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回望十年链之路

回望十年链之路

2020-01-01 Mike300 来源:区块链网络

自2008年问世以来,区块链技术已发展了超过十年。在这十多年当中,区块链由最初同数字虚拟货币绑定在一起,到逐步发展出具有独特应用和价值属性的产业链;从最初仅限于被技术社群探讨,到引发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其发展道路逐渐明朗。

一、历史回顾:区块链的定义及由来

(一)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英文“Blockchain”或“Block Chain”,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2],其特点是保密性强、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大体运行机制如下:当网络中的任意两点进行数据交换时,该数据都会对应一个发送者和接收者,而当一个节点的数据交换积累到一定大小或条目数量之后,区块链就会自动将其打包,形成一个“块”(Block),并附上一串具有“时间戳”作用的计算机密码。实际上,网络中所有的数据交换对于所有节点都是可见,但由于发送者和接收者是的匿名性(通常也由一串代码表示),因而只有交易双方能够立刻知道彼此之间发生的交易,从而使区块链具有保密性强的特性。由于解开“时间戳”密码需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计算机运算,因此当最终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解开该密码时,其所付出的工作量是不可伪造的,从而使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再加上每个区块的“时间戳”包含紧邻上一个区块的信息(术语为“哈希值”),因此整个网络中的块将按照顺序自动排列,形成最长的唯一链条,称为“链”(Chain)。网络中所有节点都会寻找最长的链并与之同步,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会同步到该链,也就是说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具有平等的权限,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中央节点或中心数据库的运算处理,通过云计算分布式完成,杜绝了任何中心节点监控、封锁某一节点的可能,从而使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

从定义及特性可以看出,作为一种保密性强、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技术,区块链最适于承担类似“货币”或“账本”的职能,这也是迄今为止,区块链与经济和金融联系如此紧密的原因。

(二)区块链的由来

早在1991年,区块链的技术理念由美国人斯图尔特·哈勃(Stuart Haber)、斯科特·斯托内塔(W. Scott Stornetta)等人提出[3],其数字文档的密码时间戳理论与后来区块链所采用的方式十分一致。但第一个提出“区块链”概念并将其实际应用到“比特币”的人则是“中本聪”(Nakamoto Satoshi)。 “中本聪”是化名,其真实身份至今仍然成谜,有诸多线索表明此人应当是英国人,生活在英国或美国加州。2008年1月1日,“中本聪”在Genius.com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4],随后又于2009年1月8日在metzdowd.com发布第一个在线比特币软件[5],其使用的基础技术就是区块链。“中本聪”本人亦是第一个使用比特币的人,他开发出了第一个比特币数字区块,即“创世区块”。在创世区块中,“中本聪”还嵌入了发行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文章标题:“2009年1月4日英国财政大臣面临银行的第二轮纾困”(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6],以此讽刺传统货币体系的不稳定。由于比特币被设计成总数达到2100万个后就停止增加,因此无法像其它主权货币一样超发,“中本聪”认为这种机制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各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避免普通民众的资产贬值。此后,“中本聪”于2009年5月创建了bitcoin.org网站,与其他来自计算机社区的志愿者们一道开启比特币软件的研发、更新与维护工作,区块链技术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

迫于外界压力,2010年“中本聪”将源代码存储库和网络警报密钥的控制权移交给美国人加文·安德森(Gavin Andresen)以及其他几位贡献度较高的合作开发者[7],自己退出了比特币的运营与维护。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他拥有的比特币曾在2017年12月达到超过190亿美元的价值[8],但为了避免身份暴露却从未将这些比特币兑现。

时至今日,比特币已经更新到第18个版本,发行量逾1700万个,其维护不需要任何中央机构或设备系统,完全依靠比特币开发者和比特币矿工这两个群体,在技术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发完成。虽然比特币的市场价值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起伏不定,具有较大的投机性,因而受到包括我国在内各国监管机构的严格管控。但是,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能够历经十余年经久不衰,足以证明其机制设计中存在合理成分。事实证明,区块链在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足的欠发达地区,以及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较好地帮助实现财务透明,解决金融压抑等问题。

(三)区块链的分类

随着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区块链由最初狭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验证网络”,衍生出了三种特性不同的类型,按照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即公共区块链,是所有人都可平等参与的区块链,接近于区块链原始设计样本。链上的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访问、发送、接收和认证交易,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公有链的记账人是所有参与者,需要设计类似“挖矿”的激励机制,奖励个人参与维持区块链运行所需的必要数字资源(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带宽等),其消耗的数字资源最高,效率最低,目前仅能实现每秒100—200笔左右的交易频率,因此更适用于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记账个体但发起频率并不高的应用场景。联盟链即由数量有限的公司或组织机构组成的联盟内部可以访问的区块链,每个联盟成员内部仍旧采用中心化的形式,而联盟成员之间则以区块链的形式实现数据共验共享,是“部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联盟链的记账人由联盟成员协商确定,通常是各机构的代表,可以设计一定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参与机构维护、运行,其消耗的数字资源部分取决于联盟成员的投入,但在同等条件下低于公有链,效率则高于公有链,一般能够实现每秒10万笔左右的交易频率,适合于发起频率较高、根据需要灵活扩展的应用场景。私有链即私有区块链,完全为一个商业实体所有的区块链,其链上所有成员都需要将数据提交给一个中心机构或中央服务器来处理,自身只有交易的发起权而没有验证权,是“中心化”的区块链。其记账人是唯一的,也就是链的所有者,且不需要任何的激励机制,因为链的所有者必然承担区块链的维护任务。其消耗数字资源最低,效率最高,承载能力完全取决于链的所有者投入的数字资源,但存在中心化网络导致的单点脆弱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网络安全维护,方能保障链上资金的安全。

—-

编译者/作者:Mike300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