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金色沙龙线上版精彩回顾:公链—困境与破局

金色沙龙线上版精彩回顾:公链—困境与破局

2020-03-18 金色沙龙 来源:区块链网络

3月18日,由区块链网络主办的金色沙龙第45期线上版“公链—困境与破局”在微信群内顺利举办,本期金色沙龙邀请元界DNA创始人兼CEO元界基金会创始人初夏虎、The OAN(前Aion Network)创始人及CEO?Matthew Spoke、The Force Protocol&ForTube联合创始人David Lei

、Nervos Foundation 联合发起人&COO吕国宁、Conflux联合创始人张元杰、Quarkchain联合创始人兼CMO向亚贞、TOP Network联合创始人兼CMO?Noah Wang、Qtum CTO钟文斌八位嘉宾,共设演讲和圆桌问答两个环节。

沙龙开场后,首先邀请了元界DNA创始人兼CEO元界基金会创始人初夏虎以“疫情影响下的全球金融形势以及对2020公链的大变局走向”为主题,为大家做演讲。

演讲开始,初夏虎对比2008年的金融次贷危机,生动地讲解了最近全球市场动荡对整个金融环境的影响,接着引出了公链的困局,即资金困局。

初夏虎认为,在今年的上半年很多公链会消失,就是因为资金储备不够,或者说抗风险能力不够。存活下来的关键就是一定要有流动性,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能够活过这个冬天就是很重要的。另外一点,公链要破局的话,在现在这个状态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就是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特别推崇区块链,其实政府推崇的这种区块链的还是以联盟链为主,那么如果公链要走出来必须去兼容联盟链,对联盟链的资产、数字身份、智能合约这三样东西都能够实现兼容和跨链。这是第一条路,就是响应政府号召,和政府所推崇的这种联盟链多做结合。第二条路,如果你不愿意往那个方向走的话,另外一个破局的方法就是走defi,去中心化金融这条路,把去中心化金融的服务做到最好,能够把现在传统金融当中不能解决的很多信任问题,在公链上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这可能是破解的另外一条路,但是如果走这条路的话,肯定要求会很高,安全性特别好、交易速度特别快。

这两条路,元界DNA都想要走。一就是跨链,不但要跨比特币、以太坊等公链系统,还要去跨联盟链,实现链上数字资产、数字身份和智能合约的打通。当然我们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把去中心化金融的路走下去,把defi做到最好,在元界DNA做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稳定币等等,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能够破局的公链。

接下来,The OAN(前Aion Network)创始人及CEOMatthew Spoke做了“公链破局:走向应用之路”的演讲。

Matthew Spoke团队关注的是,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应用程序,为现有的平台公司/线上平台,比如Uber(拼车)、Shopify(电商)、Slack(美国版钉钉)(在北美)等,赋予一些新的功能或组件,比如奖励功能、投票功能、口碑功能等,从而快速实现OAN开放应用公网的早期应用。

团队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我们的加密货币Aion的增长。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Aion需要继续向跻身一流加密货币的方向前进。支持和增长Aion的价值对于The OAN的可持续运营至关重要。我们已经建立了“增长团队”,专门从事Aion营销、生态系统发展(交易所、托管方、验证者)以及关系管理(质押者、矿工、投资者)。这个团队正在和外部合作方一起,提升Aion的全球知名度和市场覆盖。

今年以来,Aion生态系统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包括:?
l? 登陆韩国知名交易所Bithumb
l? Aion质押总量超1.2亿,验证者超40家;
l? 币安新增Aion-USDT及Aion-BUSD交易对;
l? 区块链风投机构Blockchange Ventures加大对Aion的投资;
l? 最新招聘3名市场团队成员;
l? 韩国电报(Telegram)社群人数从194增长到3000以上;
l? 中国微信官方公众号粉丝数从147增长到1000以上。

演讲结束后,进入了圆桌环节,本期圆桌主题为:2020公链的困境与破局。以下为圆桌精彩内容:

圆桌问题一:一直以来比特币、以太坊和EOS被认为是头部三大公链,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公链推出,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更多活力。您如何看待目前公链领域的整体发展情况?在您的观察中,国内外公链发展有什么不同?各位最期待公链领域出现的技术突破是什么?有没有哪些值得研究的机制设计或者理论呢?

David Lei其实今天我是在场的嘉宾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做公链的这个项目方的代表总体来讲,从这个目前的公链的这个领域的一个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的话呢。仍然是国外的这个公链市场,代表了整个公链的这个发展的一个主流的声音。然后在国内的话呢,我们知道就是,国内之前有一些比较老的,这种供电的项目像NEO啊。然后还有近期的一些像Conflux啊等等的。还有包括波场,还包括这个虎哥他们的元界DNA等等。这些项目呢,其实放到国际市场上去的话。除了波场以外,其他的这些公链的话呢目前。在全球市场上的这种市场占有率以及发生呢,都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说国内外的这个区别的话呢,目前我感觉就是国外的项目公链项目。还在做技术前沿的一些探索。在这个扩大公益的公链的交易能力。然后去加强隐私等等的这样的一些方面的话。还在做做探索。那国内的这个公链项目呢,则是在结合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这个技术,然后再结合的商业应用的这个方面已经开始在迈步了。比如今天这个在群里面也有的Nervos,然后他们最近和这个货币一起开发了火币公链。火币公链的定位呢,就很明确,然后就是要做这个走合规路线的这样的,一个金融的底层的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

我个人的观察来讲的话,公链领域,仍然是中国的话呢,是在应用上面比较有优势探索的会比较快。然后呢,在国外的话呢,这是在跨链啊,还有在这个一些技术底层上面呢会比较有特色。那当然就是跨链项目的话呢,也不能够忽略像cocos和波卡。这两个这个最最有代表性的跨链项目。所以哈,就是在。我个人的观察呢,就是说,中国国产的公链,在技术标准的这个争夺上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现在一说到跨链的话,就是肯定大家都会想到cocos和波卡,但是呢,很少会知道像Nervos也好。还是像原件也好,其实都在做一些跨年的这个事情。

然后对于我个人来讲的话呢,目前比较关注的公链方面的这个技术的突破哈。其实主要还是在这个,能否去更加有效地支持一些金融应用的这种大规模的使用。比如说吧,近期这个在以太坊的下跌。这个价格下跌的这个暴跌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Defi生态。包括这个Maker DAO,都出现了一些这种在计算机器人因为网络拥堵而无法去实现及时的,有效的这种清算操作。而导致了他产生了一个巨额的这种损失。所以呢,如果说以太坊的速度很快的话,就也能在下跌的过程当中。这种短时的瞬间的高并发的这种机智下面啊,这种见这种现象的下面呢,也能够去有效的支撑的话。

其实就能够避免类似于Maker DAO这样的清算的一些故障的出现。那我们这边的话呢,其实作为DEFI应用的开发和运营的这个项目方。也还是主要关注在这个有没有一些更快速的。还有就是更有承载能力的,这样的公链的出现啊,这个是我目前个人比较关注的一个点。

