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受UBEX和火币Labs邀请,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灜蛟先生做客线上直播间,从个人经历出发,为大家分享了区块链在石油流通领域的应用探索相关内容。 于灜蛟先生是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2017年开始筹建中化能源科技,并领导团队探索运用数字化科技与石化流通领域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包括加油站、化工品分销、原油采购、炼化分析等等,是区块链技术在大宗商品领域应用探索的引领者。在17~18年,团队分别完成了中国原油、成品油及化工品的第一单区块链试点实验。同时于灜蛟先生也是全球能化行业区块链白皮书的发起者,并正在组织建立亚太第一个能源行业的区块链交易联盟公司。 除此之外,于灜蛟先生还曾任中华能源板块的风控负责人,对风控领域、财务领域都有涉及,也是中化石油有限公司风控部的总经理。同时他具有近10年的石油贸易基层的执行管理和海外工作经验,也是自动化学士和药物学硕士,且拥有清华大学的MBA学位,背景涉及诸多方面。 以下为分享内容的整理: 大家好,我是于灜蛟,来自中化能源科技。我从事的领域是很传统的石化行业,可能不太为大多数人所熟悉。所以与其说给大家讲我们做的东西,还不如分享我自己的故事。我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传统行业的人触及到了区块链这项技术,然后如何再把区块链这个技术应用到我所在的产业当中的。 首先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石化行业的背景。 石化行业是全球第一大行业,它的产品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除了大家日常所见到的汽油、柴油之外,我们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产品里面都有石化品的参与,比如说我们现在最紧俏的年货——口罩,除了棉制品之外,95%以上的制品都是石化制品。包括我们的手机、电脑以及我们身上穿的冲锋衣、带有弹力的运动服,基本上都是石化制品。石化产业在全球它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之前所谓的通胀,其实很多时候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说它是整个工业的血液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一种比喻。 石油石化制品一年在全球消耗的量大概是80亿吨,中国的原油的消费量是接近7亿吨,原油进口量是5亿吨,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按照中国人口算,中国的人均的用油量大概是3.5桶,相当于500公斤左右。这个量还是很大的,因为除了汽柴油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石油间接制品。19年的GDP中国接近100万亿,而石化产业作为中国第一大产业是接近了14万亿,所以说这个产业是很大的。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另一方面。这个产业非常大,体量很大,作用也很大,但是这个产业在很多地方的发展是极其落后的。包括IT的基础设施、管理的手段、以及一些物流调配方式,可能都不如其他行业那么先进,这也是给我们石化行业的从业者一个机会,用数字化的手段去对这个产业做出一些改变。因为这个产业体量巨大, 14万亿的一个体量,哪怕只提升1%的效率,效果也是非常显着的。 我们在17年的时候筹备能源科技公司,致力于产业的数字化。我负责的版块做了几个方向:一个是原油的电商,一个成品油电商,还有一个化工品的电商。但是很遗憾,我们经过两年时间的验证,发现这个方向是走不通的,然后我们就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走不下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无法复制C端的电商模式? 后来我们就总结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道理:在B端,所有的交易其实都是商业机密,它不可能像C端一样,所有的信息放在一个服务器上,中心化的服务器的方式是无法完成B端电商的这种商业模式的闭环的。所以说当时我们也下定决心,去寻找到底是哪种分布式的技术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电商。大概在18年下半年时候,我们觉得,相对成熟的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所以我们也毅然的投入到区块链技术在石化产业应用这样一个细分方向上。 然后说一下石油行业目前区块链应用的情况。 先说国外的情况,国外在2014年其实已经开始了区块链的应用,他们主要是应用在贸易端,包括融资、物流单据上,去使用区块链技术做单据的传送。 在17年年底的时候,由欧洲的几大巨头组成了一个区块链公司,致力于北海油的交易。而北海油大家可能不清楚,它是为全球大概70%原油定价的一个场所,它的价格是非常有引领性的。接着18年的时候,也是欧洲的几家头部银行,他们也组成了一个区块链公司,也是致力于大宗商品的融资。这两家公司都在欧洲,股东重叠率也很高,是目前大宗商品里面做的最好的两个区块链联盟。在19年,美国的几家巨头公司也在开始做区块链的这种探索,组成了一个联盟。 所以迄今为止在我所在的石化产业领域,全球在欧洲有两个区块链平台,在美国有一个区块链平台,在亚洲目前还没有。因为我们致力于亚洲市场,而且中国现在是全球的原油进口第一大国,所以说我们应用区块链场景也是专注于中国进口这个环节,从18年年底的时候,我们致力于组建亚太地区的第一个区块链交易联盟。 