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述称,加密货币的独立生成行为,或称为“挖矿”,可在任意地理位置,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硬件消耗能源完成。大规模的“挖矿”活动,又称为采矿营地,现正聚集在网络连接速度最快、能源价格最便宜的地区,却对该地使用的能源环保与否这一问题,置之不理。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生成比特币所造成的损害成本一度与其经济价值相等。这些损害主要由发电所需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引起,如二氧化碳、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论文还指出,对于每种加密货币,随着生成一枚货币的电力需求逐渐增加,将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负面社会净效益。 —- 编译者/作者:美猴王666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加密货币
2019-12-10 美猴王666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俞泽言币:再创新高的比特币下方两个支撑点你会选择哪个介入?2020-08-01
- ALOKEX全球创新合约交易所要全力打造最安全最稳定的安全防护体系2020-08-01
- BTC链上交易数对比昨日增加8.88%2020-08-01
- 迷恋比特币的区块链依然稚嫩2020-08-01
- ALOKEX合约“拍了拍”你可爱的小脸蛋 喊你来ALOKEX玩合约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