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时报:“新物种”兴起 数字经济渐显新生态 随着数字经济从量变到质变,各领域的“新物种”不断涌现。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在国家信息中心近日主办的“共享经济思·享·汇”第十三期研讨会上表示,数字经济越发展,将来出现的“新物种”越多,创新手段也会越丰富。通过网络平台对供需双方的集中汇聚,以及“互联网+”“智能+”等的深入发展,创新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现在生存的环境和世界已经和过去的不一样,将来也会与现在大不相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物种”出现,这些“新物种”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 2.宁波日报:甬江街道打造宁波首个数字经济创新服务综合体 让数字经济走进生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先行样板。围绕北郊片区独有的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的特质,甬江街道大力推动以“云物大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推广和集成应用,实现民生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渠道不断创新,广泛开展智能化应用试点工作。目前,甬江街道正推进达人村景区、巴蜀文化村、甬江国际汽车城智能化改造等一批可看可体验的新型智慧场景,构建宜居宜业、便捷舒适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 3.《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由《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与金融机构中心主任张志伟及副主编徐天晓编著的新书《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近日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4.北京日报:数字经济将开启下一轮经济周期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疫情冲击下,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加意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信息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可以预期,数字经济将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的引擎。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在经济下行中逆势上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发挥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引领作用,必须采取更有力举措。第一,制定“数字复苏”发展战略。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进行战略规划,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第二,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第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发挥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 第五,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监管不仅要关注数字平台的行为,更需要关注竞争机制是否有效、竞争秩序是否有序,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六,加强对数据产权的合理界定。对个人数据、政府数据及商业数据的产权进行分类界定,促进数据安全自由流通,为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创造条件。第七,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通过高等院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手段,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储备。 可以预期,数字经济将开启我国经济新一轮周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5.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数字经济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近日,“云上广交会”和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相继成功举办。中国的数字经济呈现出五大鲜明的发展趋势。外贸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升级智能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智能化带动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构建全球化的智能人才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加快。 未来我国的数字经济在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的基础上,将不断创造出新动能。 6.中投顾问:今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40万亿 2024年将超59万亿 据中投顾问测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35.6万亿元;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将达到40.2万亿元。 在政策、资源、技术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就业贡献方面,数字经济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根据中投顾问测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35.6万亿元;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将达到40.2万亿元,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21%,2024年将达到59.3万亿元。显然,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7.民主与法制时报:数字经济模式下的竞争规则 日前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机构联合在线举办的“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法修订问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时代跨界竞争的规范与治理、中国新时代新常态下的竞争中立与公平竞争审查、平台竞争监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杨东表示,本次YQ对社会造成的冲击,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重要的时代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数据、算法三维竞争所依据的数字经济基本结构和原理已经产生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反垄断法正在修订的时代背景,在修法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数字经济这一新模式下的常态保护问题。 8.福州日报:福州市医保区块链电子票据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福州市医保部门在省内率先建成医保区块链电子票据服务平台,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基于财政电子票据的参保患者就医费用手工报销全程网办。这一创新举措是由市医保局、卫健委、财政局共同打造的,拓展了“互联网+”业务应用场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市二医院是此次区块链电子票据服务平台的试点单位。在该院就诊并开具电子票据的参保患者,通过“福州市医疗保障局”WX公众号“电子票据”—“电子票夹”入口,经人脸识别认证,即可查询、展示该院开具的电子票据,实现医疗收费票据“无纸化”应用。 9.浙大教授:区块链应用人才缺口大,仅占需求量的不到 10% 6 月 28 日消息,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蔡亮教授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对我国区块链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解读。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蔡亮表示,“今年新增了很多国家级项目,像中央网信办的境内区块链应用链上监管系统、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等,另外,今年地方政府和央企也落地了很多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例如智慧政务、数字身份、慈善捐助、商品溯源、司法存证、绿色能源等等,所以对于区块链研究型人才、底层开发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明显上涨。但是目前合格的存量区块链人才仅占需求量的不到 10%。、 10.央行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 为规范标准化票据融资机制,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和供应链融资,在前期试点并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6月28日,央行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化票据的定义、基础资产、创设、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监督管理等,规范标准化票据业务发展。 票据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也是金融机构资金交易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央行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可得性和效率还有待提升。从金融机构资产交易的角度来看,票据个性化特征比较明显,价格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标准化程度不够高。 根据《管理办法》,标准化票据是指存托机构归集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商业汇票组建基础资产池,以基础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等分化受益凭证,属于货币市场工具。原始持票人在存托时以背书方式将基础资产权利完整转让,原始持票人对基础资产的真实、合法、有效性负责,存托机构和票据经纪机构应对基础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标准化票据以票据作为基础资产,联通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增强票据融资功能和交易规范性。” 11.黑龙江: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融资 供应链产业链具有“引领一个发展、带动全身”的特点。因此,要加大对供应链产业链的资金支持力度,需要进行全面布局,做出精准努力。下一步,黑龙江将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五个重点领域”的供应链服务。结合全省产业结构特点,推进“百大工程”、“百千万工程”,引导机构将在制造业、现代产业集群、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外开放等领域增加供应链金融服务贸易。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连锁”金融,构建“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专业化经营+特色产品”、“核心企业+合作银行”的服务模式。同时,要充分发挥保险业的风险保障作用,探索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稳定风险,增加信贷,增强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的可持续性链子。第三,加强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外部支持。加大与各专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信息挖掘、信用评估、交易开发、风险监测和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准确无误满足全链条企业的融资需求。 信息整理: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 —- 编译者/作者:天府链融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链向科技:6月29日数字经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重要资讯汇总
2020-06-29 天府链融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币圈一周大事:11家区块链企业入选胡润独角兽|最高法支持区块链举证2020-08-07
- 比特大陆在内部冲突中延迟了蚂蚁矿的运输2020-08-06
- 美国国会议员希望国税局在加密货币的创新与税收之间取得平衡2020-08-06
- Dapper Labs从风投公司和NBA球员那里筹集了1200万美元,净赚了120万美元2020-08-06
- 区块链猫猫8.6:主流保持高位震荡,U的下跌为币价提供支撑性。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