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币族移动版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阅文发布首个网文大模型“阅文妙笔”,CEO侯晓楠称阅文将全面与AI融合

作者:王毓婵

7月19日,阅文发布了国内网络文学行业首个大模型“阅文妙笔”和基于这一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

阅文集团CEO侯晓楠将 AIGC 对作家的意义比作“从手动驾驶升级到辅助驾驶”。他介绍称,“阅文妙笔”将通过内容灵感、场景创作、知识服务等创作辅助,为作家节约大量冗余、枯燥的工作。

36氪随后体验了“作家助手妙笔版”。在作家端,选择作品类型(仙侠/都市)、性别、类型(正派/反派/中立)、标签(谋略/天才/稳健/善良/忠诚……)之后,输入自己对角色的大概设想,即可获得 AI 生成的角色称号、称号来源、势力、外貌、性格、功法、经历等信息。

AI按照作家设定生成的角色

另外,这一工具还支持作品灵感的生成。以玄幻小说为例,AI可以按照作者的大概设想,生成修炼境界、宝物道具、妖魔异兽、门派势力等信息。甚至,连打斗和场景也可以仅凭作者简单的设定生成数百字的详细描写。

AI按照作家设定生成的门派势力关系

正文为作家本人创作,右侧框内是AI辅助作家生成的打斗描写

从36氪的体验上来看,AI虽然能生成巨细靡遗的内容,但在创作新意上颇显不足。对于作家来说,它能较好地完成信息查找和梳理思路的工作,但并不能达到直接复制全文呈现给读者的标准。可以说,阅文妙笔是辅助作家寻找灵感的工具,并不能达到取代作家人工写作的水平。

侯晓楠在发布会现场也明确表态,AI主要是辅助创作。“AIGC不会取代作家,它是创作的金手指,而主角永远是作家。”

阅文对 AIGC 寄予厚望。今年6月,阅文启动了新一轮组织升级,成立“四大事业部”,核心就是“积极拥抱AIGC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推动IP孵化和生态链的提效增速”。

所以,在阅文的规划中,AIGC 不仅会被用于辅助作家创作,还将被用于提升IP开发的效率和产能。具体来说,未来网文在更新时,将加速形成漫画、衍生等视觉形象。侯晓楠称,阅文将全面探索有声、漫画、动画、衍生等开发链条的 AI 应用。“第一阶段,我们已经把AI应用于网文漫改。过去单格需要2小时左右的上色环节,已经能缩短到1小时以内。”侯晓楠说。

阅文在发布会上展示了AI为小说绘制的插画——可以按照作者的要求来画人或场景,甚至可以为世界观宏大的仙侠小说绘制地图。

AI按照作家设定绘制的图画

AI按照作家设定绘制的场景

AI按照作家设定绘制的地图

侯晓楠透露,接下来“阅文妙笔”将向开放的、多模态的大模型升级,全面融入其创作生态和IP生态。

侯晓楠将阅文未来的成长性,押注在AIGC和IP生态两大关键词上。“去年阅文新增作品95万部,但进入IP改编的还不到0.5%。而过往IP在动漫、衍生等不同链条的开发,是滞后的、割裂的,不可避免会出现IP热度的下降、用户的流失和价值折损。”侯晓楠说。

在阅文的规划中,多模态大模型将被用于解决这一问题。侯晓楠在发布会后接受了包括36氪在内的媒体的采访,谈论了“阅文妙笔”的进化方向、AI与人类作家的竞合关系,以及阅文各事业部未来在AIGC上的规划等等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36氪的采访实录:

Q:在阅文的规划中,AIGC 工具投入使用后,会对创作成本/创作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是否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侯晓楠:我一直觉得AIGC能够去赋能作家,帮助作家把精力聚焦在创作内核上。我相信作家助手妙笔版能够提升作家的创作效能。

其实作家在早期寻找灵感、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做大量枯燥繁琐的工作,在创作阶段,也经常会出现卡壳或者灵感缺失的情况。我们希望AIGC能够像辅助司机驾驶一样,辅助作家创作,让作家更多的去聚焦创作乐趣、故事内核,这是目前的一个方向。

未来我们的大模型将逐步迭代,在创作辅助功能打磨好以后,会陆续进行开放,也希望不只是赋能阅文的生态,也能够赋能行业。还是需要实现功能上的不断提升。

Q:内测结束后,何时能全面上线?

侯晓楠:还要看内测的效果。

Q:有什么问题是AI解决不了,必须由人类作家来解决的?

侯晓楠:大家对于大模型和AI的态度是变化的,从极度乐观(认为AI取代不了人类)到极度悲观(认为AI将引发失业),再到一个趋于均值。我们希望把“阅文妙笔”打造成一个最懂网文、最懂作家的大模型,让它完成那些比较繁琐、重复性的工作。

但AIGC无法替代作家,因为作家拥有创意,能把握故事内核,这些是现在AI无法做到的。网文是长期的创作,许多网文都是百万字、千万字以上的作品,而现在AI生成还是片断式的,以百字、千字为计。整个书长期的脉络应该怎么构架,它的走向、情感等等,都需要作家去做核心判断。

目前AI主要是在辅助创作,包括相关人物的设定、场景描写等方面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价值。

Q:余华说,如果AI来写小说,可能会写出一部中庸之作,但不会写出很伟大的小说,您认为AI未来能创作出《庆余年》或者《人世间》这样的经典之作吗?

