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行走笔记:Layer 2是昙花一现还是确定性的机会(上篇)

行走笔记:Layer 2是昙花一现还是确定性的机会(上篇)

2021-05-17 行走 来源:区块链网络

#二层解决方案

本篇笔记来自火星财经5月14日的直播《以太坊2.0来临之前,Layer 2与公链谁的机会更大》,是这场活动第一场圆桌。讨论的话题既有Layer 2技术相关的,但更多和生态、社区相关。



以下,Enjoy:

火星财经 西娅 (以下简称主持人):今天我们圆桌讨论的话题是:以太坊2.0到来之前,公链和Layer 2到底谁是更大的机会?

我第一个问题比较有挑战性,在以太坊2.0到来后,几位 确定你们的项目还会活着吗?

Celer 创始人 董沫:我们要先看以太坊2.0做的是什么事情。我们认为POS要做的第一是储存扩容,对储存进行分片。现在在以太坊上做Layer 2,作为一个单链架构,没有做分片的储存基础层。以太坊本身即使加了Layer 2,扩容能力也是有限的。除非再去把数据层迁移到别的链上。如果数据层就放在以太坊,扩容是有限的。实际上扩容能到几百倍已经不错了,一千倍就是比较极限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2.0是帮助Layer 2的发展。让以太坊成为有分片储存架构的公链,之后每一个分片都可以作为在这个分片上Layer 2的基石。Layer 2可以在很多分片上长出来。或者从更宏观的层面上,Layer 2是将来以太坊2.0的不可缺少的部分。Vitalik和以太坊核心开发者都持这样比较主流的观点。我们也觉得一定是这样的。

有了储存分片,在储存分片上,计算分片的扩容主要通过Layer 2进行。这才是ETH2.0的方向。



NEAR 亚太区负责人 Amos:NEAR前几天刚上线了“极光”,其实相当于以太坊Layer 2的概念。是基于EVM虚拟机,用户和开发者可以使用ETH代币支付GAS费。

我们并不觉得以太坊2.0一定是对手。首先我觉得以太坊2.0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有太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矿工利益的纠结。同时以太坊未来一定是多链互操作的格局。每个不同的链肯定有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以太坊毕竟做了这么久,任何项目要想打到以太坊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更多还是相辅相成的。毕竟以太坊是这么大的金融基础设施,NEAR的思路是更多和以太坊上的金融资产做一些互动,拿到NEAR的Layer 2上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NEAR也是新的公链,也有自己新的社区,新的开发者,新的更擅长的使用场景。未来我还是很看好以太坊2.0的,但同时大家也可以共存,不会只有一个会活在多链的世界里。

MCDEX CEO 刘杰:我因为不是做链的,对这个问题可能会看法比较简单。无论是2.0还是3.0、4.0我们肯定还是一样的活着。我们只是做链上的应用。

从另外角度,基础设施的发展肯定会让应用得到更多的发展。就像没有4G就不会有抖音一样。

跳出来看,我会觉的每个链都有自己的机会。基础设施总是不够用的。网络无论如何扩容,还是会不够用的,而且很快就会不够用。无论是2.0还是Rollup,估计很快还是会不够用。不同的链可能会有自己的定位,未来还会是多链的状态。

我最近的想法是,其实多链本身就是有分片。如果一条链的分片的原子上的互交互性做得不够好,还不如就是很多链,再通过跨链的设施交互起来,效果是一样的。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随着未来的发展,可能2.0、3.0都不够用。那是不是在场的公链项目,也会随着2.0、3.0不断的升级和迭代?



