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2023,谁在从AI中赚钱?

2023,谁在从AI中赚钱?

2023-06-17 36氪 来源:区块链网络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工具生成

来源:钱皓频道

AI正在将世界分成两半。

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的面世,突破性地改变了诸多行业与劳动方式。曾经被认为难以替代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正在迎来分解和重构,“灵感”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在游戏和音乐、设计等领域,AI已经开始占据一席之地,据媒体报道,正在大量部署AI的公司中,有的预计一年可节省20万成本。

AI也为一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从算力和芯片的供应商,到大模型的开发商,乃至应用层的相关概念股,都经历了营收暴涨或估值飞跃。高盛科技投资组合经理布鲁克·戴表示:“我投资科技行业已经30多年了,人工智能是我见过的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

这样的两面性,正是AI作为产业风口的特色:他既可能疯狂烧钱,又提高效率;既让传统产业面临挑战,又在缔造新财富神话;既能抛下人不打招呼,又可将企业送上风口。

对我们来讲,该如何抓住AI风口呢?在考虑对策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AI会突然爆发?

AI极简史

AI就像高速公路旁的里程石,“当你在地平线上看到它时,它很快就到你眼前了。”

大模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计算机的性能发展,神经网络模型的深度和训练数据的规模缓慢增加。到2006年深度信念网络模型提出,为深度学习模型开辟了思路。2017年,Google 团队研发出了Transformer 架构,深度学习参数规模达到了上亿,真正意义上的大模型才得以诞生,而此时,距离GPT-3的诞生已经只有不到5年时间。

从总体而言,AI产业的发展特质是“缓慢积累,突然爆发”。与新能源、互联网等需要漫长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品普及不同,AI因为有芯片和云服务等基础设施部署方便、边际成本低等优势,所以其发展核心是技术进步,只要技术参数达到阈值之后,那么其应用规模就会快速扩张。

而且,ChatGPT远非人工智能的全部内容。在国外,Meta(Facebook)和谷歌紧紧跟随微软步伐;在国内,从百度“文心一言”,到阿里的“通义千问”,从腾讯“混元”,再到华为“盘古”。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入局大模型赛道,其中既有对标GPT的通用大模型,也有聚焦垂直行业,在开源大模型基础之上训练的垂类大模型。

而除了涉及算法研究和模型构建的“技术层”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链还有基础层和应用层两个部分。基础层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提供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的基础设施,其中主要涉及AI芯片、云计算等领域;而应用层主要涵盖了包括金融、汽车、医疗等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的应用场景,参与者是专注各种具体场景的公司。

由此可见,AI已经跨过专注通用大模型发展的初期阶段,走向基础层追求低成本高算力、技术层从通用迈向垂类、应用层在不同产业实现落地价值的新阶段,产生更为巨大的产业机会。

然而,正因为机会太过巨大,幽静的水深下,潜藏着无法捉摸的机遇。

我们投资AI,是在投资什么?

与众多风口一样,AI投资的背后,有困难更有障碍。

如前文所述,AI的核心驱动力并非普及,而是技术。因此,一旦技术水平进步不如预期,或者无法支撑起实际的应用场景,AI产业的发展,就会变成一副“看上去很美”的幻景。

广发证券认为,国内资本市场很难影响和决定未来AI产业投资的走势,其主要受两个外界因素影响,一方面国内大模型平台的产业化实践突破,另一方面是是海外生成式AI商业化的技术变现,尤其是行业应用的商业化规模落地如果不能达到预期,那么整个AI产业的投资逻辑都会被动摇。

而这两点的本质,都是AI内容的精度和成本,必须在具体场景达到能够商业化的水平。

另一方面,因为AI发展不动则已、动则爆发的特性,所以对投资人的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显然,如何从无数的AI投资建议中去伪存真,不同的投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无法形成投资共识,意味着在资本市场AI领域将会“节奏不断”。

华安证券就指出,市场拔估值行情希望率先反映可能涌现的“超预期”,但不同投资者对业绩兑现的时滞容忍度不同,因此步调不一致之下,行业今年经历较大涨幅后可能存在调整。

投资机构现阶段的共识是,AI将是今年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在内的投资主线,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是AI首要改变的对象。 当然,在这样的趋势认知之下,不同的资本市场,投资的侧重方向并不相同。

在一级市场,因为2021年的投资高峰刚刚过去不久,所以投资机构的态度相对谨慎,有投资人表示,“此前AI赛道到了一个很高的估值,但商业模式并不明朗,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遇冷。”

因此,即使如今随着大模型的爆火,赛道热度升温,但是机构仍然倾向于寻求“确定性”,像算力芯片、具有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以及垂直行业的大模型公司等“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都是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国内AI投资事件共254起,投融资金额达1006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热度较高。

在二级市场,国内资本市场同样有大量涉及AI领域的企业。如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的50家指数样本公司,这些公司覆盖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包含家用电器、汽车等涉及人工智能外延应用场景的行业。而其中大部分公司集中在计算机和电子两大行业,合计权重占比已达90%。由此可见,大多数二级市场投资者,仍然将计算机与电子行业视为AI发展的动力。

大部分的AI相关企业来自计算机和电子领域,但不是来自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企业就与AI相关,而如何押宝具有潜力的企业,显然是二级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最为稳定的投资策略,是不去押宝。

AI的未来里,有多少黄金屋?

百度前CEO陆奇认为,2022年到2023年,新范式已经迎来新拐点,“模型”知识无处不在,以OpenAI为代表的的技术创新,使得行动、模型、信息三位一体,向着通用智能转化。“这一次大模型拐点会让所有服务经济中的人、蓝领都受影响,因为他们是模型,除非有独到见解,否则你今天所从事的服务大模型都有。”

在二级市场,与单独押注某赛道某公司相比,板块指数型基金,可能更容易获取细分赛道的增长红利。

作为一个已经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切实效率提升,目前仍然在快速普及和分化的技术,AI已经成为一股挡不住的宏观潮流,其悬念来自于具体的发展路径。机敏的投资者善于紧跟趋势的动态,但对于某个公司具体产品服务的落地把握往往并不擅长。因此,比起购买单独公司的股份,“投资趋势”是更好的选择,既能享受产业成长的机遇,也避免板块内的择股压力。

而Wind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从2012年6月29日至2023年2月3日的十余年时间里,其年化收益率超过了10%,年化波动率为32%,夏普比率达0.46。目前,市场上也有3只ETF产品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

编译者/作者:36氪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知识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