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平台之上的价值观,Web3.0时代可能更偏向于社区生态,这将带来一种改变企业、用户关系的全新市场生态。 Web3.0所绑定的去中心化社区将权利进行了分散,赋予了生态内每一个成员行使诉求的权利。而恰恰也是这种自由意见的充分表达,让自由想法或利益争端层出不穷。拿区块链第一应用比特币来说,其最初的设计模型深得人心,但随着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扩容能力、区块大小的设计表现不满,而后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越演越烈,一部分人开始蠢蠢欲动,他们通过修改代码自立门派,造就了一大堆比特币之外的产物。 我们能够看到,这种被我们称为分叉的行为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既延续了比特币的一些基本共识,又突破了比特币设计的天花板命题,最重要的是,这种开源竞争的“敌对”和“协同”关系,其实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项目从内部产生变革的潜力。
分叉在一定程度上是古典互联网初心的体现,保证了用户方的权利,历史上也有多次堪称里程碑式的分叉事件,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事件后来往往导致项目屡屡溃败,分叉的初衷也早被人所忘记。如何处理效率和平权的矛盾,这是属于Web3.0结构下独有的问题,治理问题。 最近的BCH分叉是源于IFP引发的社区内部矛盾,结果呈现上则颇为激进,首次上演“双硬分叉”的戏码。那么,何为双硬分叉,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抛弃主干BCH,直接分叉为BCHN(Bitcoin Cash Node)和BCHA(Bitcoin Cash ABC)两条链。 对于这种耳目一新的“创新”硬分叉,有人甚至打趣道,“这一次如果BCH的分叉成果显著,那以后更多的币要硬分叉的时候,同一时刻,来一个“双硬分叉”,Double(双飞),甚至Triple(三飞)。”这也暗示着,比特币确立的“永远软分叉“技术路线将名存实亡,而BCH也会在此类硬分叉升级中大伤元气,不复往日辉煌。 按照阴谋论的说法,像BCH这样的传统治理方式背后,暗藏一种不可言说的”操盘“感。链下治理使用的所谓的粗略共识(一个源自开源工程的理念)来表示群体意识。?本质上,代码库的核心维护者是讨论而不是投票,并且相信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当这种共识被武断地认为已经达成时,核心维护者会安排软件升级。 但问题是,一些技术性政治争论最终无法通过粗略共识得到解决。 在极端情况下,不仅没有就具体建议达成粗略共识,而且争议阵营也不再对如何达成未来的协议达成共识。 这导致了有争议的硬分叉——两个共享交易历史但在特定时间发生分歧的独立区块链的创建。此外,除了有争议的硬分叉之外,粗略共识治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提案可能在没有任何正式方式对其进行拒绝或确认的情况下被反复提出。 最重要的是,这种粗略共识让开发者、矿工、用户苦不堪言,每当分叉大战开启,负责维护网络的矿工就面临选择问题,矿工需要考虑收益或是财团的力量等诸多要素之后,作出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有时可能会夹杂着不被抛弃的迫不得已;负责开发项目产品的开发者,一面要进行开发,一面又担心信仰被矿工权利所颠覆,这对于开发者自身来说是一种煎熬旅程;用户方同样周旋于算力这场大战中迷茫前行。而对于权力或胜利的一方,他们会自顾自地高喊:“不配合的BCH矿池,孤块你们哟,”抑或说出,“在这个新的区块之后BCH社区中将不会再有捣乱分子的胜利宣言。”
不管承认与否,从BCH走低的趋势,我们已经感觉到硬分叉的“硬”方式带来了不可扭转的负能量,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这种硬分叉是一种相对无条理、无意义、无实质作用的利益重新分配噱头之举,由于缺乏持久向心力和凝聚力,难以形成更广泛的社区共识。 尤其处于Web3.0这个时代,社区意见和治理方式都十分重要。在Web3大会上,Parity亚洲技术总监贾瑶琪博士就多次提及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他指出:“Web3.0螺旋上升的动力从来不是单个项目的突破,而是社区、产品、治理等全系统的发展。Web3.0通过产品迭代、社区参与、激励和治理等方式,让用户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权。 那么,这种更多参与权在Web3.0阶段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拿波卡的链上治理机制来举例(波卡的链上治理一直被社区和项目所称道)。 第一阶段是提案,包括项目代币持有者提交的公开提案、理事会提交的理事提案、前序公投执行的一部分而提交的提案、技术委员提交的紧急提案。 第二阶段是投票,周期为每28天进行一次,DOT和理事会两队列之间交替进行。一段时间内只能进行一个投票,除非有紧急事项,可以并行进行。 最后阶段是计票,计票结果又分为正投票率偏差、负投票率偏差、简单多数制三类,正负投票率偏差是说投票数总数越多或越少,赞成票数需相应的增加或减少。而简单多数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计票阶段,经由每月一次投票选举产生的23个理事会成员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相对于传统链下治理,波卡采用链上存储的WebAssembly代码,使得矿工节点无需重启便可以使用新的提案,从技术上避免了硬分叉。链上治理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时间,这也就避免了问题被搁置带来的风险,此外,每一个DOT持有人都可以参与Polkadot治理,社区治理权在DOT持有人手中,是有别于链下治理决定权掌控于开发者的中心化问题。 时下,此社区的构建和管理对Web 3.0网络及应用都极其重要,类似这种无需大变动,即可涵盖开发者、使用者、投资者、治理者的“四位一体”形式使Web3.0的形态更加社区化,通过有更明确指向的提案提出和过程中能够一环扣一环的执行推动,使得危险或恶意的提案无法存在,全体利益相关者将共同为了生态或社区的发展贡献集体智慧。 发展至今,链上治理项目已不在少数,像Tezos在2014年便提出了“自修复理念”,它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自我修改的分类账,并假设通过正式化提案、投票和实施,它可以无分叉地发展和升级。除此以外, 应用层面包括最大的Compound都在寻求使用链上治理的原则来决定未来的行动进程。而前不久波卡重定面额的链上公投,则进一步展示了链上治理的魅力,其在公链上发生面额拆分变化不需要代币交换或硬分叉的实践,为其他区块链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 诚然,作为还比较“年轻”的新型治理方式也面对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链上投票率低,DOT质押大户影响投票结果等,但链上治理的方式发展对于只能解“近渴”,解不了远虑的硬分叉来说,集解决方式成本低,不会损耗生态力量,去中心化方式更有利于社区的长远发展等诸多利好,这对于解决分歧,或更好管理社区发展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 编译者/作者:WebX实验室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从分叉问题看链上治理的重要性
2020-12-11 WebX实验室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DeFi新玩法丨5700万美元流动性资金大迁移,空投币UNIV将和UNI协议合并2020-12-11
- 富达数字将托管比特币作为BlockFi向机构客户发行美元贷款的抵押2020-12-11
- 邦迪将成为第一个在Cardano区块链上启用的DeFi项目2020-12-11
- Starname(IOV)在Uniswap上列出并启动Starname Manager2020-12-11
- 欧元稳定币由欧洲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发行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