛马机制。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通过赛马机制激励商业银行和商业机构发挥其技术优势。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对国际地位的竞争也符合赛马机制,这个比赛当中大概有三个因素是很重要的。第一是货币本身的信用,币值要稳定,且被广泛接受。在这一点上美元显然是领先的,但从过去20年来看,人民币的长期平均通胀几乎低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因而人民币的币值也是稳定的,这种信用还需要继续保持和维护。另外两个因素是安全和效率。对于新的央行数字货币,安全和效率往往被放在一起讨论,即数字货币首先必须安全,其次必须满足商业零售场景的高并发性才能成为主流货币。但安全和效率其实应该分开看,由央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安全,解决偷窃、重复计账、解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由商业机构实现其效率,通过双层架构下的商业竞争机制来促进数字货币效率的提升。 第五,货币史的角度。在未来人类社会数字化驱动和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大背景下,相信主权数字信用货币的出现将是必然。人类的货币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商品信用货币时代,以黄金货币地位的确立为登峰造极的标志;第二个阶段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体系;未来,人类货币发展即将进入数字技术和国家主权信用相结合的第三个阶段。 七、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方向 国外涉及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基本上均先行于实践,可能数字货币的实际研发和试点步骤并不快,但是其研究可能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在中国,可能是实践先于研究。中国的电子化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在全球都是发展最好的,支付的便利性及各方面的推广也都处于领先地位,那么DC/EP发行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来说,因为现金属于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一旦现金逐渐消亡的话,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就会被动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现金可以收取铸币税,美联储每年的铸币税是非常可观的。DC/EP发行以后对现有的微信、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格局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从市场机制设计的角度,如何实现既让支付巨头配合央行参与试点发行,又能够激励这些市场机构去参与竞争的双重目的?这可能是业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关于DC/EP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其一旦发行后,可能对商业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操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央行对DC/EP适当的信息披露应该会更有助于国内学界和业界的研究,同时也可以消除一些对数字货币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 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货币政策体系产生的影响,需要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如果引入了DC/EP,利率走廊、公开市场操作和央票业务都可能受到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将来会不会付息?目前由于不付息,所以DC/EP和现金非常类似,只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法币。DC/EP只是先提供一种金融基础设施,但是也为将来不同货币政策的设计和操作留下了可能的空间。如果DC/EP逐渐在将来能够全面取代现金,DC/EP的付息政策就可能发生变化,这也是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于可控匿名与隐私保护,DC/EP可在具体设计中加载一些特定功能,比如追索资金动向对于监督个人消费信贷的使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何在追踪资金动态和保护消费者隐私之间实现平衡,这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渣达姆大厦规则”的基本要求是可以分享观点但不能披露发言人的姓名与单位。 —- 编译者/作者:金色荐读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金色荐读|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改变金融生态?
2020-06-23 金色荐读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日本对放松加密市场的谨慎态度2020-08-06
- 比特币价格可能会受到SELIC可能削减的影响2020-08-06
- 欧洲加密货币交易所2gether受到最新威胁2020-08-06
- 在Binance的下一次旅程中赚取$ 202020-08-06
- 以太坊在反弹洗牌市场中成为领导者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