然后具体的技术上的话。像这个以太坊在2.0版本可能会就是大规模去做的,这个分片机制啊。有可能呢,到时候DEFI应用呢,会被专门的分到。几个这个一套房的纸纸的这种片区上面,然后呢,更有效地去进行这种交易。除此以外呢就是。像这个如果能把一部分的这种交易啊,能够通过类似于零知识证明这样的一些操作呢。去可以在尽量不损失它的这个安全性的基础之上,然后放到另外去进行高效率的去处理的话。这个呢,也是这个一些DEFI应用他们去。有希望去做的这种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同样的这种突破呢,都需要公链的这种技术支持。

所以总的来讲呢,虽然以太坊现在在DEFI领域取得了一个比较领先的,这样的一个优势哈。但从我个人的这种观察来讲呢。其他的项目也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就是说现在要想吸纳更多的DEFI领域的开发人员以及这个资源。资源包括投资对吧,还要包括一些能够和DEFI这些项目合作的潜在的,这种实体也好。还是这种社群也好等等这样的一些资源。对于现在追赶追赶以太坊的公链来讲呢,还是比较难的。

吕国宁谈到现在公链的整体发展情况呢。我们对过了,尤其是我们自己作为项目方对公链的看法呢,是。首先呢,我觉得攻略还是汇聚了这个行业最头部的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一些真正做底层的一些系统工程师。包括呢资本。也会非常关注这个领域,以及在公链领域呢,还有大量的创新。综合来看呢,是公链。在驱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是最底层的动力来源。

关于国内外的工业的发展的不同呢。我觉得可以有几个点,区别还是挺大的,然后我的观点呢,跟David也比较趋同。我觉得是大家在思考工业发展的时候的一个驱动方式不同。国内的公链开发呢,其实受限于国内的这样一个整体的环境呢,大家是非常关注。你的公链的出发点是不是更多的去思考场景?更多的能解决应用的实际落地的问题,而国外呢,在发展公链的这个层次呢,他们的开发人员呢,是比较注重基础协议,尤其是密码学层面的一些创新。

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国内和国外有一个挺显著的一个区别,是公链的设计思路不同。国内的公链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平衡、融合、兼收并蓄。在做公链的时候,考虑到方方面面,能够得出一个相对平衡取舍的比较稳妥的这么一套方案出来。而国外的很多的一些公链项目,尤其是一些比较新的公链项目呢,我们会看到他们非常强调自己的差异化。非常强调自己的相对于其他项目地相对一个最显著的那个特点。尤其是最近新出的一些公链项目呢。特别强调自己在去中心化的隐私保护方面呢,是特别的明显和做的特别的有特点的一些项目,然后我们一直来关注。

公链目前呢,目前技术突破呢,在我看来。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呢,其实是去支撑一个更大范围的加密经济生态。在这个方向呢,我们看到现在的这下一代的公链呢,其实是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在努力。综合看下来的话呢,其实总共是大概有这么三个方向有。第一个方向呢,是一层扩容,第二个方向呢,是二层扩容,第三个方向呢,是多练互操作。由于不同的项目的话呢,大家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并且是都是基于自己的技术理念和方向作为出发点。然后,并且在自己的各个方向上面。目前看来,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我看来呢就是有这么多的公链在不同的方向上面再尝试,是区块链行业依然处在一个繁荣阶段的一个标志。从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开始的,行业内的很多的伙伴呢。始终可以有这么多的方向去尝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谈到有没有值得研究的机制或者设计理论,我觉得这方面,我想拿我们自己正在做的Nervos项目来作为一个例子来取举例。我们正在做的Nervos项目,走的其实是分层架构二层扩容的,这套方案我们用二层扩容的方案呢,去支撑下一代的加密经济生态,并且作为这个加密经济生态的基础设施。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呢,已经持续努力了两年多了,而且还会继续的努力下去,在我们看来呢。基于分层架构呢,去实现高安全性和扩展性的这么一个公链方案。在所有的方向里面呢,是最容易。可以能够相对比较快的,一个节时间就能够取得成果的一套方案。

也就是说呢,在我看来呢,Nervos所选的这个分层和二层扩容的这个方案呢,相对于其他的方向呢,会更早的落地,然后更早的,能够把整套系统的全部都把它实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长期把所有的资源和努力全部清除,在这个方向上,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我们在国际的安全顶会上面发表过关于pow的安全性的顶级论文。以及呢,我们研发的虚拟机也其实是在使用当前最先进的。Risc的指令集去设计的,并且把它首次尝试引用用在了区块链的这个领域,也是全行业的首创。我们研发的nZ max的共识算法和。捱勾上的pow算法,包括创新性的经济模型设计呢。也在行业里面取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所以我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就是有更多的像我们这样或者说。在其他方向上面再努力的这些公链项目呢,能持续能够交付更多的成绩出来。我们都会去关注。

张元杰:这两年公链领域有很多新技术涌现出来,发展的势头很好。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新的技术很多都还不成熟,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正如刚才大胖鱼老师提到的前段时间币价暴跌暴露出了以太坊作为 Defi 平台的很多缺陷,我想这会促进公链在性能上的进一步提升。

我个人觉得国内外公链发展没有太多不同,而且很多公链项目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定义属于哪个国家的。要说国内外区块链发展有区别的地方的话,我觉得在国内联盟链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外或者说全球的平均水平。

最期待的是可验证计算和证明方面的突破,是不是零知识证明倒是次要的。这个突破最大的价值是可以让公链的吞吐量突破单台计算机的带宽和计算能力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不亚于人类第一次拿起工具。

向亚贞:稍微熟悉我们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从头开始,到现在一直做的都是分片。最开始其实有很多公链呢,他都是这个为,就是四个维度的排列组合。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存在的,打个比方,我可以用比特币的。A加上以太坊的B,加上US的C,然后就可以拼凑一下这四个要素的模块。因为我每一次只要改动。一种公链的就是某一个要素,跟另外一种公链拼在一起,它就成了一个新的公链。就是按照以前的模式,就是啊,我可以发一个新的币了。但实际上,这样子的拼凑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给行业带来任何的价值。

而另外一些公链的话呢,其实就是不是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拼凑。他们确实呢,都是在这四个要素上的某一个在进行突破。当然,这四个要素当中最怎么说,就是大家最喜欢做的呢,是在共识上来做突破来好好下工夫。其实我觉得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做突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Libra带来了新的虚拟积木。比如说现在很多的公链都是,就是在创造一些新的共识。然后当然也有一些攻略在想有没有代币,经济学上我们可以做的很好。这些其实都是在为行业真正做贡献,值得我们的肯定,推动行业的发展。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到底,如果我在某一个维度上做了突破,有没有必要发一个新的链?就像我刚刚说的,比如说现在我在共识上做了一个突破,这个共识目前而言它似乎是最新的。但是呢,如果我用的还是这样的一个固定的框架,也就是说我要号召所有人都来用这个共识。如果有一天又出来了一个新的共识,比如说QX。然后我发现PX比这个公司更好,他是没有办法迭代到新的技术的。然后那就出现了说,我只能把这条攻略扔掉。然后我发一个,就是我重新写一个新的底层,用新的公式或者就是说通过硬分叉。就不管怎么样呢,这样子都是非常的不科学的一个办法。

