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全民打新蚂蚁热钱涌入香港

全民打新蚂蚁热钱涌入香港

2020-10-29 热点财经推荐 来源:区块链网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抢蚂蚁都抢疯了,为了抢到,有朋友就让全家人去开户,对比哪里的便宜,然后一起申请。”10月27日,香港市民Sara向作者描述全民融资抢购蚂蚁股票的盛况,“一大早,就等着券商公布可以申请的融资份额,有的网站都堵塞了,电话也被打爆了”。

蚂蚁集团(06688.HK)登陆港交所,一场“打新盛宴”在股民当中掀起,而在“分享”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市场对于港元需求的骤增。

面对这种情况,香港金管局不得不连续干预港元汇率,10月以来,其已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000亿港元。实际上,不仅是蚂蚁集团,随着大量中概股陆续在港交所二次上市,资金加速涌入香港,对于港元的需求早已在持续攀升。

始于1983年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让港元汇率稳定在7.75至7.85港元兑换1美元区间,如果市场对港元供不应求,使得其升值到7.75港元,就会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会据此买入美元,卖出港元,从而使汇率回到区间内;反之,则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根据香港金管局数据,今年4月21日至9月22日期间,强方兑换保证被触发了50次,金管局共卖出了1685亿港元。其在今年9月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中解释到:受股票相关需求,包括新股集资活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南向资金流入,以及股息派发的支持,港元汇率维持偏强。

从腾讯、美团、小米,到阿里、京东、网易,再到如今的蚂蚁,国际投资者对香港股市持乐观态度,内地科技巨头正引领热钱涌入。

散户融资申购,券商打折放贷

10月27日,蚂蚁集团在港股的股票开始公开申购,Sara在一家会计所工作,很多香港市民和她一样,“打新”热情在瞬间被点燃。

“孖展”是香港资本市场术语,相当于“贷款融资”,股民可以用一部分本金从银行、券商借出来更多的贷款,进行投资。

根据港媒报道,综合多家券商、银行的数据,在公开申购的前两日,蚂蚁集团已累计录得超过3690亿港元的孖展额,最少超额认购110倍。其中,中银香港两日累计录得1000亿港元的孖展认购,汇丰银行两日累计获得930亿港元孖展认购,散户平均认购约326手。

由于港股相较A股,打新门槛更低且中签率更高,许多内地股民也希望参与蚂蚁集团H股的申购。一位内地股民向作者介绍,10月27日上午,当他在券商APP上下单申购时,被提醒目前“认购高峰,正在排队”,他看到屏幕上显示,“排在前面的还有3322人,预计等待时间6分钟”。

尽管蚂蚁上市受到全民关注,但根据其IPO规则,蚂蚁集团H股只有2.5%的股权分配给香港的零售投资者,剩下的97.5%为针对机构投资者准备的国际配售。

“其实没有给散户留太多的机会。”一位香港投资机构负责人向作者感叹,根据蚂蚁的申购规则,散户的中签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打中的量不会太多,一些资金量雄厚的个人投资者会通过机构通道购买。

“不过,国际配售的门槛比较高,如果个人从机构那里申购,一般都是100万港元起步。”上述负责人表示,自己的客户出资额都是千万起步,“还有一位客户直接拿出了2亿美金来申购蚂蚁”。

为了迎接蚂蚁集团上市,香港的券商和银行准备了大量资金提供给像Sara这样的散户贷款,其中,汇丰银行预留了1000亿港元、耀才证券预留了400亿港元、富途预留了300亿港元、大华银行预留了200亿港元、英皇预留了200亿港元,而这些预留资金多已被借空。

为了争夺用户,这些银行、券商还纷纷推出了免手续费、更低利息的促销手段。例如,经汇丰银行认购蚂蚁股票的用户,可以享受年利率低至0.48厘的超低贷款。

金管局单日投放269亿稳汇率

过去一年多,受益于中概股回归,港交所在疫情等诸多背景下,依然保持住了全球IPO规模第一的位置。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共有80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同比增长了74%,其中不乏农夫山泉(09633.HK)和网易(09999.HK)这样的明星企业。

