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藏狐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 生成 几年前,我采访一位产业专家,他提到了一个高科技到产业落地的主要困惑:两层皮。 一些特别牛的技术成果在论文上发表了,这是一层皮。企业的技术人员,将这些成果产品化、商品化的时候,可能出于工程化的原因,会做一些简化,这是另一层皮。 两层皮之间,是有gap的,就像卖家秀和买家秀一样,并不是融合且一致的。 而往往是那些有技术人才、研发能力、转化意愿的企业,会先碰到“两层皮”的问题,产生对技术有效性、ROI回报率不明确的疑虑。 在冲入大模型热潮的各路人马中,金融机构可能是率先遭遇“两层皮”挑战的。 我们知道,金融产业一贯是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在AI方面的尝试很早就开始了,可以说是产业AI化的“优等生”,更是有着良好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金融机构的前中后台各个场景中,都有被大模型降本增效的空间。因此,金融也被认为是大模型落地的首选场景。 作为大模型落地的先行者,金融领域如果解决不了“两层皮”的问题,意味着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差距。 本文希望说清楚,究竟是哪些问题拉开了金融和大模型之间的gap? 01 问题一:以谁为主?既然是做大模型,当然是由OpenAI/BAT这样的科技企业和技术公司为主导了,而这也是金融机构不想看到的事。 有个金融领域的专家告诉我们,这波大模型的热度起来之后,金融机构都特别焦虑,有一种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情绪。 因为上一波技术浪潮,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崛起,导致传统银行、券商的很多业务,被互联网金融公司分走了。在业内人看来,这种“史诗级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在技术焦虑的驱动下,金融机构非常积极想跟上大模型的风口,几乎不需要科技厂商做太多市场教育,整个行业在接纳大模型这件事上表现极其良好。 同时,金融机构也非常重视将金融大模型的“核心筹码”牢牢掌握自己手里,强调“以我为主”。有银行业人士提出:只有适应银行的大模型,才是真正可以深度应用到场景里、业务流程中的大模型。具体怎么做呢? 一类是硬筹码。 对金融机构来说,数据安全隐私合规,是没有妥协的硬指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也就导致,大模型落地金融更加需要本地化的搭建和私有化部署、运行。 本地部署的要求,对大模型厂商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相比其他行业直接调用API接口的MaaS模式,本地部署的客单价高、利润大,商业价值更高。不利的地方在于,私有部署需要在云化方案、数据处理、存储、模型训练、提示工程、运维服务等多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竞争焦点不仅是基座模型本身,这就增加了技术服务商的成本和难度。 另一类是软筹码。 金融大模型要表现良好,需要专有数据的精调、领域知识的引入、基于场景的反馈,而银行业本身的数字化基础非常好,数据积累深厚,这便成了掌握在手中的软筹码。 摩根斯坦利公司在研发生成式AI产品中,就结合超过10万份财务报告、内部资料和金融文献等,对OpenAI的基础模型进行微调。据透露,我国农业银行业也沉淀了2.6TB的高质量训练数据,用于大模型的训练。此外,基础大模型虽然通识能力很强,但“专业课”能力不足,缺少金融专业知识,加上金融场景业务复杂,初出茅庐的大模型,要形成高质量的服务能力,成为优秀的“AI副驾驶”,并不容易。 这就要求,大模型厂商和技术公司,改变“技术为中心”“我是来赋能/颠覆你的”的惯有思路,增强服务意识,与金融客户合作,以金融客户为主。 大模型落地金融绝不是,也不能是又一次“技术颠覆行业”。无论是通用大模型厂商还是ISV服务商集成商,都要在“客户为主”这条baseline(基线)上跳舞。 02 问题二:融合为什么难?以金融机构为主,那科技公司岂不是成了“大模型施工队”,只能收点辛苦费,发挥不了技术创新性了? 大no特no。 一来,金融AI不是新事物。 金融机构,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面对AI一窍不通。事实上,在所有行业里,金融领域的“含AI量”绝对是排名前列的。几年前我采访国内某985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对方直言,AI方向的学生毕业后不去BAT、不去创业公司,去的是招商银行这类金融机构下面的信息中心/技术中心,搞金融的人工智能。 所以,金融AI的趋势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大幅开展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大模型热度刚起,国內工行、平安、农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一大波银行,能很快组建了自己的GPT大模型专项研究团队。银行能及时行动,靠的就是几年来投入AI的积累。所以,以金融机构为主,也做得好金融大模型。 二来,大模型是个新事物。 大模型究竟比这些“传统AI”强在哪里,能干什么?这是一个完全空白的新问题。 理论上讲,大模型可以贯穿银行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条业务线、每个智能都能找到LLM的应用场景。但现实中,全环节全面上马大模型,怎么跟业务结合都不清楚,意味着会有大量探索是失败的、浪费的。 