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征信上链不远了,借贷消费要悠着点。

征信上链不远了,借贷消费要悠着点。

2019-12-10 凯古拉 来源:区块链网络

前些天,一个好朋友诉苦,说最近都是靠网贷在生活。这个月又要到了还贷时间,要还2万,最近资金周转不过来了。


朋友老公原来是某证券公司老总,因五年前做期货爆仓,输了很多钱。从那时开始负债生活,后又因为中年危机,失了业,连续几年零收入。朋友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儿,几年来,一直靠她一个人收入养家。除此以外,还要在各个网贷上借钱,帮老公一起还债。


朋友能用的信用卡都用了,能借的平台都借了,现在的生活日常开支是拆东墙补西墙,唯一居住的房子也准备卖掉。


自从朋友吐嘈后,最近看资讯,有意无意地关注借贷的一些信息,发现很多人都是借贷消费。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2018年底,国内大众要偿还给信用卡的信贷金额高达6.85万亿。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还只有3.09万亿。


而信用卡透支消费的疯狂上涨的后面,是信用卡违约的坏账也在加速增长。在2015年的年底的时候,信用卡逾期半年还未偿还的金额为337亿元,但是到2018年底,未偿还的金额已经高达788亿元。


P2P网贷资质审核标准比平台低,更易获得生活贷款。当然,这也是那些平台为什么那么容易跑路的原因,因为资质审核低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就出了问题。一旦还不上款,平台资金链断了,无法面对贷款人,只能跑路了。截至2018年年末,P2P网贷行业累计借贷金额约为7.69万亿元。2018年下半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000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集中爆雷,近2年央行清退的P2P达到3510家。


网上有个段子:


一男子网贷成瘾,半年内网贷了150多万,借款平台达200多家,利息高得惊人,真是个败家子啊!

但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这名男子用贷款的钱,居然胆大妄为地去买了套房子,然后一年多过去了,房价竟然翻了一倍多,居然赚了!

但这也算不得什么,重点是当他准备给网贷还款时,网贷平台全部都倒闭了,老板全都跑路了,找不到债主了!人生真是大起大落,好刺激啊!

经济下行期,第一,不要加杠杆,不要借钱投资。投资就要用闲钱,不要把生活费都输光了,心态崩则投资崩。第二,消费要谨慎,不要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内消费,你一时信用卡刷得爽,买买买得爽,以为借来的钱都是免息的,一旦超过免息期还不上则是复利计息。


我近期已经关了支付宝的花呗,因为先消费后买单消的模式,容易引起麻痹,而且记不起来自己曾经的消费项目。另外,关闭了三张信用卡,因为现在消费基本上都是移动支付,很少再用信用卡消费,但信用卡如果一年消费不足若干笔,则需要支付管理年费。


如果借钱投资或超前消费,时间到了却还不上,就有可能会上失信黑名单,限制消费,限制出行交通工具,出行住宿酒店,甚至子女就学或就业也会受到影响。前阵子连富二代国民老公王思聪限制消费也登上热搜。


最近的一则新闻


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中,“我的服务”版块上线“区块链证照”服务。其中,“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已实现上链,“驾驶证”、“公积金”、“电子社保卡”、“行驶证”也即将实现上链。

可以想见,很快个人征信系统也会上链。这也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实实在在落地的应用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会给个人征信领域带来哪些改变呢?


1、由于区块链本身的数据不可篡改性,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旦数据被存储,就可以迅速地关联到用户。可以又快速又准确地帮助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甄别和评估哪类人具有贷款资质或授信资质,一旦不良记录上链,则可以在所有限制消费的场所被迅速查询到。如果想故意欠钱不还,就更难了。


2、依靠智能合约审核,而非人工审核,更加去中心化。打个比方,只要你在链上的征信记录满足了智能合约的借款触达要求,系统则会自动执行合约。而以往如果非标准资质机构,如果想要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通过与银行贷款审批人员之间的关系,利用虚假数据或其他潜规则等方式获得贷款。那些特殊的失信人员,也有可能通过与执行机关特殊的关系,对自己的欠款的执行案件做特殊处理。如果借助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会让平台更加公平、中立,去掉人为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3、现在的数据虽然很多,但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机构中,出于利益及安全等因素,很多机构并不一定愿意把数据拿出来共享。如果数据上链后,就可以在区块链技术下共享,且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届时,一旦个人征信上链,你所有过往的信用行为都会产生数据同步上链,作为你的信用评估的依据。由于数据的同步与共享,一旦信用崩塌会更加寸步难行。


—-

编译者/作者:凯古拉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