侯晓楠:一切的创作都离不开作家,作家才是作品的根本。AI只是为了提升创作效率,帮助作家有更好创作的灵感。

我还是比较看好人机配合——既有作家把握的故事内核、情感,又有AI提供辅助工具,提升效率。通过两者的结合,我自己相信未来也会诞生出非常多伟大作品。

AI是一个不可逆的浪潮,就像人类经历的三场工业、技术革命一样。我们要拥抱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好机会,把它融入到产业机遇里面来。就像网络文学也是因为互联网的诞生,才诞生了这么多优秀的网文作者一样,伴随着AI等新技术的进化,未来很多创作也会围绕这些技术革命进行相关的演化。在演化过程中,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会诞生出一些新的伟大的作品。

Q:上个月,阅文启动了业务升级,未来整个集团将会如何与AI融合?

侯晓楠:我们在6月份提出了业务升级,其实就是两句话,一个是拥抱AI,一个是夯实IP生态。

首先,是拥抱AI。我们觉得AI的发展对于阅文来讲,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机会。我们刚刚讲了很多TO B端的应用,即创作端的文生文、文生图效率的提升。

同时在用户端,TO C端也有很多应用机会。未来用户不只是阅读文字,而是能在文字阅读中看到更多场景图的结合、音频的结合。

以起点为例,以前起点是以阅读文字为主的平台。未来,我们希望起点能够变成一个文字+音频+漫画的平台,甚至是动画、衍生品等一体化IP体验和消费的平台。

这在以前是比较难做到的,因为对创作效率和门槛要求高。现在通过AI工具,我们可以快速把一些名场面插到文字里去,可以快速把它转变成各种情绪丰富的音频,未来甚至可以形成动画,以及快速推出衍生品等等。

读者对衍生品是有需求的。用户在看某一章情感浓度最强的时候,就会希望跟作品有更多的情感连接。不管卡牌还是玩具,都是一种情感载体。对于我们来讲,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商业想象空间。

另外,在TOC端,我们还在产品中推出了“与AI角色互动”的功能,让用户通过跟书中的角色聊天,了解到更多故事的细节。

其次,是夯实IP生态。以前,我们走到IP改编这一环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五的作品,有非常多好作品可能都被埋没了。这也是受制于过去产能的影响,现在AI带来产能提升后,我们可以把更多的作品变成IP。

过去几年,我们开发了《庆余年》《赘婿》《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阅文IP,接下来我们应该让不同的IP板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开发,将IP从文字到漫画、动画、游戏、影视等串起来,这是未来夯实IP生态比较重要的一环。

Q:阅文“IP委员会”的存在,在IP开发生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侯晓楠:在我们内部形成了以IP为核心的委员会,负责IP的顶层设计。比如在创作端,与早期粉丝互动,对视觉形象进行共创;在动画创作阶段,与腾讯视频、B站这样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放大动画的破圈效果。以及,动画和游戏先天就有很多的结合,未来这一块也会有非常多专业领域的游戏工作室和我们合作。在影视化方面,我们除了自己做系列化开发,也会将一些IP授权给合作伙伴。

过去,我们每一个单点都有一定积累,现在通过IP委员会把各条线串起来,未来在阅文体系内真正形成非常强的IP资产,能够长期开发、持续开发。一是能伴随一代人的成长,二是通过跨环节的IP延伸,拉长IP的生命周期,这其实对阅文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

Q:这个“与书中角色聊天”的功能,现在是在测试阶段吗?未来还会有更多普通用户能参与的AI功能出现吗?

侯晓楠:是的,聊天功能还在测试阶段。这个测试未来也会应用到阅文各个产品中。我们希望能够从用户“阅读故事”变成“走进故事”,探索更多情节,创造更多情感陪伴。因为很多用户跟主角的情感连接是非常强的,这是在TOC层面的尝试。

在衍生品这一块,我们也希望未来通过AI工具激发用户二创,比如说用户认为这个角色应该是长成什么样的,就能在我们的AI工具中输入一些特点,生成形象。在我们有比较强的供应链能力之后,还能快速让用户生成他喜欢的衍生品。

另外,我们内部也会通过AIGC去提升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比如说通过AI去分析在一本书里哪些章节是用户的“高燃点”,然后在这个阶段加入更多互动。

总而言之,就是夯实底层的大模型能力。今年或明年,我们就希望能在底层能力和应用场景上看到不错的产出。

Q:也就是说在阅文的计划表上,许多功能在今年或者明年就能落实了?

侯晓楠:对。

知识: 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