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在一些公司已经成为了交易的媒介,比如2014年1月9日,美国大型网络零售商Overstock正式接受比特币。 因此就传统意义而言,比特币是有货币属性的!可以算作是货币。 但比特币不属于“法定货币”。 法币的信用建立在国家主权担保基础上,而比特币虚拟货币没有,我国至今还没有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更没有肯定它的货币价值。 早在2013年,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就在《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明确了比特币不是货币,只承认它一种虚拟商品,认为它是不受国家和法律保护的一种虚拟财产,因此比特币还不是法定货币。 那么它会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的货币商品之一吗?请看下面。 跨时间的可销售性 第一个类别是跨时间的可销售性。 商品在未来保持其价值的时间越长,它对其拥有者引发的经济成本就越低,在这方面,最显著的考虑因素是商品的耐用性。即,随着时间推移它能保持的完整度,以及保存它所需的成本。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易腐商品的耐用性很低,而其他商品(如黄金)则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并且可用很小成本或零成本保存。商品耐用性越好,就越能维持其价值并在经济中得到使用。 因此,更好的耐用性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可销售性。 跨时间的可销售性,通常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不一定是商品自身固有的属性。 跨规模的可销售性 第二个我们称之为跨规模的可销售性。 它涉及在不同规模交易中使用商品所涉及的成本,调整商品数量以准确反映特定交易价值所需的经济成本越低,则该商品可能适合的交易机会就越多,其可销售性就越高。 影响这种类型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商品的可分割性。商品的可分割程度取决于我们可以将商品的整个单位分割为子单位的程度,同时还能保持全部数量的价值。 在评估可分割性时,有两个基本因素我们应该考虑:单个单元实际上可以分割为子单元且能保持相同总价值的程度;分割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 一个商品能被分割越多,分割过程产生的成本越低,那么,我们可以说该商品的可分割性越强。 跨地区的可销售性 最后一种类型是商品跨地区的可销售性,也就是商品的可携带性。 这种考虑有两个主要的组成:商品的运输成本以及转移商品的交易成本。在不同地区运输和交易商品所涉及的经济成本越低,其可获得的交易机会就越多,商品可销售性就越好。 但是,这种考虑不仅限于物理距离本身,尤其是在现代经济中。当我们使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常都会产生小的固定交易成本,与收款人距离无关,即使收款人是银行本身也如此。 即使它们没有交易成本,这种成本也会使一些小的、无形的支付变得不经济。我依然将它归类为“位置”类型,出于方便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因为物理位置确实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销售性是货币物质载体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受到各种可能因素的影响,商品的特定属性(如可分割性、可携带性以及耐用性)都可能会影响其可销售性。 此外,货币的供应和生产,也就是说它的硬度,也会作为外部因素影响到其可销售性。 所以,要成为货币,最核心的不是计价单位也不是价值存储,而是其可销售性,也就是如何获得最多交易机会,从可销售性这个角度,比特币要成为货币的载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编译者/作者:爱因斯坦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这几个问题告诉你比特币是否可以成为货币载体
2019-12-20 爱因斯坦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8.1今日资讯彭博社:美国人 正用贬值的美元2020-08-01
- 老曹论币 8.1BTC晚间行情分析2020-08-01
- 8.1 今日资讯彭博社:美国人正用贬值的美元换取比特币2020-08-01
- 比特币上涨突破11700刀时,计算接下来的行情里面主涨趋势还有几波?2020-08-01
- 世界各地的比特币现金爱好者庆祝他们的三岁生日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