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原理(上)
时间:2019-10-07 来源:区块链网络 作者:点评区块链
如果你站在这里,正拿着 100 枚比特币,怎么办? 我相信你会有一个好选择。 但身处其中时,你其实看不见曲线右边,真实处境可能是: 一方面,“一直以来的上涨”令认知处于放松状态,你会选择继续持有。 按照卡尼曼的理论,认知放松时,我们往往用「系统 1 」思考问题,套用一些成型的印象,快速得出错误结论。 另一方面,应用寥寥,内心难免认为这是一场随时破裂的泡沫。《财经》披露:
两种截然相反的预期令人焦虑。 我们常高估新技术未来两年的影响,但在泡沫破碎后却迅速陷入悲观,低估它未来十年的价值。 错误预期的本质是,我们关注价格而非价值,但价格似随机波浪,并不是一件容易确定的事。 1.如何判断长期价值?回到互联网早期,你会发现,此刻像极上世纪末的泡沫。当时大家对以 e 开头或以 .com 结尾的公司过分乐观。 作为唯一穿越 Web1.0 泡沫的巨头,亚马逊的早期股价走势也复制了 Gartner 技术炒作曲线: 泡沫破裂后,遭到抛售。 但放宽时间线,你会发现,那是一段可以忽略的波动: 事实上,贝佐斯当时的战略把控力、市场敏锐度与今并无二异,若看清长期价值,抛售显然不合理。 与上篇文章(美团商业模式)的逻辑不同。 技术带来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机会,它会重新定义稀缺资源:
在技术浪潮里,判断需要某种预见力,不理解技术,难以感知它的潜力与局限。 区块链技术最先应用于比特币,但它并不是中本聪从 0 到 1 的发明产物,而是多领域成果的组合。 一旦拆解,你会觉得非常熟悉。它的技术核心只有 3 点: 2. 技术一:基于密码学的数据链我宣称自己有“一枚 BTC”,然后发送给你。 如果把“一枚 BTC”理解成一则信息,你会发现,发送过程很像电子邮件: 以比特币的区块链为例: 发送“一枚 BTC”时,我会用私钥(SK)生成一个数字签名附在后面。 当你用我的公钥(VK)验证签名,会发现这“一枚 BTC”确是我给你的。 私钥只有自己知道,如: 1b0be2162cedb2744d016943bb14e71de6af95a63af3790d6b41b1e719dc5c66 私钥经过数学转换后,生成一个公钥: 0x6c2ecd6388c550e8d99ada34a1cd55bedd052ad9 公钥虽然公开,但你无法从之推测私钥。它可以作为接收比特币的区块链地址,也可以解锁私钥签署的数字签名。 不同的是,“一枚 BTC”的信息量更大,它包含了流动记录。 若把 12 点的记录打包成区块(Block),然后盖上基于 11 点那个区块产生的时间戳,那么每个区块都是对前一个区块的增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Chain)。此即区块链(Blockchain)。 “一枚 BTC”包含的流动记录可以在这里得到检验。 所以,互联网的数字信息可以复制粘贴,但区块链里绝不会有相同的“一枚 BTC”。 这种基于密码学的数据链技术意味着: a. 保障信息的可靠性上,区块链用密码学而不是第三方提供的信用。 · 消减了信用成本。 · 你不必提供与交易“一枚 BTC”无关的信息,比如你的姓名性别居住地。 b. 区块链里的信息可追溯,实现了数字资产确权。 潜在问题是: c. 在简洁的区块链里,交易信息是透明的。 · 若交易信息本身的价值高于信用成本,有必要用区块链吗? · 若不用区块链也可解决信用问题,为何不选择效率更高的分布式数据库? 不少企业级区块链用增加新模块的方式,完成了交易细节保密。 比如 JP 摩根的 Quorum 平台预审身份,又如微软的 Coco 框架提供了可信计算。 3. 技术二:节点延展成智能合约如果把发送“一枚 BTC”理解成输入,你会发现,Bob 这个接收节点是在执行一段程序: 智能合约正基于此。 以太坊的网络节点有两种类型,一是私钥控制的货币账户,二是代码控制的账户,即智能合约。 V 神在白皮书里的定义是:
第二类账户同样有地址:
简言之,以太坊引入虚拟机后,把区块链从加密货币拓展至了应用开发,任何人都可在上面搭建应用。 这件事的意义是: d. 把重新定义稀缺资源级别的技术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其他行业,想象空间无限变大。 · 如果借助区块链可实现 App 功能,你是否还会选择抽佣的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 以太坊推出 ERC2.0 接口后,大量团队涌入以太坊,ICO 导致 ETH 被推涨了 100 倍。 · 开发平台的发展速度极快。以太坊后,EOS 又推出了免手续费、扩容性更强的开发平台。 但在热潮之中,我仍有所疑虑: e. 此刻似乎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 · 在我看来,区块链与 TCP/IP 不可分割,它是某种信息传递的进阶版。 · 和上篇文章分析科技巨头诞生时机的逻辑一样。此刻,线下业务占比重的行业适合开发 DApp 吗 4. 技术三:共识机制为前两项技术提供保障的是区块链的协作模式。 谁将数据写入区块并储存?谁为智能合约提供算力? 网络的其他节点。 如果你了解分布式数据库,可能觉得与区块链的存储方式相似。 其实两者完全不同。当增加节点时,前者的效率变高,后者效率走低: 中本聪使用 PoW (工作量证明)的初衷显然是去中心。
但实际难以去中心。 即使忍受网络拥堵,坚持 1 MB 的小区块,当主链已产生 149 GB 数据量(截至 2017 年 12 月),你肯定不会牺牲 1/3 的硬盘去和拥有专业设备的矿场竞争。 要求每个节点直接生成共识,不仅牺牲可用性,而且事实上难以实现。 所以,当 EOS 想建立扩展性更强的应用开发平台时,他们选择了 DPoS(委任权益证明)。 这种算法的重点是设计有效的投票机制,选取代理人,让代理人完成共识输出。如果代理人不诚信,可以更换;如果贿选问题影响 EOS 的平台发展,其他节点可以用脚投票,比如切换至以太坊。 从 PoW 到 DPoS,表面看是算法更迭,其实浓缩了西方 17 和 18 世纪对社会契约论的思考:
所以,第三项技术的讨论与是否去中心无关,而是: 如何在可用性与一致性之间做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