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解决方案 本篇笔记来自火星财经5月14日的直播《以太坊2.0来临之前,Layer 2与公链谁的机会更大》,是这场活动第一场圆桌。讨论的话题既有Layer 2技术相关的,但更多和生态、社区相关。 笔记的上篇很早就发出了,上篇在这里因为519的到来,前面两周重点一直在分享和行情相关的话题。今天把这篇笔记补上。 以下,Enjoy: 波卡亚洲团队总负责人 Yaoqi:刚才几位嘉宾确实是在用以太坊网络进行技术开发,特别是董博士做Layer 2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 我是一直做公链的。现在的Layer 2 给我的感觉是要做自己的生态了。如果用Rollup的方案,其实还是解决不了不同Layer 2之间无缝沟通的问题。 19年末到20年行情起来,主要是Defi起作用。Defi某种程度上能这么快的把应用和基础设施搭建起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24小时不睡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以太坊上的DeFI生态有些像搭积木,乐高属性和Defi项目之间的互操作属性是很强的。这会很方便大家把新的想法通过已有的协议搭建起来。很多的Defi想法都是从Maker Dao出来,通过借贷协议再到DEX和更复杂的衍生品。搭积木的属性是很重要的。 某种程度上,无论是Layer 2还是分片和多链,都是把搭积木的属性打破了。除了提高了以太坊的可吞吐性,能把不同的Layer 2耦合起来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同时,zkSync也是想做通用计算,完全支持EVM。但由于是新的语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开发者买不买单的问题。(新的版本可以兼容EVM,不需要新的语言来开发)但会有很多困难。OVM不是那么容易的。在产品上线上,也从最初的四月份拖到了8月份。 Celer 创始人 董沫:但如果大部分应用都可以在ZK rollup上,再去和Optimisitic交互就没有太大必要了。 我觉得最终世界上不会只有一个Layer 2,所以存在Layer 2和Layer 2之间的交互问题,但没有到每个应用之间都割裂的问题,相对而言内部还是可以组合的。跨生态之后是需要进一步去解决的。每个Layer 2会形成自己的小生态,不是彻底割裂的。 对于Layer 2我认为还是要遵循取舍的原则。如果想要扩容,要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那一定要交换一个东西出去。交换的东西可能是,如果假设世界上只有一定量的流动性,那相比所有的都在一个系统里和分配到多个Layer 2里,那肯定流动性分在多个系统之后,是会有流动性问题的。这就是和魔鬼交换了这些东西之后,要想办法再把东西换回来的问题。这就是跨链交互,跨链交互是用流动性提供者在中间做流动性中介,通过流通性中介把大家更好的聚合在一起。这是未来Layer 2非常有可能的方向。 波卡亚洲团队总负责人 Yaoqi: 最好的方式在我看来还是大家能无缝的连接。因为不太可能把Uniswap和Compound搬到单独的Layer 2上。这样如果其他Layer 2想用这些基础应用,就需要使用跨链交互。如果能做到更加无缝,会是更好的方式。 MCDEX CEO 刘杰:无缝交互在我看来可能是永远做不到的。简单打个比方,像分销方式。在传统机制中,直销是很好的方式,公司总部直接对接终端用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另外一种模式是人类社会用的最广泛的模式,是有分销商,比如有省级的、市级的、区级的分销商。货先分给分销商,然后再到终端用户。 分销商是有代价的,但有好处。比如物流成本,终端用户不需要每次都跑到总部去拿货。终端用户可以在离自己更近的地方,更方便的取到货。分销也是有自身存在的道理的。最终还是要综合整体网络的成本最低才是最优的,而且一定会向着那个方向优化。但在总部和各个省的分销之间,会有类似跨链的东西。这会是更可行的事情。 主持人:那Layer 2和Layer 2的交互以及Layer 2和Layer 1的交互,就技术而言,哪一个会容易,成本更低? MCDEX CEO 刘杰:这里有个混淆的问题。举个例子,有个项目叫Connext,它做Layer 2之间以及任何网络之间的流动性。另外一个项目Honk inchange是做Rollup之间的流动性。但后者的使用是更窄的,需要利用到Rollup之间已有的状态通道,应用上会更窄,但效果会更好。 这个问题好像是从中国做飞机去美国成本高还是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成本高呢?这要取决于具体的场景。如果北京到上海,使用了高铁这个基础设施,肯定成本是更低的,如果都是飞机,要看里程数。 很多所谓的Layer 2,其实没有原生的基础设施,这样做交互成本就会稍微高一些,或者说中心化程度会高一些。但比如波卡生态中的平行链之间的沟通,肯定成本是低的。因为有原生的基础设施,有中继链在那。 Celer 创始人 董沫:我们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各个链之间,尤其是Layer 2和Layer 1之间做交互时候,从成本和难度上,如果只是做单纯的转账。Layer 2上有钱很快转到Layer 1上,而不去等7天的挑战期。或者是在Layer 2之间想要通过状态通道转账,这些都是很简单的。 下个月Celer上线之后,大家就可以看到会非常方便的从A链转B链。真正有意思的,把几个Layer 2聚合起来要做的市场的有效性。如果一个交易所在一条链和另外一条链上的价格不一样,那我们能否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跨链执行函数调用。在一个链上有资产,特别想卖到另外一条链上的合约中,是否有人能帮我做执行。