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进入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场景 支付才是重头戏 今天 12月12日 星期四 据21财经消息,12月12日,记者从接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现在离试点还比较远,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进行内部测试,至于选择在深圳、苏州测试,可能是因为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在这两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另据《财经》报道,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如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意味着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达到了央行有关人士此前“呼之欲出”的状态。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中国人民银行研发的电子货币,是DIGICCY(数字货币)的一种。中国央行自2014年就已着手研究DCEP,2017年春节前夕,中国央行首次在工行、中行等五家金融机构的全力配合下,先行在系统内平台上测试了数字票据交易。 距离上次试水,相隔近三年时间,中国对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期给出预期,中国央行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显示大图 进入交通、教育、医疗等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景 根据已有的消息,本次试点的落地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首次走出央行系统,进入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场景,直接触到C端用户。而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推出了赛马模式,在自愿的前提下,各家银行在深圳选择场景先行先试,未来哪家试行好,不排除直接采用该模式。 在具体的服务场景下,技术已不再是单一的标准,更要符合人们的习惯、文化、利益、隐私意识等具体细节,考虑BC两端的需求,据了解,试点银行都在选择可行的场景,同时储备一些重点领域场景,做好随时上线的准备。四大行以外的银行暂时还未参与DCEP试点,不过,有个别试点银行已经考虑寻找优秀的中小银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央行不会干预商业机构的技术路线选择,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兑换数字货币的时候,用什么技术来兑换?是用区块链,还是用传统账户体系?是用电子支付工具,还是用移动支付工具?无论采取哪种技术路线,央行这个层面都能适应。”穆长春表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竞争选优来实现系统优化,共同开发、共同运营,有利于整合资源,也有利于促进创新。” 不过本次央行没有干预商业机构的技术路线选择,区块链仅仅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技术手段。 中国央行官方人士曾经公开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投放和双层运营结构(上面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对老百姓),为此,商业银行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双层投放和双层运营结构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有望与纸钞投放过程一致。纸钞投放过程包括:人民银行印出纸钞,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缴纳货币发行基金,之后将纸钞运到网点,然后,老百姓去网点兑换现钞。 中国央行发行DCEP后的货币流通形式则是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穆长春介绍,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跑到商业银行,只要下载、注册一个App,便可使用。 据了解,与取现金一样,未来商业银行对DCEP也会按照现行的现金管理规定,设置一定的门槛,以防在特殊情况下发生挤兑危机。 区块链技术对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场景的应用,我们早有多种猜测:在医疗领域,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档案、医疗报销管理、供应链监控,区块链技术均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交通领域,绿色出行、新交通信息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安全的改进也着实令人期待;对于教育领域,区块链能够改善资源匹配,实现教育公平,杜绝学术造假、保护学术成果等。 但根据已有信息,我们不难看出本次试点的重点内容在于支付,从钱包的创建到真实的生活支付场景。 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 据悉,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与纸钞完全一致,被翻译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意思是,与纸钞支付类似,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具体支付路径体现为:支付双方手机均安有DCEP数字钱包,即便没有网络,只要保持开机状态(电量充足),两个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完成货币转账,而且并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不过,手机持有人如果向数字钱包充钱,或者从数字钱包提取资金,依然还需要绑定银行账户。 从目前可以获得信息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人民币,能够实现无账户支付和无网支付,相较于传统货币,有着两大革新之处: 一是使货币的发行和流通真正融入到互联网,创造了不依赖于传统银行体系,内生于互联网的货币体系,让互联网交易和金融活动,无需通过传统的银行体系进行结算后再回到互联网,消除了两个平行经济体系间不必要的转换成本。 二是采用了“非对称密码技术”改进账户体系,减轻对中介的依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安全性。 由于央行本次没有预设技术路线,最终是否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尚未有定论,但应该可以兼容区块链技术。 虽然不一定采用区块链技术,但是非对称密码技术是肯定会采用的,否则就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没有区别了。不论是比特币、USDT、还是Libra,数字货币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对称密码加密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它让互联网更加安全,更容易确权,并摆脱对中心的依赖。让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更加安全有效的进行经济活动。 央行数字货币会对我们的支付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不需要账户,不需网络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这就意味着,DCEP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只要手机上装有DCEP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互相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使得DCEP能够像纸钞一样在任何场景下流通,兼具了线上支付的便捷性与线下支付的强流通能力。 其次,现有的支付工具,比如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都是和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牢牢绑定的,都强制要求实名认证,采用数字货币或者现钞纸币,则可以满足匿名性需求。不过既然是法定数字货币,央行必然会考虑兼顾匿名和反洗钱的需求,比如采用钱包分级对应限额的体系来维护金融秩序。 现有的货币存储,是将现金交付给银行,银行以账户余额形式体现并且付息,现有的支付交易也都是基于账户体系的,DCEP的双离线特点,极大的减少了交易的中间流程,用户间的交易不再通过银行体系,仅在充值提现的阶段需要银行做记录,提升了整个交易环节的效率。但是双离线问题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除了上述提到的匿名交易带来的洗钱风险,数字货币和钱包其实是一串数据,如果不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验证和记录,那就很难解决经典的“双花”问题。 上述利弊,只能是结合现有信息的预测,参与试点的银行与运营商会如何取舍、创新,还没有确切消息,如何预防潜在的风险,将DCEP的价值最大化,需要试点银行在不断的尝试中探索。 从传统的货币体系转向互联网的货币体系,不仅能够大幅节约传统金融的运营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市场参与金融竞争。在现有的虚拟货币以及Libra等稳定币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货币体系面临着威胁与冲击,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落地,将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领域取得的国际优势,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编译者/作者:方圆之音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目前是内部测试支付才是重头戏
2019-12-12 方圆之音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陆百川10.30以太坊早盘行情分析及操作策略2020-10-30
- 比特币退后一步,但仍高于13,000美元2020-10-30
- 【532/730】币安正在接受美国联邦局调查?| OKEx最大的风险是你的资产归2020-10-30
- 股票投资和可变收入成为流行2020-10-30
- 一周回顾:PayPal入场引爆加密市场;LINE就数字货币项目进行谈判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