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技术推动信任从机构走向机制

技术推动信任从机构走向机制

2021-08-10 白丁先生 来源:区块链网络

1980年,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写过一支铅笔的著名故事:制造一支铅笔,从原材料来看,其木质可能来自于美国,笔芯可能来自南美,橡皮头可能来自马来西亚等等,只有全世界分工协作,把各地的优势资源运用起来,以最高的效率去生产,才能让一支铅笔的价格降到几毛人民币。

上面的案例是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全球的分工协作将大幅度的降低产品的最终售价,但促使全球分工协作的基本动机是因为普遍的贸易和交易行为,比如“我需要一支铅笔,我想卖一支铅笔”。

如果说交易行为的发生使得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分工协作,提升了生产效率,那么在交易过程中,因为有了信任元素的介入,也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更加频繁,交易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以物易物的交易系统中,供给与需求必须完全吻合才会触发交易行为,但在长期的交易活动中,小范围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有条件或无条件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让需求者提前满足并延期偿还满足需求所付出的代价。

在小规模的交易过程中,陌生人之间往往需要一个中间人来确定信任,比如A需要向B借入一笔资金,在A和B之间彼此陌生的情况下,就会找到双方共同的熟人,利用双方基于对中间人的信任,完成本次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中间人起到了信任担保的作用,一方面他督促着B将资金借给A,另一方面他又约束着A在规定的时间将借款资金和一定的使用费用归还给B。当然在这种熟人担保的模式也存在着中间人未能履行责任,偏袒一方的道德的风险,并且不能满足大规模交易的需要,这时候就形成了一些专业的机构,例如金融体系中,居民因信任将存款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存款贷款给有需求的个人或机构,完成了交易的行为。在证券交易过程中,某个评级机构对某个证券进行评级打分,一方面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定,也会让投融资成本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些机构在提供信任服务的同时,增加了一定的交易摩擦,产生了新的费用,虽然这些机构也受到其他机构的监管,但也不能完全杜绝未履行责任的风险发生。

所以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就在不断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点对点的在不通过第三方的介入的情况下,完成信任交易,以此将交易摩擦降到最低。在经过大量的技术叠加,形成的诸如区块链的技术,其在一个系统中,参与者高度分散,并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形成的信任共识机制,这种机制在解决信任问题的同时,也将交易成本降低,并有效的防止了交易数据被篡改或丢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的迭代,信任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不会只停留在机构层面,也将会出现更多以技术作为支撑的新的机制,以及机构和机制的相互融合。

—-

编译者/作者:白丁先生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