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本体技术视点 | 身份的五种思维模型(终篇)

本体技术视点 | 身份的五种思维模型(终篇)

2020-08-11 本体Ontology 来源:火星财经
本期我们将带来两个思维模型交集的模式及隐患,以及一些人际沟通的建议。用开放的心态接收新观点,尝试去理解,尝试将他人的视角吸收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中。

作者:Joe Andrieu, Nathan George, Andrew Hughes, Christophe MacIntosh, Antoine Rondelet来源:https://github.com/WebOfTrustInfo/rwot7-toronto/blob/master/final-documents/mental-models.pdf本主题的系列视点总共分为3个章节:

Part 1

什么是身份和思维模型,为什么要建立身份的思维模型

Part 2

介绍五种关于身份的思维模型

Part 3

五种身份思维模型的交集和推荐做法

上一章节我们讲到五种思维模型的主要特征和具体解释,通过分析原因和介绍示例,我们理解了时间-空间、展示、属性、关系和胜任力思维模型背后的合理性。本期我们将带来两个思维模型交集的模式及隐患,以及一些人际沟通的建议。

思维模型交集几种模式和隐患

如果两个人的思维模型不同,讨论身份这一问题时,他们的对话会顺理成章地集中在两种思维模型交集之处,有些时候,两个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身份的见解来源于不同的视角。

在埃德温·艾伯特所著的经典科幻小说《平面国》中,作者创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小说讲的是二维物体在二维世界的平面中活动时会如何理解三维物体。小说的主人公第一个意识到这些特殊物体实际上是三维物体,于是费劲心思将他的理解介绍给二维世界的其他物体。这些物体都认为主人公疯了,但最后证明主人公说的是对的。整本小说都在讲述主人公与他人的观念抗争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思维模型比喻成二维平面,并且认同大多数人都是从单一视角解读身份的,我们就可以考虑这些平面的交集如何塑造了对话。两个平面的交集是一条线,这条线同时存在于两个平面内,而且,在我们的比喻中,从任何一种思维模型的二维角度出发都可以完全理解这条线。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思维模型的人都能够完全对这条线认知、理解和讨论。而每个人又都无法理解他们思维模型以外的概念,就像两个二维平面世界的物体无法理解平面以外的三维物体一样。

下文中展示了几种思维模型交集的情况。

01

“时间-空间”与“属性”思维模型的交集

“时间-空间” 思维模型的人和“属性”思维模型的人交流时,他们的对话往往会引向两个关键问题:

“要确定某个(实体)个人的身份,最少需要多少个属性?”“基于我们现有的数据,该如何确定某一个体的身份?”

所有现代信息系统都依赖于数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时间-空间”的思维模型必然会与“属性”思维模型有所交集。如果应用不够成熟,会出现为了增强对一个实体个体身份的确认,导致过采样的情况,我们通常将这种情况成为“监控”。如果你把某个人一整天内所有可观察的动作都用数据记载下来,你就可以无限增大系统正确确认这个人身份的可能性,因为系统极有可能确定,这一天开始时的这个人在物理和事实层面和这天结束时的这个人是同一个人。如果一座监狱每天都全天候24小时不停地记录一名囚犯的行为,监狱就可以充分确定,处于监禁下的实体个人并未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越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交集也会导致过于自信的情况,会仅仅基于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属性对实体个人轻易下结论,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数据暴政”。小说中有时会有这种荒诞可笑的情节:官方记录上写着“此人已经死亡”,而其实人还活着。而现实生活中,当印度身份认证服务 Aadhaar 的系统出现错误,导致要领补贴艰难求生的人们无法获得救济,这样的现象就全无诙谐的意味。

02

“胜任力”和“关系”思维模型的交集

“胜任力”与“关系”思维模型的交集在于,胜任力间接意味着一种人际关系,或者拥有某种人际关系意味着具备一种胜任力。

例如:

美国的军校有规定,美国最高荣誉“美国荣誉勋章”持有者的子女可以不受名额限制进入军校学习。背后的逻辑是,无论是基因还是成长氛围,荣誉勋章持有者的子女与通过国会代表评选的候选人(国会代表评选是主要录取途径)相比,其成为优秀军官的潜质绝对不亚于后者。

欧洲的贵族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也存在这类现象。其背后的预设是:你家庭的关系能充分显示出你是否有能力担任某些社会角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个传奇故事的例子,亚瑟王有拔出石中之剑的能力,便证明他有统治整个王国的血统和权利。由此看出,亚瑟王的胜任力重新确立了他和王国之间的关系。

