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王亚静 2022年11月30日,对AI行业来说,是具有颠覆式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ChatGPT」横空出世,产生了极大的破圈效应,谷歌、微软、苹果、百度等一众科技巨头纷纷宣布跟进布局,没有人不希望能够在这片蓝海占得一席之地。 在这场算法狂欢盛宴之下,率先向港交所发起冲击的是一家曾获得谷歌战投的AI公司——出门问问(Mobvoi Inc.)。5月30日,出门问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招股书,这是一家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技术为核心业务的AI公司。 这份长达597页的招股书,贯穿了出门问问极力推崇的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生成式AI,意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通用大模型概念。 毋庸质疑,这是今年AI行业最热的风口,但却并不能支应起出门问问的门庭。招股书显示,直至2022年,AIGC仅为企业贡献了3985.7万元,占比总营收的8%。 至于今年刚刚升级的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曾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3AIGC战略发布会上打分,“如果说GPT-4是100分,我们的模型只有50分。” 用热门概念讲故事的出门问问,真的能够打动资本市场吗? 1、对标谷歌的野心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由谷歌前科学家李志飞创立。 尽管在AI领域深耕多年,但出门问问招股书中不断强调突出的通用大模型一直到2020年才推出,命名为「UCLAI」,今年升级为「序列猴子」。 一般而言,通用大模型是指能够处理多种类型和领域的数据,提供多种智能服务的人工智能模型。例如,大热的ChatGPT就是通用大模型技术之上的一个产品。 按照招股书介绍,以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为底层技术,出门问问当前共推出了AIGC、企业服务、AIoT三大解决方案。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具体而言,AIGC主要面向创作者,产品包括提供AI配音的「魔音工坊」及海外版「DupDub」、可以自动生成文章的「魔撰写作」、辅助视频生成和虚拟直播的「奇妙元」。 企业服务则主要是为企业提供AI语音交互、智能客服两大服务。例如,提供车载语音交互控制,通过默认或自定义热词实现电话接听、导航、查看天气、预定酒店等功能。 AIoT的受众是消费者,产品主要是智能手表、智能跑步机等软硬件结合设备,主要用于可穿戴、汽车及智能家居。 李志飞是一个有野心的创业者,在2021年接受创业邦专访时曾表示:“希望能做出一家像谷歌一样的公司,有着很牛的技术与成功的商业模式,使得技术和商业能够不停地循环迭代。” 在这股蓬勃的野心推动之下,出门问问获得了谷歌与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招股书显示,2013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出门问问进行了七轮融资,战投团包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Google(谷歌)、大众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资本机构,累计融资额约2.33亿美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公司的投资后估值从2013年2月的510万美元,暴涨至2019年9月的7.57亿美元,短短六年时间估值翻了近150倍。 2、研发与营销的费用相当被资本簇拥的同时又站在行业的风口之上,出门问问似乎有点“自视甚高”。 在招股书中,出门问问号称自己是“AIGC收入全球市场第八、亚洲第一”、“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 究竟能不能配得上这些响亮的名号还不好判断,但能判断的是,出门问问是目前最急于上市的企业之一。 在招股书中,出门问问委托的灼识咨询对全球前10名实现AIGC商业化的AI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全球TOP10)进行了统计。在全球TOP10收入排名中,出门问问位列第8。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和其他企业相比,出门问问落后明显。按2022年收入计算,AIGC服务收入最高的是美国一家2015年成立的AI研发部署公司,数额达到6500万美元-9500万美元,而出门问问是570万美元。 仅从AIGC营收来看,出门问问和全球第一的企业至少约有11倍的差距。 即便如此,出门问问仍然寻求当第一个上市的企业。「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梳理发现,除出门问问提交招股书之外,上述名单中的其他9家AI公司均未上市。 此外,「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作为一个亟待在AI领域大展拳脚的企业,出门问问却并没有向研发倾斜更多资源。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出门问问的研发支出为9710万元、9151万元、1.19亿元,分别占收入的21.18%、23.0%及23.7%。 这几乎与营销费用不相上下。上述同期时间内,企业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7452.8万元、1.06亿元、9712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8.2%、26.6%、19.4%。其中,平均每年超6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推广及广告。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如此巨额的营销推广,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净利润。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时,企业的营收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5亿元。同期,企业的净利润分别为5614.6万元,-2.76亿元、-6.7亿元。