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明朝了。那么,拥有276年历史的大明王朝又是怎样走向衰败的呢?
01 明代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期。从明迄今,六个世纪,五百多年,西方欧洲走上了一个新的近代史阶段,中国亦是如此。 近代中国大体是由明代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退步的。 如果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在中央政府的组织中,皇权与相权则都是划分的。 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间,因宰相胡惟庸造反,明太祖受了这个教训后,从此就废止了宰相,不再设立。 所以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府都没有宰相,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的一大改变,而中国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到此便画上了句号。 没了宰相,政府的运行机制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皇帝是最高首领,下面直接是各职能部门。而传统的六部在明代则是六个尚书,变成一个多头的衙门。六部首长,各不相属。这些尚书都为二品大员,这在当时已经是最高官阶了。 另外,明代中央设立了三个部门,分别是通政司,大理院和都察院。通政司管理章奏,全国中外一切送给皇帝的奏章,都归通政司管;大理院主平反,一切刑法案件到最后判决不了,或有什么冤枉的,都可以到大理院求平反;都察院则是专门掌管弹劾纠察的,全国各事都在都察院的监督之下。 都察院和六部合起来,并称为“七卿”,再加上都察院和大理院,则称“九卿”;而刑部尚书加上都察院和大理院,又叫做“三法司”,而朝廷的一切重大司法案件都由三法司会审。 因为废除了宰相制度,所以皇帝的工作量便增加了,原本由宰相做的事,如今全都需要皇帝来处理,皇帝的秘书便由此产生了,我们称其为“内阁学士”。 这些内阁学士都在内廷办事,他们在朝廷上的地位并不高,只是皇帝在遇到不清楚的事时,可以随时问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此作为参考。 同时,皇帝因为奏章批答的数量过大来不及一一亲自动笔时,便会进行口授,然后由大学士写出,这就是所谓的“传旨当笔”。 然而,到了后来,一些皇帝便不常到内阁,奏章则先由内阁大学士看过后,拿一张小便条写下他们的意见附贴在公事上,一并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而这中间便多出了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 太监领袖称“司礼监”。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而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甚至有时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里叫太监批阅,慢慢地,司礼监便成了真宰相、真皇帝,掌握政府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明太祖朱元璋终结了宰相制,本想皇帝独揽大权,却没想到几代之后,他的秘书“内阁学士”与“司礼监”合作,开启了明代奇特的中央政治模式。
02 地方政治一向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大的一个问题。明朝在初期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而地方行政上则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只是亲自降临到地方进行管理。 所谓“行省”是指一个行动的中书省,所以它不是地方政府,只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明朝已经废去了中书省,所以把行省长官改名为“承宣布政使”。另外,明朝还设立了“提刑按擦使”和“都指挥使”,分管地方司法和军事。 明代的地方行政架构分为四级,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再上面便是省,也就是承宣布政使司,三级之外再加上分司,就变成了四级。 所以论起中国地方政治,宋代已经不理想了,到了明代则更不行。县官被压得太低太可怜了,他们服事(臣服听命)奉承在他上面的长官还来不及,哪还有功夫去亲民。 然而在这四级架构之外,明朝还设立了更高一级的总督和巡抚。当地方上有重要事情发生时,中央就会派总督和巡抚到地方去办事,等到事情平定了,他们就会重回中央。 可以说,明代政府这种集权中央的管理模式对皇帝的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但朱元璋的子孙却并不给力,以致于明朝中期的政治、军事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幸运的是明朝政府有着优秀的人才,一代名臣张居正就是在那时脱颖而出的。
03 考试制度上,自唐到宋可以说没有大的变动,但到了明代,变动就有点大了,由于考生数量太多,政府对录取方式和考试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首先,在考试方式上,原本一次的考试分成了几次考试。 第一次是府县考,录取叫“入学”,俗称“秀才。其次是省考,考试地点在各直省的省会,这叫“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各省举人最终会送到中央进行集合会考,这叫“会试”。会试中试后就会成为“进士”,也叫“进士及第”。 在明代以前的科举,只要进士及第后,即可以分发服务,依其行政成绩逐渐上升;但是,明代在进士及第后,还需要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后才能正式开启政途。 其次,在考试内容上,明代也作了变动。唐代考核的是律诗,所以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到了宋代后不考诗赋,改为考“经义”,让考生来阐述其中的意义;而到了明代,考生对律诗和经义都已经很熟悉了,于是就在经义中渐渐地演变出了一个固定的格式,称为“律体的经义”,犹如是变相的律诗,考生如果格式不对就不作录取,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最终录取。 起初时,政府也并非存心要愚弄民众,其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只是渐渐地人才终是被消磨了。 张居正23岁时考中进士,万历皇帝登基后,升任内阁首辅。他发现了大明王朝的诸多问题:如中央财政紧张、官员贪污成风。于是,张居正推行了税制改革,他先是派人重新丈量土地,实行“一条鞭法”,就是将民间差役杂项一并归入田赋税项下,计亩征银,以此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但只要是改革,就一定会触动利益集团的蛋糕。所以张居正的改革遭到了当时大臣们的反对,最终他只能向皇帝辞去了职务,并于1582年去世,而明代税制的改革也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戛然而止。
04 明代兵制较之唐朝相差并不远。明太祖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其实明代兵制就如同唐代的府兵制,只是明代将其称为“卫所制”。大的兵区叫卫,小的兵区叫所。 每一制度只要推行二三百年,总是不免会出现问题。明代大体上过了两三百年的太平日子后,军队的装备已经松懈了,士兵战斗力也都低下了,有的士兵甚至一生都没见过打仗,很多人来军营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平时训练懒散,一旦进入战场,便是临阵脱逃。 公元1644年,多年内外交困的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农民军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灭亡。 明朝是中国传统社会走向专制顶峰的时代,皇帝独裁、内阁与太监均登上了政治舞台,以致中央政府一度出现文官和宦官交替把持的局面。而农民军李自成虽然灭亡了明朝,但最后却是女真族在中国大陆崛起,开创了八旗制度,建立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后一个王朝——“清朝”。 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满清政府,究竟是怎样将中国推入了落后的深渊?我们明天见! —- 编译者/作者:面包不超人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读书笔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19-12-14 面包不超人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消失的“打工皇帝”,接连服务三个首富,有人曾花10个亿挖他2020-06-11
- 从明朝经典案例,谈投资策略到底对投资结果有多大影响?|| 动物都是怎2020-04-29
- 皇帝和太子都要到重要压力区了,我们如何操作?2020-02-07
- 《百倍币探幽》系列之七:从电影《绣春刀》看如何选币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