03

“展示”和“关系”思维模型的交集

身份不仅仅属于一个实体本身,还涉及外界观察者基于这一对象如何展示自己以及其他信息,对这一实体得出的认知。而“其他信息”就来源于观察者自己的判断,这些信息会以不明显的方式将对象的自我展示进行改变、扭曲和重塑。一个对象尽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展示自己,但不同的观察者会基于自己与对象的关系,对这些展示方式得出不同的理解。比如,如果是朋友或者恋人要求享有特权,你的反应往往与对手或者敌人要求特权待遇时不同。

随着关系从两人之间的互动,拓展到社会范围的活动,便有社会规范来规定人们根据社会期待和惯例可以分享哪些信息。在社会契约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公布某些数据,比如向执法警官出示驾照、跨越国境线时出示护照等。社会契约可能同样会促使人们在文明的对话中对某些话题避而不谈,想想那些经久不衰的经验之谈:不要问一个女人她的年龄,不要问一个男人他的年薪,不要问一个性别中立者是否具备 Y 染色体。在我们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上,这些社会规范为人们展示自我信息时构建起一个规范结构,鼓励自由展示的同时也作出了某些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对于“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这一类信息,自我声明可能会奏效;但对于“我不是坏人”这样的信息或许就没那么管用了。正因如此,许多系统会寻求他人的参与,使用一些凭证系统,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参与方声明下,让信息具有真实感,从而为系统带来信任或权威。此类信息从来源中提取,经过信息持有者的过滤和呈现,由信息依赖方从其自身视角进行解读。在此情况下,分享的信息以多方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因此脱离了其中任意一方的单一控制。这些关系促成信息展示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信息展示出的面貌。这种多方参与的结构既存在于“可验证凭证”的概念之中,也包含在驾照和护照等实体凭证中。

04

“展示”和“属性”思维模型的交集

一个人将信息展示给别人,看到的人又将关于这一对象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再次展示出来。后者展示出的信息是前者展示信息的子集,而且独立于接收方可能对对象产生的理解。这一子集以属性为中心展示身份信息。子集中既不包括对象的全部信息,也不是关于对象的唯一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不同的环境中,一个人可能以不同的形象示人,与不同的接收者分享不同的信息,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共享不同的信息。自我声明的做法完全处于“展示”和“属性”思维模式的交集中。当一个人进行自我声明时,他们完全在自己做主展现自己的某个属性。

05

“属性”与“关系”思维模型的交集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与数据来源之间的关系,对数据进行不同的解释。如果我们的兄弟姐妹告诉我们某件事,与父母告诉我们这件事时,我们对这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老师告知我们孩子的表现和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表现,我们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此外,社会结构也影响着每个实体对待事实的方式。例如,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对待时间的态度有很大差异。虽然世界各地人们使用的日历不同,但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是事实。每个人都出生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然而,社会结构将这一刻塑造和定义为个人的出生日期。我们如何记录和解释这一时刻取决于记录这一时刻的人所处的社会结构。

通常人们都会假设,具有相似属性的实体容易建立关系,即俗话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约会或婚介服务通常会根据两个人具有多少共同属性衡量他们的亲密程度,从而尝试让这两个人建立关系。当然,这种婚介服务忽略了“异性相吸”这个同样很有道理的经验之谈。但是不管怎样,“物以类聚”和“异性相吸”这两个例子都表明,人们会使用属性来评估潜在关系的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数据分析评估个人的已知属性、寻找模式和关系时,背后的原因也是“属性”“关系”思维方式的交集。数据分析可以推断出群体状态相关的共同特点,该特点可能与生活事件有关(比如该对象怀孕了)、与购买规律有关(该对象可能会买一辆车),或者显现出更为明显的关系(该对象是恐怖组织的支持者或恐怖组织成员)。

简而言之,人们可以使用属性来推断关系(反之亦然),而关系也会影响我们对属性的解释。

建议与结论

在与他人合作时,最好能够考虑到人们使用的思维模型不同,这样沟通会更顺利,也可以使身份系统更为全面。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认为,如果你用别人能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让你的工作充分考虑到别人的需要,一定更有可能实现目标。

我们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全面地认识宇宙,也无法完全掌握真相。对身份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应当直接、开放,倾听并考虑每个个体、每个组织的需要。要实施这个方案,势必会进行一系列权衡与协调,在安全与自由、功能与成本、系统建设者的需要和系统使用者的需要之间进行取舍。我们认为,要创造出效率最高的系统,最好的方法就是透彻了解你的合作伙伴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身份的诉求,然后携手努力,让最终设计的机制能够完美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

简而言之,为他人做到最好。用开放的心态接收新观点,尝试去理解,尝试将他人的视角吸收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中。刚听到时感觉“不对”的观点可能含有重要见解,而你从自己原来的思维模式出发根本无法察觉到。一起合作,我们才最有可能将事情做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文终

本文来源:本体Ontology
原文标题:本体技术视点 | 身份的五种思维模型(终篇)

—-

编译者/作者:本体Ontology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知识 本体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