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究竟什么是“数字身份支持知识协作”?本体技术专家这样解读

究竟什么是“数字身份支持知识协作”?本体技术专家这样解读

2021-07-16 本体Ontology 来源:区块链网络

7月12日,第二届数据智能与知识服务研讨会上周在南京市东南大学圆满落幕。本体首席技术专家?Ning Hu?在专题3“数据智能与知识平台建设”环节中发表了《区块链和数字身份支持知识协作》主题演讲。

该演讲中,Ning Hu 讲述了一种使用区块链和数字身份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来支持多方知识协作的技术方案。在多源多系统知识协作过程中,以区块链提供多中心信任基础设施,以数字身份提供去中介化信任、跨系统账户和权限管理协同,最终实现去中心化网络结合分布式网络支持知识协作。

在上期《聚焦数字身份与知识协作,与本体共赴“第二届数据智能与知识服务研讨会”》文末我们发起互动,邀请大家向 Ning Hu 发起提问。Ning Hu?对其进行了详细解答。

请查收你们要的回答——

Q1.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您认为区块链未来的主要方向会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

区块链技术本身在跨系统互操作层面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协同不同系统之间的实体识别,协调不同系统账户,适用跨系统权限管理。因此,区块链在这一方向的应用,可以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等多种多系统协同场景提供帮助。也许能够成为区块链应用的方向之一。

Q2. 请问 Ning Hu 老师,数据智能与知识平台建设如何巧妙地与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巧妙结合起来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去中心化数字标识协议 DID,从协议表现上来看,更适合称之为“去中介数字身份标识”,能够方便地协助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协作。

但是,基于区块链的 DID 实现来支持跨系统数据互操作,从效率上来说,有一定瓶颈。它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地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协同,本系统满足协议即可,不需要应对不同系统做相应客制化接口开发和协调。所以他是一种平台层协议产品,适用于开放性场景的协同方式。对于接入更多的系统,是一种高效的组织方式。

另一方面,在数据智能和知识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多源、大量的数据集协同工作,同时牵涉到不同的算法和有高价值的模型使用。这时对于数据隐私有硬性的要求,依托区块链加上数字身份进行实体识别和权限管理,结合密码学的成果,可以较为方便的达成共识,满足数据隐私保护的需求,并且方便的纳入更多的数据、协调更多的系统、并允许更多算法来适用更多的场景。

Q3. 未来是否会有数字身份和知识产权强绑定的场景出现,比如学术论文、制作的PPT、撰写的文章等等,这其中的优势和瓶颈可能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棒。

数字身份并不是特指用户个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 UTXO,就使用了一种数据本位的账本管理方案。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现在,数字身份也适用数据本位的身份,也就是数据身份。DID 的核心是数字身份的标识,所以也可以作为数据标识,适用于数据确权。区块链有完整的资产化方案,两者结合,就形成数据权利资产化方案,使用在知识领域,就是知识权利。

本体的?DDXF(去中心化数据交换和协作框架)就是通过区块链和数字身份技术实现链上账户体系和权限管理体系,在跨系统互操作方面的数据协同工具,能够实现数字身份和知识产权强绑定。

实现强绑定,意味着所有关于知识成果的使用都可以在使用中进行确权,可以很方便的追加各种服务。同时对于“学术造假”的行为,也可以借助区块链防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发现、提供佐证并借助仲裁的方式解决。

同时,形成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积累演化过程,知识点推导的关系、知识内容的补充、修正、错误的论断……区块链可以完整地记录这个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大量专家的输入,而知识点的价值随使用过程体现,相对真实的反映知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价值。可以说,强绑定的优势就是可以很方便的协调多源输入形成知识点,记录知识推演过程,支持多系统知识使用并加以验证反馈。

当然,由于使用区块链技术,它的瓶颈还是在性能上面。本体目前的方案是将区块链共识网络集中于鉴权和身份识别一点,支持知识对齐、实体识别和归一化操作。而实际的业务系统仍然以分布式集群系统结合密码学成果实现,以此规避一部分的性能问题。这一方面,本体还在继续努力。

Q5. 目前联盟链的进展如何?

有更多的应用案例么?联盟链主要还是侧重在互联网包括工业互联网方向的探索,以去中心化身份来协同不同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本体更多关注去中心化身份与数据解决方案,更多案例请参考我们的周年回顾:主网三周年特辑 | 崇本务实之大事件回顾(上篇)

Q6. 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和真实的场景业务解决,有没有比较好的案例,并解决一些比如易用性和安全性(隐私保护)的优秀案例呢?

个人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应用都需要使用区块链。

由于区块链采用共识网络的设计,共识记账的成本相对传统信息系统而言较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间,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个业务和应用是否真的有对等节点组织的需求,技术表现就是组成一个共识网络来共同完成业务。对等网络的本质是消除在节点之间合作或协作时候的信息壁垒,比如跨部门之间的合作、跨地域子公司之间的对账等等。当然,如果企业有对外的开放性产品,并且需要把相关的数据进行外部分享,可以选择区块链作为工具来组成一个信任平台。相关的案例有包括?Zaico?个人托管业务三方存证平台,德国朗盛集团危化品溯源和物流监管,戴姆勒人车分离的细粒度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Q7. 知识建设如何实现在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上的动态平衡?

本次会议分享了很多多模态相关的成果,体现了学工转化的巨大成效。知识平台和协作产品要符合知识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在知识收集、校验、协同、对齐、归一等过程中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

但目前主流人工智能业务都是自建知识库,很多模型建立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库进行训练之后获得的结果。技术创新经过学工转化之后形成产品,如果对这个成果有保护需求的话,就需要密码学方案来保护算法、数据集、模型参数等成果。这个隐私保护的执行过程涉及到多方协作,建议通过区块链实现协同。一般建议是在做创新的时候,使用自建的小规模数据集进行算法验证。针对自己数据集缺乏的情况下面可以使用众包模式,借助区块链平台进行数据集的访问权限获取,也可以把算法提供给三方的数据使用者。所有合作都可以使用隐私保护的相关产品。当然,对于商业系统而言,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平衡还会受到市场的制约,这个话题有机会我们再深入探讨。

Q8. 知识平台上链的用处除了确权以外还有哪些?

知识本位上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权,但是这个确权是广义的,涵盖实体识别和权限管理系统,贯穿整个知识演化的生命周期管理和使用过程管理的一个工具,牵涉到知识点的识别(多源知识对齐、实体识别和归一化)和使用(跨系统使用、价值分析和反馈)。之所以借助区块链这个技术,更多是为了开放式的跨系统知识服务提供可信基础设施。

Q9. 本体 Ontology 与 IPFS 是否有可能碰撞出火花 ?

本体聚焦于身份和数据,IPFS 作为存储的方案之一,一直是数据储存方案的选择之一。本体的 SAGA 数据解决方案就包含数据介质和涉及密码学的隐私存储标准协议。

如需加入社群,请复制链接:https://t.me/OntologyNetworkCN

—-

编译者/作者:本体Ontology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