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用一场社会实验来检验虚拟货币的成败

用一场社会实验来检验虚拟货币的成败

2020-08-28 William朱玮 来源:火星财经
吴云和朱玮在《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虚拟货币的社会实验意图挑战当前的货币格局和金融秩序。《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

作者:吴云 朱玮

总有一位原始人,在嗷的惨叫一声后,坚定地宣布:“火是烫人的。” 重复玩火 100 次后,这位勇敢者抚摸着手上的二级烧伤,为那耀眼跳跃的事物下了一个结论。

实验的精神,还有实验的方法,一直引导着人类的发展。当然,各种稀奇古怪的直觉和莫名其妙的观察,也常常蛊惑着古代的智者,比如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提出严禁吃豆子的学术观点。 但最终的那点缓慢的进步,也还是来自实验。 伽利略的铁球,拉瓦锡的烧瓶,一直到爱因斯坦的日全食,人们对物理世界中可观察、可重复的现象给予了绝对的信任。

这是科学实验,它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计算机出现后,二进制的硅基世界出现,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乐土。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危机四伏,烫个手都是轻的,而二进制的世界中,CPU只是微微发热,万亿次计算瞬息而过。这一个世纪,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往计算机中搬,录入、存储、建模、运算、加密,解密、写入、通信,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件东西,一直搬不进去,那就是黄金,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最爱。黄金是货币,具有稀缺性,而二进制的世界,什么都不缺,就缺“稀缺性”。 一个文件,复制粘贴、复制粘贴,要多少有多少。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网上却没有,网上只有颜如玉,但也可能是美颜软件造的假。

要在网上花个钱?先到我银行、支付宝、腾讯来存钱,这些大佬爸爸们帮你记账、划款、结算。

黄金为何是货币,村头的王大爷摇着蒲扇,能给你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什么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什么货币天然是黄金。然而,黄金成为货币,可不是什么智者的发现,不是某个聪明的原始人在实验了 100 种元素后,坚定地宣布:就用这种元素做货币吧。

用什么做货币,与人们怎么分工、如何组织生产、怎样做贸易等等问题一样,似乎不是靠玩火那样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虽然,这样的实验也颇为世人所热衷,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老子的小国寡民到莫尔的乌托邦,这是另一类实验。

这是社会实验,它是智者的玩具和游戏。社会实验的是非成败,尤难定论。

把黄金搬进二进制的硅基世界,或者说在二进制的硅基世界创造数字黄金,这个梦想的实现,既是科技实验,也是社会实验。

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表至今,虚拟货币已历12年,一个轮回已过,其间跌宕起伏、曲折坎坷,所有的光辉与骂名、所有的繁荣与萧条,莫不根植于虚拟货币实验的两重性。

虚拟货币既是科技实验,也是社会实验。社会科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做出可控实验,但是,人类社会偶尔会给我们提供一次社会实验。吴云和朱玮在《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载《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第6期)中铿锵有力的提出:比特币(Bitcoin)的诞生标志着虚拟货币作为一种现象级事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虚拟货币这场肇始于哈耶克私人货币的理想,如今已经形成为一场蔚为壮观的社会实验。

货币这东西,花起来容易挣起来难,历史和理论研究起来更是复杂。 1976 年之前各国法币还是与黄金挂钩,再早前,还有私人银行发行货币,以及直接使用白银和黄金的历史。社会的内存很小,只容得下当前状态,明清小说写宋朝,老百姓买菜出手就是白银,其实宋朝主流用铜钱。今天,中国人用人民币,欧洲人用欧元,日本人用日元,基于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广为接受,已是天经地义、深入人心。代表国家主权的央行主持货币发行和监管权,私人机构的商业银行经营存贷业务,这套机制已成世界货币体系的规范。

2008 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其背后的驱动力,既有来自技术创造的热情,也有挑战当前金融秩序的对抗意图。2008 年正值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忙于救火,为一家家商业银行堵漏输血,中本聪对此颇为看不惯,才在创世区块留下了那句新闻标题:财政大臣即将对银行实施第二轮救助。于是,拥趸们都跟着中本聪嘲笑当前的金融秩序,银铃般笑声持续 12 年,大家得承认,有些其实是傻笑……

少为人知的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不争气,也颇为看不惯。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学界就有声音,提议由央行直接发行 “存款现金(deposited currency)”,干脆甩掉商业银行,直接为公民提供账户服务。但至今,只有厄瓜多尔尝试过,且以失败告终。扎了满嘴的血口子,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成了最后一个吃螃蟹的人,秋风下,满膏满黄的大闸蟹急驰而逃,虽然惊魂未定,却又有点怀才不遇、受冷落的委屈。

