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主力抓破脑皮,炒概念如炒剩饭

主力抓破脑皮,炒概念如炒剩饭

2020-06-20 童刚 来源:区块链网络


又过去一周了,比特币波澜不惊地走着,无趣地横盘。消息面相当配合,还在炒作那些快要过期的概念,无非就是ETH2.0, IPFS, DeFi, Telegram,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IPFS从2014诞生,到2018年开始大火,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概念。概念就是一帮所谓的极客们,号称要革掉某某的命,推出一个牛逼哄哄的产品,解决用户在某一方面的痛点。他们经常喜欢用一些词语:革命性、颠覆、划时代等,听得很多人心潮澎湃。这跟区块链革命和区块链骗局的循环往复是一回事儿,本质上使用一些听起来前卫的概念来收割散户的认知税。

概念炒作有诸多套路。

首先,大V大喊的概念不见得解决用户的痛点。正如零售行业中的库存一样,产品经理定义的需求很可能是伪需求,这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大公司投入重金研发的失败产品。例如某品牌手机率先使用一亿像素的摄像头,听着很牛逼。当你拍照的时候,一张图像要等5秒,才知道这是多么扯淡的功能了。

其次,概念不一定能够落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若干年前,Google X实验室提出的太空电梯,号称要使用一种特殊材料,将电梯直接升到太空。从此,我们再也不用坐太空飞船了,多么经济的一个产品,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太空旅行。多少年过去了,这个产品没有了消息。

再次,革命性的产品具有非凡的研发难度。IPFS跳票了多少次,我都记不清楚了,只知道一直在delay,正如今天的ETH 2.0。想必其中一定存在巨大的技术难度,这也正是革命性产品的特点。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革命性的产品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研发和迭代过程。

最后,产品过于超前而夭折。Virtuality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AR设备,因为过于笨重和缺少片源而遭遇用户的厌恶。时至今日,虚拟现实在生活依然没有广泛的应用,长期使用带来的眩晕感无法消除。

以上所有的问题都在币圈暴露过。

前两条被大量的资金盘拿来吸引散户上车。项目还没做出来,先发个币,或者fork一个币。

分叉党号称:比特币的问题在于区块太小,手续费太高,要求扩容。于是,诞生了BCH和BSV,两年半之后的今天,BCH和BSV的用户量只有BTC的十分之一,币价只有后者的四十分之一。IPFS主网没有上线,矿机就出来了,很多交易所还上了期货代币,散户被割的体无完肤。DeFi上趴着一堆羊毛党在吸血,合约出现漏洞,都阻碍不了它号称要颠覆金融业。比如下面这件事情:

2020年06月17日,据DeBank平台数据显示,去中心化借贷平台Compound 24小时的清算金额达11.13 万美金,而同时期其他借贷平台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清算。

精评:羊毛没捞到,本金没了。

第三条成为目前主流项目正在苦苦煎熬的鸿沟。项目解决了痛点,产品有了一个初始的原型机,但是距离最终可交付的产品,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只要行情好起来,以太坊就会卡成翔。开发者们急得不得了,快马加鞭地研发2.0版本,然而主网上线的时间一直在推迟,现在又有了新消息:

2020年06月18日,以太坊多客户端测试网开发者Afri Schoedon表示,在顺利的情况下,ETH 2.0主网会在今年11月启动,也有可能延迟至2021年。ETH 2.0主网启动前,需要5个客户端都使用规范的最终版本,随后部署从当前链到ETH 2.0的资产转移合约,中间还需要流出测试时间与缓冲期。

ETH2.0要解决吞吐量的问题,从POW转为POS,加上分片解决方案。V神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即便如此,ETH2.0还是在delay中不断营销自己。

另外一个问题是,2.0上线后就前途无限好吗?EOS拥有最快的公链速度,一样没人用。这就要说到第四条,即产品是否能够大量卖出去。目前币圈销量最好的产品只有两个:交易所和矿机。在深熊时刻,矿机公司大都在赔本赚吆喝,只留下交易所守在食物链的顶端,过着还不错的小日子。

看了一圈下来,目前基本面最好的标的便是平台币,除此之外都是炒作概念。老韭菜深知其中的坑,追高是不能的。主力能做的,就是吸引新韭菜。可是,经济乏力的当下,哪里有新韭菜呢?比特币迟迟无法创新高,新韭菜进场的动力何在呢?

想到这里,我默默地抓紧自己的钱袋子。投资,何须着急。

—-

编译者/作者:童刚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