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数字时代的金融包容性—如何改变现状

数字时代的金融包容性—如何改变现状

2019-12-10 洋168998233 来源:区块链网络

本发言内容相对简单和清晰,笔者无意针对发言内容做点评,但希望借“金融包容性(也称普惠金融)”发挥一下。“金融普惠”是一个被几乎所有金融机构过于滥用的词,用来凸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高地。笔者看来,这一切都是胡扯。现实世界,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领域,无一不是少数人垄断社会公共权力并从多数人身上进行剥削的故事。在这个天然具有垄断性的行业里面谈“普惠金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在不改变垄断本质的前提下,为不能访问银行服务的人提供基础的银行服务,最多只能称为“改善服务质量“,绝对没有资格自称”普惠金融“。


在拥有金融的社会里,个体能够访问的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是获得和使用资金的权利,因此普惠金融应该是围绕货币的创造和使用的基本权利,以及货币利益(即铸币税)的分配的权利。货币是一项社会公共产品,货币体系应该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运行,意味着它需要满足金融稳定性的要求并支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现代社会中,货币当局以政府名义垄断了货币发行的公共权力和铸币税。在真实的货币体系运营中,央行和商业银行分享了货币的创造和发行的权力,央行基于储备物(可以是国债、黄金或者外汇等)创造和发行基础货币(如现金和储备金),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或者购买资产(如黄金、外汇和证券等)的方式创造存款货币,并在归还贷款或者出售资产时销毁存款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一般能占到流通货币的95%以上,甚至在某些快要实现无现金社会的国家(如瑞典和丹麦等),这个比例能无限接近100%。为简单起见,我们统称央行和商业银行为银行业。因此现代社会中,银行业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和独享了铸币税。在强制结售汇并且以外汇作为储备物发行本国基础货币的国家,向央行“出售“外汇的居民实际上在为本国货币贡献储备物,但他们无权分享铸币税。在不得不采取货币增发的货币政策时,因为”坎蒂隆效应“,即新增货币不会以完全公平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分配给所有的货币持有者,因此货币增发容易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或收入失衡。


绝大部分经典货币金融教科书都把资本描述为像土地一样的稀有物,因此使用资金需要付出(利息)成本。但如上所述,超过95%的货币的创造基于商业银行的(私人)信贷创造。理论上来说,新增信贷只取决于银行家对宏观经济的乐观程度以及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估,因此新增信贷理论上是可以无限的[2]。因此货币的价格,即利息不应该是”非常高“的。2018年美国银行业平均利差水平约为3.45%,其他国家可能只会更高。为什么这个数字不是2.45%或更少?因为银行业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商业银行之间并没有形成充分的竞争,他们甚至可能”共谋“来操纵市场利率水平[3]。垄断的制度带来了垄断利润。


威胁金融稳定性最根本的风险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商业银行创造了过量的货币用于资产投机形成的信贷盛衰和资产价格周期。新增货币的10%,10%和80%分别被用于生产性投资、消费和资产投机,他们分别的作用是贡献实际的GDP、推高CPI和形成资产价格周期。因此,抑制金融危机最有效的方式是控制信贷的创造和分配进入资产投机领域。这是根本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却会损害银行阶层和拥有金融资产数量最多的富人群体的利益,也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导致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施这种解决方案。因此,几百年的近现代史上,金融危机和每次危机过后财富更加集中于更少数群体是永恒不变的变化。


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属于无解难题。银行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存款保护计划、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和政府的救助等,能够帮助处于困境的银行(因为遭遇流动性风险、清偿性风险或者金融危机)减少其股东的损失,或者将银行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公共债务,因此将风险转嫁给政府/全社会。因此商业银行的股东和高管有很强的动力去追求高风险行为并独享潜在的高收益,却把风险全部甩锅给全社会。这就是银行的道德风险——银行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严重不对等。


—-

编译者/作者:洋168998233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