如果把分片比做是高速公路上的车道就是。因为车流变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增加更多的车道。那一个分片呢,其实就是说每个车道都可以,长得完全不一样。就不一定非得要加一模一样的车,到不一定每条车道一定要有的标准化。这条车道呢,可以是有红花儿,那条车道的话可以是更宽,另外一条车道可以是修的是大树。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在我刚刚提到的四个维度上共识机制账本交易模型,还有代币经济学。他可以完全自主定义。也就是说,每当我家一个新的分片链的时候,这个分片链我可以选完全不一样的共识,完全不同的账本,完全不同的交易模型。和完全不同代币经济学。而且分片与分片之间呢,可以通过跨分片的形式来进行跨链。

Quarkchain的话,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分片吗?所以就像我说的,完美添加了一个新的分片上,你可以选一个新的共识。然后可以选一个新的账本形式,一个新的代币经济学和一个新的交易模式,这个是没有限制的。

异构分片呢,简单介绍到这里,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跨链。其实真这里所说的跨链不是不同底层的跨链。不是比如说EOS跟以太坊这样的跨链,因为它的底层的跨链实在是太难了,底层结构长得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跨链呢,他其实讲的是说通过一个SDK,你发出来同一个数据结构的链。然后他们之间来跨链,大家知道我说的其实就是powder跟cosmos。在这个层面上,其实像波卡cosmos,他们的这种跨链的感觉,跟异构分片是非常类似的。

一键发链发出来的链与链之间呢,他来提供跨链。而且每个链呢,也可以选择在一定的维度上,选择他喜欢的共识,他目前是给了三个选择。但是呢,以后的话,她说范围会更加的扩大。然后呢,就是他不会提供一个算力来保护支持下面的链。然后cosmos呢,他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SDK来一键发链,这是可以的。但是不同链之间呢,你要自负盈亏,你要自己保护自己的算力,我是不会保护你的。当然,我可以提供跨链机制。这点上其实就像我们刚刚说的一个分片比较类似,一个分片的话呢,它会有一个根链,就是就是我们的那个主链。然后通过根链的话,可以一键来发分片链。每一个分片呢,可以自由的选择,就是共识机制也好,代币经济学也好,装备也好。虚拟机也好,就是刚刚提到的四维度。

钟文斌:前面几个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回到这几个问题,个人认为目前公链行业中有很多“点”的突破,但却鲜有“面”的突破。以比特币、LTC、DASH等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经过了十年时间的验证,社区化货币这个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直至今日仍在持续增长和自我强化,这是一个可以永远讲下去的故事。

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公链平台,通过智能合约降低了代币发行,实现了去中心化托管,借助于2017年的代币发行泡沫,完成了迅速的成长。

但绝大多数“公链平台”,也包括以太坊,仍然没有跳出加密数字货币自我强化的简单逻辑,而是开始回退到比特币的空间内进行“加密数字货币”的同质化竞争,整体创新比较缓慢,距离有突破性的应用落地还比较遥远。

通常来说,当行业有很多探索和创新的时候,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会下降。目前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处于高位,这正好揭露了行业创新的困境。

说到国内外的公链的区别,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国外有较多以技术驱动、社区化运营的公链项目。国内项目更多以商业驱动、公司化运营。前者为行业带来更多多样性,后者更有可能实现应用落地。个人认为,有核心技术创新的社区驱动型公链会相对更有生命力,无论是早期的比特币,还是近几年出现的Grin,Filecoin,handshake等都有这一特点。

从加密数字货币的角度,个人比较期待隐私技术(隐私资产,隐私存储,隐私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保护链上资产的隐私性。例如零知识证明技术,Mimblewimble,多方安全计算,基于智能合约的隐私资产等等。

从平台的角度,除了隐私技术、分布式存储等一些“点”上的突破,个人还希望公链能够跳出全网强一致性的固有框架,把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使公链平台的技术框架更加多样化,执行逻辑更加异步化。

刚才nervos提到的分层架构,quarkchain提到的异构分片,包括以太坊的分片,其实都是某些程度上的异步化逻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承载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应用。

细化到具体方向,我也以Qtum今年的几个方向为例,今年Qtum会发布一套名为幻影隐私协议(Qtum Phantom protocol),提供基于智能合约和零知识证明的隐私资产解决方案,相关学术论文已经发表。另外,我们认为智能合约将参与到区块链网络的管理和决策和执行,包括网络是否升级和分叉和网络参数的修改,甚至用来管理网络上所有参与者,通过智能合约形成一个自治和公治的区块链网络。基于这个判断,我们最近也基于Qtum的去中心化自治协议DGP,发布了一套离线PoS共识机制。此外,刚才Nervos也有提到,我们一直在研发一套基于x86指令集的虚拟机体系(Qtum Neutron),希望智能合约的开发和使用都可以拥有像现实中大家常见的普通软件一样的体验。

Noah Wang:谢谢各位的精彩分享。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政府都在规划区块链技术发展,使其快速进入落地应用阶段。比如,中国、美国、欧盟、韩国等等,这些国家都出台了区块链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政府在去年10月24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把区块链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这为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大家也可以看到,不仅中央政府关注区块链技术,各个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区块链相关的利好政策。

在技术方面,比较老牌的公链,比如以太坊、EOS这些曾经火爆一时的公链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重大的突破,而且在应用落地上几乎没有进展。特别是以太坊2.0已经确定把共识机制从PoW转变为PoS,从这点来看,前期这些老牌公链的设计可能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反而是最近一些新兴的公链崛起比较快,而且也实现了分片、跨链等解决扩容问题的技术,这是基于老牌公链的一种新的探索,把区块链技术发展又往前推了一步。

比如,我们TOP公链在去年年底主网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全状态分片,所谓全状态分片是指网络分片、计算分片和状态分片。特别是状态分片的实现非常困难,目前除了我们TOP公链几乎没有实现全状态分片的,即使是以太坊2.0目前也只是在规划阶段。

至于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不同点,首先还是政策方面。中国是重区块链技术发展,但是坚决防范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金融风险;海外对区块链技术持支持态度,对加密货币等金融行为实行严格监管或者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相比国内来说还有一定空间。

其次是目前国内真正投入使用的区块链技术都是以联盟链的形式为主,相对而言,公链在海外有更大空间。当然,对于我们公链项目来说,要提供联盟链的技术支持也是非常容易的,今后国产公链很可能在国内是以联盟链形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在海外可能以公链形式提供技术支持。

之前公链最期待的技术突破肯定是扩容,但是现在从我们TOP公链已经实现全状态分片来看,区块链性能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阻碍。当然,我们TOP公链主网上线还没有很长时间,当前还不够成熟,距离真正接受实践的检验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首先把自己生态中已经拥有1亿多用户的三款落地App逐步迁移到TOP公链,以便检验公链性能,及时做出调整。所以我认为最值得研究的机制是我们TOP公链的技术和架构,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们、了解我们。

圆桌问题二:虽然公链在不断发展,但现如今许多落地项目都是以联盟链为基础。与联盟链相比,公链更适合哪些类型的项目发展呢?(去中心化金融?游戏?还是其他?)现在的公链是否还是好的投资赛道?哪些公链可能会死掉,哪些公链能留到最后?

