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智能合约学习一下

智能合约学习一下

2020-06-14 木有故事 来源:区块链网络

今天打开交易所软件看看行情,大饼和主流币又是万恶的横盘加插针行情,看不下去了。还是在币乎守候key和坚持学习来的舒坦些,那么我们今天来聊聊智能合约。

1996年,计算机科学家和密码学家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几年后,Szabo重新定义了这一概念并发布了几篇相关文章,他阐述了通过在互联网上陌生人之间设计的电子商务协议来建立合同法相关商业实践的概念。

然而,智能合约的概念直到2009年才被实现,当时第一个加密货币比特币连同它的区块链一齐出现,后者则最终为智能合约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有趣的是,Nick Szabo在1998年设计了一种称为比特黄金(Bit Gold)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虽然它没有被实现,但它已经具备了10年后比特币可吹嘘的许多功能。

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合约或者智能合约意味着区块链交易将会远不只简单的买卖货币这种交易,还将会有更加广泛的指令可以嵌入区块链中。在更正式的定义中,一个合约就是通过区块链使用数字货币和某人形成某种协议。

传统意义上的合约,就是双方或者多方协议做或不做某事来换取某些东西。合同中的任何一方必须信任彼此并履行义务。智能合约的特点是,同样是彼此之间同意做或者不同意做某事,但是无须再信任彼此。这是因为智能合约不但是由代码进行定义的,也是由代码(强制)执行的,完全自动而无法干预。

事实上,首先,智能合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三个要素:自治、自足和去中心化。自治表示合约一旦启动就会自动运行,而不需要它的发起者进行任何的干预。其次,智能合约能够自足以获取资源,也就是说,通过提供服务或者发行资产来获取资金,当需要时也会使用这些资金。最后,智能合约是去中心化的,这也就是说它们并不依赖单个中心化的服务器,而是分布式的,通过网络节点来自动运行。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比喻智能合约,即可以把它看成由代码编写的且能自动运行的自动售卖机。不同于人的行为,一台自动售卖机的行为是可以计算的;相同的指令行为总是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当你塞入一些钱并做出选择后,你选择的物品就会掉出。机器绝不可能违反预定程序来执行,也不会仅仅执行一部分(只要它没有被损坏)。

一个智能合约也同样是如此,一定会按照预先设定的代码来制定。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世界中,“代码即法律”,无论怎么编写,它都会被执行。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不是;无论是与不是,都将会是一种全新的情况,我们的社会在智能合约普及之前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适应阶段。

智能合约的环境

为了使智能合约能够正常运行,智能合约必须在特定的合适环境中运行。

首先,智能合约环境需要支持公钥加密,这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其独特的、专门生成的加密代码来签署交易。这正是绝大多数现有加密货币所用的系统。

其次,它们需要一个开源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合同各方都可以彼此完全信任,并且履约流程完全自动化。此外,为了实现智能合约,整个环境必须自身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尤其是以太坊区块链,是运行智能合约的理想环境。

最后,智能合约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必须完全可靠。这就需要使用根SSL安全证书、HTTPS和其他已经广泛被使用并在大多数现代软件上自动实现的安全连接协议。

结尾:

好久没有给大家伙发福利了,后期将不定期发放福利,而且是无套路红包哟!各位币东记得每晚21:30准时守候哟!

—-

编译者/作者:木有故事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