我们觉得,跨链的合约未来是需要标准化的。比如基于EVM的应用是需要标准化的。我们目前也在推动标准化的进程,加速Layer 2和Layer 1之间的交互。 MCDEX CEO 刘杰:董老师说的这个才是从用户角度更重要的事。用户并不需要资产搬来搬去,而是需要服务。比如就是想把ETH换成狗狗币,至于后面到底用的什么技术,根本不关注。只要用最好的价格快速的帮我换好就可以。到底用的Layer 2还是主网也不在意。 现在我们总在讨论底层使用了什么技术,但其实我们更多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用户根本不会在意这些,搞得很复杂认知成本还非常高。只是转账根本不解决用户的问题,之后还是要调用智能合约实现最终的业务。 主持人:从目前Layer 2的发展来看,尤其侧链和Rollup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对于以太坊主网都会形成撕裂,它们如何融合才能不被淘汰?是不是一种方案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有没有可能四种方案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 NEAR 亚太区负责人 Amos: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首先要解决的是不同Layer 2之间的竞争,因为大家都发了币。如果大家能融合在一起,或者由Vitalik来牵头。刘杰老师说的我很赞同,用户不会管你用的哪家的技术,谁给提供更好的体验用户就会用哪个。如果把不同的解决方案打包到一起,用户不会有额外的感受才是最好的。 我前几天见了软银一位做早期研究的人,他投了几十个互联网项目,投到最后才了解TCPIP是什么。现在区块链本身关注的点还是有点偏。最终都有可能,但不是用户选择技术,而是技术之间打包到一起,让用户没有感知,这样才能融合到一起。 Celer 创始人 董沫:首先Plasm已经是退出了历史舞台的技术。Plasm的演进已经不存在了。 对不同Rollup之间,大家肯定是有交互的。至少在以太坊上,都是EVM之下的。所谓的民心者得天下,目前EVM还是得到了开发者的民心,目前正在得天下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更好的虚拟机很难讲。但我觉得Rollup之间不会有太激烈的竞争。相同的Rollup,比如两个做Optimisitic Rollup的打得你死我活是有可能的。但最终Layer 2和Layer 2之间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我们在做Celer的状态通道时,解决的就是各个Rollup之间,Layer 2之间以及Layer1和Layer 2之间交互的问题。能够让大家非常高效的做资产,以及函数调用之间的交互。如果在BSC上发起一个函数调用,可以直接调用以太坊上的函数,用户根本不需要离开BSC和币安生态就可以实现,这会是非常好的体验,也是我们认为比较有可能的未来架构。 我们会觉得各个Layer 2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除非是两个完全一致的Layer2解决方案。 主持人:那兼容EVM的公链是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MCDEX CEO 刘杰:至少目前是这样的,都在兼容EVM。其实EVM问题挺大,效率并不高。但没办法,大家都在用EVM开发。未来两、三年之后行业可能会形成行业标准,大家一起做一个新的,所有公链一起支持,那时候可能才会有新的出来。现在哪个公链自己搞个新的出来是不行的,大家不会用。只有等到大家都觉得EVM效率实在太差,问题太高要搞个新的才可以。 NEAR 亚太区负责人 Amos:我们兼容EVM的是“极光”,已经正式上线了。NEAR有三个不同的Runtiome,一个是做我们自己差异化的东西,会更偏向Layer 2的用户;EVM是偏向以太坊和Defi的用户;还有一个是偏向波卡Substrate的。要做三个不同的,是因为在现有的不太大的开发者圈子,做EVM的和做Substrate的都有很多,很难判断到底哪个才是未来。做一个不做另外一个也不太可能,毕竟开发者人数本身就很少。我们的思路还是以更简单的方式把开发者争取过来。 去年3月,我们的EVM上线了第一个测试网。一直拖到今年才做出来,很大的原因是新的公链底层架构和以太坊还是相差很多。要做一个基于EVM的链,大部分还是要基于以太坊,比如BSC。而在NEAR上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把EVM加进去,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每次发布时会发现可能可组合性不好使了。就需要一点点的修复BUG,重新推导再设计。虽然技术难度很高,但我们做出来以后,个人还是很看好的,是真的打开了多链互操作的未来。 波卡亚洲团队总负责人 Yaoqi:早期互联网时期,TCPIP也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大家用的比较多就被广泛接受了。想要改难度也比较高。目前来看,以太坊对Defi的操作还是比较完善的。如果未来想去改变,不是改既定的事实,而是发现以太坊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在Web2.0中的应用搬到Web3.0中,包括社交可能EVM并不适合做。。那是不是应该有新的语言可以让开发者更加方便的在上面进行开发。这样各个公链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 如果说到波卡,可能和Layer 2会不太相同。波卡支持的链,底层的共识协议和以太坊的账户与状态的架构不同。开发者需要对代码进行兼容。特别是每次EVM的升级,开发者就需要对代码进行新版本的兼容。 