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三九读西风】只能如履薄冰,无法放松神经

【三九读西风】只能如履薄冰,无法放松神经

2020-08-21 张三九 来源:区块链网络

今天推荐两篇文章,第一篇为——《我差一点成了岳云鹏》

在这篇文章中,西风谈到了教育这个话题,也聊到到小时候的调皮捣蛋,到大学沉迷于玩游戏,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他,希望他醒悟,但他转身就扔了继续玩游戏的往事。

也借这些聊到了很多读者非常喜欢他,但他的家人却没一个让他儿子向他学习的,因为在家人眼中,他有点像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他在文中说: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为了某一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就是在这句话的鼓励下,硬着头皮念了那么多年书。

当我不得已念完硕士,还装模作样的工作了8年之后,我足够老了,也没人能管我了,就懒的演戏了。

我34岁的时候,终于活成个混混,自由的混混。

但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么?没有。

儿时的教育它不是没有起作用,它只是一颗种子,没有发芽而已。

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72岁,当我超过36岁的时候,已经过半了。

人生就像在考试,两个小时的考试。

第一个小时,你想的是逃出考场,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可真当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就能够意识到,剩余时间的倒计时了。

人在36岁之前,是很难觉察到余生是个什么概念的,因为未来的时间似乎是无限的。

可真当你觉察生命有限的时候,你就会反省,这个反省的力量,会督促你,做一个靠谱的人。

这也许就是高晓松,马未都说的回归正轨。

所有前辈们在你心中种下的种子,到了此时此刻,开始发芽生长,变成参天大树。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给下一代一个坏的榜样,我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不是跑去阳光,沙滩,比基尼。

你想想,读者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我?

是我人到中年,开始自省,回归主流三观,把从小的教育拾起来的时候,才认识的我。

那自然觉得我是被教育成这样,一路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到这里。

但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并非如此,这是巧合,这是偶遇,这是随机。

西风这段话,我在前一段时间,在另一个中年人的嘴里也听到过。

罗振宇在一次直播中,如是说:

……我去植发,甚至用超声刀瘦脸,一是为了新的线下知识脱口秀产品,其次是人到中年,我想好好努力,不给自己留下后悔。

我之所以说西风在写个人成长这块的文章是我最喜欢的,原因就在于,为我自己提供了一种指引,西风在年龄上比我大 7 岁,按照某位老师的说法,这是大了“一辈子”。

因此几年后,他现在所处的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困惑,极有可能就是我要面对的。

其实有些困惑,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有写,例如“赌博”(不管你是价值投资,还是把投资描述成其他自己心里能接受的定义,本质上都属于广义的赌博)给人带来的危害,有两句话,我们再复习一次。

这两句话,得时时“拂拭”,别让它们在你眼前落了灰,看不清的话,后面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至于从我接触过的一些案列来看,有些人可能这辈子都挣脱不出来了。

赌徒的不可救药是价值观的颠覆和否定劳动的价值。

区块链投资可怕在哪?它的可怕在于,很容易让你产生——你的努力变廉价了——这样的认知误区。它使你失去了努力工作赚钱的积极性,它也使你拥有了逃避工作的念头。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困惑都是一模一样的,有点像那句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从这个角度反过来来看,每个人都各有各的困惑,但最终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是相似的。

西风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在于,他通过文字,在向他人传递认知的同时,将自己很多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成长、关于财富……等一系列“概念”由模糊变成清晰。

所以不仅帮助到了像我,像你这样的读者,其实也帮助到了自己。

诚如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所说:

如果你日日新是想一日比一日更有钱,顺着天赋走,没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赚钱的;

如果你日日新是想一日比一日更有德,那你要明白:

德是用来约束你的。

就像至尊宝,他本来山贼当的好好的,很赚钱,很自由,很有前途。

但是,最终,在教育的感召下,主动带上了紧箍。

今天推荐的第二篇文章是——《我该跟着一群大V们一起去骂罗胖么?》

这个话题时去年很火热的一个话题,哪怕现在也时不时会探讨,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付费”、“知识胶囊”到底有没有用的讨论?罗振宇是在贩卖焦虑吗?

