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央行数字货币 VS Libra:数字货币一小步,数字经济一大步

央行数字货币 VS Libra:数字货币一小步,数字经济一大步

2020-06-16 藩藩 来源:区块链网络

“人们知道它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

央视在纪录片《货币》片头语中这样写道。

纵观货币史,在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阶段后,数字货币的发展有这个时代必然性,其适应的是未来数字化迁徙下越来越先进的经济形态。

2020年4月16日,数字货币领域出现两件大事。中国央行数字货币 DC/EP,拨云见日,正式落地内测。无独有偶,Facebook主导的 Libra数字货币项目,更新第二版白皮书。

一个是国家队代表,一个是互联网新贵,在当前全球经济波谲云诡、充满动荡之下,不约而同地发力数字货币赛道,映射的不仅是全球化格局及世界秩序的多元发展,更是现代金融百年未遇之变革。

在这场数字货币之争中,谁将率先赢得局势执得牛耳,不仅取决于前期双方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也取决于后续对机制与规则的制定,更取决于底层技术的持续优化,以及与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度融合,甚至是对未来价值取向的判断变化。

这些焦点都直指区块链的内涵与外延,即技术架构、经济体系、治理机制、认知理念与价值取向。 我们已是局中人,无论结局如何,不妨先将视野拉远到更大时空范围下,观察整个事件脉络经纬,一定能发现一些有趣之处。

一、东西方的岔路口

从崭露头角,到加快推进,再到落地试点; 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每一步都走得掷地有声。

实际上,自2014年起,中国央行就在时任行长周小川的倡导下,开始了对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后经央行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六年磨一剑,随着DC/EP的脚步声渐近,围绕展开讨论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们提炼几个重点特征介绍:

1. 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法定货币的范畴。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具有价值特征及M0属性的数字支付工具,任何中国机构和个人均不能拒绝收付 DC/EP。

2. 央行数字货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央行数字货币只需要用户有数字“钱包”,不需要单独创建账户,但与传统手机支付不同的是,即使在离线或没有网络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支付和交易。

3. 账户松耦合方式投放+中心化管理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较低,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换句话说,它的运营方式是去中心化的,而监管方式是中心化的。

4. 实行双层运营模式。这意味着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确保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避免引发通货膨胀。

4月14日,一张农行数字货币钱包内测APP的页面广为流传。4月16日,报道称央行数字货币的首个应用场景将在苏州落地并以交通补贴形式发放。如果一切顺利,DC/EP或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以主权国家货币为锚的法定数字货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一时间,远在大洋彼岸,Facebook 发布了稳定加密货币Libra白皮书2.0版。该版 对 监管作了诸多妥协,最大改变是:Libra将成为支持多种单一货币的加密交易手段。

1. 除了锚定多种资产的稳定币外,还会提供 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

2. 通过稳健的合规性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3. 在保持Libra主要经济特性的同时,放弃未来向无许可系统的过渡;

4. 在Libra储备的设计中加入强大的保护措施;

这是Libra继去年6月发布首版白皮书,被美国政府多轮听证会质询后,第二版妥协的结果。虽然Libra2.0支持锚定单一法币,但是它并没有放弃锚定“一篮子”的稳定币的想法,这样的锚定实则并无意义,谁都锚定就相当于谁都没有锚定,显露的只有Libra剑指未来金融舞台中心的“野心”。

此外,Libra在白皮书中增加了大量关于合规方面的设计,甚至不惜影响去中心化拥护群体的支持态度,选择放弃未来向无许可系统的过渡,都是为了拥抱监管。而近日,始于2018年的Facebook剑桥数据泄露案最终以50亿美元罚金换来和解,但数据隐私安全仍是其不得不面临的倒悬之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能链科技创始人/CEO林乐在2019年6月Libra发布第一版白皮书之际,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的判断:“ Libra从本质上开启了未来数字世界金融话语权的争夺战。这个战争局面让Facebook在跨国互联网巨头、传统金融机构、主权国家之间,多面受敌。”

