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李鸣:只有技术体系、服务体系、生态体系最终达到才能形成可信数据新基建

李鸣:只有技术体系、服务体系、生态体系最终达到才能形成可信数据新基建

2021-03-25 sky110 来源:区块链网络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产业区块链专委会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第一届区块链创新高峰论坛将在3月25日在海口举办,区块链网络全程直播会议议程。

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委员会主席李鸣表示,《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术语》标准 ISO22739中确定,区块链是使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的区块按照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我们思考区块链未来将走向何方?技术正向平台化、组件化、集成化演进;应用正从存证向交易和资产证券化演进;区块链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不过区块链生态体系尚未出现,只有技术体系、服务体系、生态体系最终达到才能形成可信数据新基建。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李会长邓院士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区块链标准化的工作。刚刚单主任讲到了,我看我们的思路一样的,从“十四五”到新基建到一些国内的政策开始,确实这几年总书记1024讲话之后到“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的一些区块链内容,顶层建设上层对于区块链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里面,标准化十几年从来没有,这一块的细节很多人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标准明确的定义区块链是什么,我们当前国家标准还没有发布正在报批当中,国际上22739已经发布了授予这个标准,授予标准里面定义的使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过的区块形成分布式账本。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从技术角度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这个定义里面看到,区块链跟分布式记账技术是两块,相对比较分层的视角理解,区块链我们认为是一个数据的结构,再一个就是数据库里面他是按照跨列式的数据结构,分布式的记账技术是一个网络的形式,将跨越式数据结构分布在一个分布式的网络里面不同的节点里面形成了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从而保障了一个共识防篡改的技术体系。对于区块链的标准比较尴尬,我们一说这个标准其实很多的普通非专业技术从业者,说完了标准爸爸家人说了之后就走了,因为很难理解很枯燥。

我们试图简捷的方式区块链,技术的视角区块链就是技术封装,利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共识包括一系列的技术还有点对点的通讯分布式网络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封装从而提供防篡改的技术体系,这个封装技术的视角,一直强调技术视角,因为我们认为区块链有社会的属性金融属性我们这里只谈技术的属性。

过多的技术细节在这里各位都是专家我不去仔细介绍了,在这里我们思考区块链未来将会向哪个方向走,我们回顾一下从中本聪发布的白皮书,到他利用的分布式的法,采用一些HaSh的技术,利用共识机制建立比特币的网络,我们觉得这个技术是探索,虽然比特币网络是一个伟大创新,但是我们觉得解决了一个特定场景的局部问题。

如果需要大规模的使用,支撑产业化的应用进行逐步的迭代,需要通过这种应用的实践还有生态的构建来去推动。从区块链的技术被一些专家从比特币网络里面提炼出来之后形成了一些底层平台包括了以太坊包括等这些平台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到咱们的一些存证、溯源一系列的应用,我们认为已经到了小规模的应用实践到大规模的商业模式的探索转变,下一步我们认为会向这个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来演进。

首先从技术体系来说,既然是从小规模的应用探索到大规模的应用实践来转换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觉得未来可能会有三个趋势,其实已经不是未来了,第一个趋势已经差不多有了苗头。

第一就是平台化,因为大规模的应用实践一定要催生大平台,为什么这样说呢?产业来说一个区域或者一个领域用有一百个应用,用一百个底层链其实不现实的,同类型或者同区域的这个应用放在一个相对比较通用的底层框架上面这个对于产业效益是收益最高的。所以我们在2020年2019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出现城市链或者行业链,这一两年确实出现了,包括长安链等,很多城市链已经纷纷出现了,下一步会向城市链网演进。

随着大规模的应用建立起来之后,我们不同链上的应用互联互通的需求,他们的互联互通的需求未来一定需要跨链互操作技术支撑,所以链接起来之后形成一个城市链网,最后构建成一个平台网络体系。

第二,就是组建化,随着大平台的规模的应用之后个性化的应用出现,个性化的应用倒逼着平台大平台结构,因为大平台虽然有这种通用性的优势,但是对于个性化的支撑还是不够的。大平台的结构就会有这个组件化的趋势,包括智能合约的组件,包括身份识别的组件就会形成,来形成不同场景的需求,最后形成组件网络。区块链需要跟不同的系统集成,传统的系统比如说银行有上百个系统,如何跟上百的系统相集成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区块链的之间的同构异构的集成这个里面链网相互的结合,另外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集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摄像头来观测整个街区的客流量,摄像头是一个物联网的设备,实际上人需要一个人工智能的算法,传输需要5G,数据承载需要云计算,数据的安全保障还有摄像头的终端识别可能可以用到区块链,这样的一个简单应用已经把区块链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了,我们认为下一步一定会走到这个数字科技的操作系统这个层面。

