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但却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相互指责的多,共同协作的少。由于疫情让全球化产业链出现阻塞、断裂,由全球长链变成区域短链,比如美国就将抗生素产业链全部迁移至国内,而在此之前96.6%的抗生素都是来自于中国。这其实也是美国疫情爆发初期,控制不力的一大关键。 虽然说全球产业链脱钩是经济形态倒退的表现,但出于政治考量,许多国家有借助疫情走向这条路的可能。这其实上就是原有信任机制崩溃造成的,作为信任机器的区块链,却有望重塑新的信任体系。 作为一个非政府的跨国协作项目,比特币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3000万“工人”、以及40亿台设备的庞大生产规模。而更为神奇的是,虽然所有工人所处地域、信仰皆不相同,但却从未发生过诸如国籍、种族的歧视问题。 如果抛开比特币数字货币的本身价值不谈,其展现的大规模跨国“协同作战”能力,已经证明了区块链的信任价值。 此次疫情危机中,区块链已经在单一市场的特定场景下完成了落地实测。仅2月份,中国就开发出了26个防疫、抗疫区块链应用,主要用于解决包括公益、身份确认、疾病申报、医疗数据互通、金融互助等领域的信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国际疫情蔓延后,竟然没有一例跨国间的区块链应用出现。 从需求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联防联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全球救援物资的收集、分发就可用区块链来降低过程中的成本损耗;对旅客出行轨迹实施登记、追溯,可有效降低病毒交叉传染风险。 为何会是出现零应用呢?其核心原因还是缺乏商业动机。要知道,摩根大通能组织200多家银行跨国协作摩根币;Facebook能吸引全球1000多家企业支持Libra;IBM能够在航运贸易、食品安全、金融等每个领域联合数百家公司,其背后都有商业目的的支撑。所以国际资本的逐利性,让他们在半纯粹公益性质的疫情防控上完全提不起兴趣。 因此全球公共卫生区块链项目的建设资金,最具公信力的两个来源就是世卫组织和联合国。世卫资金来自于分摊会费和捐款,这导致资金不稳定,且用途需经过严格监督,很难快速到位;联合国则是分摊制,由于美国的长期拖欠,造成经费紧张,加之这种实验性的业务也难以快速调整到位。 其实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此前都曾进行过区块链项目的研究,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没了下文。这主要是各国在政治倾向、利益驱动、宗教形态等根本性问题上难以完美调和,无法达成共识。 也许跨国区块链运行路径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小范围内、几乎无政治力量主导的产业联盟先行使用,然后不断扩充成员,最终形成全球性的产业区块链生态。 事实已经证明了区块链的信任价值,但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完成产品落地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 编译者/作者:珠穆朗玛币王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秀才说:区块链为何在跨国信任重建中作用有限
2020-04-08 珠穆朗玛币王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金融蓝海|数字化升级孕育新的商机2020-10-31
- 10月31日今日重点资讯历史上的今天2008年的今天比特币白皮书正式发布2020-10-31
- 如何投资数字货币?来ZT交易平台带你上车2020-10-31
- 炒币有两类人炒币有两类人2020-10-31
- 德国中央银行同意这个区块链项目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