相比新的虚拟机,EVM本身速度确实比较慢。而BSC、Salana或者波卡本身区块时间很短,用EVM执行复杂的智能合约,很可能一个区块时间是跟本执行不了的。到时也需要大家考虑新的语言或更快速的方式完成、达到应用的需求。 整体而言,无论是Layer 2、平行链还是未来新的形式,一旦与以太坊的主链有小小的割裂,可组合性不高,那确实是要自己做一个生态。我一直强调,如果能做一个互通的协议能把大家联通起来,某种程度上就不需要应用再去抢用户,抢应用了。这样的未来才会有更多有自己特色的链或Layer 2达到共融的效果。 BCS开发者生态负责人 Helen:BSC是兼容EVM的,这点在最开始会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已有成功案例看,答案是肯定的。兼容EVM可以让以太坊的开发者尽快迁移过来,解决了生态开始开发者不足的问题。省时省力的先跑起来。 但我们也呼吁技术创新。举个简单的例子。随着BSC爆发式的增长,谁也想不到很短时间内,交易量达到了以太坊的6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原来以太坊框架下不明显的问题,能够适用的框架,但业务量大了,系统要求就会越高。很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突破是在遇到瓶颈时才会出现的。是新的困难倒逼形成的。比如以太坊的一款浏览器,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原有的性能和功能无法满足BSC性能的发展需要,所以就投入更多精力到BSC浏览器上发展和突破。同期,一些在以太坊框架下运行很好的技术产品,因为没有办法满足BSC更高性能的要求,很快被可以适应的产品和应用快速的取代了。 从社区和用户角度,我们也呼吁公链能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我之前是做互联网的,在BSC做生态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时候过分专注于技术的平台,容易陷入流派之中而忽视用户和市场的真实需要。我们其实也很摇摆,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建立技术的研究院,但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擅长。也为了避免过分专注投入技术开发而忽略市场需求的情况发生。 所以我们BSC很开放,大家的技术我们都很欢迎。有好的技术突破,我们愿意第一时间冲进去研究、应用,打包、拓展更多应用层,给到用户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是我们擅长和愿意做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有点像腾讯或苹果的发展阶段。技术我们会关注,也会砸钱。如果有新的技术突破出来,我们就火速跟上,扩展它的应用。因为我们的流量和社区、用户有优势可以把好的技术发扬光大。 以太坊社群定义的Layer 2的标准,数据要在以太坊主网上才是真正的Layer 2。这个刚才提到的话题也很有意思。换一个思路,我们会考虑做什么事情是真正对的。就像BSC上如果51%以上的节点联合起来作恶,有没有可能摧毁网络?是有可能的。但发生的概率大不大?是很小的。因为节点和我们根本的利益是一致的。大家不会去摧毁和自己利益一致的,只会尽可能保护它。 我们如果把Power赋予我们都还不确定的一方,还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我们从用户角度和创业角度的真实想法。我们会选择从正确性出发,尽可能保证用户的利益把生态做好。我们非常呼吁开放的心态和做法。有一些项目虽然说是开放的,但新版本升级却不会公开的。这也有悖于开放的态度。 以上就是笔记下半部分的全部内容。 行走认为,Layer 2将是下半年技术演进的一个重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至于是否还会掀起资本的热潮,更多还要看行情在不在。如果熊市或者横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实这正好是我们继续沉下心学习的机会。 西方一直能在基础学科和创新科技领域领先于我们(包括区块链底层创新上),其核心不是人本身聪明程度上的差异。而在于是否能专注于一点进行持续不断的精细化打磨。以太坊的Layer 2、2.0,波卡的平行链竞拍,这些技术的演化在国内 币圈社区看来,更多像是资本投机的机会,是短期炒作的品种。所以我们自然要喷项目团队,开发怎么那么慢,没看见熊市都来了么,赶紧放消息拉盘吧。但一个真正伟大的技术革新,一定会专注于技术本身,在确保系统安全和可用性达到标准之前不会轻易去上线。至于那些在牛市中匆忙上线的项目,它们的好坏,时间会给出答案。至于大家,如果愿意与时间做朋友,踏下心搞懂以太坊技术想要做什么,Layer 2上的解决路径有何不同,能解决什么问题,对未来看得比其他人更清晰一点,这些积累一定能在未来帮到你。 —- 编译者/作者:行走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行走笔记:Layer 2是昙花一现还是确定性的机会(下篇)
2021-05-31 行走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HECO 节点竞选被追捧,海内外机构们“嗅”到了什么?2021-05-31
- 与 Ernst & Young 在区块链上的 Peroni 啤酒2021-05-31
- 重磅消息519之后行情走弱5.31行情看法2021-05-31
- Chainlink 周报(2021/5/21~2021/5/27)2021-05-31
- IPFS大表姐:六月将至SWARW代币bzz必将引起币圈新浪潮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