David Lei:现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确实是联盟链的案例更多。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呢,也是因为联盟链的话。更加能够被传统的这种行业所接受。因为对于传统行业来讲的话,目前还缺少转移到公链上的这种需求。很多业务呢,其实就是。相当于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这样的这种功能啊,联盟链其实就是处于一种打工的这种状态。这个我相信,大家也都明白。

所以我们看到啊,就是现在联盟链的话呢,已经用在国内用于这个政务,然后呢,用于存证。这还有用于这个供应链金融等等。很多个领域。然后呢,在公链的话呢,国内的这种落地应用几乎没有。这对于国外的话呢其实。公链的真正落地的应用呢,也相对比较少。那现在呢,主要集中在DEFI这个上面,DEFI上面呢,现在有一些。这种项目的话呢,可考虑纳入STO,然后呢把这种。跟一些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啊,或者比如这个。也是在供应链金融啊等等的这个方向上呢,都有一些这种啊尝试性的项目往前推进。

所以结合攻略的这种特性呢,我们能看到。适合公链,在公链上面去发展的,这样的一种项目和生态呢。目前主要就集中在这种准入性比较低的一些场景。比如,现在公链上面已经在有效的去推进的像dex。然后呢,还有就是之前的像游戏类的,甚至就是一些。比较偏门的像博彩类的。

对于这个公链是否还是一个好的投资赛道,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哈。目前其实公链呢,就像刚才吕总说的一样,汇集了整个行业的这种最优秀的人才。就是,你要看行业的最优秀的人才库在什么地方。那什么地方呢?相应来讲就应该是比较值得投资的啊,这个是从人的这个头像上来看。如果说从这个应用场景来看呢,其实就要。就要比较小心啦,如果说作为投资人来讲的话。在某一方面很偏重的这种公链项目呢,其实。就是我们讲可能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明显的短板。这一方面呢,我觉得其实反过来可能国内的公链项目。相相比来讲,其实更加有可能能够获得成功,在投资方面。

所以就是结合到就刚才说的哈,哪些公链可能会死掉,哪些公链留到最后。那如果说一个公链,他太太注重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的话。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技术都是开源的,你的代码开源,那很容易就会被你的竞争对手所给这个给folk过去。那如果说这样的话呢,这种技术上的先行者,反而容易死在这个时代市场真正成熟的前面。那所以。我们要看。哪些攻略能够留到最后可能更要看现在公链的第一用户的获取能力。第二是这个行业资源的这种获取能力。这两个部分呢,我认为可能决定了将来公链这个竞争的一个终极的走向。

吕国宁:联盟链和公链的最大区别,其实是场景不同,它们的共识的范围不一样。

联盟链是在局部范围内达成共识,而公链的共识应该是全局的,所以判断的时候,要以这个角度出发去考虑。

联盟链场景,比如一条联盟链的 21 个出块节点参与并达成共识,这种局部共识的成本低,效率高,但是被妥协的地方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而公链的共识范围应是全局,在一个最大最广泛得范围内达成共识,成本极高,效率低,但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

交易摩擦成本低效率高,对应用发展友好。安全和去中心化对资产的价值存储和保护更重要,所以两种类型的链的侧重点不同,合理的方式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共同编织一个高效可靠的数字经济网络,资产的发型和清算用全局共识来保障,围绕资产开展的业务可以迁移/跨链到联盟链上去。

现在的公链是否还是好的投资赛道?

现在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早期,并且处在技术和生态突破性爆发的前夜,未来下一代公链一定会发展起来并且在未来的加密生态中扮演更重要的底层基础设施和支撑得角色,我的观点是,公链依然是面向未来长期最好的投资赛道,并且真正面向未来设计,能够兼顾好底层资产安全性和上层丰富应用生态的公链一定能走得更长远。

张元杰:公链适合需要的高度信任的项目,尤其是需要的信任程度超过负责开发和运营项目的公司的信用的场合。另一方面,公链的使用成本肯定比联盟链高,所以更适合承载的价值密度较高的项目。比如去中心化金融就是一个需要高度的信任,而且价值密度非常高的场景。

是不是好的投资赛道我就不给大家建议了,反正我投了,大家随意。

无论什么样的公链,最终这个链本身要有价值,有人用。缺乏用户,没有生态支持的公链没有价值的。技术上的突破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公链赋能更多实际应用领域,建设完善的生态。

向亚贞:其实我们看到一个趋势,联盟链和公链相辅相成,未来企业级应用一定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底层解决方案将联盟链与公链嫁接起来,才能满足全面需求。当然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开放,是否需要严格审核,以及中心化的联盟链会不会借助中心化手段危害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我刚刚给大家讲的四要素啊,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老师又上线了。提醒一下大家,就是公链的话四要素。他是公司机制、交易模型、账本模型以及代理经济学。

然后刚刚我也给大家简单的说了一下,什么是一个分片的框架。也就是说,每一个分片链她都可以随意的添加。在添加的时候呢,我们提到的攻略的这个四要素呢,你可以重新的来按照你的需求。来选择你喜欢的,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固定一种排列模式。每一个共分片链都可以用一个新的。这套框架呢,他其实可以用在工业上,也可以用在联盟链上。

像我们用在公链上呢,就是Quarkchain,对吧,显而易见的。然后我们其实也有联盟链产品,然后呢,他就是针对联盟链有一定的改进,但是这个框架本身呢。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依然是多分片的结构。然后每一个分片链呢,它都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进行定制。

至于哪些公链会死掉,哪些能留到最后,其实刚刚上一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

1 简单排列组合四个要素的公链会死掉

2 单点在某个要素上突破,但是框架依然固定无法技术革新的公链会死掉,因为总有新的技术取代他

3 灵活的框架能活下来,能适应客户的需求而不是让客户适应自己,能随着新技术的迭代。

再说到哪一些公链会死掉呢,其实我刚刚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回答了。第一个就是如果只是简单的把我刚刚提到的四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没有任何创新点的公链。他本来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一定会死。第二个是,如果他是在单点上做了要素突破,他对我们的行业是有推动作用的。但是呢,他可能只能保持一时的领先地位。如果有新的技术推动的时候,他因为无法迭代,无法更新。所以还是有可能会被取代,是会死掉的。

这样看来的话呢,就是灵活的框架。然后从点到面的一个突破。才是最终可以活下来,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是让客户适应自己。并且随着新技术不断迭代的。一个。未来我们需要的框架结构。也就是说。之前我提到的好几种方式,不管是以跨链为代表。以分层为代表,还是以一个分片为代表,他其实都已经是不,紧不紧。是简单的主网加的啦,它能支持更多的形式。能支持的APP也能支持练。能给大家更多的自由度的选择。而不是固定的说,我一定是某一个四个维度的排列组合。

钟文斌:公链还是比较适合需要去中心化提供信任的项目。比如Defi,分布式资金托管,商业模式清晰的DAO,隐私资产,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治理等等,这些如果放到联盟链大多数会失去意义,在公链上才会有价值。

但公链一直是行业内所有创新的发源地,我们能想到的每一个区块链相关技术几乎来自公链。所以我相信从长远来看,有价值的公链技术和相关应用值得所有人关注。

至于谁会死掉,这个我真不知道。。但大多数公链都具有货币和平台两重属性:作为加密数字货币,公链如果能像BTC、LTC,DASH等一样成为一种另类资产,仍然会在很长时间内有其生命力;而作为平台,从长远来看,有真实应用的公链更有可能走到最后。

