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OW到混合共识 区块链从2009年发展至今,已经演变出多种共识机制。关于算法的共识之争持续演进着,拥有诸多后发优势的“新共识算法”虽然都在解决着之前共识算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些问题,没有一个共识算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共识算法的演进过程 目前,大部分的区块链共识都来自“BFT家族”、“Proof of X家族”,又或者是两大家族之间的结合。 在区块链领域,虽然我们最常听到的是POW或者POS,但是BFT(拜占庭容错共识)绝对是分布式计算领域发展较早的共识机制,但是由于本身的扩展性差等问题,应用场景有限。在区块链诞生后,BFT类共识也随之复兴,主要应用于许可链内,也可在修改后应用于公链,比如很多后期发展出的DBFT、PBFT。现在Libra采用的LibraBFT共识也是基于新型的BFT共识HotStuff。 Proof of X是目前公链领域内应用较多的一类共识。其中PoW 最早被应用,但存在资源浪费、算力集中、缺少终局性以及性能低下等。 PoS是目前有力竞争者,可避免资源浪费、弱化了中心矿池需求、降低51%攻击可能性,但也同时存在确定记账节点数量困难、存在非预期的中心化问题、Nothing at Stake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弊端,当前也诞生了许多混合类共识,希望既融合两者的优势,又能规避某些弊端,包括 PoW+PoS、DPoS+BFT等。所以混合共识机制可能会是公链后期发展的一个出路。 在一个公链项目的早期阶段,如果使用 PoS系列协议会则会带来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 PoW 协议下是可以避免。去使用 PoW 协议启动主网的区块链则可以实现分散的共识,从而避免这些问题。当 PoW 公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股权分布相对分散以后,可以选择“ PoS+ ”共识机制。 二, PoW共识算法 PoW(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证明,根据矿工的工作量对数字货币进行分配,矿机的性能越高,数量越多,工作量越大,得到的数字货币就会越多。 BTC是采用PoW方案最典型的例子。它通过挖掘过程包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矿工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完成了PoW,就获得了记账权。因为它需要计算力的资源,成功的矿工会得到BTC作为奖励。 为了控制货币基础,挖矿被设置成了更加复杂的模式。因为每个矿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依赖于他的算力,挖矿的难度由系统中所有算力的总和来决定。对于PoW机制的加密货币,矿工是通过竞争解决数学问题来确认和固定转账。第一个解决问题的矿工得到奖励。该问题的复杂是刻意制造的,用来控制货币基础。 这个处理过程被一些人认为是天才之举,很好的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但是被另外一些人批评没有效率因为白白损失了资源。同时,单一的PoW机制也面临着51%算力攻击等安全性问题。 随着BTC的发展与区块链的行业发展,PoW机制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持币者无法参与任何决策,话语权集中在矿工的手中,这与去中心化的理念背道而驰,决策权集中在少数矿工手中。 同时,PoW面临着参与成本高的问题。一个新参与数字货币的投资者,很少会有精力对矿机等进行管理与布局,这样大多数用户与持币者无法参与到决策中去,使得权力过于集中。比如比特大陆就是一个例子,它的算力已经可以暗箱操控全网了。 以下就分别讨论PoW算法的几大突出问题。 资源浪费 PoW 共识过程高度依赖区块链网络节点贡献的算力,这些算力主要用于解决 SHA256 哈希和随机数搜索,实际上并不产生任何有效际的社会价值。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日益普及和专业挖矿设备的出现,加密数字货币生态圈已经在资本和设备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军备竞赛”态势,逐渐成为高能耗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凸显了资源消耗问题。根据一些国外网站的数据显示,如果把比特币加以太坊看做一个国家,其挖矿消耗的总电量已经超过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和希腊等国家,在全球排名第 45 位。 单看以太坊,其挖矿消耗的总电量超过马其顿、洪都拉斯和安哥拉等国家,每年耗电约 8.63 万亿瓦时,占全世界用电量的 0.04% 。 算力集中 中本聪设计 PoW 共识机制的前提是算力和计算节点的均匀分布。但随着比特币数量减少,对算力的要求则越高,人们开始通过联合挖矿加速比特币的获取,从而催生了矿池挖矿的新玩法。矿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体系的平衡,马太效应逐渐显现。 根据btc.com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矿池算力份额排名前五位的 BTC.com、AntPool、SlushPool、ViaBTC 和 BTC.TOP,占据比特币总算力份额的数据是 64.6% 。理论上来看,这五大矿池联手,确实具备了发起 51% 算力攻击的能力。虽然实际上,这些矿池为掌握全网 51% 算力所需的成本投入远超成功实施攻击后的收益,但 51%攻击的安全性威胁始终存在,引发人们对算力集中的担忧。 业务处理性能低下 也就是,换句话说,就是基于PoW的共识,TPS一般比较低下。PoW 共识算法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能源支持系统的运行,但这些能源消耗绝大部份是用于工作量证明中的哈希运算,区块链网络处理交易业务(TPS)的性能则非常低,比如比特币每秒只能进行大约 1 * 1024 * 1024 / 250 / (10 * 60 ) = 6.99 笔交易。 三,DPoS共识算法 DPoS是基于PoW及PoS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保障数字货币网络安全的共识算法。它既能解决PoW在挖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能源过耗的问题,也能避免PoS权益分配下可能产生的“信任天平”偏颇的问题。那么,DPoS就能顺理成章成为共识机制3.0脱颖而出的代表性共识机制。 