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人民币升温,近期关于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讨论也比较多。有人担心央行掌握用户交易信息,侵犯用户隐私;也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将导致数字人民币成为犯罪工具。 数字人民币试点之后势必会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就成为普通人关心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可能过虑了。 数字人民币的基础技术是区块链,拥有“可控匿名”性。何为“可控匿名”? 央行数研所专家指出,“可控匿名的第一层含义,是匿名,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小额匿名。数字人民币钱包采用分级分类的设计,在满足公众合理隐私保护需求同时,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简单来说,可控匿名就是要先设立匿名钱包,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当然这类钱包的余额和每日交易限额也最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在进行大额支付前,先得升级钱包。支付限额越高,钱包匿名度就会越低,如此达到可控匿名。 数字人民币甚至比现有的移动支付更能实现匿名,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反而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此外,有人担心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对此,专家表示,这在法律上行不通。 “可控匿名”的第二层含义强调可控,合理的匿名需求需要保证,但如果只考虑匿名,则不利于打击犯罪活动,要在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所以数字人民币强调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的有限匿名。 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特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数字人民币也该这样。 上面提到,用手机号开立匿名钱包之后,央行其实并不掌握用户真实身份。那它怎么做到防止犯罪呢? 这时候就要利用到大数据分析,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某个用户在进行电信诈骗,那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就需要把证据线索提交给有权机关,由执法部门依法去电信运营商、银行那里调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 所以,光强调对老百姓的隐私保护,而忽略了数字人民币对犯罪的打击能力、或者说由于过于强调匿名导致打击犯罪的成本极高,数字人民币可能沦为违法工具。 总的来说,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是希望让老百姓安心,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今日快讯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数字人民币会掌握用户信息吗?会侵犯个人隐私吗?
2021-03-23 区块链今日快讯 来源:区块链网络
相关阅读:
- 手把手教你学会BXH挖矿2021-03-23
- 3.22晚间行情:区间横盘向上走OR向下走2021-03-23
- 币圈交易十则感悟2021-03-23
- 关于LBank蓝贝壳首发上线DORA(DoraFactory)交易的公告2021-03-23
- 以太坊开发者起诉与前美国总统候选人布罗克·皮尔斯有联系的区块链公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