要加速探索、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就必须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一起,让金融专家、算法科学家、工程师、测试员等坐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共同探索,深入洞察场景,对需求“去伪存真”。 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直言,今天金融业能够获取的智能化应用非常丰富,翻开AI企业的金融产品推介手册,可以看到上百个细分能力,但如何选取最合适的整合到自家机构的业务中,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试错。 目前来看,业内基本已经达成共识,金融大模型,必须优选场景。有几个关键词: 1.高频次。在一些重点场景、重点应用上,尽快让大模型可以上岗解决问题,降低应用的门槛。比如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原本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可以很快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成果。 2.高价值。对于一些有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的领域,率先开始探索。比如普惠金融,就是目前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看中的金融服务,需要精准的数据洞察、更低成本、高可及性的服务能力,去综合降低中小微企业/商家的金融成本。其中,大模型的多模态表达能力、强大的理解分析能力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3.易部署。不少金融从业者,听到大模型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小模型能干吗?大模型对硬件基础设施的算力、稳定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又在加速推进国产化硬件,各个业务线都部署大模型,带来的性能压力、成本压力、部署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大模型压缩优化后或者同样效果的小模型,可以落地的业务场景,比如大模型生成银行理财产品推荐建议,大模型作为券商机构的研究助理,对这些已经在应用的传统AI,用大模型进行升级,不会增加过高的算力成本和工程量,是更易落地的渐进式场景。 正因为大模型是一层皮,实际应用是另一层皮,两层皮怎么融合,在哪些场景优先融合,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都不能独行,唯有紧密配合,才能寻找到金融场景与大模型之间的最佳融合之路。 03 问题三:镣铐怎么这么多?是不是找到场景,重点攻克,然后规模化复制,金融大模型就能突飞猛进了? 我们说金融机构“人多、钱多、技术多”,只是相对其他行业而言。现实中,金融机构也不可能拿出无限的预算、投入无限的人力、开放无限的场景,供大模型随意大显身手。而且,金融领域还存在大量的中小银行、券商,能负担的技术创新成本也是有限的。 一位银行从业者提到AIGC就说:竞争是加剧的,人员是有限的,人才是缺乏的,费用是紧张的。 可以说,带着镣铐跳舞,正是金融和大模型“两层皮”“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关键原因。 比如算力的问题。国产化替代进程中,金融大模型要打破训练昂贵、算力成本高的桎梏,对模型厂商的硬件基础、自研能力、生态兼容能力、软件协同优化,提出了综合的考验。 目前,头部云厂商都下大力气在自研硬件上,比如百度的昆仑、阿里的倚天、华为的昇腾,以及配套的软件、生态,没有这些很难真正拿下金融大模型。 还有技术本身的限制。坦率来说,大模型技术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落地,必须解决幻觉问题,胡说八道对严谨的金融业务是不可接受的。模型黑箱性会导致AI智能决策不可信、不敢信,无法真正用于金融投顾、市场分析决策。 另外,金融机构也会衡量ROI投入产出比。但因为金融场景中,已经沉淀了大量的传统AI,比如智能客服,大家可能都接过机器人打来的产品推销电话、账单催收电话。 所以引入大模型后,究竟能给客户带来多少收益,回报产出比ROI怎么评估,哪些是大模型带来的提升,这些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无法量化大模型给业务带来的贡献,显然会导致大模型厂商的无序竞争,或者比拼客户关系,这也成为金融大模型效果不彰的一个隐忧。 消除产业和大模型之间的gap,将会是接下来,大模型赛道的标准动作。 这个过程中,最早遇到“两层皮”问题的金融大模型,或许会提供大量有益的参考和实践,而金融机构也会成为更早挖掘到金矿的第一批大模型淘金者。 —- 编译者/作者:AI梦工厂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金融和大模型的“两层皮”问题
2023-09-20 AI梦工厂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高德向百家网约车平台开放安全出行大模型能力2023-09-20
- 华为云将携手深圳市气象局打造高精度区域气象预报大模型2023-09-19
- 腾讯云联合信通院发布“金融行业大模型标准”2023-09-19
- 工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大模型全面落地金融业需要大数据、大算力、2023-09-18
- 中信建投武超则:AI 是数字化时代的“操作系统”,AI 大模型全面加速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