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1日)傍晚,《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20〕6号)》明确指出,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由证监会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落地。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当天,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筹备工作介绍会上,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表示,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龙头,资本市场已经在科创板试点了增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正在扎实推进创业板存量市场的注册制试点改革。 随着国务院的定调、证监会的表态,预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相关政策即将出台,且将在2020年年内完成。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 110企业上市,总市值突破17000亿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即将迎来开板一周年。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一年过去,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从首批的25家步入到“百家时代”,总市值也突破1.7万亿。 据李钢介绍,开板一年以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各方反应积极。截至6月5日,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527万人。 注册制改革最触及灵魂的无疑是,上市发行价通过市场化询价确定。这使得上市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再受到净利润的限制,真正将定价权交给市场。 以科创板为例,截止今日收盘,已完成上市的企业数量达110家,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已经超过核准制下23倍发行市盈率上限的2倍。 在摆脱净利润限制后,科创板的IPO融资能力。截止6月12日,已上市的110家企业的总融资金额超1273.9亿元,明显超过创业板、中小板同期的IPO募资总额,几乎逼近上交所主板的融资金额。 同时,11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占比明显高于市场其他板块。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另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提速。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今日收盘,已登陆科创板的110家上市企业从IPO申请受理,到完成注册平均用时不足4个月,而在核准制下,企业从准备申请到最终上市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2019 年IPO过会的平均时长是18 个月。 而即将启动注册制的创业板,大概率也将延续高效率的IPO。据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显示: 深交所受理IPO申请,审核时间最长为3个月,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问询回复最长不超过3个月。审核通过后,证监会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注册的意见。 如此高效率的发行机制、如此强劲的融资能力,无疑是当前创业板近200家排队上市企业最期望的改革,且其中大部分为民营科技类企业。 据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深交所仅受理证监会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截止6月4日,证监会在审创业板IPO企业数量为199家,其中15家已经过会。意味着,多达184家IPO企业将移交到深交所审核,将“尝鲜”创业板注册制。 创业板注册制即将启动,谁将是最大赢家? 除了IPO排队企业,券商投行或许是对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最期待的机构。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创业板IPO排队企业中尚未过会的184家。保荐企业数排名第一的是,中信建投证券,保荐项目数量达16家;排在第二的是,中信证券,保荐13家;排在第3位的是,海通证券,保荐10家。 对中型券商来说,把握好创业板注册制机遇,也有可能成为“黑马”。 以2019年为例,在注册制改革的政策刺激下, 2019年券商的投行业务实现收入 482.65亿元,同比增长超30%。其中, 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超377亿元,同比增长46%。 总部位于北京的三家龙头券商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市场份额占比最高。2019 年首发募集资金规模排名前三的是中金公司( 601.46 亿元)、中信证券( 453.08 亿元)、中信建投( 175.73 亿元),三家券商首发募集资金市场份额为 48.56%;首发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信证券( 28 家)、中信建投( 22 家)、中金公司( 18 家)。 其中,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成为2019年券商投行排名的“关键先生”。 从科创板成立至今,IPO项目主要集中在龙头券商。其中,中信证券的项目数量为38家,位列第一,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分别为27家、25家,分别位列第二、三位。 在服务科创板的券商中, CR5 为 45.05%, CR10 为 69.07%。预计随着注册制推进, 大型龙头券商获得的投行业务利润增量将更加显著,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众所周知,在核准制之下,IPO发行价格由监管指导,对券商投行的专业能力、定价能力要求极低, 从而导致承销业务陷入价格战。 而在注册制下,发行审核侧重强化信息披露,由市场投资者来对企业投资价值做出判断。发行时机的选择、发行价格的确定,与投行的研究实力、机构销售能力紧密相关。 可以预见的是,在注册制时代,拟上市企业更愿意为定价能力、承销能力付费,这也将促进中国券商投行实现良性竞争。 从海外经验来看,以美国大型全能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例,其投行业务收入规模远高于中国券商。2019年,高盛投行业务收入规模达67.9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达481亿元), 占总收入比为 18.6%;摩根士丹利投行收入规模为61.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为 14.88%。 本文来源:全景财经 —- 编译者/作者:全景财经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时间定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又传来大消息
2020-06-13 全景财经 来源:火星财经
LOADING...
相关阅读:
- IPO将使加密公司受益2020-07-26
- 蚂蚁集团的大规模IPO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意味着什么?2020-07-22
- 币圈韭菜王 7.21 |蚂蚁集团 IPO 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发展2020-07-21
- 股市IPO大热还会带动币圈ICO么?DF和火币互动密切。2020-07-12
- BlockFi初创公司将组建IPO专家团队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