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从 Link 的做局来看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的应用...

从 Link 的做局来看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的应用...

2020-08-18 张三九 来源:区块链网络

昨天的文章中有谈及 Link 突然进入所谓的主流币行列,私以为是在做一个“关门打狗”的局的观点。

昨晚三点多才睡,但今天早上 7 点左右被自行设置的行情预警给弄醒了。

让我们看看今天(2020-8-18)币安 link 五小时永续合约走势图。

之前看过一个调研报告,在合约市场,用 20 倍杠杆的是多数用户的选择。具体比例数值不记得了,但比例颇高,不然当时我也不会有惊讶的感觉。

上图红色椭圆内便是最激烈的时候,大概开始于早上 7:09 分,我们把这约 40 分钟的走势放大。

从这两幅图中,那对于上高杠杆的人来说,这个基本上就是一个“牛熊”的切换了。

而且你从图二左侧红色椭圆内的走势看,哪怕你是所谓的短线交易者,跟着所谓的趋势进去做空,但对方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聪明,下一分钟就会把你拉爆。

这种钱估计也只有西风那种“信息化+闪电战”的交易策略才能赚得到,显然,除非是持仓几秒,且通过数据监测到进入点位,才能虎口夺食。但你我都知道,有这个功夫和心态的人,一定是凤毛麟角的。

另外,我个人认为,这还不是他们最后的收割时刻,因为这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今天讲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先一起探讨一个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投资经验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实战?

我想通过最近 Link 的异军突起(请注意,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币种我并没有做评判,其实它可以换成任何代币),以及偶尔呈现出的如下图的走势:

显然,这是一个“上帝视角+无限子弹”的局。

毕竟,交易所能看到后台的所有数据,这个没任何人会怀疑。

而在我们这个行业,目前,交易所刷量、卖假/币几乎是个“公开的秘密”。

你要知道,上帝视角和无限子弹,只要占据其中的一个优势,就会像开挂一样,那占据两个,除非你有非常手段,不然玩久了,必定是炮灰。

我们会知道:

没有必要通过闯红灯积累“红灯停、绿灯行”的经验,因为交通规则里面有写、幼儿园老师有教;

同样,没有必要通过喝酒后开车被交警抓积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经验,因为无数血淋淋的“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列”的事例摆在眼前。

但在交易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举着火把通过火/药库”。

同时,大多数人时候,人们又将自己所犯的错误归结为“性格”、“运气”、“经验不足”……

私以为不全是这样,这个锅没必要让它们背。

正如酒后开车的“侥幸心理”,只跟自己的智商有关。因为其中的风险只需要根据简单的直觉就能判断出来是巨大的。

诚如西风在之前讲博弈论的一篇文章中所说:

当两个人都足够聪明的时候,一定能够知道对方的选择,就像打牌的时候,高手永远知道自己的盟友出什么牌。

可是没有人能够知道傻瓜的选择,因为傻瓜有无数种选择。你带着一个不会打牌的人打几局你就知道了。

这个道理放在市场里也是一样的。

庄家的思路往往惊人的一致,而韭菜的思路千奇百怪。你觉得庄家割韭菜是看懂了他们然后去割?

其实不是的。

庄家才懒得去猜韭菜们千奇百怪的想法,他知道,只要按照固定套路,随便自己割。

所以,割韭菜是很容易的,你根本不需要懂韭菜。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韭菜前仆后继呢?

我们之前说过:90%的人认为自己的开车水平在平均线以上。

说白了,就是人是一种“迷之自信”的物种,这个点用在追女孩子方面,可以说是个优点,但用在追涨上面,就是个十足的缺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有些项目是资金盘,传销盘,但依然选择参与的原因,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绝对比一些“傻瓜”跑得快,不会成为接盘的人。

所以如果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估计是“玩资金盘的,90%的人认为自己跑得比别人快”。

结果我们都知道,往往是 0.1% 的人割了 99.9%的人。

那如果通过观察别人犯错依然无法积累这些经验,那怎么办呢?以及有一些经验是必须通过自己实战获得的,又该如何处理呢?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前景理论”,该理论由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这位哥们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按照前景理论,大多数人在面对得失时,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

在面对获得时,你会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风险;
相反,在面临损失时,你会不甘心,变得容易冒险。

比较起来,你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在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收获的快乐感。用一句话来解释,你捡到100块钱获得的快乐,不能抵消丢失100块钱带来的痛苦。

所以你可以发现,我们持有的某些币在上涨时,总想着获利了结,但持有的某些币在下跌时,却有一种想要和它共“存亡”的冲动。而且这点在合约交易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所以才有“扛单”、“某军,永不为奴”一说。

其实赚了想卖还好点,毕竟赚钱了,但亏了不甘心,变得容易冒险才是最头疼的,因为这个没解决,很容易“上天台”。

很多人也在思考这一个行为经济学现象。

另一个叫理查德·塞勒的哥们在丹尼尔·卡尼曼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叫“心理账户”的概念。

他也凭借提出的一系列行为经济学理论,在 2017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啥是心理账户?

塞勒认为,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会在内心深处将金钱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就好像在心里建立了一个一个的小账户。分类的依据,有时候是根据金钱的来源,有时候根据用途和其他因素。然后,在消费决策时,你会首先在每个小账户内部计算成本,评估交易是否值得。

塞勒在书里讲了这么个实验,设想你晚上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200元,需要到场后现场买票,当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弄丢了一张电话卡,这张电话卡也值200元。你会按照原计划去听音乐会吗?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去。

如果情况稍做变化呢?出发之前,你弄丢的不是电话卡,而是口袋里面准备去买门票的200元钱,你还会不会继续行程呢?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变成了,放弃音乐会。

你会发现,其实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买票的钱,损失都是200元,没有区别,按理说不应该产生不同的结果。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丢掉电话卡是另外一个心理账户的事情,它和买票听音乐会的决策没关系;

如果丢掉的是准备买票的钱,这笔损失就会被计入属于音乐会的那个心理账户,如果再额外掏200元买票,看上去好像一共掏了400元一样,决策的结果自然就会不同了。这就是心理账户的威力。

所以,吃过很多闷亏后,在很多时候,当我对一些投资行为不是很了解,想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时,我会单独开一个账户。

一是这个账户里面的钱肯定不多,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小成本试错”。

二是在一开始,这笔钱其实就自动归入了“刻意练习”的心理账户。

因为在我们内心的认知中,学习一个东西,花一点钱,是应该的,就像我们愿意交几千块钱给驾校学开车一样。

所以,这时有一个好处:

一是该账户中的钱往往不多,且有单独的“心理账户”,所以不会出现杀红了眼,乱搞一通的情况;

二是因为提前就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所以不会出现在投资学习上的信心打击,不会让大脑中“否定自我”这些负面情绪控制自己。

甚至有时,我还有用到另一心理账户,例如,某个练习我就放 1500 美金左右进去,如果硬是亏了,我会把它当成是和家人、同学打牌输了。

这其实是“亲友玩乐”的心理账户,就更加不会有负面情绪的产生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该复盘反思的地方,该做投资笔记的地方,都必须严谨认真对待。这些工序是不能偷工减料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

编译者/作者:张三九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