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挽救损失,发展经济,未来应该瞄准数字时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 我国虽然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后疫情阶段,经济恢复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疫情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又“落井下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受损严重。何况时下境外疫情仍然严酷,不仅威胁我国疫情二次反弹,还破坏我国全球供应链。我国扎实的数字化基础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没。数字化转型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复工复产,挽救损失,发展经济,未来应该瞄准数字时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 1.供给创造需求 除生死都是小事,非吃饱不是刚需。疫情期间,一些升级性消费,如房地产、汽车、旅游等,下滑严重。很多需要花点钱的消费都没了,可能长期性地消失了。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GDP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3.9%)下降更多。唯有医药和食物是刚需。 后疫情期间,种种迹象表明(比如五一黄金周),说好的报复性消费局面也没有出现。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为什么居民不消费? 原因之一是,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难言独善其身,居民对降薪裁员的担忧、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下降,进而引起消费信心下降。此外,出于避险心理,人们往往更愿意持币观望而不是把钱花出去。而这种心理要持续多久,同样是未知数。 原因之二是,自经济新常态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换挡,近几年的GDP同比只有6%上下,与之相应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日趋下滑。原本大势就如此,再加上新冠疫情冲击,消费市场的强势反弹可谓难上加难。 原因之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改善,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距离穿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日子已是近在咫尺。同时,国人的负债率也在快速提升。大城市飞涨、居民生活成本高企,收入增速却在持续降低。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报复性消费”不容易发生,但“补偿性消费”还是可以期待的。 大面积的居家隔离与外出频次骤减,尽管线上消费需求呈现出全方位井喷,但重创了线下消费市场。线下才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绝对大头,疫情之前约有75%的零售总额都是在线下完成的。 从百度指数的搜索结果上看,自3月下旬起,与线下消费相关的KTV、电影院、旅游、餐厅等关键词的搜索频次都出现明显回升,有的甚至还要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二季度开始消费市场必将出现反弹性的回升。 提振消费迫在眉睫! 与其坐等消费市场的回暖,不如主动出击来促进居民消费。国外直接发钱,我国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很多城市都在发放消费券、鼓励周末2.5天休假等。 扩大消费最终需要用供给创造需求当时,挖掘人类新需求。ABCDEFGHI,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新能源、航天、5G、生命健康、万物互联…这里有海量机会,可以创造海量新需求。 比如,无人机、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品;区块链将互联网升级到可信计算和价值互联网;云办公、云演出、云培训、远程医疗、居家游戏等已开启;大数据催生了网红带货新消费及需求定制生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策;太空技术带动外层空间的巨大需求;5G网络铺好后的各种应用需求就会激发出来;新冠暴露医药科技短板;万物互联将带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 供给创造需求,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机会更多。房地产数字化、汽车数字化、旅游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医药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有海量供给创造需求的机会。 2.数字新基建旨在撬动社会投资和消费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1-2月份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1-2月份下降16.3%)。201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4万亿。 自2018年下半年已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办法后,下行被“落井下石”。生意难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投资出现下滑趋势。 疫情不确定性,信心不足,社会投资很难恢复,这时候需要政府投资充当逆行者,扭转方向。 政府投资干基建,拉动经济简单粗暴,效果直接但副作用也很大。政府投资最终还是要带动社会投资。我国政府投资增速已多年呈下降态势,目的还是希望更多让社会投资,进而社会消费,拉动经济。 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4万亿投资加剧重复建设弊端,这次把新基建(主要是数字基础设施)放在重要位置。避免重复投资、立足当下、着眼长期,新基建确实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除茅台外是国有银行。美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大消费等行业。按照美国明天就是中国明天逻辑,未来除华为、BATJ外,最有前途的企业仍然是数字类企业。数字领域是未来社会投资和消费最具潜力领域。 新基建有央视版新基建(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板块)和发改委版新基建(三方面十四项,信息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融合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创新如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创新等)两个版本。 广义还应该包括央行的DCEP,这个属于金融基础设施。DCEP更要抓紧推进了:一为保卫我国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二为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挂钩也好,做强自己也好。有区块链的代码信用增强中央信用,更能让世界接纳RMB。 目前央视版新基建规划5年17万多亿投资,5G5万亿,2020年2万亿左右。发改委版全国新基建带动社会投资已接近50万亿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在提倡用新基建拉动经济同时,强调“房住不炒”,强调棚户区改造,旧的“铁公机”即铁路、公路、机场,也有饱和迹象。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新基建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核心技术、市场形成、人才匮乏、产业带动、投资期长等,目前面临很多挑战。 