实际上,在今年前三个月,港交所IPO募资规模并不如去年,港元也一度疲软,但是,随着内地疫情被逐步控制,这一局面得以扭转,如今,蚂蚁集团的登陆,让港交所提前锁定了今年IPO规模第一的宝座。

稳定汇率也随之频繁和扩大。

根据作者综合香港金管局数据不完全统计,仅10月以来,其就已经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000亿港元,超过4月至9月总和的一半。其中,在10月23日,金管局单日就进行了3次注资,合计规模达到269.08亿港元,创下了2020年单日注资规模新高。

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也在持续增多,截至10月28日,已经增加至4147.3亿港元,创下4年来最高纪录,而在去年,这一数据仅在540亿港元左右。

去年年底,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港元汇率和银行体系结余,这两项数据能反映资金进出香港的情况,汇率越高、结余越大,说明流入香港的资金越多。

“大量资金流入香港,主要是因为有新股持续来港上市,尤其是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市场对港元需求量大。”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副会长黄以东拥有超过25年投行及资管经验,他向作者分析,“除此之外,临近美国大选,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选择转持港元避险,也吸引了资金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金管局的半年度报告,自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透过其南下的资金大幅增长,今年1月到7月,国际资金流出,内地资金大量流入,到8月底,南下净买入金额大幅增长至149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6%。

到如今蚂蚁上市时,这个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上述香港投资机构负责人向作者表示,内地股民对蚂蚁虽很热情,但受外汇政策影响,直接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国际上的热钱”。

“全球央行资金泛滥,加上欧美疫情仍然严重,多次触发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美元汇价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在纽约外汇市场承接美元沽盘,可见涌入香港的资金主要来自欧美国家。”黄以东向作者表示,“这也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香港股市正面乐观的态度。”

是否会成“港版纳斯达克”?

2014年,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夕,曾与港交所进行过多轮谈判,但最终因为港交所“同股同权”的规定,让两者擦肩而过,这一度被称为港交所最大的遗憾。

此后,港交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8年,推出“同股不同权”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这种不同股权结构,可以保证公司创始人及大股东在上市后,仍保留足够多的表决权来控制公司,因此备受科技公司青睐。

这次变化被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称之为“香港市场2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上市改革”。从那以后,美团(03690.HK)、小米(01810.HK)等在港上市,而阿里(09988.HK)、京东(09618.HK)、网易等也完成在港的二次上市。

港交所备受内地互联网公司青睐,让它的市值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6月底,在港交所主办上市的科技公司从137家增加至163家,新增数量不多,但以市值为标准来划分,科技公司市场占有率则从14.6%暴涨至33.2%,蚂蚁上市之后,这个数据将会更大。

目前,市值排在港交所前三位的公司依次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00700.HK)和美团,蚂蚁上市后,其将挤掉美团,位列第三位。

今年7月27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恒生科技指数”,这一指数主要追踪30家在港股上市的最大的科技及创新企业的市场表现,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小米等头部公司就位列其中,有媒体将其称之为“港版纳斯达克”。

但是,黄以东表达了不同观点,他向作者表示,从发展定位上,港交所不会成为纳斯达克,虽然在港上市的科技公司受到市场关注,但是同一时期,仍有传统行业如零售、消费品、医疗健康、金融、地产等实体经济企业来港上市,港交所要比纳斯达克更多元,例如刚刚来港上市的农夫山泉,就让人看到了港交所更多的可能性。

不过,黄以东也表示,最近几年,地产、金融、银行等港交所的传统头部公司,股价均处于历史低估值的位置。

(文中Sara为化名)

来源:棱镜

—-

编译者/作者:热点财经推荐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