它的交易体量将是巨大的,因为首先中国本身的量就很大。其次其它的周边地区,比如说以新加坡为中心的原油交易的亚洲中心,我们也能带入很多量进来。如果这个平台能够成功的话,相对整个全球原油交易或者成品油交易的生态有一个很大的改良。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的一个使命。 其实在17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用区块链做一些试点。我们尝试把整个流通领域的单据全部用区块链数字化,然后去跟现有的这种传统流程去比较,确实在效率上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因为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原油里面的很多交易的手段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比如说船上面的货物凭证,我们叫提单,现在还是用纸质的正本去传递。我要从非洲拉一船油回来,这正本提单是要从非洲寄回到国内的,这个是非常原始的一个方式,包括现在很多的交易还要收传真。所以说这个领域现在还有很多值得改良的地方。 下面进入第三部分,石油流通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这块会我比较系统的讲,我现在见到的、正在尝试的一些方向,即使您不是石化产业,可能也对您的产业会有一定的借鉴,因为商业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目前从我的视角看,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的应用的案例可以分为5个方向:一个是叫价值贮藏,比如说现在的比特币这种方式,价值贮藏;第二种方向是支付,比如现在各国央行做的央行数字货币,包括Libra,其实都走的是支付的路线;第三个方向是融资,比如说前些年的ICO和现在的STO,其实是走一条融资的这种方向;第四个是WEB3.0,这个大家就很清楚了,我不赘述了;第五个方向是应用区块链技术,去改变现有的业务场景,提升效率,增加价值。我所在的领域其实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是第5个方向。 大家应该是感同身受,现在的区块链技术真的太多了,好的多,坏的也很多。我这里评判一个项目到底是不是真的区块链项目非常简单,把这个项目里面的区块链技术拆掉,看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依然成立。如果拆掉区块链技术之后,商业模式就不成立,说明这是个真的区块链项目;如果拆掉区块链之后,这个项目依然跑到很顺,肯定是一个假区块链项目。 判断一个场景是否适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四大里面的安永有一个六原则的判定式,可以用六个原则去判定一个场景是否适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第一个是先判断这个场景是不是多方参与的场景;第二,这个场景是否需要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第三,这个场景的交易数据是不是需要永久的保存;第四,参与的各方,他所遵守的内部规则或者政府规则是否有所不同;第五,它是否存在一个互不信任的问题;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场景里面的几方,他们参与交易的游戏规则是否稳定。 这六个准则,我个人觉得判断一个场景是否应用还是非常准的。一个场景它有三四个条件符合判定准则,就说明它还比较适合用区块链去做改造;如果一个场景达到了五个六个,那就是非常适合。如果一个场景符合一两个判例,我个人觉得现在还不到区块链改造的这个地步。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一些方向。 第一个方向叫交易前市场。交易前市场其实很简单,就是交易撮合,两个交易对手之间去做一笔交易,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衍生品交易,目前这种交易方式还是相对比较原始,都是通过电话或者是即时通讯工具,在线上去喊价交易。交易的途径要么是通过broker撮合价格,要么两个交易对手直接沟通。 说到这个broker,其实成本是非常低的,几个年轻人设立一个公司,装几台电脑,就可以去做broker,但是他们收的手续费是很高的。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个原油贸易的转口交易,大概一桶就挣一两分钱,他们的撮合交易一次,便宜点的挣3厘钱,贵点的4厘到5厘,而且它是双向收,比如说他撮合了A和B的交易,他A和B各收4厘钱。 在一个很简单的撮合交易里面,它就收了接近一分钱的利润,这个利润是很高的,但是利润对于产业的下游来讲,成本其实是逐渐转嫁的。而大家为什么愿意用broker来做交易,其实本质是因为broker本身会拿到很多市场上的价格,可以给交易员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另外,broker出现在交易对手之间,可以保护交易方的信息,让市场不会受这个人的交易量的影响。所以说这是broker目前很难被替代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 区块链技术其实非常符合broker领域的场景,它天然的可以保护交易对方的信息,而且也可以海量去获取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信息。所以说它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替代broker的一个技术路线。当然交易员的习惯其实非常难改变的,我们如何改变?