3.疫情期间数字经济成为逆行者 第一季度,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6%和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同比增长39.6%。3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总体而言,虽然疫情短期内对宏观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数字消费、数字投资、数字产品供给、数字治理等各个领域均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中央文件里,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为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是数字消费稳中有进。 一季度,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0.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5.9%。 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行业类、生活类数字消费基本稳定,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消费支撑平台在线用户激增,为新模式新业态积累了线上客户流量,培育了新的消费亮点。 二是数字投资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钉钉、腾讯会议等免费开放线上办公平台,阿里云共享AI算力助力药物疫苗研发,腾讯疫情模块面向全球开源。 工厂、生鲜配送等领域出现共享员工、跨界员工等新模式,推动劳动力供需结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现平衡。工业互联网为停产断供组织提供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推动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数字治理的成效在治疫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实现远程医疗、构建疫情分布地图、引导复工复岗返程人流、加强高危人员管理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生产物资调度平台为重点防护物资的原材料供应、生产调度、物流配送、供需对接发挥了关键作用。 4.产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是升级迭代方向 21世纪的前十年,BAT(百度、阿里、腾讯)强势崛起,流量经济、增量经济为互联网巨头带来丰厚的收益和资本回报,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式开启。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TMD(头条、美团、滴滴)异军突起,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纷纷涌现,数字经济的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将有两个趋势:一是消费互联网往产业互联网方向行进;二是互联网往区块链方向行进。消费互联网已经发展很充分了,甚至也有天花板现象。以ABCDEFG为技术特征的新基建,将推动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并被赋予了赋能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战略使命。 5.Z世代后浪逆袭是最有活力的数字化创新力量 个人只有凭借着面向未来的创新,才能成为拍打“前浪”的“后浪”;企业只有凭借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才能成为世界级伟大企业;国家也只有凭借着新技术革命,才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中心国。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吧前浪拍在沙滩上。数字时代、个性时代、品质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这个时代已经到来!年轻人有热情,这是创新创业最宝贵品质。岁数大的人,资源很多,但大多趋于保守,反而没有创新创业激情。 所谓后浪,Z世代(“GenerationZ”,1995-2010年出生)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互联网和数码产品是他们与生俱来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Z世代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性格也更加自我独立,更加关注人生的体验感,同时也更加懂得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 我国的Z世代,按时间角度可定义为95后和00后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Z世代规模将近2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超过1/8。与美国类似,我国的Z世代同样是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物质生活富足,又同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不同于美国的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的Z世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关注程度更高,儿时的孤独使他们更渴望依托网络渠道寻求认同。 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Z世代大都踌躇满志、注重体验、个性鲜明、自尊心强烈,愿意追求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并且正逐步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具有种种鲜明个性特征的Z世代已渐成气候: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年龄,随后不久就即将迎来事业的起步与快速上升期,他们崇尚的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也正因为如此,Z世代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比如,网络直播、网红带货成为热点,也是顺应数字化和个性化时代的产物。薇娅、李子柒、李佳琦,惊人的销售业绩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魅力。最近关于“网红带货”乱象不断、消费者投诉持续攀升的声音很大,正好反应了这个创新力量。 还有,平台经济、节点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为后浪Z世代创新创业创富提供了新机遇、新模式、新业态。数字时代,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此次新冠疫情是西班牙大流感以来全球最大的流行病;它导致1929年大萧条以来全球最大的经济停摆;它创造了OPEC成立以来最大的油价单日跌幅;全球75亿人口,每30人中就可能有1人因饥饿活不过2020年… 世界上曾经的黑死病,导致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化革命;目前的新冠,会不会导致东方文化复兴、数字货币主义和数字化革命?我们拭目以待! 