Noah Wang:公链是区块链的底层基础设施,在与金融、跨境支付、凭证、票据、供应链、溯源等相关的领域都可以广泛使用区块链技术。至于是用联盟链还是公链,一是需要考虑当地政策,二是看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对象,如果只是在企业或者机构内部,那肯定是用联盟链的形式更合适。

我认为现在公链仍然是一个好的投资赛道。正如我前面说的,像以太坊、EOS这些公链发展了这么多年,并没有真正实现应用的落地,而目前一些新兴的公链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落地潜力都不输以太坊,最关键的是老牌公链的技术框架以及生态布局基本已经定型,要转变赛道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太坊2.0迟迟没能推出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公链赛道一定会面临洗牌,属于老牌公链的辉煌已经过去,也一定会有新生公链的黑马来代替它们的地位。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牌公链就一定会死掉,新生公链就一定能成功,具体还是要看这个公链项目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真的能够落地。特别是在当前的熊市环境下,一定会淘汰一大批只有白皮书的区块链项目。但是对于那些真正有技术,有落地潜力的公链来说反而是机会,能够让人们看到这些项目的真正价值。

圆桌问题三:现在公链上已经有些较为成功的尝试和应用了,但却迟迟不能“出圈”,走入到普通投资者或者用户的生活中,这与公链本身是否有关呢?如果有关,应该如何着力改进呢?

David Lei:确实啊,现在和普通的投资者以及用户关联最接近的。这种区块链的项目或者说是方向的话,其实大家都明白就是交易所。

究其原因呢,其实就是因为交易所这种形态最接近于传统互联网的那样的。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呢,我们现在面对的呢,是一群啊,被传统互联网的产品已经惯坏了的,这样的用户群体。稍微有一点点的使用上的这种困难和门槛的,其实就会导致大批量的用户的流失。其实我们看到就是传统的互联网的产品,不管是女性爱用的这种美图的美图类的产品。还是说是这个现在比较爆火的抖音啊等等的这样的一些。这种音视频娱乐平台真的是这种以前的。哪怕说B站呀,或者说是爱奇艺呀等等的这样的一些视频,视频品牌。甚至是最在之前的P2P的这种一些平台,都是用户门槛很低的。

而反观公链呢,其实从比特币的诞生开始起。他就是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啊,具有一定的逼格的,这样的一种啊,技术的形态。所以说现阶段的话,要想去。更可能尽可能多的获取用户的话。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必须要牺牲一些这样的去中心化的特性。就是类似于。像国内的话一些。类似于这种CoBo,它推出的一种元钱包啊这样的一种概念。那有可能呢,就能降低这个用户使用公链上的门槛。也就是说,尽量的把用户对于公钥和私钥的,这样的一些概念哈。隐藏在这个面向用户的这种钱包产品的背后。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思路。

刚才各位专家在这个分享里面都强调公链的一些技术上的特性。还有包括新的一些等待影视技术啊等等的使用。但我们要知道。大量的用户,他们对于技术的这种底层是。不可能去搞懂的,所以呢,相反的,我认为在未来的话。公链如果说他能够自带一定的用户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去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这种攻略呢,就有可能成功。可能这也是Facebook的liberal,为什么在去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如此之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它自带了一个10亿量级的,这样的用户群体,而且Facebook完全可以把尼泊尔。就是很深的嵌入在他们的这个产品当中,那这样的话呢,用户使用门槛就会降低。

所以我认为哈在未来。也许单纯的靠公链本身去推进用户的这种使用。可能是比较费劲的,但如果和一些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的这种产品一起去进行深度的绑定的话。那有可能能够大规模地获取用户,这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呢,这样的话呢,其实公链的一些价值就会被它所依存的这种互联网产品。说去分流,走大部分啊,这也是我觉得可能未来公链的这个生态。会面临的一个略微尴尬的这样的一个处境。

简单总结一下,公链和现有的互联网生态进行深度融合,可能是“出圈”的关键,但是这样势必导致价值被互联网平台所分流,也是双刃剑。

吕国宁:我们想收敛一下关于迟迟不能“出圈”的公链指的是无需信任的底层公链,以及不能“出圈”主要指的是公链上的原生代币和用户自定义发行代币尚未走到普通投资者或者用户的实际生活中。

我的观点是,这和公链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公链都不够灵活。

在这里,我们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支付为例,我们应该都认同支付会是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这里就会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持有和使用加密资产的成本问题,另一个就是加密资产使用场景的问题。

持有和使用加密资产就不得不涉及到加密资产钱包的问题,用户在下载加密资产钱包的 APP 后,还需要去理解私钥、公钥、地址等一系列复杂的内容,门槛一下子就非常高了。

不同的项目采用的公私钥地址协议并不互相兼容,这在同时使用多链服务的场景下加剧了问题得复杂度。

我们考虑过这个问题,并且在积极推动改善这一现状,比如 Nervos 项目上,最近获得 Nervos Grants 的一支团队,正在将互联网常用的密码学原语 secp256r1 加入到 CKB 中来,再配合一些现在互联网通用的协议 Web-Crypto API 和 Web-Authn API 等,那么我们将可以直接使用互联网世界目前正在铺设的技术设施,并且将各个公链的协议跟 Nervos 直接打通,方便用户一站式通过 Nervos 就能直接享受到来自不同公链的服务。

未来我们通过微信内置的浏览器、Whatsapp 内置的浏览器、chrome 浏览器等等,可以直接打开加密资产钱包。而且无论你用哪一个浏览器打开,都将是同一个钱包,它们共享同一个由原生系统及钥匙串管理的私钥,这将是手机系统级的、硬件级的密钥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区块链的使用门槛将大大降低,而安全性方面将大大提升。

另一个就是加密资产使用场景的问题。当前区块链领域非常火是 DeFi 去中心化金融,但 DeFi 是属于区块链世界原生的使用场景,之前一轮 Defi 生态大爆发的繁荣,其实是 Defi 资产端的爆发,但是区块链原生资产,尤其是高净值的优质资产总量有限,目前的资产端发展已经撬动了 Defi 生态的进一步活跃,所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优质资产能够引入到 Defi 生态中,比如在整个资产市场中占比最大的 BTC 还没有充分进入到 Defi 领域,新的公链平台能提供更好的多资产安全和价值存储功能,也能帮助吸引更多优质资产的发型,并围绕资产创建更多的使用场景。

张元杰:认为肯定是跟公链有关的。这个根源在于以往公链的性能和性价比都太低了。举个例子,在2G时代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去做一款类似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大家只会想到去做连连看、贪吃蛇、俄罗斯方块这样的游戏。即便有人想到要做一款炫酷的游戏,当时的硬件和网络条件也没有办法实现。在区块链世界也是一样,公链的性能是制约开发者想象力的一大因素,同时区块链网络中稀缺昂贵的计算资源又使好的想法无法实现落地。

所以从根源来说,公链基础设施到位才可能出现更多优秀应用。这也是Conflux一直努力的方向。

另外,普通用户其实不需要跟公链有很多直接的交互。类比传统互联网,我只需要会用电脑打游戏就行了,并不需要会修电脑或者用电脑开发程序,那是程序员的事。现在大家都说区块链产品对小白用户不友好,门槛太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公链应该考虑的。公链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做更好的产品,而是如何把开发产品需要的工具做的更完善,在技术开发、产品获客、持续运营等完整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给予项目方更多的帮助,引导和扶持应用类项目方开发好产品。