很简单,就是给他一个10倍好的一个一个刺激,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作为broker途径,只收他1/10的价格,就会让交易员倾向于用更低廉的交易通道。 这里面还有一个契机,现在的即时通讯工具,它是中心化服务器的,所有交易员的交易的信息、报价、聊天的记录全部在中心化服务器里面。我们可以基于加密技术做分布式的这种聊天系统,让每一个人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加上了一个不可篡改的加持,不仅信息不泄露,而且在即时聊天工具上的这种交易信息可以更作为法律留存的证据,来证明交易确实发生过,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深入的领域。 第二个简单说一下交易后服务。交易后服务就是在交易达成之后的交易执行、监测、结算这些比较琐碎的工作,现在这些工作都是通过一些纸质和人工的工作来完成,整体效率是比较低的。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做改良的话,比如说它里面的一些核心单据、信用证、提单都通过区块链做数字化,将会对整个产业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做一个很好的提升。 交易后服务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大家有财务背景的同学应该了解,表内和表外融资,央行对它的对放贷企业的准备金的监管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全球都遵守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3协议应该是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会推出,里面就会要求这些做表内融资的企业提升他们在央行的保证金,大概平均是到30%左右,这是表内融资成本提升的一个硬性要求。 同样的贷款活动,如果做表外融资,比如签一个回购协议,银行其实就可以规避央行的要求,不用去提交这30%的准备金的提升。但是问题是表外融资,他一买一卖的合同都是一个真实的交易,如果按照现在的流程看的话是非常冗长的,所有的单据流程要全部都走一遍。如果在交易后服务里面,把所有的核心单据和流程全部数字化之后,使得做表外融资和表内融资消耗的人力和时间一样,那所有的银行其实都可以通过表外融资来规避巴塞尔3的这种硬性要求,从而使它的融资业务资金成本直接降低30%。而30%的竞争力对于大型的业务和企业来讲是非常有诱惑性的。 第三部分给大家介绍一下技术增信。大家都觉得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增信手段,其实我个人觉得,它本身不会带来信用,需要结合我们所在的场景,通过一些相对比较巧妙的设计达到增信,才可以叫做一个技术增信的手段。信用是整个商业社会流转的瓶颈,一个商业环境里面的信用如果非常低的话,即使商业模式再好,它也很难有一个很好的突破。 个人把技术增信分为4个方向,第1个叫交叉验证,第2个叫信用传递,第3个叫信用累积,第4叫信用穿透。 交叉验证其实比较好理解,在中国,有的时候中小企业它的信用其实很差,比如说一有一单贸易进口业务,他拿着进口业务单据去银行融资,银行都很难相信他业务的真实背景。如果银行跟这家企业以及某一个政府的监管机构在同一个区块链上,银行端就会有申请贷款的公司的交易信息加密记号。这个时候贷款企业再去银行去做贷款的时候就不会被怀疑。 信用传递也相对比较好理解,很适合于生产类企业,就是把中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比如说中心企业它的信用非常高,他上银行贷款利率大概是4%、3%,而这些小微企业他贷款利率大概在12~15以上。如果把中心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也做链改的话,中小微企业就可以拿到中心企业的信用,用中心企业的利率去银行做贷款,大家都得利。 第三个叫信用累积。信用累积里面要说到一个概念——海运贸易提单。比如我们从中东拉一船货到中国,货在装港的时候,船长会开一个单据给装货人,证明这个货已经装到了船上。而这个提单其实就是货物凭证,应该由装货人通过他的银行传递给中国的买家。当货到港的时候,买家应该拿提单给船长证明货是他的,才可以把货提走,这是贸易领域提单的概念。 现在的实际问题,因为一船货可能会转好几个买家,每一家都有相应的银行去处理单据,导致提单的流转非常慢。很多时候当船已经到了目的港的时候,接货人手里还依然没有提单,这个时候完全是接货人凭信用去跟船长提货,这是现在这个行业一个很大的痛点。整个贸易的风险就取决于接货人他的信用到底有多少。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一船货多单买卖的话,每一家每一个卖家都在没有拿到提单的情况卖给下一家,整个链条的风险是由链条上最低风险那个人来决定的,只要BCD有一个人是出现诈骗行为,整个链条的交易全部被毁掉。 所以包括我们在内,全球很多公司都在尝试通过区块链技术去改造提单。提单基于区块链流转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提单流转不会泄露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因为是在分布式的服务器来流转;第二提单在区块链流转,不会出现一户两压的情况,当接货人在目的港拿到电子提单去接货的时候,这个提单是唯一的。 另外,当最后一个人拿到提单的时候,已经证明了前面所有的参与方都没有进行欺诈。相当于最后的信用是由前面几个人信用的总和来决定的,而不单单是由这个人本身来决定的,这个叫信用累积。信用累积的作用可能比信用传递效果更明显。 第四个叫信用穿透。商业领域里面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场景,就是授信。比如说A工厂,我们有甲、乙、丙三个企业或者银行去给它授信。