DPoS它能够让用户广泛参与到挖矿中来 ,指的是让每一个持币者都可以进行投票,由此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 ,或者理解为一定数量的节点或矿池,他们彼此之间的权利是完全相等的。持币者可以随时通过投票更换这些代表,以维系链上系统的“长久纯洁性”。 我们可以以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来理解DPoS共识制度的涵义。当被选出来的人大代表不能再履行人民赋予他们的职责之时(当然,在区块链系统中,指的是他们无法维系整个网络的运行过程),他们将会被除名,而网络将会重新选出新的代表来代替他们的位置。 DPoS的优势就在于能将维系网络运行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来管理整个链上的运行,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PoW的能源耗损问题。同时,更加“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将区块链网络运行的决定权分散到全网的各个节点手中,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PoS容易出现的被庄家操纵的“控股”现象。DPoS共识机制的出现,将通过实施区块链上的“民主”来对抗“中心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用被公选的“弱中心化”的方式来提高全网运维的效率。 四,PoW + DPoS混合共识机制 PoW+DPoS的混合共识机制,DPoS能够将受众群体最大化。参考EOS的超级节点,首先在真金白银的收益上。按EOS白皮书的说法,EOS每年会增发代币的1%给维持节点的人。EOS总量是10亿,1%也就是1000万个EOS;就按40RMB单价来算,一共是4个亿,再分给21个节点,每个节点每年仍有接近2000万的收益。别忘了,以上是按40RMB估算的价格,未来EOS能上涨多少还不能确切估计,一旦价格起飞,那么这些超级节点们在未来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在区块链的世界地位上。成为了EOS超级节点,也就成了EOS网络的“一级代理商”,拥有EOS生态的投票权与话语权。 这样的好处是DPoS的机制带来的效益。并且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PoW机制还能在网络运行的前期弥补不足。PoW + DPoS的混合机制很好的达到了两种共识算法的互补。类似与PoW + PoS的混合共识机制。 BTC的矿工相对于整个BTC的参与群体中在数量上只占了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为BTC投资客和用户,对BTC的发展与稳定起不到积极作用。 该混合共识机制的创新性就是让持有token的用户与矿工均可以参与到投票中,共同参与社区的重大决定,共识结果被广泛认可,无需开发者干预,而这才是真正相对的去中心化。 采用该混合共识方案的区块链的社区才能较好的达到以下目标: ·参与性(participative) ·协作性(collaborative) ·合作性(cooperative) ·分布式(distributed) ·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 ·自治的(autonomous) 这6个特性的的高效社区,以混合机制来实现广义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高效运行。该混合机制使得数字货币的持有者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的重大决策,而不需要购买昂贵的矿机。 总的来是,通过PoW,使得BigBang Core有挖矿的硬性成本作为币价的保证。矿工是几乎不会低于成本价出售token的,而随着算力的提高,不断上涨的挖矿成本也会使币价处于稳定向上的状态,又制约了单独DPoS机制里token过于集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DPoS让中小投资者着眼于项目的中长期的发展,中小户更倾向于把币放在钱包里进行DPoS而不是放在交易所随时准备交易。使得BingBang Core生态更加健康,人们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BigBang等IoT数据上链的技术与落地应用上,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的价格波动。 因此PoW矿工和DPoS矿工都能参与系统共识并发挥重要作用。 五,PoW+PoST+PoRep型矿场 目前几乎所有的矿机都在浪费资源,不仅仅是PoW消耗电力,连PoST/PoRep共识下的存储型矿场都是闲置的,闲置CPU/带宽/内存/存储能力,因为单纯的PoW本身就有大量消耗资源的设计缺陷,而PoST/PoRep又因为没有落地应用场景导致没有数据可被存储,在不同共识下产生的矿场都存在着致命设计缺陷。 在BigBang团队研发的物联网公链中,将三种共识同时引入解决上述问题,PoW可以让矿机通过FPGA等硬件加速方式进行加速Solo而让Token分布更加分散,而后期的CPU与FPGA可以为数据分发、索引、挑战验证进行服务与加速,而且矿机在DPoS大规模运行后进行PoW的计算也有一定概率为主网出块获得奖励,同时也可以防止因DPoS节点集体罢工而导致区块网络整体瘫痪;矿机本身的存储能力与带宽则可以为IoT方向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数据存储能力,且所有矿机都可以通过数据存储、数据分发、数据索引、挑战验证等方式获得Token激励。 因此,PoW+PoST+PoRep共识的结合是恰到好处的混合共识组合,无需浪费资源。 BigBang Core官网:https://www.bigbangcore.com BigBang Core白皮书:https://www.bigbangcore.com/whitepaper/BigBang_Technical_WhitePaper.pdf —- 编译者/作者:谭币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BigBangCore混合共识机制的优势
2020-07-26 谭币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比特币:链上数据支持即将到来的牛市预期2020-08-01
- 以太坊经典区块链因一名矿工重组而分裂2020-08-01
- Filecoin挖矿指南之设备性能对证明计算的影响2020-08-01
- Filecoin挖矿指南之系统的证明机制2020-08-01
- 老崔说币:比特币已成功逆袭再无下降趋势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