后疫情经济将迎来数字化大转型 复工复产,挽救损失,发展经济,未来应该瞄准数字时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 我国虽然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后疫情阶段,经济恢复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疫情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又“落井下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受损严重。何况时下境外疫情仍然严酷,不仅威胁我国疫情二次反弹,还破坏我国全球供应链。我国扎实的数字化基础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没。数字化转型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复工复产,挽救损失,发展经济,未来应该瞄准数字时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 1.供给创造需求 除生死都是小事,非吃饱不是刚需。疫情期间,一些升级性消费,如房地产、汽车、旅游等,下滑严重。很多需要花点钱的消费都没了,可能长期性地消失了。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GDP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3.9%)下降更多。唯有医药和食物是刚需。 后疫情期间,种种迹象表明(比如五一黄金周),说好的报复性消费局面也没有出现。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为什么居民不消费? 原因之一是,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难言独善其身,居民对降薪裁员的担忧、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下降,进而引起消费信心下降。此外,出于避险心理,人们往往更愿意持币观望而不是把钱花出去。而这种心理要持续多久,同样是未知数。 原因之二是,自经济新常态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换挡,近几年的GDP同比只有6%上下,与之相应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日趋下滑。原本大势就如此,再加上新冠疫情冲击,消费市场的强势反弹可谓难上加难。 原因之三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改善,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距离穿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日子已是近在咫尺。同时,国人的负债率也在快速提升。大城市飞涨、居民生活成本高企,收入增速却在持续降低。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报复性消费”不容易发生,但“补偿性消费”还是可以期待的。 大面积的居家隔离与外出频次骤减,尽管线上消费需求呈现出全方位井喷,但重创了线下消费市场。线下才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绝对大头,疫情之前约有75%的零售总额都是在线下完成的。 从百度指数的搜索结果上看,自3月下旬起,与线下消费相关的KTV、电影院、旅游、餐厅等关键词的搜索频次都出现明显回升,有的甚至还要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二季度开始消费市场必将出现反弹性的回升。 提振消费迫在眉睫! 与其坐等消费市场的回暖,不如主动出击来促进居民消费。国外直接发钱,我国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很多城市都在发放消费券、鼓励周末2.5天休假等。 扩大消费最终需要用供给创造需求当时,挖掘人类新需求。ABCDEFGHI,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新能源、航天、5G、生命健康、万物互联…这里有海量机会,可以创造海量新需求。 比如,无人机、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品;区块链将互联网升级到可信计算和价值互联网;云办公、云演出、云培训、远程医疗、居家游戏等已开启;大数据催生了网红带货新消费及需求定制生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策;太空技术带动外层空间的巨大需求;5G网络铺好后的各种应用需求就会激发出来;新冠暴露医药科技短板;万物互联将带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 供给创造需求,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机会更多。房地产数字化、汽车数字化、旅游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医药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有海量供给创造需求的机会。 2.数字新基建旨在撬动社会投资和消费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1-2月份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1-2月份下降16.3%)。201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4万亿。 自2018年下半年已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办法后,下行被“落井下石”。生意难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投资出现下滑趋势。 疫情不确定性,信心不足,社会投资很难恢复,这时候需要政府投资充当逆行者,扭转方向。 政府投资干基建,拉动经济简单粗暴,效果直接但副作用也很大。政府投资最终还是要带动社会投资。我国政府投资增速已多年呈下降态势,目的还是希望更多让社会投资,进而社会消费,拉动经济。 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4万亿投资加剧重复建设弊端,这次把新基建(主要是数字基础设施)放在重要位置。避免重复投资、立足当下、着眼长期,新基建确实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除茅台外是国有银行。美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大消费等行业。按照美国明天就是中国明天逻辑,未来除华为、BATJ外,最有前途的企业仍然是数字类企业。数字领域是未来社会投资和消费最具潜力领域。 新基建有央视版新基建(5G、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板块)和发改委版新基建(三方面十四项,信息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融合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创新如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创新等)两个版本。 广义还应该包括央行的DCEP,这个属于金融基础设施。DCEP更要抓紧推进了:一为保卫我国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二为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挂钩也好,做强自己也好。有区块链的代码信用增强中央信用,更能让世界接纳RMB。 目前央视版新基建规划5年17万多亿投资,5G5万亿,2020年2万亿左右。发改委版全国新基建带动社会投资已接近50万亿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在提倡用新基建拉动经济同时,强调“房住不炒”,强调棚户区改造,旧的“铁公机”即铁路、公路、机场,也有饱和迹象。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新基建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核心技术、市场形成、人才匮乏、产业带动、投资期长等,目前面临很多挑战。 3.疫情期间数字经济成为逆行者 第一季度,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6%和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同比增长39.6%。