二、星辰大海中的罗盘针

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数字货币本身都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其用美元挂钩黄金,从而为全球各国描绘了一个货币的乌托邦——美元永远不贬值,也让美元有了“美金”的美名。然而,事实证明“美名”只是一个关于永恒稳固的幻影。

而今,无论是DC/EP还是Libra亦或是第一款面世的加密货币BTC,关于他们话题的此消彼长,代表的是虚拟与实体的博弈,代币与货币的博弈、数字货币和非数字货币的博弈、法币和非法币的博弈……这场博弈的未来是,无论是何局面,都注定精彩绝伦、值得期待。

面向未来的新型货币,我们可从以下5个维度来观察评估,于星辰大海中找到向前航行的罗盘针。

① 公信度 DC/EP自带法币光环,由国家信用加持。区别于各类机构自行发行的加密货币,DC/EP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具有价值特征及M0属性的数字支付工具,以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在公信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Libra依托真实资产储备为支撑(对于每个新创建的Libra加密货币,Libra在储备中都有相对应价值的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以此希望建立公众对其内在价值的信任,并维系相对稳定的低波动性。在信任度方面,Libra依托商业主体信用背书,与主权国家背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Facebook拥有全球近30亿用户,从用户基数、规模、覆盖等角度来看,其在某种意义上都为Libra的无国界信任建立了一定基础。

好在,技术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支点。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无论背后的主体方是谁,公信度有了在同一水平线上被讨论的可能。

DC/EP: ★ ★ ★ ★ ★

Libra: ★ ★ ★ ☆ ☆

② 安全度

安全性是DC/EP设计的重点。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央行数字货币本身而言,其充分运用密码学理论和技术进行保护,确保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在数字货币的支付交易方面,将建立涵盖底层硬件安全、终端应用安全、通信安全、场景安全和平台安全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支付安全可信保障体系;此外安全性还体现在用户隐私保护、数字交易监管这些方面。

Libra区块链的目标是成为金融服务的坚实基础,保障资金和金融数据的安全。因此在技术上充分总结吸取了金融科技成果以及过去十年的加密货币方面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经验:一是设计和使用Move 编程语言,二是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三是选择和持续改善链式数据结构。但即便如白皮书所言,Facebook过往频发的用户隐私泄露事件仍无法回避,而这些安全隐患无疑都是Libra 发展中的一大阻碍。

安全度从来不是一道证明题。

在人类已知的技术体系中,也未有过绝对的安全,它总是伴随技术的演进和迭代,处于持续的查缺补漏状态。而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在安全性上较过去的技术体系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DC/EP: ★ ★ ★ ★ ☆

Libra: ★ ★ ★ ☆ ☆

③ 接受度

首先,DC/EP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这在主权国家治理体系下已经是非常大的制度突破,使其既便于监管符合金融发展要求,又具备灵活性满足日常交易需要。其次,我国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领域积累的运营经验和培养的用户习惯,也将为DC/EP的普及与接受度,奠定一定的基础。未来随着DCEP使用场景愈加丰富,社会和用户接受度也将自然增长。

按照白皮书设想,Libra将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跨境支付,并且未来还将实现与法币双向兑换。这对于Libra协会生态下,众多有着无国界、跨文化、多人种覆盖特征的社交平台而言,它瞄准了一个新的市场。大量的新时代网络原住民可基于相对稳定的数字货币Libra,在平台上实现更便利的支付清结算。随着未来零售和商业领域对其更大范围的采用,Libra有望实现更深层次的普惠金融,这是现有加密货币难以取代的。

在接受度上,DC/EP是举国之力,而Facebook则是借社交之需,双方各有千秋。

DC/EP: ★ ★ ★ ★ ☆

Libra: ★ ★ ★ ★ ☆

④ 流通度

央行发行DC/EP意在打造人民币的数字货币金融基础设施,具备无限法偿性,即其在流通条件下,国家对主币在法律上所赋予的无限支付能力。这也就意味着DC/EP跟现金一样可以确保在中国全境使用,拥有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并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向外衍生。