因为有一系列的操作系统,如果小的应用需要这么多底层平台支撑将会出现很麻烦的底层架构,未来一定将这些技术的关键技术组件上升把它的通用技术组件下沉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字科技操作系统,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正在重点研究的方向。

在应用层面上,我们之前看到了过多的是存证,其实现在大部分的应用不管是在金融、教育其实都是存证。比如说学历的存证还有司法的存证其实区块链就是一件事情,上链的数据一个学历的证书,另外的一个司法电子证区块链就是一件事情,我们不赞成按照行业区分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比如说教育、司法、政务、金融,我们希望可以疏理了一个应用逻辑,我们从区块链的这个基本的技术特性来去找到他到底要用什么应用的场景,首先现在这个存证和确权已经得到大部分的应用,存证跟确权其实交易交换的基础。

多次的交易交换可以形成溯源,就像咱们现在很多的溯源,咱们不溯源是不是真正可以用区块链的解决,现在有些专家说了溯源其实一个违命题,但是我们认为其实溯源尤其是实物商品的溯源上链的过程不是区块链技术范畴,应该其他的技术不是说区块链解决不了,因为区块链只是有自己特性的。

再上一层资产证券化有很多金融企业尝试通过区块链搞资产证券化。

第三,就是服务体系,我们认为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存证或者是一些应用,或者是一些技术的研究,或者是应用方向的探索,但是如果区块链要成为一个生态的话,他一定需要从不同的层次来构建。比如说技术层面的跨链包括智能合约包括安全还有隐私保护,数据层面的分布式存储、内容过滤。资产层面注册登记流通托管等一系列的手段,包括第三方的见证和产业服务,这个才能构成真正的生态。

所以有些人说,区块链是不是已经红海了,但是我现在感觉,个人感觉大部分的都集中在左下角很多未知的领域大家没有探索,所以未来区块链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终,我们相信会从技术的体系构建到应用体系的构建,最后形成了还有服务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的形成一定的区块链的生态,这个生态里面即要有技术的支撑,也要有应用的探索,也要有服务的提供,如果我们还是像现在这样一给客户展示把这个hash值展示给客户,证明这个区块链上面已经存证了,这个是一个很尴尬的事。因为老百姓不会去关注你这个hash多少多少位,这个也是反过来我们是从技术视角来去看区块链,而没有从老百姓的应用或者服务的视角来看区块链。

这个其实也是区块链发展的成熟度的一个代表,真正的其实在应用过程当中,我们的老百姓知道的可信可以了,至于hash函数其实没有必要对普通的用户展示,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其他的途径别人展示,只能展示hash值这个很尴尬的事情。

区块链将会跟人工智能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包括云计算承载、5G通讯,物联网采集,大数据做分析,人工智能做应用,区块链作为整个技术组件,为整个数字科技的基础设施提供保障措施,从而支撑服务层的组件服务网络平台支撑体系还有数字科技操作系统,最后支撑上层的工业互联网、商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的应用这是我们对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的思考。

因为我是专业做标准的,所以也给得到介绍一下标准的工作,现在国际国内都在标准化有一定的进展,国际ISOTC307是区块链的一个标准化的一个进展,现在已经立项的是14个,因为现在没有更新,14个现在标绿色的已经发布了,包括刚刚提到的22739授予的这个标准大家有时间可以参照一下,我们也代表着中国,联合中国的专家从2016年年底开始每年两次参加T307的会议,同时我们在计算机协会下面成立了区块链委员会,我本人很荣幸当选委员会的主席,这个里面我们构建了一套区块链的标准思路,包括从技术应用到服务跟资产,不同的这个层面上面的这个标准也有一些覆盖。

当前,已经理想的有20个,昨天又新增了一个,有一项已经发布了数据格式规范,我们希望IEEE这一块可以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体系,能够国际上面扩大中国最佳实践对于国际上面的输出。

同时,在国内我们正在组建全国区块链跟分布式记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这几年我们也陆续形成了一些区块链标准化的成果,包括了立项了三项国家标准,其中一项已经进入报批状态,协助贵州省发布了四项地方标准,当然还有其他地方标准,还有发布了16项团体标准,我们的思路是用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时间比较快,通过团体标准发布团体标准然后也开展了这个相应的推广跟示范,成熟之后再立国家标准这个也是我们的思路。

当前标准领域大家很重视,有一些标准也是太多,每一个协会地方组织都在发布标准,这个也对标准领域杂用了一些乱向,很多企业或者地方政府想用标准的时候不一定找得到相对比较权威的标准,所以这一块我们希望可以各位专家学者来加入到国家的标准当中共同的为整个区块链的标准化工作来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标准是发现世界基本规律以加速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是我个人在十几年标准规划当中的一个思考和总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区块链早期发展过程当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思考沉下心的思考,没有工程化的实践,其实我们所说的区块链的4.0、5.0为之过早,在这里干也大家一直以来对于标准化的支持。谢谢大家!

—-

编译者/作者:sky110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