基于A工厂的财务报表,例如它的流动性跟偿债能力这些指标,判断A工厂它的偿债能力是500万,然后每家公司都会根据它的偿债的极限能力给它授信500万,A工厂从三家公司或者银行里拿到了1500万的贷款但,但它的偿债能力只有500万,因为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导致这这三家公司对于A的授信风险是非常高的。这种情况在银行端相对比较少见,因为银行端它所有的征信记录都在央行汇总,但是在企业端会经常见到。通过区块链技术让所有的业内的参与企业上链,可以使得每一家公司在对他家公司授信的时候,都有一个相对动态的评估指标,避免给他过度授信。 第四点是想讲政府监管。 区块链技术里面有一个悖论,去年元旦的时候,哈佛一个教授在说区块链技术,认为它在技术增信这块是一文不值的。他这么说的主要原因就是,区块链技术确实可以达到难以篡改的效果,但是在数据上链的瞬间,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我们解决的方案是引入政府监管节点。首先政府它是有痛点的,它希望看到被监管对象的全貌数据,同时希望做到无感监管。它如果对一个产业能达到无感监管,对这个产业的摩擦将会非常小,成本也会非常低,所以说政府是有需求的。我个人建议,如果朋友们做的项目,应该积极的去面对政府的监管,去解决政府监管的痛点。 因为如果政府的监管部门愿意做联盟链上的一个监管节点的话,其实就解决了我们数据上链的真实问题。他可以骗我们,他可以欺骗其他链上的参与者,但是他如果去欺骗政府监管部门,成本是非常高的,这样就会大大提升链上数据的真实性。无论是对于链上数据真实性的一个加持,还是说对政府执行效率的提升,以及营商环境的改良,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做区块链联盟链的这种商业探索,要尽量多的争取政府的支持。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说SaaS向BaaS化转移的趋势。 在B端,所有的信息其实都是商业机密,很难去跟别人分享,而现在在B端里面还有很多SaaS化的服务,比如说加油站业务,有一个公司叫喂车车,它提供的是加油站日常管理的一个系统,他们提供的服务可以让加油站的管理人员可以很轻便的去做日常的营销,非油品、油品的一些管理。问题就是每一家加油站的数据都会上传到云端,汇总到云端服务器,数据是包括客户信息是得不到保证的。而对于加油站、尤其是民营加油站来讲,它的客户信息、货物的价格信息等都是绝对机密,其实是不应该流出他自己服务器之外的。 像类似这种B端的这种SaaS服务是很多的,我们正在探索这些B端产业软件的BaaS化,它可以解决数据加密的问题,虽然说这种加密计算与 C端的效率相比可能要低1000倍,在C端只需要1秒钟的大数据运算在B端可能需要1000秒,但是B端对于时间效率要求的没有那么严格,用这1000秒的时间成本换来数据的安全,其实是可以容忍的。所以说B端现有SaaS软件的BaaS化,将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商业契机。 以上就是我在我这个产业里面应用区块链的一些分享,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我对于区块链应用的一个思考。 我接触区块链也大概有三年时间了,也有一些感想,这个感想是不囿于产业的,在哪一个行业都是应该有所折射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每当我们讨论区块链对于商业的意义的时候,我个人觉得首先我们应该分清区块链到底是一种发明还是一种发现?发明是指创造一种从没有发现过的东西,而发现是找到某些已经存在,但只是不为人知的事情。 因为如果它是一种发明,我们对区块链的定义需要用一种演绎法来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第一性原理来推断它的应用。如果是发现的话,我们应该用归纳法,也就是盲人摸象的方式来对它做定义。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觉得区块链对于我们就像火对原始人类一样,其实是一种发现。首先他的技术不是新技术,其次它在人文社会里面已经用得非常早了,比如说我们每天最熟悉的语言,它本身就是一种区块链的逻辑,没有中心化服务器,没有人发明它,但是很稳固。 人类历史上很难把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灭掉,它很稳健,而且会出现硬分叉,比如说韩语、日语也是从汉语出去的一个硬分叉现象。所以我个人认为区块链它本身是一种发现,它不是一种发明。 对于发现,我们需要用盲人摸象的逻辑去定义,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对区块链所有定义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去看的。我相信10年后我们再去定义区块链的时候,就像我们今天去定义互联网一样,会更清晰、更简洁。因为我相信未来的十年,在数字化领域里面,区块链绝对可以独领风骚。 我们可以把区块链作为数字化的一个底层逻辑去施展我们所有的才华。未来十年属于区块链,未来十年也属于大家! —- 编译者/作者:币诚时代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区块链+石油流通领域应用将引爆新一轮能源革命
2020-03-03 币诚时代 来源:区块链网络
LOADING...
相关阅读:
- 厚积薄发!T-Coin三体公链8月5日上线全球领先交易所XONE2020-08-03
- DREP双周报7.16- 7.312020-08-03
- 郑州区块链周期间LongBit长币网正式宣布成立DeFi专项发展基金2020-08-03
- 科普:区块链挖矿原来是这么一回事2020-08-03
- 币赢DeFi专区8.3项目复盘汇总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