3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总体而言,虽然疫情短期内对宏观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数字消费、数字投资、数字产品供给、数字治理等各个领域均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中央文件里,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为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是数字消费稳中有进。 一季度,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0.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5.9%。 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行业类、生活类数字消费基本稳定,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消费支撑平台在线用户激增,为新模式新业态积累了线上客户流量,培育了新的消费亮点。 二是数字投资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钉钉、腾讯会议等免费开放线上办公平台,阿里云共享AI算力助力药物疫苗研发,腾讯疫情模块面向全球开源。 工厂、生鲜配送等领域出现共享员工、跨界员工等新模式,推动劳动力供需结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现平衡。工业互联网为停产断供组织提供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推动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数字治理的成效在治疫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实现远程医疗、构建疫情分布地图、引导复工复岗返程人流、加强高危人员管理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生产物资调度平台为重点防护物资的原材料供应、生产调度、物流配送、供需对接发挥了关键作用。 4.产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是升级迭代方向 21世纪的前十年,BAT(百度、阿里、腾讯)强势崛起,流量经济、增量经济为互联网巨头带来丰厚的收益和资本回报,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式开启。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TMD(头条、美团、滴滴)异军突起,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纷纷涌现,数字经济的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将有两个趋势:一是消费互联网往产业互联网方向行进;二是互联网往区块链方向行进。消费互联网已经发展很充分了,甚至也有天花板现象。以ABCDEFG为技术特征的新基建,将推动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并被赋予了赋能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战略使命。 5.Z世代后浪逆袭是最有活力的数字化创新力量 个人只有凭借着面向未来的创新,才能成为拍打“前浪”的“后浪”;企业只有凭借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才能成为世界级伟大企业;国家也只有凭借着新技术革命,才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中心国。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吧前浪拍在沙滩上。数字时代、个性时代、品质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这个时代已经到来!年轻人有热情,这是创新创业最宝贵品质。岁数大的人,资源很多,但大多趋于保守,反而没有创新创业激情。 所谓后浪,Z世代(“GenerationZ”,1995-2010年出生)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互联网和数码产品是他们与生俱来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Z世代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性格也更加自我独立,更加关注人生的体验感,同时也更加懂得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 我国的Z世代,按时间角度可定义为95后和00后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Z世代规模将近2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超过1/8。与美国类似,我国的Z世代同样是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物质生活富足,又同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不同于美国的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的Z世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关注程度更高,儿时的孤独使他们更渴望依托网络渠道寻求认同。 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Z世代大都踌躇满志、注重体验、个性鲜明、自尊心强烈,愿意追求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并且正逐步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具有种种鲜明个性特征的Z世代已渐成气候: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年龄,随后不久就即将迎来事业的起步与快速上升期,他们崇尚的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也正因为如此,Z世代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比如,网络直播、网红带货成为热点,也是顺应数字化和个性化时代的产物。薇娅、李子柒、李佳琦,惊人的销售业绩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魅力。最近关于“网红带货”乱象不断、消费者投诉持续攀升的声音很大,正好反应了这个创新力量。 还有,平台经济、节点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为后浪Z世代创新创业创富提供了新机遇、新模式、新业态。数字时代,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此次新冠疫情是西班牙大流感以来全球最大的流行病;它导致1929年大萧条以来全球最大的经济停摆;它创造了OPEC成立以来最大的油价单日跌幅;全球75亿人口,每30人中就可能有1人因饥饿活不过2020年… 世界上曾经的黑死病,导致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化革命;目前的新冠,会不会导致东方文化复兴、数字货币主义和数字化革命?我们拭目以待! —- 编译者/作者:不详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后疫情经济将迎来数字化大转型
2020-05-11 不详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赛车计划群-感激中国2020-08-01
- 7月24日至31日,大型科技公司,中央银行与垄断调查2020-08-01
- 从青少年梦到$ 38B区块链2020-08-01
- Dogechain API用于加密劫持2020-08-01
- 美国CVM希望监控Binance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