向亚贞:我觉得就是因为有下面的这些问题,所以导致就是没有出圈。

第一个就是就像我刚刚说的吗?单纯的在四个维度上来做排列组合,就是单纯的炒作。其实他就没有任何的商业以及技术上的突破,没有给行业带来价值。

第二个就是过度的迷信PPS。就是就是现在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目前GPS它的解决方案。已经足够满足现在所需了。当然不是说GPS不重要,因为就是我们也是强调自己是一个高性能公链的。但是如果你所有的特点只是高性能的话,我觉得是没有办法解决现在行业的问题的。

第三个就是说,很多的公链都在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点的突破,就像我们说在做共识的一个突破。就是,但是呢,就是因为做了一个突破,就做了一条新的公链。这样子的话,记号散资源,同时又没有办法,持续的就是增长。它的兼容性不够好。而且就是每个人都在做公链,就是说我有了一点技术突破,我就做一条新的攻略。绝大部分的工作其实有在浪费在一个重复的一个建设当中了。

第四个呢,就是我刚刚一直说过的公链,之前一直在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模板。第一,提高DPS,第二建立社区,第三主网上线,第四,推出一堆叠的APP。因为供电上面只能嫁的匹马,而且第一批拍他发的只能是智能合约性代币。智能合约代币,就比如说像MC团体,这些都叫智能合约性代表。而不是原生币,比原生代币是什么啊?就是说所有的公链,它的主网币是原声代币,比如说以太仿US。然后悲痛,然后这些都是,就是原生代币。跟原生代币比起来,智能合约代币,它就像二等公民一样。他有很多功能都是没有办法用的,比如说他不能调用智能合约,不能直接转账。然后就是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导致很多第一批甚至要做自己的练。比如说以太养猫,她就想做一条自己的链。

最后一个就是因为目前绝大部分的链他都是一个固定的排列组合。这就导致了他不能去选择客户。反而是要让客户来适应它。就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个客户a,他说。我的这个业务就是我喜欢用,一共是a公式,对我是最好的。但是另外一个公链,它只能支持B工时,他就说,我,我不能接受你当我的客户,你去找其他人吧。比如说呢,现在有一个客户,他对他的账本是有需求的,比如说里面要存一定的。某个数据,但是呢,这个攻略就说,一我的账本不是这样的模式啊,我做不到啊,那你只能去找其他人了。就是因为这样子的一个固定排列组合,会把各种各样情况的其他的。一些客户都拒之门外。

1、公链的第一个问题是单纯炒作,用不同链的不同功能在一直强调的四要素上简单进行拼凑,无论技术还是商业都没有突破,没给行业带来任何价值。

2、过度的迷信TPS。现在的问题就是目前已有的TPS解决方案远远可以满足现在所需要,不是说TPS不重要,而是说只解决TPS并不能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

3、有些公链为了解决某一个领域的问题,就开发了一条链或者开发已有链,耗散资源。这当然是因为现有主流连兼容性不好,但是这样重复开发肯定也是要消耗成本和注意力的。

4、公链这波浪潮一直以来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模板,第一提高TPS,第二建立社区,第三主网上线,第四不断地推出一堆DAPP。目前dapp只支持智能合约型代币 类似erc20,和原生代币eth eos 这些原生代币比起来,功能有限。于是大家就只能来做新的链,比如以太养猫都在做自己的链。

5. 固定的公链底层架构导致公链挑选客户而不是适应客户,比如客户需要用a共识,只支持b共识的公链说不行你去找别人,或者客户在账本里需要存新的数据你说不行,公链也做不到只能这样你找别人把。

所以经过反推的话,那我们一个好的公链要往什么样的方向来进行改进呢?第一。高吞吐是肯定的,虽然我们说GPS,它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唯一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GPS的功能,未来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是灵活。能升级。刚刚就是吕国林,就是吕老师也一直在提到灵活这个词。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就是你一定要可以不断地迭代新,吸纳新的技术。这样,这条链才可以时刻的在进化的路上,而不会被抛下。

之前就有人问过我一句话,说新的公链不断再出现。老的公链会不会走向死亡?会不会有一天有一条横空出世的新的宫殿,一统天下。当时我就问他说,多新的公链叫星技术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如果你的技术框架是一个固定的排列组合。

就算今天你用了现阶段最新的技术,迟早有一天你也会被淘汰。只有你的这个框架可以不断地把新技术给希腊进来,比如说有新的共识啊,我可以用。新的账本我可以用,有新的虚拟机,比如说例外的幕府,我也可以用。这样的话,你才可以时刻的让自己保持在更新的位置上,就时刻的成为一条新的功能。

所以说作为一个比较灵活的攻略的话,就是大家想做练,你可以支持练。想做的APP,你可以支持的APP。大家想发原生代币,你可以让大家发永生代币。如果只想省事儿,发智能合约代币也可以,你就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当然,更别说,就是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公示机制,账本模型交易模型虚拟机啊以及戴不进去这些。

最后就是成为一个更开放的一个平台,让开发者矿工用户进出没有门槛,成本低。就是即使大家有不同的特点,也可在一个共同的底层上。来体现,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1肯定要有高吞吐量,虽然TPS是不是一个问题了,但如果没有达到基本需求肯定不行。

第2个是能灵活能升级,有不断的吸纳新技术的能力,这样这条链能时刻在进化的路上,而不会被人抛下。你要允许比如想做链的人做链,想做DAPP的人做DAPP。想发原生代币的发原生代币,而不是只能发智能合约代币。

第3个是成为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开发者、矿工和用户进出没有门槛,成本低,而且即便大家具有不同特点,但是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底层上做事,从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就好像社会学里的“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最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钟文斌:公链本来就离生活比较远,其实作为数字资产,比特币等社区化货币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且还会不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走进了公众视野,至少应该已经是本群内500位群友生活的一部分了。

但作为应用平台,刚才提到过,公链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没有太多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而应用才是离用户最近的。平台要进一步发展,关键还是如何从实际的商业出发,构建或升级新的区块链技术框架,跳出加密数字货币的桎梏,满足驱动分布式商业需求和监管需求,成为孕育区块链应用的土壤,才有可能“出圈”。

Noah Wang: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目前一些知名公链上的应用基本都是一些博彩类的小游戏,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还非常遥远,这样的应用是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普及的。

但是我们TOP公链是不一样的,我们生态中已经拥有叮咚电话(Dingtone)、CoverMe和Proxy三款落地的APP,这三款应用目前海外用户已经超过1亿,今后都会透明地迁移到我们TOP公链上。这样,相当于让1亿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用上了区块链技术,而且是真正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整个生态布局中的一方面,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游戏,既有小型游戏,也有大型游戏,也在与一些大企业和机构联系,为他们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所以公链的下半场竞争可能不是技术有多厉害,而是是否能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先天优势的。

对于没有很多用户的公链来说,除了技术实力要过硬之外,可能还要为吸引大量用户做准备。否则一旦所有区块链项目的技术都足以支撑现实中的业务,对于没有用户的公链来说会非常被动。

圆桌问题四:现在现在公链可以划分为,有币区块链和无币区块链。各位认为代币或者说通证,在公链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是否是必须的呢?