这种改变当前货币和金融格局的实验,太过激进,少有人去挑战。

而哈耶克这样的大师,对此更是持有不同意见,他早在 1976 年就提出了私人货币理论。哈耶克赞成由商业银行发行各自的货币,由市场竞争来驱逐劣币,也杜绝了因发行垄断而产生的超发和通货膨胀。通俗说,哈耶克挺商业银行,他倒也不是反对央行,只是反对垄断,赞同竞争市场。哈耶克虽是自由主义,他的私人货币理论倒源于功利上的考量:竞争的私人货币能给带来更大的福祉。

中本聪则比哈耶克还猛,他反对央行,也反对商业银行,要去掉一切中心。这种对当前货币格局和秩序的挑战,是激进的。中本聪的比特币,即是技术上的实验,也是社会实验。中本聪虽然没明说,但“摆脱对第三方信任的依赖”这种追求,则是一种权利和价值观上的判断和选择。 至于社会角度的可行性和影响,不在中本聪的考虑范围,他是创造者,只管播种、施肥和浇灌,无心剪枝和杀虫这等俗务。

早在1994 年,乔姆发明 ecash,不仅带来了一种技术创新,也发起了一场社会运动:保护公民隐私。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对另一场运动的反击。计算机和网络出现后,信用卡等电子支付手段比现金便捷,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隐私问题。对银行、信用卡公司以及政府,消费者再无隐私可言。技术实验的成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是一场金融机构控制个人隐私的运动。而乔姆则想再用技术来弥补这种意外的损失,但他失败了。

在 “便捷”、“安全” 这些艳丽海妖的诱惑下,人们宁愿裸奔,轻易地放弃了隐私。

90 年代,密码朋克中的大师们,还在尝试着在计算机上模拟黄金。 亚当贝克、哈尔芬尼、尼克萨博、戴维等都做过尝试,这些人既是技术高手,也心怀社会理念,总要直接改变社会,其中戴维明确提出网络乌托邦的理想。

虚拟货币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大师们挑战当前社会秩序的历史。他们所做的实验,既有技术成分,也有社会成分。中本聪的比特币是挑战的高潮,因比特币,虚拟货币在支付、结算和发行环节全面革命,彻底甩掉了当前的货币秩序。

而虚拟货币的便利、普惠、保护隐私等特性,本质上是摆脱了金融监管的收获。现有的网银、移动支付着实有些委屈:没了监管,我们也一样强。 良家女子之嫉妒交际花就是这味道:哪里真漂亮,不过是放得开。

技术实验的评价,较为简单,比特币是成功的。 它在开放的 “点对点” 网络环境中,有效防范了双花,实现了货币支付、结算和发行的去中心化。经历 12 年的运行,它的安全和可靠毋庸置疑,这是一种优秀的技术,它为互联网带来了可靠的价值协议。当然,这种技术在今天还在发展,要成为主流货币支付架构,容量、效率上还需要提高。

但作为一种社会实验,无疑它对当前货币格局、金融监管这两者的挑战,都很难成功。不仅于此,监管缺位还给其带了各种负面影响。 虽然,虚拟货币已有千亿市值和市场,这是秩序外野蛮生长的成果,但监管的缰绳正缓缓套向这匹横冲直撞的骏马。

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一文敏锐捕捉到了这些社会现象,将其作为一场社会实验用来检验虚拟货币 12 年来发展的效果,对其作了全面的总结。说其失败,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用社会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但是,不要忘记,任何实验都是有收获的,虚拟货币带来了区块链技术,为互联网添加了关键的价值协议层。众多央行和商业银行正在实验区块链技术,以革新金融系统架构。虚拟货币的社会实验意图挑战当前的货币格局和金融秩序,虽然是失败的,但也成功引发了各国央行的思考。各种央行数字货币的实验目的和动机虽然不一,但一场数字化的变革,正在徐徐降临,这也要部分归功于虚拟货币。

挑战者与现有秩序的融合,被现有秩序所包容和吸纳,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技术的试验,如山涧小溪,简单明了,人人喜爱。而社会的试验,则深如潭水,幽暗不明,结果难料,爱者未必成其功,恨者难免助其力。对虚拟货币这样一个跨越技术、金融两个领域的社会实验,对其评价,更需要全面分析和冷静中立的论证。一个不小心,陪审团就成了原告,面红耳赤一通控诉之后,发现被告也是自己。

愿实验的精神,对实验严谨认真的态度,伴随虚拟货币的下一个轮回,下一个12年。

(吴云、朱玮为《区块链简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5月)作者,发表有论文《虚拟货币:一场失败的私人货币社会实验?》(载《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第6期))

本文来源:William朱玮
原文标题:用一场社会实验来检验虚拟货币的成败

—-

编译者/作者:William朱玮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