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笑来老师备受争议。7月初有一段内部对话录音,在网上泄露出来,将他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本书我认为是李笑来老师选择的回应方式。出过书的都知道,两个月之内,一本书从零到上市,速度非常快了。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韭菜”这个词,除了代表一种食材外,还会拿来表达更多的含义,比如:我们会说“割韭菜”。 那么“韭菜”这个词的精准含义是什么?可能并没有多少人对这个概念有深入分析和思考。 我们只是用“韭菜”批判一些现象,或者拿来骂人。比如:当我们不喜欢某个人,或者觉得谁为了利益做了不靠谱的事情,就说这人在割韭菜。这样一次可以骂俩,表达效率也提高了。 在《韭菜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他对于韭菜的深入思考,并且借韭菜的名义,讲的是交易中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韭菜”概念,李笑来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李笑来老师认为,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不是你赚我赔的过程。他认为,交易市场存在牛市和熊市周期。当遇到牛市,什么人都可以赚钱,垃圾投资标的也可以涨得很高;而当遇到熊市情况,哪怕是好好的投资标的,也可能会非常低价。 从这个角度,他认为由于市场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于是并不意味着你亏了钱,别人就赚了你的钱。赚和赔,和大周期行情有关。当大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一起赚钱,当大行情不好的时候,大家一起亏钱。 沿着这个逻辑,作者推出了韭菜的基本特征:在一个非零和的市场,按照零和市场的策略进行博弈。也就是说,当韭菜走入市场,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市场真实的样子,只是被表面现象迷惑,用自己以为的想法,再加上本能冲动进行操作。 如果你把握了这一点,那么再看这个小册子里各章的关于韭菜的讨论就非常清楚了。在讨论细节前,我们再把这个韭菜的特性抽象一下,就可以进一步得出韭菜更本质的行为特征:韭菜没有能力认知自己所处环境的本质与真相。 当你没有把握事情本质的时候,往往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你很可能根据这些表面的情况做出反应,但这些反应往往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事实会证明你的反应是错的。例如:
当一波好的行情结束之后,进入熊市。在熊市当中,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情绪,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操作。这些来来往往就造成了熊市的底部。 在书中李笑来老师还列举了一些韭菜比较有意思的行为模式。例如:
这些现象都有一个根基,就是无法清晰地认知真实的环境处境,只根据表象并按情绪反应进行操作。 而正是因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李笑来老师认为:韭菜是自己割自己。因为韭菜没有办法意识到真实的情况,做错误的操作却全然不知,所以最后利益受到损害,却认为是别人欺骗他们,甚至韭菜还会自我欺骗,希望有更新的韭菜出现代替自己。 针对韭菜的行为模式,在书中李笑来老师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打磨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用自己的智慧独立做判断,能够承受住孤独。 即使没有人讨论,没有人可以值得参考,也可以在交易中独处,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场外的赚钱能力,没有“表现”和“表演”的刻意和需求,保护好自己的大脑。 在这些基础上,同时又可以认识到周期的变化,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持续存在”的力量,最终能“控制自己”遵守简单原理,不做傻事。 《韭菜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中,李笑来老师还对一些涉及到的争议的事件进行了回应,并且在书的附录针对于“比特币首富”的称号进行了说明。这本书相当于李笑来老师对于最近经历一些事件的内心独白,以文集的方式出版。 在战争中,我们其实都希望主场作战,获得优势,但是在当前舆论形势下,普通人并不具备舆论战场的掌控能力。写书是一种很好的构建舆论主战场的方式。当一个人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可以影响行业社会,而在公共空间说的话又极端容易被人误解,甚至被对手故意扭曲的时候,就会形成非常大的传播干扰。怎么去应对这些挑战,是非常考验智慧的。 李笑来老师通过文集著书的方式,在书中把他的理念、想法、理论、价值观详细阐述,在文字体系中传递出对于不同事件的态度看法,这一点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不过这要求传播事件的相关人有强大的写作能力。写作可以成为我们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新闻稿很快会过时,但是书籍作品却有流传的机会。从时间周期上看,二者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在《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这一章里,李笑来老师提到:
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李笑来老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牛市,则通往财富自由,人人都有一次机会;在熊市,韭菜多做自我修养,等待正确时机。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只能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李笑来老师所具备的影响力,关于其本人的信息在传播上,也会存在很多干扰。这些干扰,既有蓄意操作的谣言,也有坊间八卦所无意造成的失真。 社会上的每一个主体,都在努力传递自己的想法,达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复杂的信息传播市场里,哪一个是真实的情况?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场景其实和韭菜进入交易市场所需要面对的场景是一样的? 回到书中的理论,韭菜就是因为无法认清真实的情况,采用了错误的模型去应对真实的生活状况,就会出现被人割的情况。那么,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理解,对于一件事的理解,是不是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呢?我们有没有可能被传播挟持,在传播上,也变成了一根韭菜? 在读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行情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行情的存在,可以让“零和”变成“非零和”,并且触发韭菜的认知障碍?打破行情者,是不是有可能来自于场外,也就是说场本身是有边界的? 当一波大行情出现,是不是因为场外有更多人认可,资金流入,从而市场是非零和的。但是如果放在更高的角度,是不是又是一种零和? 就像前几年,我们经常说太阳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是没有污染的。但是,却有人计算发现:生产太阳能电池硅板的碳排放却是非常高的。从这个整体的环境上看,其实还是存在污染的。 我们的世界实在是太大了,至少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来说,根本无法完全装下。所以,我们往往只是划定一个边界,建立一个系统,在边界之内我们讨论问题。 交易场其实就是一个边界内的问题,而这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输出,那么就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因为存在外在干扰。但是在更大的尺度下,我们如果能看到边界之外的边界,在第二层边界之内,是否可能就是零和的? 不过说回来,如果按照本书的“认知与实际不一致”的理论去思考我们生活的现象。你会发现:在进入任何领域的时候,都有可能被这个领域里面已经存在的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利用我们认知和真实不一致进行变现。 也就是那么多镰刀,总有一种割法适合你。只要当你的认知和实际环境的认知出现不一样,就会存在被人割韭菜的空间。你觉得你会被谁割韭菜呢?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提升你的认知,确保认知和真实的情况完全一致性的。活在真实的场景中,做正确的决定。 文章是不是这样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为什么你会这么想,这又是如何被引导的呢?这是不是又是一种韭菜的割法?当你被割了韭菜以后,割你的人会给你施予同情和悲悯么? 不一定。 事情上,能割你韭菜的人,往往具备一定掌控传播和媒介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以直接驾驭你的思考,甚至可以告诉你:你被割韭菜了么?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还要继续努力,这是你的认知与实际不一致的问题。 于是有意思的问题来了,当你在想如何不被人割韭菜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四处寻找这个答案,而再被人割一次韭菜。所以,李笑来老师在第20章给了答案:做一个孤独者。
割韭菜,是社会上具备影响力的人所具有的一种权力。权力可以造成认知的扭曲,就像质量大的时候,光线是可以弯曲的,因为空间场里被扭曲了。 一本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认知场,至于你能不能进得去、出得来,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这大概就是韭菜的自我修养的深刻含义了吧。 读完这本书,我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那些已经在某领域具备一定优势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帮助后来者,获得同样的进步呢? 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我的思考结论是,未必有这个义务,但是可以造出足够迷惑的相反的样子。统治其实就是暴力的,是一群人对另外一群的征收。统治阶级无法让所有人成为统治阶级,统治的永远是少数人,镰刀只能朝着一个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韭菜是一种必然。只要你在不停地进步,总会经历一个韭菜阶段。 —- 编译者/作者:逆风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韭菜如何自我修养、茁壮成长?
2020-01-13 逆风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杨凯说币 比特币一路上行 晚间行情能否再破前高2020-08-01
- 区块链神算子:8.1日比特币晚间分析 单边出现量能或呈V型反转2020-08-01
- 孙宇晨认怂!比特币百万赌约就此作罢?2020-08-01
- 郑弘文:8.01大饼带领众币冲新高让利润翻起来2020-08-01
- 17岁青少年在Twitter Hack背后被捕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