日前,央行上海总部发文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未来“一带一路”的实施和贸易关系的出海,央行数字货币应用于未来“一带一路”中跨境支付的可行性,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我们也必须看到,Facebook关于Libra的设计早已超越了当下热议的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科技本身,而是跃升到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举措。Facebook既有的全球30亿用户数量,以及WhatsAPP等流媒体所积累的大量社交媒体原住民,这些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也将为Libra的提供强大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保障。

流通度,需要从用户基数和应用场景双向发力,二者共同构成数字货币推广和流动性的坚实基础。

DC/EP: ★ ★ ★ ★ ☆

Libra: ★ ★ ★ ★ ★

⑤ 合规性

DC/EP由中国央行发行,只要技术支撑到位,无合规性障碍。此外,DC/EP还可通过数据分析追踪实现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一系列金融监管要求。

而合规性,正是Libra在推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绊脚石。在经历了美国国会、美联储、欧州央行等各国监管机构的质询和听证后,联盟成员PayPal、Mastercard、Visa、eBay等相继倒戈退出协会,即便Libra2.0版白皮书侧重“强化监管及合规”,但监管机构是否“买账”还是未知之数。据Cointelegraph报道,美国国会议员Sylvia Garcia认为,Libra更新的白皮书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其证券属性,其新版本通证仍然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报告。对Libra而言,合规性一直是其悬在头顶的达利摩斯之剑。

短期来看,Libra在传统以主权为背书和管理运营的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下,仍然有着巨大的不合规风险。但长期来看,Libra要做的就是实现超越主权监管的公平公正,这也是其命名的初衷。即便由于诸多原因,该计划很可能被搁浅、流产,但不可否认的是:Libra肯定是我们生存的星球上推动对数字货币探索进程的贡献者。

DC/EP: ★ ★ ★ ★ ★

Libra: ★ ★ ★ ☆ ☆

三、见证区块链成熟的里程碑

技术的日臻成熟,必然是让复杂的事情变的简单,让事物的运行实现降本增效。作为区块链应用之一,无论是央行DC/EP的试点发行,还是Libra2.0的更新发布, 对数字货币的未来探讨与探索,已成为见证区块链成熟的里程碑,亦能助推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进步。

以央行DC/EP为例,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交易可信、风险控制、数字保护、跨链、密码学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从基础设施端助推和保护整个DC/EP发行和流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对货币交易进行追溯,在反洗钱,甚至反贪污腐败等方面能发挥极大作用。此外,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实现和推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机构间清结算备付金等模式,通过建立底层信任实现基于共享账本的跨境支付模式,实现精准调控、智能监管、支付及结算。

这对于整体区块链领域而言,此举的推行,必然将一个复杂的集合式技术创新,推送到大众可以理解和应用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让这个技术创新,更直接、更深入地影响具体的生活和实体经济发展。

而这也是 能链科技发展至今的愿景信念, 让区块链技术能帮助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福祉遍布在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具体场景中。以能链科技与民生证券合作缔造的中国资本市场 首单区块链支撑底稿存证ABS项目成功在深交所发行为例,能链科技基于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DTFN可信金融网络,应用存证智能合约,协助民生证券实现对ABS发行底稿的可信存证,并通过数字身份的应用,实现核心数据的授权验证,助力民生证券透明化高效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同时,满足监管机构对底稿存证的规范要求、助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

这些创新应用,不仅为我们打开一个窗口,让我们重新思考并认识区块链,同时也为构筑更广阔的数字经济新形态探索一些具体的落地形式。

毕竟新生事物的发展和普及,不会在一夜之间。机遇与挑战相交织,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区块链将逐渐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物种,使更广阔的应用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

编译者/作者:藩藩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