西风在里面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有用的,这个前提,是你有用。

你看欧阳锋,人家看着两只蛤蟆打架,他看见的呢?是蛤蟆功。

在我看来,一切又都是没用的,这个前提,是你没用。

你再看万历皇帝,张居正这种大才,把课本给他编成连环画,他最后
却学成了那个样子。你说难道诸子百家还不如蛤蟆打架么?

……

知识这东西,就像牌,你没法事先知道4有没有用,5有没有用。

只有当对方出 34567,而你恰好凑齐45678的时候,4才有用,5也才
有用。当你急需的时候,不见得正好有4,而你有4的时候,可能很长
一段时间,都用不着。用不上的时候,你看着谁都没用,用得上的时候,就会想起那句话:

书到用时方恨少。

有的人,他可以把4捂在手里,十年不用,他可以把5捂在手里,十年
不用,他可以留着一堆的底牌,一辈子不用都不在乎,万一用到了,
就赚到了。
……
你看到了,这种策略最大的发挥了自己钱多时间多的优势。

钱少时间少的,那只能牺牲长远利益,就着眼下最紧要的先做,否则
学了一堆琴棋书画,没熬到回本就先破产了,那怨谁去。

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

那就是,如果你每天忙着较劲谁又对了,谁又错了,时间呼呼呼的都
过去了,马上就该进养老院了,却还凑不齐入院费。

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
的策略,一步一步往前走,那每一天都是充实,快乐的。

这其实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多维度竞争”策略,就像我们炒币的,如有对方会 Python 这门计算机语言,那在抓取数据,针对一些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上,就比很多人要高出一个维度。

这一概念讲的最好的,我认为是很多年前乔布斯在一个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讲了三个故事,其中有一个便是讲他在大学里学了一门书法课,他如是描述:

我学到了有衬线体和无衬线体,懂得了如何把握词间距,以及如何做出漂亮的板式……
优雅、沧桑和科学无法描述的那种艺术气息,真是妙不可言。

这些东西无论怎么看,都算不上对未来有什么实际用处。

但十年后,当我们设计第一台苹果电脑的时候,却都用上了……
使得苹果成为第一台使用艺术字的电脑。
……
我无法预知这些事的因与果,只是当回首往事时,才一目了然。

这方面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可以暂时选择性的学那种有“繁衍能力”的技能,说白了,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技能。

所学的东西更加偏向于实用型的知识。

就像我自己,因主要精力放在区块链投资领域,那我就会更加集中阅读金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概率论……相关的书籍。因为可以立马用到投资实战的指导上。

不过在投资上的学习,有一个坑需要避免,那就是“看起来都会,干起来全忘”。

我想这跟这个技能更加偏向于大脑的训练的有关,因为像其他技能,例如,开车,游泳等,你学会了就是学会了,没学会就是没学会,而且也很好判断和检测。

但投资这件事,你说谁可以制作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你学会了投资吗?显然没法制定出来。

所以,我们才更多的听到“投资是一门艺术”这样的话,而艺术大多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事。

但我们可以规避的事情有:

你到底有没有真进门,那是可以检测的。

例如,我之前问过的一个问题,请问你是否能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跟一个完全不懂区块链为何物的人,说清楚什么是比特币

这个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是完全可以通过实战去练习的。

以及,我在私下里接触过一些个体投资者,或者在网上也遇到过这一类人,在说起一些投资的东西是,Ta 明显给人一种“这些小儿科的东西,我都懂”的感觉。

但明白人都知道,你懂的东西不一定代表能做到,哪怕你有些时候能做到的,不代表你下次依然能做到。

所以,这又回到了我们之前的话题,这玩意,你没法掉以轻心,也没人敢自信满满的说:在某某问题上,我再也不会犯错了。

在投资操作上,只能如履薄冰,无法放松神经。

同样,如果你看到“心理账户”这样的行为经济学概念,你可能觉得把它用在投资上,甚至用心理上的“价值投资账户”与“价格投机账户”对应现实中真实的交易所账户,觉得有用,那你至少要动手去实践一次,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实战中尝到甜头,然后通过多次反思、修正,最终才会成为自我投资系统中的一部分。

乔布斯在那段演讲的别后,引用了一句话,后来火遍全球: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我们共勉!

以上,为个人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你的思考。

—-

编译者/作者:张三九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