MCDEX CEO 刘杰:那是必然的。所有的东西,只有没有用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比特币除了价值存储之外,非常没有用,所以才很难被取代。但一个有用的东西,比如公链要跑应用,就必然存在长期的竞争。以太坊如果今天起停止了发展,相信半年之内就没有了。

这和公司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很庞大的公司,可能会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瞬间就垮台了。越是有用的,越会有这样的属性。一旦不发展,不进步了,失败也是非常快的。

BCS开发者生态负责人 Helen:我不是做技术的,因为BSC发展的很快,我也及时收集了BSC的进展和大家分享下。

关于主持人的问题,侧链已经是一种被认证为有效的扩容方式了。币安智能链专注于Layer 1的所谓“混合模式”。定位是成为以太坊的侧链或平行链

我们的数据处于爆发增长的状态。从一些关键指标看,我们上线已经有260天时间了,本周已经实现了千万级别的日交易量,是以太坊日交易量的6.3倍。日活跃地址数在120万。平均TPS(每秒交易笔数)在150。每天新增的地址数在50万左右。

对于侧链,我们的观点,一是侧链和跨链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一旦被创建,会持续永久的维护,不太容易轻易的关闭。更多是逐渐的锁定资产。侧链的发展比较适合有强大的社区和运营能力的团队,比如币安智能链。

我们觉得Rollup是比较应用级的,而侧链更多是生态级别的互联。也希望和各位的公链项目及应用在BSC上有更多的融合。

波卡亚洲团队总负责人 Yaoqi:无论是Layer 2还是公链,在未来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在2017年时,当时各个公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经过一个(牛熊)周期,有很多公链就不在了。但确实还留下来很多,无论是市值排名前一百、前两百的公链还是Layer 2的解决方案。而且越来越多的DeFI资产和相关应用在不同的链上存在。

我个人感觉Layer 2、分片和多链的解决方案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做自己的公链生态。大家可能要做的是,经过一个周期看一下,有哪些链上可以沉淀下更多的资产以及数据。在每个周期我们都会看到新的热点以及更接近落地和真正为圈内或圈外人提供价值的应用。当生态有了更好的应用或场景时,也会吸引更多的资产和用户进来。我个人也是看好多链的生态以及多链的并存的状态。

从目前来看,比特币更多就是数字黄金和价值存储的功能。以太坊现在一个ERC20转账都需要几百美金,本身就承载不了(除金融之外)其他方式的应用。其他应用就会外溢到不同的Layer 2和其他公链。因为每条链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在未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的生态。

主持人:今年是DeFI的牛市。DeFi的用户从15万增加到180万。以太坊上的GAS费用也增长了16倍。

第二个问题:Layer 2扩容的成效如何?目前是否能解决爆发式的增长?

MCDEX CEO 刘杰:我们是做去中心化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合约的。我们会关注所有的链、Rollup、Layer 2、侧链的进展,很多我们都试过,所以也都有了解。因此我也能比较客观的从开发者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以太坊的扩容,以太坊基金会或Vitalik自己比较支持的扩容方案是Rollup。有三个比较通用型的Rollup和其他更专用的Rollup方案。目前上线的包括路印的方案都是专用型的Rollup方案。通用型的Rollup方案还没有任何一个主网上线。包括Zk Rollup的zkSyn通用型方案,是由Matter Labs开发的。最近上了测试网。Optimisitic Rollup有两个项目Optimisitic和Arbitrum。Arbitrum会在5月28号发布它的主网,主网会先向开发者发布,开发者把应用同步上去之后,下个月再向用户发布。Arbitrum应该是进展最快的通用型的以太坊社区支持的Rollup。Optimisitic会在这个月发布公开的测试网,7月份发布主网。Uniswap是力挺Optimisitic。

回到问题上,当然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说作用没有那么大。原因是通用型Rollup还没有一个上线的,那怎么起作用呢?

但把问题延伸一下,如果把BSC也定位为以太坊的Layer 2,那就是有用的。以太坊搞不了的应用,就可以跑到BSC上,BSC有以太坊6倍的交易量,如果没有它,这些应用都跑不起来了。

但从以太坊社区角度,会觉得这些都不是Layer 2。以太坊社区会有一个标准,无论这条链是Layer 2还是Rollup,你的数据要在以太坊的主网上,这样才是以太坊社区认可的方向。如果数据不在以太坊的主网上,项目方是可以随时把用户和资产吸走的,和以太坊没什么关系。这是以太坊社区的角度。从他们的角度,甚至zkSync出的子版本zk Plonk因为数据没有在以太坊上,也会觉得这个不行,也是Vitalik最近在批评的。再说白一点,如果Layer 2的发展方向是未来有可能脱离以太坊,甚至取代它的都是以太坊社区不支持的。