David Lei:从这个公链本身。它的共识机制的维持以及这个安全性的这种。保证上来讲呢,原生代币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公链来讲。

在未来的这种场景下面呢,攻略的话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代币经济系统去补货,另外的价值。我前面提到过的类似于STO啊。还有类似于这种一些特定场景下面特定资产的这种代币化的过程。去参与到这个整个公链的这种。金融的架构的运作里面。这些呢,都是公链相比联盟链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我个人呢,对于通证在公链这个生态里面的演化是持乐观的态度。未来的一定能够看到更加新颖和成熟。这种的公链的通证的这种生态的应用。

吕国宁:我对无币区块链这个概念并不熟悉,我的思维习惯是这样的,当有人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脑子里必须得能想到一个对应的项目,可是我一个都联想不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孤陋寡闻导致的。

不过即使在没有现有项目参考的情况下,让我去思考假如我去设计一个无币区块链,我也觉得从经济模型,治理模型,安全模型等角度都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哪里。我不知道目前有没有这样一条无币区块链在运转并且取得了被广泛认同的成绩?

谈到 token 的必要性,我认为任何一条区块链协议的灵魂之一是经济模型设计。经济模型通过协议设计 token 结合经济激励手段,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有效的约束所有人不作恶并获取最大化收益,这一点在无币的情况下,想发展出一条替代方案,我认为挑战巨大。所以我的观点是不代币在公链系统中有难以取代的地位。

向亚贞:目前而言的话,代币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金融投机属性,因为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但是抛开那个不管,对于一个公链而言,也就是说允许任何人。自由随时的加入的一个开放网络。代币可以说是维护网络去中心化要素的一个基础。也是投票权数字化确权的一个票证。

对于公链而言的话,就像刚刚吕国宁讲的,我觉得很难,就是把它当作。有币或者无币区块链。在这儿提到无币区块链,我想到的其实就是联盟链。因为在联盟链里面的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加入,是需要一个准则以及批准的。同时在里面的某在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呢,因为是有一些共同的利益。就是和职责,所以他们会。即使没有。付给相应的报酬,他们也会维护整个网络,所以呢,就是不需要一个可以在二级市场。有价值随时交易的一个代币。但是他们往往也会有通证。不过在这里的通证的话,他是大家商议的一个价值储备。只能流通在这个体系的。在体系外的话呢,并不能就是有像代币一样去做。

张元杰:是的,代币是支付给共识的维护者的奖励,是激励人们参与共识必不可少的。无币区块链搞不成真正的公链,因为没有办法大规模节点一起参与共识,我认为无币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只有联盟链或者私有链。

通证在无准入公有链当中的作用是激励万千参与者为整个公链的共识做贡献的媒介。如果把这个媒介去掉,那么共识就不再是一个无准入门槛、广泛的共识,而是一个有限制的共识,比如联盟链或者产业区块链。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所需要的共识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金融的一个核心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和共识,而且是一个非常大范围的陌生人群体,那么带有共识维护价值的通证在这种场景下就是必须的。换一个场景,比如物流行业的一个产业区块链,其实这个共识只维护在行业内就已经足够了,那么去选择产业区块链就是一个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钟文斌:和大家差不多,无币区块链听过,但我印象中并不存在“无币公链”这么一个概念。公链是一个没有加入门槛的网络,代币的存在是激励这个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典型的区块链应用有几个固有的属性:首先,代币系统为用户提供了 账户=地址=资金=身份 这“四位一体”的属性;其次,代币系统提供了一套天然的清结算网络;再次,代币系统带来了社区激励和流动性的高速增长。这三点是公链最具特色的属性,也是未来区块链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Noah Wang:对于一个健全的公链来说,代币肯定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于整个公链生态系统来说,代币可以说是这个系统的灵魂,失去代币的激励,整个系统是无法自己运转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区块链技术必须要有代币,比如现在国内蚂蚁金服提供的区块链技术就是无币区块链,用联盟链的形式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区块链在企业内部或者机构内部是非常有效的,也没有必要非要用代币来激励。

同样,有币的公链也可以提供这种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所以,对于公链生态来说,代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具体应用场景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形进行改造。

圆桌问题五:今年以太坊会转到POS共识,关于用ProgPOW抗Asic矿机的话题也一度引起热议,共识机制是公链绕不开的话题。各位认为,如何在搭建公链时选择合适的共识机制呢?而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需要转换,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David Lei:这个话题哈,其实对于我们做这个公链上层应用的这个项目来讲的话呢。其实回答的肯定不会有供电的这种开发团队这么的专业。我呢,就从这个目前行业的一个现状啊,就是包括DEFI应用啊等等的他们的这种。现状以及一些这种行业的特征性的,应用来去做一个这个分析。

我们知道哈,现在主流的公司协议呢,有POS,然后还有类似于DBFT。然后还有这个。各种各样的拜占庭的这样的一些这种协议,但其实呢,相对来讲的话都是偏重于这个。有一定数量的参与方也就只有POS和POW呢,是具有具备了这种无限扩展这种公链节点的一个能力。

所以参与公链的这种难度。我们家就是在我这里哈,把它定义成成功的难度。也就是说,你成为一个公链的节点的这个难易程度呢,决定了这个公链。他的一个应用场景的范围。

就比如说为什么DEFI会在以太坊上去得到发展。其实就跟以太坊的这种现阶段POW的这种共识机制是有很强的关联的。因为我们普遍认为呢,在pow的共识机制下面呢,系统的这种。抗分叉的能力会更强。那因此呢,整个这种金融协议和金融用的,他们的底层的这种。安全性的保障呢,也更加的强。那同样的,如果说以太坊的转变成了POS以后。在这个以太坊的市值比较高的情况下面,其实是也能够有效的去维护他的这个。网络的安全性的。同时以采访在POS机制里面,还会涉及到比如单账户最高32个代币的上限,这样的一种抵押的设计等等的都是尽可能的使得它的去中心化的程度增加,然后从而提高安全性。

那相反呢,像这个EOS为代表的,还有象拨叉等等他们的这种。的POS的这种公司协议,那由于参与的节点数量本身就受到限制。因此呢,就在网络的这种底层的安全性上来讲的话,目前其实还没有真正经受过。这个市场的有效的考验。不像比特币的POW和以太仿的POW,这样经过了几年的市场考验。所以,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主流的这种defi类的金融应用没有在这两个就意外适合公链,这两个目前比较主流的低POS的这种公链上面去发展的可能一个主要的原因。

所以就是在这个搭建公链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共识机制,怎么样去选择哈?其实目前来看呢,也跟你的这个应用的场景有关。比如,你如果说这个攻略呢,是要在一个。类似于联盟链的环境,下面哈就是一个生态的内部去使用的话。那可能POS或者说POW就不一定适用了,相反的像。DBFT啊,或者说BFT。类似的这样的一些这种共识机制呢,可能更加适合。

