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币族移动版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区块链用例解读,理解区块链用例

Confused-man-looking-at-question-marks_meitu_1

  今年是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很火的一年,被牛津大辞典收录,《经济学人》和《彭博市场》杂志也给予了封面报道。可以说,2015年是区块链之年。

  金融机构嗅到了机会。根据CNN报道,仅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就有13家金融服务公司投资区块链行业的创业公司,到目前为止,比特币行业所获得的总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澳大利亚凯捷咨询公司银行与支付部门负责人Philip Gomm在接受《澳大利亚银行与金融》杂志采访时说:

  “对于银行来说,区块链提供了革新银行现有系统的机会,并且可以提高资金结算效率,符合严格的反洗钱(AML)和客户识别(KYC)监管规则。”

  Ripple的投资方之一,西班牙国家银行认为:

  “总的来说,使用分布式金融技术,整个行业一年可以节省200亿美元。”

  在行业聚焦区块链发展潜力的背景下,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所有资产的交易和交付都将建立在分布式数据库之上。这项技术得到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交易所等相当数量的金融服务公司的投资,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虽然金融机构希望追赶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潮流,竭力释放创新,但并不是每项应用都尽如人意。因为总体而言,一个分布式系统的效率比不上集中式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来说,在还没有形成集中式交易对手的清算和结算领域,区块链最有机会获得成功。

  跨国支付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世界经济的支撑和最基本的交易)。一定程度上出于国家间政治和主权的考虑,世界并没有形成中心化机构来处理跨国支付结算。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中心化机构,实际处理机制将不会那么复杂。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取得一致意见,连Paypal也可以轻易地处理。

  当然在当今条件下,地缘政治的现实不会让这样的全球化公司出现。可以想象,俄罗斯不会让美国主权染指系统性的支付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来说,具备区块链中立特性的杀手级APP应用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跨国支付。

  当然,其它资产的运行规则与支付不同。比如证券来说,在美国,市场参与者事先已同意一个运营机构来集中处理结算事宜,这就是存管信托及结算公司(DTCC)。DTCC的分支机构分别处理国库券、股权、公司债券、市政债券以及抵押支持证券等资产的结算业务。(原文注:前DTCC的CEO Don Donahue是Ripple的顾问)

  处理清算结算业务的运营机构既已存在,改变过去的交易流程给业界和监管机构带来极大的代价。如果那样,切换到区块链系统现实吗 与我们设计Ripple的初衷类似,支持更快的支付,一个经常被提到的痛点是,在美国证券需要3天才能结算完毕,也就是T+3。而区块链可以实时改变证券的所有权。

  那我们可以切换到区块链,实现实时股权结算吗

  然而事情有点不妙,如果假设中心化交易对手是主要的障碍,这就有点言过其实。如果我们没有深入理解DTCC的内部系统,就不能武断地认为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不能升级为实时系统。理论上来说,升级一个集中式系统要比一个分布式系统要容易。

  举个支付领域的例子,十几个国家已经把他们的国家支付系统升级为实时系统,并且保留中央银行的运营机构为中心清算机构。在这些例子里,一个集中式架构并没有成为T+0的障碍。

  受DTCC的委托,2012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了一篇重要文章:《缩短结算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文章中说:

  切换到T+2的环境中(对股权而言)将需要5.5亿美元的追加投资,升级跨市场的系统和流程到支持T+1则需要大概180亿美元。虽然总量上来说数目很大,但是平均到每个公司则不大。比如,平均来说,大型机构代理和经销商需要投资450万美元升级到T+2,2000万美元升级到T+1,这些钱主要用于系统/平台的升级和端到端的测试和分析。类似地用于同等程度的升级,平均来说,大型零售代理和经销商需要投资400万美元升级到T+2,1500万美元升级到T+1。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很可行,如果从T+1升级到实时呢

  T+0不予考虑了,现时行业内不可能,因为需要异常处理,并且跨行业的支持很弱。(2012年说的)

  现正在发生的是,当从交易员的桌面上获取信息,匹配交易然后发送至结算数据库的途中,一条拦路虎横亘眼前-实时集中式记账相当困难。如果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时,仍然不敢肯定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区块链。并且区块链也不一定是实现目标的最低成本方案。

知识: 区块链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