从客观来看,其实大家都有机会。世界本来就需要多样性。不同的链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生态和不同优势。最终想要大一统是非常困难的。



Celer 创始人 董沫:我们是在实际做Layer 2的,有自己的Rollup和状态通道。我可以补充刘杰老师说的一个点。以太坊上大家认为的Layer 2在Zk Rollup和Optimisitic Rollup的区别。大家会认为Zk Rollup没有挑战期。Optimisitic Rollup则需要等待挑战期才能真正把交易确定在主网上。所以Zk Rollup一定是未来集大成者的解决方案,大家都会转移到Zk Rollup的方案上。

但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这是大家的误解。Zk Rollup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尤其在Rollup本身交易数量比较低的时候,不是非常高频交易的时候,Zk Rollup本身的证明成本是非常高的。一是时间成本,二是GAS成本。比如ZKTube在PLONK协议上做的,本来在零知识证明中已经算是成本非常低了,但每次交易确认依然需要很高的GAS,所以并不适合比较松散的Rollup结构。

即使在Rollup层面,Optimisitic Rollup和ZK Rollup将来就像现在的很多公链一样,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对现在已有的Rollup,其实现在已经有些项目已经在使用,并且已经做得很好。包括路印自己做的zk Rollup,DYDX基于StarkWare做的Rollup,这些应用上的交易量本身都非常多,包括Zk swap也是基于 ZK STARK做的应用。

我们做的是帮助以太坊上的长尾用户,因为交易手续费太高没有办法参与的用户,我们把散户聚在Layer 2上,把共同的资金放到某一个Defi协议中去。大家在Layer 2上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的Layer 2是把大家的意愿聚集起来,统一的分配资金。比如100个人都想到Curve上存币生息。我们就不是让大家自己去发交易,而是在Layer 2上表明自己的意愿,无需信任的发到一层,用一笔交易实现。我们上线有十天左右,目前看到的数据是已经帮到了Layer 2上几百个用户,还在很初期的阶段。但几百个用户我们已经为用户节省了6万美金的交易手续费。

现在在Layer 2上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我们知道Layer 2怎么做了,对生态有了大致的版图。但有些东西还没有上线,不知道上线后迁移的成本是怎样的。

在Layer 2上线之后,本身在Layer 2之间会产生“流动性割裂”或“可组合性”割裂。这就需要新的方法把这些Layer 2再组合在一起。我们觉得会有标准化的协议和基础设施出现。我们现在做的一个产品也是希望在Layer 1和Layer 2,Layer 2之间的交互层能更快,更便捷的做资金的交互、转移,以及从Layer 2向Layer 1做函数调用的快速方式。以上是我们看到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NEAR 亚太区负责人 Amos:这个问题我回答不是特别合适,毕竟和以太坊比较相关。因为NEAR一直都和开发者最紧密,所以我们也聊了很多开发者,得到了 两个结论。

首先,Rollup的方案并不适用于NFT,更多还是为Defi服务的。现在以太坊上最重要的肯定是Defi。前几天看到的数据是800多亿美元的资产锁定在以太坊的Defi协议之中。但这也就阻挡了其他类型的应用。比如游戏、OG级别的NFT项目。比如有个项目之前做NFT门票,大概1U左右的价格,现在变成了100多U。这就很阻碍其他其他赛道以太坊DAPP的应用。绝大部分的Rollup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看到有些Rollup的解决方案需要有比如7天的冷静期,一旦发生了问题可以复核,那是需要用户还是开发者做这个工作呢?这可能也是个问题。

长期来看,Rollup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解决方案。我个人对以太坊2.0方案是比较悲观的。如果有Rollup早点上线,可能也就不会出现Vitalik动币砸盘的情况了。个人还是希望Rollup能够早点上线的。

以上是笔记上篇的全部内容。

—-

编译者/作者:行走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