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不过,出门问问同时披露了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剔除了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能反映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招股书显示,出门问问在2020年-2022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是-1.57亿元、-7343.9万元和1.09亿元,由此来看,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经调整净利润首次转正。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从经调整净利润的情况来看,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实现了盈利,是业内为数不多能实现盈利的AI企业之一,这或许也是出门问问敢于冲击港股IPO的底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股招股书上的“经调整后净利润”一般是由公司自愿披露,每个公司调整的项目都有所不同,投资者还需要进一步对公司整体业务的发展情况作综合判断。 3、艰难转型实际上,在创业早期,出门问问并非主攻软件开发,而是主要致力于开发语音交互,例如开发智能手表、无线智能耳机、智能后视镜、智能音箱等硬件产品。其中,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是企业的拳头产品。 (图 / 出门问问官网) 但是,相比于智能手表等硬件产品,AI软件可讲的故事更多,也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报告》显示,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市场的三个主要应用领域。 2022年,出门问问有意识地在向AI软件过渡。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AI软件解决方案分别贡献了17%、15%、60.6%的营业收入。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AI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板块主要由“AIGC解决方案和AI企业解决方案”两部分组成,在2022年,AI软件营收首次超过AIoT,就是依赖于AI企业解决方案的快速增长——由2020年的4447.6万元涨至2022年的2.63亿元,营收占比也从16.8%上升至52.6%。 不过,「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出门问问目前在AIGC解决方案上的收入还很薄弱。 虽然出门问问在招股书中称“早在2020年,公司已开发出通用大模型及垂直优化技术模块,并随后专门针对全球内容创作者及企业开发领先的AIGC技术及应用程序”,但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出门问问的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49.6万元、682.2万元和3985.7万元,占比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2%、1.7%和8.0%,可见这一业务规模还很小。 此外,出门问问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或引发众多投资者担忧——大客户过度集中。 据招股书,2020年-2022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2.4%、37.0%及62.8%。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8%、24.1%及42.6%。 就在2022年,出门问问为这位来自汽车行业的最大客户提供了AI企业解决方案及知识产权安排服务,从而获得了2.13亿元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42.6%。 (图 / 出门问问招股书) 事实上,当一个企业的业绩和固定的客户产生强关联关系时,就对企业维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考验,尤其是当外界竞争日益激烈之时。 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商汤科技的“商量SenseChat”,360的“360智脑”等通用大模型已经陆续出台或官宣内测。 4月9日,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统计,目前国内至少已经有30多家大模型亮相,出品方涵盖互联网巨头、AI概念上市公司、服务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与一级市场创业公司,有的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越ChatGPT的规模(上千亿条)。 不可否认,在转型的AIGC和通用大模型技术领域,出门问问具备先发优势。但面对巨头的强势入局,一个营收只有5亿元的企业又能否与之抗衡? 毕竟,和巨头博弈的艰难,出门问问应该深有感触。李志飞在回忆公司2018年-2019年巅峰时刻时,曾对媒体表示,当时出门问问直接与小米、百度、华为等巨头正面交锋,面对巨头的补贴行为,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与巨头的竞争非常可怕。”李志飞说。 在那之后,出门问问将六七条产品线砍掉只剩两条,20家线下门店全部关掉,团队规模从千人精简到500人。 时至今日,至少从员工数量来说,出门问问元气仍未恢复。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团队由超过400名员工组成。 若此次出门问问成功登陆港交所,其将成为港股的“AIGC第一股”,但无疑其目前在AIGC解决方案收入上并未形成足够大的规模,能否真正撑得起这一称号有待时间检验。 —- 编译者/作者:AI之势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对标谷歌,AI大模型真能撑起出门问问的IPO吗?
2023-06-04 AI之势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英国政府拟仿照 IAEA 在伦敦设全球性 AI 监管机构2023-06-04
- 宏碁:人工智能将成为 PC 的新增长动力2023-06-03
- 分析:紧抓 AI 主线,超百只基金净值大涨2023-06-03
- Crypto和AI的融合:四个关键交叉点2023-06-03
- “AI基金经理”引市场关注,涉事私募称非主要用于交易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