所以说在这个后面,一个问题是,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需要转换底层的这种公司机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当然啦,如果说你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发现公司机制需要进行转换,那就说明这个一开始的这个选择其实是。不够准确的。当然了,我们也不排除哈,就是。项目地这个进展当中呢,发现更好的共识机制。那就是肯定,那接下来呢,就是对于工人来讲的话,你的这个底层公司基地要进行转换的话呢。是一定要通过社区的这种有效的治理的这种流程。然后来实现他的一个转换,同时,还要考虑到参与公链生态的各个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类似于旷工。类似于这个交易所啊。等等的这样的一些利益,相关方他们的,对于这个转换共识机制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所以对于公链来讲的话,因为你的加入和退出。都是受到原生的这种事啊,激励机制的一个调控的。尽量的要减轻人为的调控在里面。因此呢,就是它的设计上来讲的话,治理这个环节就很重要了。所以。我认为就是在这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呢,首先就是你公链本身,你的这个治理机制怎么样对吧。然后有没有为未来的这种可能的发生的这种巨变啊留下比较好的这种。一个一个范式。就比如说像以太坊一样对吧,他经过多轮的投票,然后呢,决定能够去,最终从POW转向POS。即使这样,其实我们也能够看到。在一些技术的应用上面,整个社区也是产生了争吵的。

吕国宁:长久以来的对 PoW 和 PoS 有误解,PoW 出现到今天十多年了,PoS 是新事物。到了 2020 年,看起来很多新的项目都在使用 PoS 共识,于是就判断 PoW 已经过时了,坚守 PoW 都是老古董......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PoS 和 PoW 的核心区别在于定位不同,这就像联盟链和公链的区别也是定位一样。PoS 是对性能做优化,PoW 是为了去中心化安全和参与公平性优化,但是在性能上妥协。PoW 相对于 PoS 更更加注重对资产的安全性和共识的公平性保障。

两种共识算法的安全模型,安全边界,以及攻击方式都不能直接拿来横向对比。搭建公链选择共识算法还是要看初衷和理念。

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是信用来自于何处,是来自于去中心化的共识,还是来自于链外的第三方信用主体将链下的信用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到链上。

关于链上切换共识算法这个问题,如果发展过程中需要转换,那么核心取决于对长期价值的判断和取舍,切换共识协议,无异于重新做了一条新链,从底层到上层的变化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一定是一个极为复杂,艰巨且每一步都需要特别慎重的一个过程。目前以太坊正在经历这个阶段,而除了以太坊,似乎没有其他项目正在,或者准备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非常关注以太坊的这一步到底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如何去解决。

但是即使以太坊转换成功了,我会倾向于把它归结为他新实现的这条链成功,而不是链上切换共识算法成功。

向亚贞:其实我这几个问题 一直都是围绕公链的灵活性在展开。作为 4要素中最重要的 共识机制。有这么多人都在研究一定会出来更新的更好的。如果只能固定在一种共识机制的选择上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用的共识名字叫玻色子共识,如同量子物理中玻色子是一系列粒子的集合,在QuarkChain中,玻色子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共识,是一组共识。

玻色子共识的算力调节机制能让哈希算力在分片之间灵活分配,并由此开发出算力复用技术保护算力不足的新生分片以提高安全性。依靠玻色子共识的机制可以实现一种根链——分片的区块链系统结构,根链验证分片并保护交易,由玻色子共识分配二者之间的算力。

这段话看不懂没关系,说人话就是,根链使用一种共识,分片链每次在添加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新的共识。然后可以不断添加分片链,最多两万多条,我们把玻色子共识用在公链上 QuarkChain ,也可以用于联盟链 Quark-union 上。

我们公链上的话,跟链使用的是POSW。POSW他其实感觉是POS和PSW的一个结合,也就是说。你在用POW挖矿的时候呢,如果你采用了steak崖壁的形式。可以让你的算力更高。这样的话才就是,如果你要进行51%攻击。不仅仅需要超过一半的算力,还需要一半的代币,这样的话呢,就会更加安全。

公链上,根链使用的是posw,pos+pow,产生51%攻击不仅需要超过50%的算力还需要一半代币,更安全。分片链可以支持任何共识。

在联盟链的领域的话呢,就是波斯公式同样有兼具灵活性和兼容性。比如说就是我们不仅支持联盟链常用的。RFT,DFT共识,而且也可以实现对helpless the fabric的一些条件。

在联盟链领域,玻色子共识同样具有高灵活性和兼容性,不仅可以实现联盟链所需的权限控制和准入授权等功能,以保证同一套网络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功能,成为联盟链版的Polkadot和Cosmos。在此之外,还能支持联盟链常用的Raft/BFT共识,甚至可以实现对HyperLedger Fabric的桥接。

张元杰:前面大家分享了很多,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首先当然是明确搭建的公链准备用在什么地方,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性能和成本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怎样的,如果不可兼得的话应当如何取舍。然后再根据需要选择或者设计合适的共识机制。

公有链改共识机制是一件大事,可以类比于一个国家修改宪法,不是不能改,但必须慎之又慎。最重要的当然是建立共识,让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对于转换的必要性和具体的转换方案达成一致。尽管统一思想可能需要花相当的时间,仍要特别注意避免少数开发者一拍脑袋就改代码的情况发生。在没有建立广泛共识之强行推动新的方案就不叫转换了,那叫“硬分叉”。我听说过有的公链开发者在一个修改方案还存在很大争议,社区正在讨论的时候就开始码代码准备更新到客户端了。这种把公链当作自己私有财产的行为是各个项目方都需要引以为戒的。

钟文斌:虽然Qtum采用的是标准的PoS共识,但PoW和PoS其实各有优势。

如果一个公链项目的重点是面向“加密数字货币”这个属性,那么 PoW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背后需要矿机的投入作为价值支撑,也是目前最有底气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的共识机制。比如比特币,永远也不可能转向 PoS。

而如果公链的重点是面向应用,则必修考虑可扩展性,这时 PoS 共识在一些方面可能就有一定优势了。你很难想象一个纯PoW 的去中心化系统能直接承载复杂的应用。比如以太坊称自己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并有计划将共识逐渐转向 PoS。但可以预见,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未来的区块链会有更加多样化的架构,共识机制也会更为灵活和复杂。同时,和元杰观点一致,任何时候,修改已存在的共识机制要像修改宪法一样谨慎。

而完全转换共识机制带来的后果可能无法估计,在项目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在再进行转换基本不太现实,这也是以太坊面临的困境。

Noah Wang:我个人的看法是今后PoS共识机制会成为主流。

因为,PoW共识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大量的硬件以及电力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网络交易速度无法实现大幅拓展,未来难以支撑大量应用的落地;持币者并没有网络控制权,而越来越中心化的算力正主导着整个网络的控制权。

从2015年至今,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消耗持续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并且每年仍然以60-75 TWh增加。根据剑桥的统计,这意味着比特币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 0.25%。如果这些估计是准确的,那么比特币网络的能耗可能相当于哥伦比亚整个国家的电力消耗。

但是在POS机制中,不需要消耗电力来进行运算,而是通过抵押token来获得打包区块的权利,当一笔交易发生时,系统会对打包区块和验证区块的节点进行奖励,奖励来源是增发或者解锁的token。POS机制的优点就是不需要拼算力挖矿,不会浪费能源,同时缩短了共识达成的时间,提高了转账效率。

而且以太坊也开始从PoW转向PoS,以目前以太坊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促进PoS共识机制的扩张,最终可能还是PoS会占据优势。至于共识机制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我们本身就属于泛PoS的共识机制,目前没有转换的计划,所以目前我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

编译者/作者:金色沙龙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